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胫骨干骨折是创伤外科常见病之一,近10年来我院采用吴岳嵩教授发明的矩形髓内固定治疗胫骨干骨折,收到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186例,其中男154例,女32例,年龄15~75,平均32岁。致伤原因:车撞伤115例,坠落伤50例,跌打伤21例。骨折类型:多段骨折5例,横型82例,斜形76例,

  • 标签: 矩形髓内钉 内固定治疗 胫骨干骨折 开放性骨折 骨折愈合 旋转畸形
  • 简介:带锁髓内固定术是近10年来固定治疗骨干骨折取得的重大进展之一.骨干骨折传统的手术治疗方法多采用加压钢板固定或普通髓内.但其结构不合理,并发症较多.我科通过带锁髓内固定治疗骨干骨折的患者,全部恢复正常行走,无并发症发生.

  • 标签: 带锁髓内钉 内固定 手术治疗 骨干骨折 股骨骨折 胫骨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切开复位交锁型髓内固定手术治疗胫骨骨折的护理方法及意义。方法术前注重心理护理和做好充分准备;术后指导功能锻炼,预防并发症发生,出院指导。结果应用切开复位交锁型髓内固定手术治疗胫骨骨折效果满意,28例胫骨骨折患者均能治愈出院,随访14个月,无筋膜间室综合征或膝关节伸曲障碍及断、弯曲等现象发生。结论做好术前准备是保证手术顺利的开端,术后严密观察和细心护理是促进患者康复的重要环节。

  • 标签: 胫骨骨折 交锁型髓内钉 内固定 护理
  • 简介:从1989年5月至1992年11月.应用技术在前臂建立血液透析血管内瘘64例。手术方法是在前臂头静脉与桡动脉之间作3cm弧形切口.游离出这两根血管。用4号线分别结扎动脉,静脉远心端.近心端分别上血管夹。切断血管.修整断端.用0.05%肝素液冲洗血管腔。用蚊式血管钳稍扩张血管.使动.静脉管径一致。

  • 标签: 钛制轮钉技术 血液透析 内瘘 桡动脉
  • 简介:目的,设计一种股骨髓内(以下简称锁钉)及其配套手术器械,探讨其性能及治疗股骨于骨折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36例股骨十骨折患者进行内固定治疗,其中模断骨折12例,短斜形骨折9例,短螺旋形骨折13例,带一楔形骨块的粉碎形骨折2例,其中开放性骨折3例,加压钢板、交锁髓内固定后骨不连各1例。手术时间30min-70min,平均42分钟,其中闭合穿针20例,小切口切开复位穿针9例,开放性复位穿针7例。结果:除1例加压钢板固定后骨不连者外,骨折临床愈合时间为9-24周,平均18.5周。随访时间6-20个月,平均13.4个月,股干骨折均愈合良好。术后无骨髓炎、畸形愈合、骨不连,关节僵硬及再折等并发症。结论:股骨锁钉具有良好的生物力学性能,固定牢固可靠,微创,骨折愈合快,并发症少等优点,手术操作简单,易掌握,便于推广应用。

  • 标签: 股骨干骨折 内锁 髓内钉 股骨髓腔 生物力学
  • 简介:目的探讨交锁髓内固定结合收集开髓、扩髓操作时产生的胫骨干骺部骨碎屑植骨治疗胫骨骨折骨不连的疗效。方法对2000年1月~2005年3月采用交锁髓内固定并收集开髓、扩髓时的骨碎屑植骨治疗胫骨骨折骨不连41例,并进行临床观察和总结。结果随访5~24个月,平均10个月,41例胫骨骨折骨不连均获得愈合,平均临床愈合时间5.5个月。伤口无感染,膝、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疗效根据Johner—Wruhs评定:优28例,良9例,可3例,筹1例,优良率为90.2%。结论采用交锁髓内固定并收集开髓、扩髓时的骨碎屑植骨治疗胫骨骨折骨不连,避免了取自体髂骨的并发症,该方法操作简单,实用性强,同样适用于新鲜胫骨骨折的治疗。

  • 标签: 胫骨 骨折 骨不连 骨碎屑 植骨
  • 简介:颈椎病、颈椎管狭窄、颈椎创伤及肿瘤为骨科常见病,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固定是目前治疗上述疾病的有效手段之一。我院骨科自2001-2003年1月对34例颈椎疾病患者行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加ZEPHIR固定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将手术配合过程阐述如下:

  • 标签: 内固定手术 骨融合 颈椎前路 骨科 肿瘤 治疗
  • 简介:目的通过对胫骨远端骨折改进型交锁髓内和解剖钢板固定的生物力学研究,为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尸胫骨6具,固定后通过胫骨骨折固定的轴向压缩试验,三点弯曲试验,扭转力学性能试验来进行两种固定方法的生物力学研究.结果改进型交锁髓内与解剖钢板在骨折固定上有优势,尤其在应力遮挡保护率方面有较大的优势.结论髓内设计合理,操作简单,固定确实,手术创伤小,并发症少,是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理想固定物之一.

