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评价改良中风评估工具(FSP)对中国人中风的预测效能.方法以2003年5月-2004年5月间,在上海市奉贤区整群抽取的社区人群中年龄≥40岁人群为基线调查对象,选择调查结果完整且有心电图记录的7489人作为队列研究对象.随访研究对象的中发病情况(1次/年),随访终止时间为2010年12月31日.分析改良FSP对中国人中发病风险的预测作用.结果7489人平均随访(6.6±0.9)年,随访过程中共发生明确诊断的中患者120例,男女中累积发生率分别为1.9%(54/2880)和1.4%(66/4609).男女中发生率均随着改良FSP中风积分值的升高而上升.男性积分值为10~12分时,中发生率上升至3.2%,并且随着积分值的增高,中发生率进一步增高;女性积分值为10~12分时,中发生率上升至4.1%,但随着积分值进一步增高,中发生率无明显变化.各积分段的中实际发病率低于改良FSP中预测中的发病率.以改良FSP预测男性中发病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26,女性为0.656.结论改良FSP预测中国人中风的预测效能为中度.改良FSP预测中发病率高于本研究的实际发病率.

  • 标签: 卒中 预测 弗明汉卒中风险评估工具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心血管疾病人群发生卒中的风险进行评估及分析,明确不同危险因素与10年中风的相关性,为今后的一级预防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我院门诊和住院心血管疾病患者730例,应用Framingham量表进行评分,预测10年中发生风险,并分析不同危险因素与10年中风的相关性。结果730例患者中,低危人群184人,中危人群146例,高危人群400例。吸烟、年龄、糖尿病、房颤、左室肥厚、收缩压水平均与心血管疾病人群发生10年中风相关,以吸烟、糖尿病、高血压最为重要。结论对心血管疾病中中高危人群进行一级预防对降低中风有着重要意义。

  • 标签: 心血管疾病 卒中 风险评估
  • 简介:心房颤动(atrialfibrillation,AF)是老年人最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我国50~59岁人群中AF患病率为0.5%,80岁及以上人群为7.5%[1];并发脑栓塞的比例在70岁AF住院患者中为24.8%,80岁及以上达32.86%[2],其30d病死率高达24%,幸存者多为残疾[3];AF使老年患者心脑血管死亡风险成倍增加,严重影响老年患者的预后[4-6].

  • 标签: 死亡风险 老年房颤 持续性心律失常 卒中 老年患者 心房颤动
  • 简介:据美国密歇根大学凯洛格眼科中心的Comblath教授在2007年美国眼科学会(AAO)年会上介绍,暴露于中风中的患者往往能在一般的眼科检查中,被发现眼底的警示信号,其可作为劝告患者改变生活方式的依据。这些信号可能向检查眼睛的医师表明,患者有其他全身性的健康问题,而且可能是其他严重医学事件的高危对象。

  • 标签: 视网膜病变 风险 卒中 美国密歇根大学 预示 眼科中心
  • 简介:工作紧张指你正在进行无法掌控的要求高的工作,这个因素或能稍微增加中风。这个研究结果于2015年2月发表在《中》杂志,与较早的研究结果遥相呼应,提示心脏疾病和工作紧张有联系。

  • 标签: 卒中 工作压力 风险 工作紧张 心脏疾病
  • 简介:美国密歇根大学凯洛格眼科中心的Cornblath在2007年美国眼科学会年会上报告了他们的研究结果,有中风的患者往往有普通眼科检查即可发现的眼部警示征象,并可作为劝告患者改变生活方式的依据。这些征象可能表明,患者存在其他全身性健康问题,而且可能是其他严重医学事件的高危对象。

  • 标签: 视网膜病变 风险 卒中 美国密歇根大学 预示 眼科中心
  • 简介:北曼哈顿研究显示,感染性疾病与中风增加显著相关。纽约哥伦比亚大学的MitchellElkind表示:“慢性感染已被证明与血管病发生如心梗或中的风险增加相关。我们进行的大规模研究证明感染性疾病与中风增加相关。”

