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同时总结手部关节骨折病人接受关节微型固定支架进行治疗的具体方法以及治疗效果。方法对于我们医院在过去一年之内所收治的手部关节骨折病人资料100例施行分析,所选病人根据随机法加以分组,给予对照组病人常规切开复位治疗,给予研究组病人关节微型固定支架治疗,对比两组病人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病人接受不同治疗措施之后的临床治疗有效率对比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中针对手部关节骨折病人,为其提供关节微型固定支架治疗效果理想,应该给予大力的推广与应用。

  • 标签: 手部关节骨折 微型外固定支架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关节微型固定支架治疗手部关节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9月期间本院在行手术治疗的66例手部关节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3例)和观察组(33例)。观察组采用关节微型固定支架治疗,对照组常规行切开复位治疗,对比两组术后并发症及术后1年手部功能情况。结果观察组手部功能优良率为90.91%,显著低于对照组(72.73%),组间差异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3.03%)显著低于对照组(15.15%),组间差异P<0.05。结论手部关节骨折采用关节微型固定支架治疗,可有效降低手部功能减退,降低术后并发症风险,有助于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带关节微型外固定支架 手部 关节骨折
  • 简介:目的分析微型固定支架结合有限内固定治疗跗横关节骨折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6年5月至2008年1月应用微型固定支架结合有限内固定治疗跗横关节骨折脱位15例,骨折脱位按Main分型:ⅠⅤ8例,Ⅱ型2例,Ⅳ型1例,Ⅴ型4例。对骨折脱位行切开复位内固定,使用微型固定支架恢复维持足内外侧柱的长度。术后指导功能锻炼,术后3个月拆除内、固定,采用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中足评分系统评估临床疗效。结果本组12例患者获得11—24个月(平均15个月)随访,3例失访。术后3个月AOFAS评分为(68.6±3.9)分,术后6个月为(72.9±2.6)分,术后1年为(77.5±4.6)分,所有患者均能自主行走,无需进一步治疗。结论微型固定支架结合有限内固定治疗跗横关节骨折脱位可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治疗时除了使骨折脱位解剖复位,更广亘注意恢复足内外侧柱的长度。

  • 标签: 跗横关节 骨折 脱位 骨折固定术
  • 简介:目的探讨应用微型固定支架治疗掌、指骨骨折的方法.方法本组69例98处骨折,均采用手法或切开复位,微型单侧多功能固定支架固定.指骨钻孔使用克氏针钻孔.结果本组骨折全部愈合,随访3~12月,骨折无移位,无断钉,固定稳固,关节稳定,活动范围佳,无感染.其中1例病理性骨折大块骨移植用支架固定,疗效满意.结论固定器具小,重量轻,操作简单,稳定性好,适用范围广,使用无螺纹的克氏针钻孔对软组织损伤轻微,避免了用螺纹钻头钻孔时对肌腱、神经等的缠绕损伤,对指远端血运干扰小,针孔无感染,利于支架下护理及早期功能训练,术后关节功能佳.

  • 标签: 微型外固定支架 治疗 指骨骨折 掌骨骨折 克氏针钻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Lisfranc关节损伤患者采用微型固定支架联合克氏针固定治疗的效果。方法抽取2016年3月至2019年11月安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2例Lisfranc关节损伤患者,参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1例。对照组采用微型锁定加压钢板联合克氏针固定治疗,观察组采用微型固定支架联合克氏针固定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相关指标。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优良率(96.77%,30/31)高于对照组(74.19%,23/31),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关节功能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后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克氏针与微型固定支架联合治疗可缩短Lisfranc关节损伤患者关节功能恢复时间和住院时间,减轻患者疼痛程度,提高治疗效果。

  • 标签: 克氏针固定 Lisfranc关节损伤 微型外固定支架
  • 简介:摘要手部损伤特别是掌指指间关节骨折在临床上是比较常见的损伤。骨折累及关节面,造成关节面的不平整或塌陷,是一个较为棘手的问题,早期的几种手术方案,如切开复位内固定术,骨折块细小且多粉碎,难以整复固定是手术中经常碰见的棘手问题,有时仅能改变手术方案,行关节融合术;术后容易继发骨不连,关节疼痛、关节僵硬、关节畸形和创伤性关节炎等术后并发症,对恢复手功能造成严重不良后果1。目的评价应用微型固定支架在对闭合性掌指关节、指间关节关节内骨折治疗的疗效。方法福建省福州市第二医院显微外科、新疆昌吉州奇台县人民医院外一科2015年7月一2016年7月,采用微型固定系统治疗40例手部关节内骨折。结果术后平均5-9周骨折均愈合,未出现关节面不平整、关节间隙狭窄或受伤关节无不稳定。手部关节屈曲范围达70°-85°,伸直范围达160°-180°,手握力达健侧80%-90%。结论采用微型固定支架治疗掌指、近指间关节关节内骨折,手术简便微创,能有效的固定骨折断端,缩短了骨折端的愈合时间,能早期行功能锻炼及恢复生产劳动,有效减少致残率。现报道如下

