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切口线治疗高位肛瘘患者的效果。方法将我院2018年8月到2019年5月收治的66例高位肛瘘患者随机分组,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切口线治疗,将两组患者临床症状、住院时间进行对比。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住院时间明显缩短,观察组的临床症状明显减轻(P<0.05)。结论为高位肛瘘患者采用切口线进行治疗,可以缩短住院时间,值得大力推广。

  • 标签: 微创小切口挂线旷置术 高位肛瘘 住院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对切开线在高位复杂性肛瘘患者中的治疗效果进行调查。方法选择我院58例高位复杂性肛瘘患者,所有人员均为2014年5月-2016年3月间入院治疗的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9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切开线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线方式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病情痊愈的20例,病情缓解的7例,评价有效率为93.1%,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切开线在高位复杂性肛瘘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更为理想。

  • 标签: 切开挂线旷置术 高危复杂性肛瘘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线治疗高位肛瘘的临床应用价值,以供参考。方法选择2010年6月至2012年5月我院高位肛瘘患者75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法分组。A组接受传统切开线治疗,B组接受线治疗。对比两组疼痛持续时间、愈合时间和肛门节制功能的差异性。结果与A组相比较,B组疼痛持续时间、愈合时间均明显较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患者术后肛门节制功能发现,B组明显优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线治疗高位肛瘘疼痛轻、愈合快、肛门功能恢复好,疗效具有一定的优越性,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旷置挂线 高位肛瘘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瘘管内口线治疗高位复杂肛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7年3月本院收治的60例高位复杂肛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成两组,一组采用传统切开线进行治疗,为对照组,另一组采用瘘管内口线治疗,为研究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手术指标。结果研究组的住院时间为(12.6±1.5)d,切口愈合时间为(25.6±2.3)d,各项数据均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VAS评分为(3.5±0.5)分,对照组患者术后VAS评分为(6.3±1.7)分;两组患者疼痛评分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肛门外观平整例数、肛门功能较好例数与对照组相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情况与对照组相比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瘘管内口线治疗高位复杂肛瘘效果较好,对患者损伤,恢复时间短,最大程度的保留了患者肛门外观和肛门功能,复发率低,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瘘管旷置内口挂线术 高位复杂肛瘘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高位复杂性肛瘘应用切开线联合瘘管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10月至2023年4月本院收入高位复杂性肛瘘患者60例进行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切开线)和观察组(切开线联合瘘管),各30例,比较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术后创面情况及治疗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高位复杂性肛瘘应用切开线联合瘘管可以获得较好的效果,患者术后创面的愈合质量较佳,机体疼痛感较轻,预后效果良好,且不易复发,患者身心负担得以降低,可于临床进行推广应用。

  • 标签: 高位复杂性肛瘘 切开挂线术 瘘管旷置术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小切口重睑与传统埋线重睑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17年1月-2018年6月期间行重睑的患者121例,其中采用切口重睑患者70例,采用传统埋线重睑患者51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效果及患者满意度。结果切口组术后总有效率和满意度均高于埋线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切口重睑较传统埋线重睑的手术效果及术后满意度均有显著提高,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小切口微创重睑术 埋线重睑术 重睑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于高位肛周脓肿患者采用低位开窗或者低位切开高位线进行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观察组采用低位切开高位线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低位开窗进行治疗。结果:手术治疗总有效率组间横向对比中,观察组达到100.00%、对照组97.22%,P>0.05;与对照组进行组间横向对比创面愈合时间为观察组较长,术后疾病复发率为观察组较低,肛门不完全失禁发生率为观察组较高P<0.05。结论:在高位肛周脓肿的治疗中低位开窗或者低位切开高位线的临床疗效均较为满意,其中线的术后复发率低,然而的创面愈合快且更有助于保护肛门功能。

  • 标签: 高位肛周脓肿 低位开窗旷置术 低位切开高位挂线术 价值
  • 简介:切口重睑形成重睑的原理与切开法重睑相似,本组采用切口行重睑180例,我们采用切口重睑