  • 标签: 风险 卒中 常见病因 感染性疾病 哥伦比亚大学 慢性感染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中相关睡眠障碍作为中后较常见的一种临床表现,对患者的预后及康复产生较大影响,但其在实际临床工作中往往容易被忽视,因此需要通过相关评估量表对中相关睡眠障碍的严重程度进行量化评估,以便临床干预,提升患者预后。本文针对中相关睡眠障碍的主客观评估工具进行综述,旨在为中相关睡眠障碍的诊断、干预及效果的评估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及参考依据。

  • 标签: 综述 睡眠障碍 卒中 护理 评估工具
  • 简介:摘要我院2011年5月至2012年8月确诊TIA且进入临床路径患者32例(符合临床诊疗指南神经病学分册TIA诊断标准)。以ABCD2评分法对中风进行分层,评分〉6分为高危组;评分4-5分为中危组;评分<3分为低危组。(与低危组比较,p<0.01)。TIA14天的发生率,CTA中有颅内外动脉明显狭窄的(狭窄.>30/%)、有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和CTA正常的相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ABCD2评分法预测近期中有一定临床价值,结合头颅CTA准确性更高。

  • 标签: 平分法 头颅CTA 临床评估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的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与完善,建设工程也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提升,但是社会经济活动仍旧较为复杂,因此非常有必要在建设工程中构建出完善的合同管理方案,更好的促进我国建设工程的发展,并且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减少建设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风险,建立健全建设工程合同管理,对我国建设工程的整体良好发展起着促进的作用,具有实质性的意义。

  • 标签: 工程 合同管理 风险评估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将风险评估表用于血液透析护理的风险管理中效果。方法:以2020.5~2022.3期间62例采用血透析疗法治疗的患者为例,另选取25名护理人员,2020.5~2021.5期间未采用风险评估表,将其纳入至实施前。2021.6~2022.3期间使用风险评估表,将其纳入至实施后,实施前后均为同一批护理人员,比较实施前后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护理人员专业素质。结果:实施后护理人员专业素质评分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实施前,(P<0.05)。结论:将风险评估表的应用到血液透析护理风险管理当中,可提升护理人员专业素质,避免患者发生并发症,可推荐。

  • 标签: 血液透析护理 风险管理 风险评估表
  • 简介:糖原贮积病(glycogenstoragedisease,GSD)为糖原代谢障碍导致糖原在肝脏、肌肉、肾脏等组织器官中贮积所致的一组遗传代谢性疾病,根据酶缺陷不同,至少可分为12型,以GSD1型最常见,GSD1早期可继发显著的高脂血症,随年龄增长可能出现肾功能不全、高血压等远期并发症,这些均为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可能增加中风。本文依据GSD1合并中的病例报告,探讨GSD1中发生的相关机制,目前主要有两种观点:其一认为GSD1患者是早期动脉粥样硬化、中的高危人群;其二认为GSD1有显著高脂血症而中发病率小,可能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机制,本文从以上两方面分别阐述。

  • 标签: 糖原贮积病1型 高脂血症 动脉粥样硬化 卒中
  • 简介:摘要随着建筑工程行业的进步和发展,工程的规模和形式也更加的多样化,与之相对应的工程合同内容也多种多样。现代工程建设对项目本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合同内容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在工程建设期间,总会因为市场经济的变化和外界因素的影响,导致合同管理风险的发生,对合同主体单位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因此,在合同管理过程中及时识别风险并采取行而有效的应对措施十分必要。

  • 标签: 工程 合同管理 风险评估 对策
  • 简介:摘要建设项目在具体的建设过程中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并会受到许多市场经济实体的影响。为了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主要经济实体往往会产生矛盾和纠纷。工程合同是各经济主体之间的主要联系,也是减少和保证工程顺利进行的主要途径。但在项目合同管理过程中,会出现各种风险,包括外部因素的变化和合同管理体系的缺陷,极大地增加了合同管理面临的风险。在此基础上,对项目合同管理进行风险评估和相应的分析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 标签: 工程合同 管理 风险评估 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