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常规检验在临床贫血鉴别诊断中的应用。方法:收治贫血患者 52例,根据类型不同将其分为两组,并选取同期健康体检人员 30例为对照组,对血常规检验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在红细胞 (RBC)、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 (MCH)、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 (MCHC)水平方面,对照组与甲组明显高于乙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对照组 Hb水平明显高于甲、乙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红细胞分布宽度 (RDW)水平对照组明显低于甲、乙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在红细胞平均体积 (MCV)水平方面甲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乙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血常规检验能为临床贫血鉴别诊断提供有力依据。

  • 标签: 贫血 鉴别 血常规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探讨常规超声对甲状腺滤泡肿瘤的鉴别诊断方式,旨在为临床科学诊断甲状腺滤泡肿瘤并合理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就诊并被病理证实的37例滤泡癌的超声声像图特征,并以同时期内性别、年龄相匹配的74例病理证实腺瘤患者为对照。结果滤泡癌与腺瘤相比较形态不规则(32.4%比5.4%)、无细晕(67.6%比36.5%)、边界不清(21.6%比1.4%)、回声低或极低(64.9%比39.2%)、有微钙化(40.5%比13.5%)、实性(78.4%比54.1%)、并存其他甲状腺病变(56.8%比28.4%)的结节在滤泡癌中更常见(P<0.05)。回声均匀性和内部血流状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状腺滤泡癌和腺瘤在超声声像图特征上具有较多重叠,对形态不规则、无细晕、边界不清、回声低或极低、有微钙化、实性、并存其他甲状腺病变者,应考虑滤泡癌的可能。

  • 标签: 甲状腺滤泡癌 甲状腺腺瘤 超声
  • 作者: 董肖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5-31
  • 出处:《药物与人》2023年第9期
  • 机构:无锡市第八人民医院,江苏 无锡 214000
  • 简介:目的:分析血常规检验在贫血鉴别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2年10月我院收治的贫血患者5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贫血类型不同,将其分为巨幼细胞性贫血(一组)、缺铁性贫血(二组)两组,一组25例,二组25例,同时选取同期健康体检人员45例作为对照组,对以上三组均实施血常规检验,并对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对照组与一组在红细胞(RBC)、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MCH)、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水平对比,对照组高于一组、二组(P<0.05);对照组的血红蛋白(Hb)水平明显高于一、二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红细胞分布宽度(RDW)水平明显低于一、二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红细胞平均体积(MCV)水平对比上,对照组显著高于二组,低于一组(P<0.05)。结论:血常规检验在贫血鉴别诊断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血常规检验;贫血;鉴别;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对血常规检验被应用在贫血鉴别诊断中的效果进行探析。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来我院进行诊治确诊为贫血的64例患者。给予该组患者命名为观察组,并依据组中患者的贫血类型不同分为32例观察1组(患者为巨幼细胞性贫血)与32例观察2组(患者为缺铁性贫血)。同时取同期在本院进行诊治的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32例)。比对分析三组患者在行血常规检验后的检验结果。结果观察1组与对照组患者在接受血常规检验后,两组组内患者的RBC(红细胞)水平较观察2组的高,但RBC/MCV水平较观察2组的低,观察1组与观察2组患者的RDW(红细胞分布宽度)水平比对照组的高,MCH(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MCV(红细胞平均体积)、Hb(血红蛋白)水平低于对照组的,组间差距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贫血患者应用血常规检验进行贫血鉴别诊断,对患者的贫血诊断较好,且能够清楚的对患者具体的贫血类型进行鉴别与诊断,对患者的疾病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可以作进一步的推广使用。

  • 标签: 贫血 贫血鉴定 血常规检验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常规超声对甲状腺滤泡肿瘤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资料选取我院2013年10月-2015年10月经病理证实的64例FC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将其设为研究组,另选取经病理证实同期78例FA患者设为对照组,两组均予以常规超声检查,针对两组声像图特征进行分析。结果研究组可疑甲状腺病变发生率56.25%比对照组20.51%高(P<0.05);研究组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无细晕、回声低、实性、微钙化发生率均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常规超声对甲状腺滤泡肿瘤与腺瘤诊断相似处较多,但FC超声显示无细晕、形态无规则、边界模糊、回声低等发生率更高,临床鉴别与诊断时可先考虑FC的可能性。

