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7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研究心电图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100例高血压左心室肥厚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时间2020年04月-2021年04月,采取随机颜色球抽取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参照组(行常规诊断)和研究组(行心电图诊断),各50例。比较诊断准确率、疾病类型诊断符合率。结果 研究组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参照组(P<0.05),对称性肥大、不对称性肥大、扩张性肥大阳性符合率明显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 心电图诊断应用价值更高,可作为高血压左心室肥厚筛查手段,为后续诊治提供参考价值。

  • 标签: 心电图诊断 准确率 符合率 高血压左心室肥厚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临床进行高血压左心室肥厚伴左心衰竭诊断的过程中,心脏彩超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本院2020年7月-2021年7月间收治的患者资料进行整理,从中抽取31例高血压左心室肥厚伴左心衰竭患者资料记作研究组,同时抽取同时期31例健康体检人员资料记作参照组,观察两组间相关指标的差异,分析诊断方案的应用价值。结果 研究组收缩压及舒张压指标较参照组更高,对比有统计差异(P<0.05)。研究组左室射血分数更低,左室收缩末期内径及左室舒张末期内径更高,对比有统计差异(P<0.05)。结论 临床进行高血压左心室肥厚伴左心衰竭诊断的过程中,心脏彩超的应用能够准确的对患者的指标异常进行显示,帮助医生对患者病情进行判断,为治疗提供依据,适合应用。

  • 标签: 高血压 左心室肥厚 左心衰竭 心脏彩超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高血压左室肥厚伴左心力衰竭运用心脏彩超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以我院收治的高血压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有单纯高血压患者41例,作为对照组;有高血压左室肥厚伴左心力衰竭41例患者,作为观察组。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左心房收缩末期内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射血分数相较于对照组(P<0.05);且不同心功能分级患者的心功能指标也会存在一定的差异(P<0.05)。结论:对高血压左室肥厚伴左心力衰竭患者进行心脏彩超检查时,能够保证诊断结果的可靠性,值得推广。

  • 标签: 高血压左室肥厚伴左心力衰竭 心脏彩超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右心室肥厚(right ventricular hypertrophy, RVH)和右心室衰竭(right ventricular failure, RVF)是具有致命性的恶性心脏疾病,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arterial hypertension, PAH)是主要的致病因素。大量研究已经发现,Ca2+处理重塑在RVH和RVF发展过程中起至关重要的作用。文章主要以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 HF)患者的两大主要死因(心脏泵血功能下降和恶性心律失常)为框架,从微观角度详细阐述了在RVH和RVF病理过程中Ca2+的作用及Ca2+稳态的变化,以期为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新的方向。

  • 标签: 右心室肥厚 右心室衰竭 钙离子 心律失常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高血压性左心室肥厚应用心电图检查与超声心动图检查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接收的50例高血压性左心室肥厚患者(2020.06-2021.06),所有患者均经综合检查确诊,对所选患者分别行心电图检查与超声心动图检查,比较两种诊断方式的诊断结果。结果:相较于心电图检查准确率(36.00%),超声心动图检查准确率(74.00%)明显更高(P

  • 标签: 心电图检查 超声心动图检查 高血压性左心室肥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射血分数保留的肥厚型心肌病(HCM)患者左心室心肌间质纤维化与左心房增大及左心房功能障碍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0月至2021年9月于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确诊的59例射血分数保留的HCM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其中左心房最大容积指数(LAVImax)增大30例,LAVImax正常29例,选取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志愿者28名(对照组)。心脏MR定量成像技术包括心脏电影、钆延迟增强和T1 mapping。分析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定量心肌纤维化指标与左心房相关指标的关系。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Bonferroni校正)或Kruskal-Wallis检验比较对照组、LAVImax正常组和LAVImax增大组连续变量的差异。分类变量的差异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以Pearson或Spearman相关系数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LAVImax增大组左心室舒张末容积指数、左心室收缩末容积指数、左心室心输出量、LVMI显著高于LAVImax正常组和对照组(P<0.05)。相关性分析发现LVMI与LAVImax(r=0.780,P<0.001)、左心房最小容积指数(LAVImin)(r=0.816,P<0.001)呈正相关,心肌细胞外容积与LAVImax(r=0.462,P<0.001)、LAVImin(r=0.483,P<0.001)呈正相关,延迟强化心肌质量占左心室心肌质量比与LAVImax(r=0.311,P<0.05)、LAVImin(r=0.327,P<0.05)呈正相关,心肌间质容积指数分别与左心房储存期射血分数(r=-0.669,P<0.001)、导管期射血分数(r=-0.472,P<0.001)、泵血期射血分数(r=-0.518,P<0.001)、左心房扩张指数(r=-0.626,P<0.001)呈负相关。结论射血分数保留的HCM患者LVMI、心肌纤维化与左心房扩张及左心房各时相功能障碍有关。