  • 标签: 关节内骨折 掌指骨 近指间关节 掌指关节 外固定术 微型支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微型固定架治疗手部近指间关节屈曲挛缩畸形的临床效果。方法自2006年起,应用微型固定支架固定于近牵拉骨中节指骨上,跨跃屈曲挛缩近指间关节,在行软组织松解基础上,于术后1W开始,逐渐拉伸,以1-2mm/d至少分4次调整速度及频率逐渐伸展,开大近指间关节伸展的角度,将挛缩的软组织(血管、神经、关节囊、皮肤等)逐渐牵拉延长,经过2-4W(平均2.5W)将屈曲挛缩关节完全伸直,最终矫正近指间关节屈曲挛缩畸形。结果11例得到2-4年的随访,其中10例13指经过治疗后手指可伸直180°,或者近180°,其中有1例1指有30°的屈曲畸形,但不影响基本的手功能。根据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发布的手部肌腱修复后评定标准,结果为优9例,良2例。结论微型固定架可用于治疗近指间关节屈曲挛缩畸形。

  • 标签: 微型外固定架 近指间关节 屈曲挛缩畸形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型固定支架治疗跖、趾骨骨折的方法及效果。方法应用微型固定支架治疗13例跖、趾骨骨折。其中13例中,4例单纯第1跖骨骨折,2例第一跖骨合并第二跖骨骨折,2例第1跖骨骨折伴LISFRANC损伤,5例软组织损伤的GUSTILOII°~III°开放性多发性跖骨骨折。斜形骨折1例,粉碎性骨折12例。结果13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骨折均顺利愈合,临床愈合时间8—12周,平均10周。足部功能按Maryland法评价优9例,良2例,可2例,优良率为84.6%。结论微型固定支架是治疗跖、趾骨骨折的良好方式,特别适用于严重粉碎性骨折、开放性骨折。

  • 标签: 跖骨 趾骨 骨折 手足外科 外固定器
  • 简介:目的探讨微型固定支架治疗掌指骨骨折的方法及效果。方法应用Orthofix微型固定支架治疗18例20处掌指骨骨折。其中掌骨骨折12例14处,指骨骨折6例6处。开放性骨折6例,粉碎性骨折15例,病理性骨折2例。结果18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骨折均顺利愈合,临床愈合时间5—10周,平均(8.0±1.2)周。无骨髓炎、骨不连及螺纹针断裂、松动等并发症。手指功能按TAM法评价:优10例,良6例,优良率为88.9%。结论微型固定支架是治疗掌指骨骨折的良好方式,特别适用于严重粉碎性骨折、开放性骨折和病理性骨折。

  • 标签: 掌骨 指骨 骨折 手外科 外固定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微型固定支架治疗掌指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0年2月~2013年12月,应用微型固定支架治疗掌指骨骨折34例。结果本组术后随访1个月~18个月,平均9个月,骨折基本达到解剖复位;术后6个月手功能恢复按照手部关节总活动度(TAM)优21例,良9例,差4例,优良率88.2﹪。结论微型固定支架治疗掌指骨骨折,操作简单,损伤小,固定可靠,术后可早期进行功能锻炼,治疗效果较好。

  • 标签: 微型外固定架 掌指骨 骨折
  • 简介:我科于2006年3月-2006年12月应用ORTHFIX微型固定支架治疗此类掌指骨骨折21例,经4~6月随访,均获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21例,均为男性,年龄18~53岁,平均28岁。闭合性骨折15例,开放性骨折6例。掌骨12例,其中掌骨干骨折8例,掌骨颈部骨折4例;指骨9例,其中近节指骨8例,中节指骨1例;粉碎性骨折15例,伴骨缺损应用髂骨植骨5例,合并皮肤软组织缺损9例。发病至手术时间2~12d,平均4d。