  • 标签: 常规超声 鉴别 甲状腺滤泡肿瘤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血常规检验用于贫血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方法: 2018 年 6 月 -2020 年 2 月本院接诊的贫血病患 83 例,包含缺铁性贫血 43 例与地中海贫血 40 例。本院同期接诊的健康体检者 80 名作为对照。所有受检者都实施血常规检验,并对其检验结果作出对比。 结果:缺铁性贫血组 RBC/MCV 值( 7.73±1.68 ),比地中海贫血组( 3.49±1.16 )和对照组( 4.91±1.32 )高, P < 0.05 。地中海贫血组 RDW 水平( 23.15±1.69 ) % 、 RBC 水平( 5.15±0.48 )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对患者施行贫血鉴别过程中引入血常规检验的实际效果。方法:在 2018年 12月 -2019年 12月间,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患者 80例,将其视作研究对象,并按血型分为两个研究小组,分别为甲乙两组,各 40例,其中甲组为缺铁性贫血患者,乙组为地中海贫血患者,对其施行常规的血液检验 ;另外再选取 40例健康人士,作为丙组。对 3个小组检测后患者检验结果以及患者对检验过程的满意程度施行对比,并做好相关记录工作。结果:甲组患者血液中的红细胞以及红细胞分布的宽度明显比乙组更高,且对比后,统计学意义十分明显( p<005) ;乙组患者的 RBC/MCV指标明显比甲组更高,且对比后,统计学意义十分明显( p<005) ;丙组患者血液中的血红蛋白值、红细胞平均体积以及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明显比甲乙两组更高,且对比后,统计学意义十分明显( p<005)。在分析患者血液检验的有效性中发现,乙组患者的符合度、灵敏度、特异性概率分别为 78.5%、 92.8%、 69.1%,甲组患者的符合度、灵敏度、特异性概率分别为 81.1%、 95.3%、 71.5%,且对比后,统计学意义十分明显( p<005)。结论:探究在对患者施行贫血鉴别过程中引入血常规检验的实际效果十分明显,不仅能够确保检验结果的真实性、准确性,还能够提高诊断的效率,便于操作,极具推广价值。

  • 标签: 贫血 血常规检验 实际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分析血液常规检验在贫血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效果。方法:随机抽取 92例贫血患者作为本次调查研究的观测组,并根据贫血类型分为地中海贫血类型和缺铁性贫血类型,将 92例健康体检者作为本次调查的对比组,进行血液常规检验并将检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地中海贫血类型患者的红细胞以及红细胞的分布宽度要高于缺铁性贫血类型患者,缺铁贫血类型的患者 RBC/MCV的指标均高于地中海贫血类型和对比组,对比组(血红蛋白、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红细胞的平均体积)均高于观测组,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调查数据显示,地中海贫血类型患者的符合率为 78.8%,灵敏度为 92.9%,特异性为 69.1%,而缺铁性贫血类型的患者的符合率为 81.1%,灵敏度为 95.3%,特异性为 71.5%,组间有统计学意义( P<0.05)。在贫血鉴别诊断过程当中实施血液常规检查,不仅能够提高检测的准确性,并且还能够为患者提供便利服务,具有推广的价值和意义。

  • 标签: 血液常规检验 贫血 鉴别诊断 应用价值
  • 简介:【摘 要】目的:对开展贫血诊断鉴别中运用血常规检验的效果进行分析,确定血常规检验所具有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某院在 2018年 5月到 2019年 6月期间收治的存在贫血症状的患者,根据患者的具体贫血类型,进行分组,地中海贫血型患者为 A组,缺铁性贫血患者为 B组,两组人数都是 49例,另外设置一对照组,组成成员为身体健康的成年人,人数也是 49例。对三组成员实施血液检查工作,重点分析指标信息。结果:经过检测之后可以确定,在 RBC/MCV、 RB与 Hb检测中, A组的检测值比 B组更高,而检测 RDW时, B组成员的检测值最高。 B组患者在灵敏度、特异性以及结果符合率等方面均优于 A组。结论:血液检验可以在鉴别贫血症状时发挥重要作用,可直接将检测结果设置为诊断贫血类患者的重要类型指标,以此提升贫血鉴别工作的精准度。