  • 标签: 心肌病,肥厚性 磁共振成像 左心房功能障碍 心肌纤维化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天麻钩藤饮结合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治疗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病伴左心室肥厚(LVH)患者的疗效。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2019年6月-2021年1月本院80例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病伴LVH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40例。对照组口服苯磺酸氨氯地平片,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天麻钩藤饮免煎颗粒。2组均连续治疗2个月。分别于治疗前后进行中医证候评分,以血压计测量诊室血压,以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测量室间隔厚度(IVST)、左心室后壁厚度(PWT)、左心室内径(LVDd)、左心室重量指数(LVMI),以ELISA法检测同型半胱氨酸(Hcy)、胱抑素C(Cys-C)水平,以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尿酸(UA)水平,评价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38/40)、对照组为77.5%(31/4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7,P=0.023)。治疗后,观察组头晕目眩、头痛、失眠多梦、心烦健忘评分及总分均低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10.06、14.47、15.47、8.74、、14.50,P值均<0.001),收缩压、舒张压均低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6.30、8.79,P值均<0.001);IVST[(9.36±1.32)mm比(11.23±1.07)mm,t=6.96]、PWT[(8.89±1.14)mm比(10.03±1.02)mm,t=4.71]、LVDd[(40.36±4.29)mm比(47.62±4.19)mm,t=7.66]、LVMI[(112.39±22.29)g/m2比(148.26±21.39)g/m2,t=7.34]均低于对照组(P<0.01);Hcy[(12.87±3.11)μmol/L比(19.85±3.67)μmol/L,t=9.18]、UA[(276.29±19.56)μmol/L比(338.52±17.07)μmol/L,t=16.65]、Cys-C[(0.86±0.15)mg/L比(1.10±0.17)mg/L,t=6.70]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 <0.01)。结论天麻钩藤饮可有效改善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病伴LVH患者的临床症状,控制血压,减轻左心室肥厚,改善肾功能。

  • 标签: 原发性高血压 左心室肥厚 天麻钩藤饮 肝阳上亢 肾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心脏磁共振四维血流(cardiac magnetic resonance four-dimensional flow, CMR 4D Flow)序列对舒张功能障碍的肥厚型心肌病(hypertrophic cardiomyopathy, HCM)患者左心室血流进行测量,探究采用左心室血流动力学特点评价舒张功能的可行性。材料与方法前瞻性纳入45例HCM患者和31例健康对照者,两组人群均进行了3.0 T磁共振稳态自由进动序列及CMR 4D Flow序列扫描。采用CVI42后处理软件测量两组人群左心室基本功能参数及左心室流入流出道层面舒张早期(左心室抽吸)及晚期(左心房主动收缩)的二尖瓣水平平均血流速度(cm/s)。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Mann-Whitney U检验对两组受试者临床资料及影像学参数进行比较;并对舒张早期平均血流速度(E)与左心室质量(left ventricular mass, LVmass)、舒张期整体室壁峰值厚度(global peak wall thickness, GPWT)进行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HCM组LVmass及GPWT相较健康对照组明显增大[LVmass:(163.70±52.18)vs.(87.27±21.01),单位:g;GPWT:(19.64±3.85)vs.(9.99±2.00),单位:mm;HCM组 vs. 健康对照组,P<0.001];对于二尖瓣水平舒张期平均血流速度:HCM组舒张早期平均血流速度峰值(E峰)小于健康对照组[29.70(17.90)vs. 50.50(16.90),单位:cm/s;HCM组 vs. 健康对照组,P<0.001];HCM组舒张晚期平均血流速度峰值(A峰)与健康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CM组E/A值较健康对照组明显减低[(1.26±0.70)vs.(1.80±0.85),P=0.003]。结论采用CMR 4D Flow序列能够对左心室内血流进行可视化,能够准确区分心脏在舒张早期及晚期心室内血流运动轨迹,并且二尖瓣水平舒张早期平均血流速度峰值(E峰)及E/A值降低有助于定量评价HCM患者左心室舒张功能障碍,为患者制订个体化治疗方案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肥厚型心肌病 舒张功能 四维血流 左心室 心脏磁共振 磁共振成像
  • 作者: 向艏博 左明良 尹立雪 王文艳 于涛 黄克力 陈秋佚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22年第11期
  • 机构: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心内科,成都 610041,四川省医学科学院 四川省人民医院(电子科技大学附属医院)四川省心脏电生理与生物力学超声重点实验室,成都 610072,四川省医学科学院 四川省人民医院(电子科技大学附属医院)心力衰竭中心,成都 610072,四川省医学科学院 四川省人民医院(电子科技大学附属医院)心脏外科,成都610072
  • 简介:摘要在欧美国家左心室辅助装置(LVAD)已成为终末期心力衰竭非药物治疗的主要手段,国内亦有数十家医院正在临床开展应用。但LVAD术后患者面临的主要问题仍然是右心室功能衰竭,亦是引起LVAD术后死亡的主要原因。该文围绕LVAD植入术后右心功能障碍的发生机制、右心功能衰竭预测模型以及超声心动图在LVAD植入前后对右心功能的评估要点进行综述。