  • 标签: 交锁髓内钉 解剖钢板 生物力学 胫骨远端骨折
  • 简介:下颌骨骨折是常见的颌面损伤,以往采用颌间结扎及颅颌牵引术治疗,但存在限制咀嚼功能,不能早期开口锻炼,恢复咬颌功能差等缺点.我们采用微型固定术治疗下颌骨骨折,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 标签: 下颌骨 骨折 微型钛板 内固定术
  • 简介:目的:探讨带锁髓内固定治疗股骨干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带锁髓内固定治疗股骨干骨折266例(闭合复位或开放复位)的临床资料。结果:随访8-20个月,265例在术后6—16W出现骨痂,肢体功能恢复正常。1例发生骨不连,二期更换髓内加植骨术后14月骨折愈合。其余患者均未出现并发症。结论:采用带锁髓内固定治疗股骨干骨折疗效可靠,适合推广使用。

  • 标签: 骨折固定术 带锁髓内钉 股骨干骨折
  • 简介:目的比较研究Dick氏固定后矫形丢失情况。方法对使用Dick氏、AF治疗胸腰椎骨折脱位52例随访对照分析。结果用Dick氏同定组,由于万向关节的松动,远期手术矫正有明显丢失。结论AF系统与Dick氏相比结构更简单,使植物住具备复位、固定功能的同时操作方便、有效。

  • 标签: Dick氏钉 内固定 胸腰椎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颌骨骨折患者的护理方法,总结临床护理经验。方法对176例颌骨骨折患者,采用固定术。结果176例患者均一期愈合,咬合关系均得到恢复或者明显改善。结论做好周密细致的术前术后护理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 标签: 钛板钛钉 内固定 颌骨骨折 护理
  • 简介:目的比较采用经皮克氏针引导小切口与传统方法插入股骨近端髓内(PFN)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将2004年1月~2005年3月收治的51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微创组和传统组,均予以闭合复位,其中微创组在完成复位后经皮自大转子顶点打入1枚克氏针置于股骨近段髓腔中央,后做皮肤小切口,在克氏针引导下插入PFN;传统组患者按常规方法置入PFN固定。记录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切口长度、影像增强仪曝光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并进行比较。结果微创组平均手术时间,失血量、切口长度分别为77.20min、104.20mL和5.12cm,均明显低于传统组(分别为108.84min、240.38mL和11.79cm),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微创组影像增强仪曝光时间高于传统组(P〈0.01);两组患者骨折临床愈合时间和平均住院时间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所有骨折均愈合,无延迟愈合与不愈合。结论与传统手术方法相比,经皮克氏针引导小切口插入PFN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是一种更加微创的固定手段,早期临床疗效更令人满意。

  • 标签: 股骨转子间骨折 骨折固定术 股骨近端髓内钉 微创技术
  • 简介:跟骨骨折是临床常见骨折之一,约占跗骨骨折的60%,占全身骨折的2%,其中75%骨折涉及距下关节[1].对于这类CT扫描提示跟骨关节骨折,本院大部分行切开复位可塑形钢板固定加人工骨或自体骨植入治疗.从2001年6月至2003年10月,共治疗28例34侧跟骨粉碎性骨折,经平均随访10个月,疗效满意.

  • 标签: 跟骨骨折 钢板内固定 植骨治疗 跟骨关节内骨折 跟骨粉碎性骨折 钛质
  • 简介:目的:探讨应用Gamma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护理。方法:对60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应用Gamma固定,术前、术后给予精心护理,积极行早期功能锻炼。结果:本组患者术后1~2周下地活动,随访6~18个月,除1例骨折移位、2例复位不理想、1例继发股骨颈骨折外,其余效果满意。结论:对Gamma固定治疗股骨颈粗隆间骨折患者进行正确合理的围术期护理是减少并发症、提高成功率的重要保证。

  • 标签: 股骨粗隆间 骨折 GAMMA钉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股骨颈粗隆间骨折实行Gamma固定的护理体会。方法针对2007-2008年60例行股骨颈粗隆间骨折手术的患者,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手术前后护理1.术前引导沟通做好心理护理及安慰。2.做好手术前的各种准备。3.术后密切观察病情,肢体正确姿势的护理。4.术后肢体功能锻炼的指导。5.预防并发症的护理。结果60例手术患者1-2周下地活动,6-18个月随访,除1例骨折移位,2例复位不理想,1例术后继发股骨颈骨折外其他无一例并发症的发生,手术效果非常满意。结论对Gamma固定治疗股骨颈粗隆间骨折术前、术后患者进行正确合理的护理是减少并发症、提高手术成功率的重要保证。

  • 标签: 股骨粗隆间 骨折 Gamma钉 观察 并发症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