  • 标签: 贫血 鉴别诊断 血常规检验 临床应用
  • 简介:【摘 要】目的:对开展贫血诊断鉴别中运用血常规检验的效果进行分析,确定血常规检验所具有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某院在 2018年 5月到 2019年 6月期间收治的存在贫血症状的患者,根据患者的具体贫血类型,进行分组,地中海贫血型患者为 A组,缺铁性贫血患者为 B组,两组人数都是 49例,另外设置一对照组,组成成员为身体健康的成年人,人数也是 49例。对三组成员实施血液检查工作,重点分析指标信息。结果:经过检测之后可以确定,在 RBC/MCV、 RB与 Hb检测中, A组的检测值比 B组更高,而检测 RDW时, B组成员的检测值最高。 B组患者在灵敏度、特异性以及结果符合率等方面均优于 A组。结论:血液检验可以在鉴别贫血症状时发挥重要作用,可直接将检测结果设置为诊断贫血类患者的重要类型指标,以此提升贫血鉴别工作的精准度。

  • 标签: 贫血 鉴别诊断 血常规检验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血液常规检验在贫血鉴别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8月来我院就诊的贫血患者140例,其中包括缺铁性贫血患者70例,即实验Ⅰ组,地中海贫血患者70例,即实验Ⅱ组,同时选取70例健康体检患者作为对照组,通过对所有入选患者进行血液常规检验,观察他们的RBC、Hb、MCV、MCH、RDW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经血液检验,对照组的MCV、MCH指标高于另外的两个实验组,实验Ⅰ组的RBC、Hb指标低于实验Ⅱ组,但是实验Ⅰ组的RDW比其它的两组高,三组的数据差别很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常规检验对于贫血患者的诊断具有很高的临床价值,有利于患者的身体健康。http//fanyi.sogou.com/javascriptvoid(0);

  • 标签: 贫血 鉴别 诊断 血液常规检验
  • 简介:摘要:目的: 本次实验将采用 血常规检验对贫血病症进行辨别。 方法: 本次实验选取了 2019 年 1 月 -2019 年 6 月前来本院进行疾病检查及治疗的患者为对象,按照贫血类别实施分组,包括地中海贫血患者 30 人和缺铁性贫血 40 人。随后,选择 40 人健康人群作为对比研究。在血液检查中分析血常规检验的结果。 结果: 从 检验 质量上看, 地中海贫血 组 在 Hb 、 RBC 以及 RBC/MCV 结果上均高于缺血性贫血组,即地中海贫血 组 对应分别为( 86.28±7.54 ) g/L 、( 5.13±0.45 ) ×10 9 和( 3.51±1.20 ),而缺血性贫血组则为( 101.85±12.14 ) g/L 、( 3.20±0.40 ) ×10 9 和( 7.66±1.55 )。 结论: 采用 血常规对贫血鉴别具有重要意义,可以分析出贫血的类型,发病情况等,可以推广应用。

  • 标签: 血常规检验 鉴别诊断 地中海贫血 缺铁性贫血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常规检验对贫血类型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从2020年10月至2021年9月在我院诊治的贫血患者中随机选取64例,将其列为观察组,根据贫血的类型将其分为甲组(地中海贫血)和乙组(缺铁性贫血),各32例,再选取同期在我院体检的30名健康人,将其列为对照组,对其均行血常规(RDW、Hb、MCH、MCV、RBC等)检验,将其结果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各水平均更低(P<0.05);观察组患者中,与甲组相比较,乙组RDW、MCV更高,Hb、MCH、RBC等水平较低(P<0.05)。结论:临床上对贫血患者进行疾病类型诊断时,采用血常规检验,能够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可靠的指导依据,有推广价值。