  • 标签: 临床应用 切口重 微创切口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切开治疗肛周脓肿的疗效。方法对86例肛门直肠周围脓肿患者行一次性根治分析术后疗效。结果本组86例患者均一次性治愈,随访1年无复发和形成肛瘘。结论采用切开旷治疗肛门直肠周围脓肿疗效肯定,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肛周脓肿 旷置挂线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切口徒手分离手术治疗脊柱转移瘤患者的安全性以及有效性。方法收集2019年5月至2019年12月共49例进行切口徒手分离手术的脊柱转移瘤患者资料,其中男21例,平均年龄(55.62±2.97)岁(范围:26~75岁),女28例,平均年龄(52.50±1.76)岁(范围:34~72岁)。对于术前有原发肿瘤病史,出现多发转移患者不进行术前常规活检诊断;对于原发灶不明、没有肿瘤病史的患者,需术前进行穿刺活检明确诊断。术前用卡氏功能状态评分(Karnofsky performance status,KPS)评估患者一般情况、脊柱肿瘤脊柱不稳评分(spinal instability neoplastic score,SINS)评估患者脊柱稳定性、硬膜外脊髓受压(epidural spinal cord compression, ESCC)评估脊髓神经受压程度、Frankel脊髓损伤分级评估神经功能情况。对符合纳排标准的患者采取经后路切口徒手分离手术进行减压及内固定。分别收集患者一般资料、围手术期临床资料、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和并发症,包括术前神经功能评价、手术时间、中失血、术后引流量、引流管拔除时间、切口并发症、住院时间、术后4周评价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等,并对其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术前对1例(2.04%)肾癌脊柱转移患者进行了肿瘤栓塞,中平均失血量为(748.60±79.39)ml,12例富血供脊柱转移瘤(肝癌、肾癌、甲状腺癌)中出血量为970.80 ml,37例非富血供脊柱转移瘤为676.50 m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9例的手术时间为(213.40±9.87)min。41例手术涉及1节段(83.67%),8例涉及2个以上节段(16.33%)。49例术后引流量为(494.02±63.30)ml,引流管保留时间为(4.50±0.26)d,平均住院天数为(7.35±0.38)d,术后平均住院时间(5.31±0.29)d。术前神经功能Frankel分级以C和D级为主,占79.59%;术后4周评价神经功能保持稳定或改善的患者占95.92%,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并发症包括硬膜破裂1例、感染1例、血肿1例。结论切口徒手分离手术对患者创伤,并发症发生率低,术后恢复快,脊柱固定和神经功能改善效果显著,是脊柱转移瘤手术患者有效的治疗方案。

  • 标签: 脊柱疾病 转移瘤切除术 外科手术,微创性 预后 治疗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经括约肌瘘管结扎与肛瘘线治疗复杂性肛瘘临床疗效。方法收集90例复杂性肛瘘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按照手术方式分为对照组42例和观察组48例。对照组给予肛瘘线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经括约肌肛瘘结扎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手术前后肛门功能评分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中出血量减少,手术创伤面积减小,伤口愈合时间缩短,术后肛门功能评分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降低,组间比较都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结论经括约肌瘘管结扎是复杂性肛瘘的有效手术治疗方式,创伤,术后肛门功能恢复良好,并发症发生率低,对适合该手术治疗的复杂性肛瘘患者可优先选择此手术方式。

  • 标签: 经括约肌瘘管结扎术 肛瘘挂线旷置术 复杂性肛瘘 肛门功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高位复杂性肛瘘患者分别予以传统切开线疗法与瘘管治疗,分析与比较两种治疗方式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高位复杂性肛瘘患者,据临床数据统计有40例,诊治时间在2017年2月~2017年9月期间,按照电脑随机编号的形式分为2个小组,标记为研究组的实施瘘管,标记为对照组的实施传统切开线疗法,对组间临床效果与治疗后复发率数据进行比较。结果在临床效果方面,研究组相对更优;在治疗后复发率方面,研究组更低;并且观察数据对比项目都有差异性意义,P<0.05。结论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的方式以瘘管的效果更为突出。