  • 标签: 外固定支架治疗 掌指骨骨折 微型 复杂性 掌骨干骨折 皮肤软组织缺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型固定支架法与内固定法治疗指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9年10月至2011年10月,随机抽取我院手外科收治的指骨骨折患者100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微型固定架与内固定法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治疗法。观察并记录多项观察指标,并进行TAFS标准评分。结果TAFS评分中,治疗组优良率为98.00%,对照组为8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微型固定支架与内固定法治疗指骨骨折具有创伤小、愈合期短、操作简单安全、并发症少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微型外固定支架与内固定法 传统外固定法 指骨骨折
  • 简介:目的探讨采用微型固定支架治疗第5掌骨基底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5年2月至2013年7月,我院手外科收治15例第5掌骨基底部骨折患者,均采用切开复位微型固定支架固定治疗,其中男9例,女6例;年龄15~62岁,平均32岁。受伤到手术时间1h至10天,平均3天。OTA分型:A型8例,BI型5例,CI型2例。术后指导患者早期功能康复锻炼,定期随访复查X线片,根据骨折愈合情况拆除固定支架。采用中华医学会手指总主动活动度(totalactivemotion,TAM)评价关节活动范围。结果患者术后切口均I期愈合,无切口感染及皮肤坏死,其中1例出现针孔轻度感染。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24个月,平均13.2个月。所有患者骨折均骨性愈合,骨折愈合时间6~12周,平均7.2周,无骨髓炎、关节僵硬、畸形愈合和骨不连等并发症。根据TAM标准评定手指功能,其中优11例,良3例,可1例,优良率93.3%。结论微型固定支架固定治疗第5掌骨基底部骨折具有操作简单、固定牢靠、早期功能锻炼、效果优良等优点,是第5掌骨基底部骨折的优良手术方式之一。

  • 标签: 骨折固定术 掌骨 支架(骨科) 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型固定支架治疗开放性趾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 2017年1月至2020年 12 月我院收入并开展治疗的开放性趾骨骨折患者 26 例作为本次临床研究对象,将其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 13 例。治疗组采用微型固定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克氏针固定治疗,分析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

  • 标签: 微型外固定支架 开放性骨折 趾骨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有限内固定加超关节固定支架治疗高能量Pilon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4年5月至2014年10月治疗高能量Pilon骨折31例,随访7~23个月,平均13.5个月。结果该组治疗病人胫骨远端关节面获得了近解剖复位及早期固定,骨折愈合良好,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切口感染率低。结论有限内固定加超关节固定支架是目前治疗高能量Pilon骨折的较佳方法。

  • 标签: 有限内固定 超关节外固定支架 Pilon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型Orthofix固定支架在治疗累及关节的闭合掌指骨骨折中的应用及疗效。方法自2015年9月至2018年4月我们应用微型Orthofix固定支架治疗累及关节的闭合掌指骨骨折患者24例,术中透视下闭合复位固定支架关节固定于功能位,术后4周松开外固定支架关节轴线固定装置(以便关节可以沿轴线方向行适度主动屈伸活动)。术后6~8周复查X线片,视骨折愈合情况取出外固定支架并测量患者主动关节活动范围、疼痛评分及手指捏握力量,并指导患者进行功能康复锻炼,固定支架拆除8周后随访时复查X线片,评估骨折愈合情况及测量关节活动功能。结果术后6~8周复查X线片结果显示21例患者骨折愈合良好,1例因固定支架松动出现骨折延迟愈合。固定拆除8周后复查,22例患者掌指关节平均主动屈伸活动范围为86.9°,近指间关节84.8°,VAS评分1.4分。手指捏握力量恢复至健侧的92%。结论微型Orthofix固定支架治疗累及关节的闭合掌指骨骨折,对关节及周围软组织损伤小,骨折愈合良好。术后早期即可进行功能锻炼,后期功能恢复满意。

  • 标签: 掌骨 指骨 骨折 微型Orthofix外固定支架
  • 简介:摘要目的对微型固定系统在手部关节内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进行研究与分析。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8例手部关节内骨折患者,采用微型固定系统为患者提供治疗并指导患者进行系统功能训练。结果全部8例患者经过治疗后,开放性创口术后I期愈合患者共计5例,其余患者均于6~9周后愈合,未出现针道感染、明显关节疼痛病例。结论应用微型固定系统为患者提供治疗,结合早期功能锻炼,能够取得显著的治疗效果,同时也能够有效预防肌腱粘连、关节僵硬以及关节侧副韧带挛缩等并发症,临床价值值得推广。

  • 标签: 效果分析 手部关节内骨折 微型外固定系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腕关节固定支架结合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8年9月~2012年9月,收治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48例,根据AO分型标准C2型28例,C3型20例。开放性骨折2例,合并桡腕关节脱位8例,合并尺骨骨折15例,应用支架+掌侧内固定24例;支架+背侧内固定14例,应用支架+掌背侧内固定10例。骨折端粉碎或远端骨质压缩者予植骨。其中男36例,女12例;年龄22~64岁。左侧14例,右侧34例。结果44例获随访,时间6~18个月,4例失访。用Jakim评定标准评价疗效,优34例,良10例,一般2例,差2例。钉道感染1例,无医源性神经管损伤、伤口感染、骨不愈合等并发症发生。结论超腕关节固定支架结合钢板克氏针内固定治疗是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有效方法,其具备疗效可靠,复位满意,固定坚强,可早期进行功能锻炼,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等优点。

  • 标签: 外固定支架 钢板内固定 桡骨骨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