  • 标签: 血常规检验 贫血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评析在贫血鉴别诊断中应用血常规检验的作用。方法:选择我院在2020年2月至2021年2月期间接诊的98例贫血患者,其中地中海性贫血患者49例、缺铁性贫血患者49例,选择同时期接受血常规检验的健康体检者49例,三组贫血患者均接受血常规检验,将三组血常规检验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地中海贫血患者的RBC(99.65±8.79)×1012/L、MCV(5.32±0.22)fl、MCH(24.66±2.08)Pg、RBC/MCV(7.72±1.55)、RDW(38.63±2.20)%高于缺铁性贫血患者(82.63±9.64)×1012/L、(3.11±0.21)fl、(19.42±2.31)Pg、(3.41±1.33)、(33.42±2.63)%,地中海贫血患者的Hb(68.61±6.08)g/L、HCT(17.32±2.63)%、MCHC(319.51±4.22)%低于缺铁性贫血患者(76.56±5.22)g/L、(22.61±2.42)%、(325.44±6.23)%,P<0.05。结论:贫血鉴别诊断中应用血常规检验的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 标签: 血常规检验 缺铁性贫血 地中海贫血 鉴别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分析在贫血鉴别诊断中应用血常规检验的作用和价值。方法 选择2019年4月~2020年12月我院收治的80例贫血患者作为本次实验研究对象,其中地中海贫血患者40例,作为研究A组,缺铁性贫血患者40例,作为研究B组,另选择同期我院体检健康者40例作为参照组,三组患者均接受血常规检验,分析对比其检验结果。结果 从检验结果可以看出,研究A组RBC(5.19±0.49)109/L,RDW(23.31±1.10)%,均比研究B组高,而研究B组HB(103.61±12.12)g/L,明显高于研究A组,参照组HB(125.39±13.46)g/L,MCH(37.18±3.95)pg,MCV(90.92±9.45)fl,均比研究A组、研究B组高,其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贫血患者进行鉴别诊断时可应用血常规检验,其诊断符合率较高,可准确区分不同贫血类型,具有较高额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地中海贫血 缺铁性贫血 血常规检验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常规检验在贫血鉴别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20.10-2021.10月我中心卫生院收治的80例贫血患者,根据贫血类型将其分为观察1组(巨幼细胞贫血,n=40)和观察2组(缺铁性贫血,n=40),另外选择同期于我院接受体检的4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两组均接受血常规检验,将两组检验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1组、观察2组及对照组血常规检验结果差异显著(P<0.05)。结论:血常规检验在贫血鉴别诊断中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能够为临床诊治提供重要参考依据,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血常规检验 贫血 鉴别诊断 应用价值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血常规检验在贫血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98例贫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9例,两组均采用常规血液检验,比较两组血常规指标水平以及各类型贫血患者血常规指标水平。在进行血常规检验时,通常采用静脉采血或末梢采血的方式采集患者血液样本。采集的血液样本经过抗凝处理后,使用全自动血液分析仪进行检测。检测的指标包括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压积、平均红细胞体积、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等。结果 观察组患者经鉴别诊断后,其中缺铁性贫血、巨幼细胞贫血、溶血性贫血、地中海贫血分别为25例、10例、9例、5例,经血常规指标检验,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根据血常规检验结果,可以判断患者是否存在贫血症状,并进一步鉴别贫血的类型。例如,缺铁性贫血的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浓度降低,而红细胞压积和平均红细胞体积则偏低;巨幼细胞贫血的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浓度也降低,但平均红细胞体积和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却偏高;溶血性贫血的血常规表现则较为多样,主要特点是红细胞破坏增多和血红蛋白浓度下降。血常规检验在贫血鉴别诊断中效果显著,可有效提高贫血诊断率,值得应用。

  • 标签: 血常规检验 贫血 鉴别诊断 价值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常规检验在贫血鉴别诊断中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在2019年1月-2019年12月我院收治30例贫血患者作为研究组,其中缺铁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患者各15例,再选取同时健康人员30名,所有实验人员均采取血常规检验,观察实验人员血常规检验结果。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的血常规结果具有较大的差异(P<0.05);缺铁性贫血患者RBC、Hb、MCH、MCV指标和巨幼细胞性贫血具有较大差异(P<0.05);缺铁性贫血患者RDW指标和巨幼细胞性贫血没有较大差异(P>0.05)。结论:在贫血鉴别诊断过程之中给予血常规检验,可以明确的诊断贫血类型,有利于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可以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 标签: 血常规检验 贫血 鉴别诊断 巨幼细胞性贫血 效果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