  • 标签: 传统切开挂线疗法 瘘管旷置术 高位复杂性肛瘘 疗效对比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传统切开线联合瘘管在高位复杂性肛瘘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在2020年9月—2021年11月本院手术治疗的高位复杂性肛瘘中选取86例随机分入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实施传统切开线,观察组实施传统切开线联合瘘管。比较术后创面情况、治疗效果和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术后1d疼痛VAS评分、术后7d创面分泌物评分在两组当中更低,创面愈合时间、疼痛持续时间在两组当中更短,P<0.05。观察组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在两组当中更高,复发率在两组当中更低,P<0.05。结论:传统切开线联合瘘管在高位复杂性肛瘘治疗中可获得良好的效果,有利于减轻术后疼痛、减少创面分泌物,促进术后康复,降低复发率。

  • 标签: []切开挂线术 瘘管旷置术 高位复杂性肛瘘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分段开窗结合切扩线管引流治疗复杂性肛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5年6月收治的100例复杂性肛瘘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为50例,治疗组采取分段开窗结合切扩线管引流治疗,对照组仅给予切扩线治疗,对比分析两种治疗的效果。结果①总有效率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8.00%较对照组84.00%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②手术情况治疗组在手术时间、瘢痕面积、创面愈合时间上较对照组比较差异P<0.05;③切口愈合分级治疗组甲级49例,乙级1例,丙级0例;对照组甲级40例,乙级7例,丙级3例,比较差异P<0.05;④复发情况对两组进行一年的随访,治疗组复发率为0%,对照组复发率8%,比较差异P<0.05。结论分段开窗结合切扩线管引流治疗复杂性肛瘘效果确切,手术时间少、瘢痕面积、愈合快,且复发几率低,值得应用。

  • 标签: 分段开窗旷置 切扩挂线置管引流术 复杂性肛瘘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切口高位虚线应用于治疗高位肛瘘的效果。方法:在2020年3月到2020年9月期间本院接诊的高位肛瘘患者中抽取80例纳入观察对象,利用治疗方式的不同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n=40)和实验组(n=40),对照组施行常规切开线手术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切口高位虚线治疗,对比两组高位肛瘘患者的手术情况、治疗前后的疼痛VAS评分和并发症情况。结果:实验组高位肛瘘患者接受治疗后,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创面愈合时间均更短于对照组患者,且疼痛VAS评分显著降低,感染、疼痛、尿潴留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更低,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针对高位肛瘘患者积极开展切口高位虚线治疗的效果突出,能够促进患者的恢复、缓解疼痛,且安全性高,值得作为高位肛瘘的临床首选治疗方案。

  • 标签: 高位肛瘘 肛肠外科 微创切口高位虚挂线 疼痛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根治手术治疗胃癌的临床疗效。方法28例胃癌患者,其中14例患者行根治(腹腔镜辅助远端胃癌根治),设为组;另外14例患者行常规开腹手术,设为开腹组。比较两组术后的各项临床指标(中出血量、手术时间、进食流质时间、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淋巴结清扫数目)、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患者存在的危险因素。结果手术后,组除淋巴结清扫数目及手术时间外其他临床指标均明显优于开腹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4.29%,低于开腹组的35.7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治治疗进展期胃癌的近期疗效优于常规开腹手术,所以在临床上进行根治治疗有重大意义。

  • 标签: 微创根治术 常规开腹手术 进展期胃癌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腋皱襞平行双切口与单切口大汗腺剪除根治重度腋臭的临床效果,并明确重度腋臭患者腋窝大汗腺的组织学深度。方法选取2016年11月至2019年2月北京世纪坛医院整形外科门诊收治的重度腋臭患者54例,其中行双切口大汗腺剪除27例(试验组),单切口大汗腺剪除27例(对照组),试验组中随机选取6例患者行腋窝皮肤组织病理学检查。观察2组术后治疗有效率及术后血肿、表皮坏死、切口裂开、感染及瘢痕等并发症发生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试验组术后有效率为100%(27/2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8.89%(24/27)(P<0.05),而试验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1.11%(3/2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3.33%(9/27)(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病理学检查显示,大汗腺分泌部集中分布于真皮下方与脂肪交界区及0.5 cm内脂肪浅层,脂肪深层未观察到大汗腺结构。结论腋皱襞平行双切口大汗腺剪除根治重度腋臭,式实用有效,临床疗效显著,中修剪大汗腺的深度应达皮下脂肪层0.5 cm。

  • 标签: 微创手术 顶泌汗腺 腋臭 治疗结果 病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