  • 标签: 超声心动描记术 左心室辅助装置 右心室功能 心室-动脉耦联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左室压力-应变环(PSL)评价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左心室心肌做功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4月至2021年6月于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就诊的RA患者75例(病例组)和健康体检者35例(对照组),根据28关节疾病活动度评分(DAS28评分)分为低疾病活动度组(16例)、中疾病活动度组(35例)及高疾病活动度组(24例)。对所有受检者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采集常规超声数据并使用左室PSL技术分析得出心肌做功参数,包括整体做功指数(GWI)、整体有用功(GCW)、整体无用功(GWW)、整体做功效率(GWE),并计算心肌做功指数(MWI)、有用功(CW)、无用功(WW)、做功效率(WE)。比较病例组与对照组心肌做功参数的差异,并对心肌做功参数与左室整体纵向应变(LVGLS)、左室射血分数(LVEF)、DAS28评分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①各病例组与对照组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②中、高疾病活动度组LVGLS较对照组、低疾病活动度组显著减低(均P<0.05)。③中、高疾病活动度组GWI、GCW较对照组显著减低(均P<0.05),各病例组GWW、GWE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中、高疾病活动度组中间段MWI、心尖段MWI和CW,以及中疾病活动度组中间段CW较对照组减低(均P<0.05)。④病例组GWI、GCW与LVEF呈显著正相关(rs1=0.253,P=0.008;rs2=0.261,P=0.024),与LVGLS呈显著负相关(rs1=-0.525,P<0.001;rs2=-0.455,P<0.001),各心肌做功参数与DAS28评分无显著相关(均P>0.05)。结论PSL能早期反映中、高疾病活动度RA患者心功能受损情况,可为临床评估患者心功能提供一种新的影像学方法。

  • 标签: 超声心动描记术 类风湿性关节炎 左室压力-应变环 心肌做功 心室功能,左
  • 简介:摘要本指南将从肥厚型心肌病(HCM)的定义与流行病学,病因和病理生理机制,临床评估,辅助检查,诊断标准及流程,临床分型及分期,并发症,遗传评估和家系筛查,鉴别诊断,治疗,心脏性猝死的风险评估、预防和治疗,特殊人群管理,自然病程及预后等方面详细介绍HCM的诊断、治疗和管理,目的是在国内推广关于HCM的最新诊疗成果,进一步提高我国HCM的诊疗水平。

  • 标签: 肥厚型心肌病 指南 中国 更新
  • 简介:摘要:原发性肥厚性心肌病(HOCM)是心肌病中较为常见的一种,常发中青年男性。该病进展缓慢,但可能继发严重心律失常,所以该病的危害大,对患者来说就像是体内埋下了颗“不定时炸弹”,让人惴惴不安。因此,除了治疗还要加强护理。

  • 标签: 肥厚性心肌病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原发性肥厚性心肌病(HOCM)是心肌病中较为常见的一种,常发中青年男性。该病进展缓慢,但可能继发严重心律失常,所以该病的危害大,对患者来说就像是体内埋下了颗“不定时炸弹”,让人惴惴不安。因此,除了治疗还要加强护理。

  • 标签: 肥厚性心肌病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左束支起搏对慢性心力衰竭(心衰)合并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或起搏依赖患者行心脏再同步治疗(CRT)的可行性及有效性。方法入选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心内科2018年5月至2020年5月慢性心衰且有CRT适应证的患者,行左束支起搏及CRT。评估患者临床心功能情况,检测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QRS时限、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等指标,并进行起搏器程控优化;对以上结果进行0.5~1.0年随访。结果10例患者均成功施行左束支起搏治疗。患者QRS时限较术前缩短[(119.40±16.89)ms对(164.60±22.96)ms,P<0.000 1];经双心室同步起搏后,部分患者QRS时限进一步缩短[(112.60±19.48)ms对(119.40±16.89)ms,P=0.004]。术后随访发现8例患者心功能改善,9例LVEF明显改善,住院率明显降低,左心室内同步性较前改善。结论左束支起搏对慢性心衰合并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或起搏依赖的患者具有可行性及有效性,结合双心室起搏,可进一步减小QRS时限,改善电同步性,提高CRT反应率。

  • 标签: 心力衰竭 心脏再同步治疗 左束支起搏 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
  • 简介:摘要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最常发生部位为胃、小肠、结直肠及食管,其转移瘤多见于肝脏、腹膜。检索到国内外报道胃肠道间质瘤转移至心脏的临床案例仅有4例,临床极为罕见。本文报道1例胃肠道间质瘤心脏转移病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