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血府逐瘀汤治疗心绞痛急性发作的效果及其对心绞痛发作频率以及持续时间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心绞痛急性发作患者62例,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试验组则采用血府逐瘀汤治疗,比较两组治疗疗效。结果试验组心绞痛发作频率及持续时间下降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且试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血府逐瘀汤治疗心绞痛急性发作的效果显著,可在临床上推广。

  • 标签: 血府逐瘀汤 治疗 心绞痛急性发作 心绞痛发作频率 持续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主要对冠心平对于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情况的影响进行观察,旨在提高冠心病心绞痛临床治疗的有效性。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8月-2016年8月收治并已确诊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90例,根据所有患者入院治疗方式的不同进行平均分组,其中给予常规治疗的患者为参照组,给予冠心平治疗的患者为研究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的效果。结果①两组患者治疗前心绞痛发作的次数与持续时间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无统计学意义;②两组患者治疗后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与治疗前相比均减少,P<0.05;研究组上述指标减少的程度显著优于参照组,有可比性,P<0.05。结论冠心平在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治疗中的应用可使其心绞痛发作的次数以及心绞痛持续的时间得到有效降低,值得推广。

  • 标签: 冠心病 冠心平 心绞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总结老年冠心病患者心绞痛发作的等同表现形式,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方法从我院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间就诊的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中随机抽取40例,回顾其基本临床资料及诊断治疗经过,分析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特点及冠状动脉造影资料。结果随访期间所有患者均存活,心绞痛发生时的主要临床表现包括夜间呼吸困难,疲乏感、劳力性气促或胸闷,普通衰竭感或者极度衰竭感等。患者的运动试验呈现为呼吸急促、大出汗、身体疲乏,同时血压水平显著下降,此期间心电图呈非疼痛性的ST段阳性改变。所有患者的EF值在0.52~67之间,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主要为LDA90、LAD95、CFX80等。其中接受介入治疗患者32例,术后病情未复发;其余接受药物治疗的8例患者仍然出现了心电图的等同症状。结论老年冠心病患者心绞痛发作时可见明显的气促、疲乏以及血压变化等等同表现形式,诊断过程中要对此类症状加强观察,为开展高效的诊断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 标签: 老年冠心病 心绞痛发作 等同表现形式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心理护理干预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心理及心绞痛次数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4月~2015年11月60例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及护理,观察组采用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焦虑评分及2周内心绞痛次数。结果观察组焦虑评分(34.2±2.9)分低于对照组(45.6±3.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2周内心绞痛次数(1.9±0.4)次低于对照组(3.1±0.7)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用于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焦虑心理,改善其心理应激,并一定程度缓解心绞痛发作次数,值得临床进行广泛的推广应用。

  • 标签: 心理护理 冠心病 心绞痛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稳定型心绞痛和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表现特征及治疗。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0年6月——2012年1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2例心绞痛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稳定型心绞痛4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42例,回顾分析入组患者的临床诊断与治疗资料,总结两组患者的临床表现特征及治疗预后。结果两类心绞痛的临床主要表现均是心前区阵发性胸痛,两者主要诱因是体力劳动和情绪激动激发,其中少数不稳定型心绞痛无明显诱因;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7.50%,心绞痛发作次数及持续时间明显短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治疗总有效率78.57%;心绞痛发作次数及持续时间明显短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稳定型心绞痛与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主要临床表现均是心前区阵发性胸痛,且多有诱因,经过治疗多数能康复。

  • 标签: 稳定型心绞痛 不稳定型心绞痛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参七心疏胶囊与硝酸异山梨酯片联合治疗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数字随机法,选取2014年7月~2015年7月我院接收并治疗的急性心绞痛患者80例,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40例患者予以参七心疏胶囊与硝酸异山梨酯片联合治疗;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治疗总满意程度以及不良反应率都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急性心绞痛患者予以参七心疏胶囊与硝酸异山梨酯片联合治疗可以有效缓解患者心痛症状,提高治疗效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急性心绞痛 参七心疏胶囊 硝酸异山梨酯片 临床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稳定型心绞痛和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表现特征及治疗。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0年6月——2012年1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2例心绞痛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稳定型心绞痛4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42例,回顾分析入组患者的临床诊断与治疗资料,总结两组患者的临床表现特征及治疗预后。结果两类心绞痛的临床主要表现均是心前区阵发性胸痛,两者主要诱因是体力劳动和情绪激动激发,其中少数不稳定型心绞痛无明显诱因;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7.50%,心绞痛发作次数及持续时间明显短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治疗总有效率78.57%;心绞痛发作次数及持续时间明显短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稳定型心绞痛与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主要临床表现均是心前区阵发性胸痛,且多有诱因,经过治疗多数能康复。关键词稳定型心绞痛;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分析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在冠心病患者治疗中的疗效以及对患者心绞痛发作、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2月期间门诊收入的12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药物治疗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冠心病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阿托伐他汀进行治疗。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和每次持续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TC、TG、HDL-C、LDL-C水平均呈降低趋势,治疗后两组相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对改善冠心病患者心绞痛发作具有较好效果,且能良好降低相关血脂水平。

  • 标签: 冠心病 阿托伐他汀 心绞痛 血脂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冠心病心绞痛的中医辨证治疗。方法对2014年3月~2015年12月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40例中医辨证治疗方法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冠心病心绞痛患者40例,经治疗显效20例,有效17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2.5%。结论中医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的治疗,中医药治疗冠心病具有一定优势和广阔的开发前景。

  • 标签: 冠心病心绞痛 中医辨证治疗 中药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冠心病心绞痛中采用整体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冠心病心绞痛患者100例,随机分组后分别采用整体护理和常规护理;对护理结果进行对比。结果护理组住院时间和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结论整体护理干预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 标签: 冠心病心绞痛 整体护理 干预 临床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于心肌梗死患者出院后实施连续性护理服务对其心绞痛症状发作及生活质量等情况的影响。方法将我院于2014.1月至2015.1月间收治的57例心肌梗死患者,为一般组,为患者提供常规院内急救处理及护理常规措施,于2015.3-2016.7月间收治的57例患者为研究组,科室成立小组为患者提供连续性护理干预措施,观察两组患者生存质量评分。结果一般组患者出院后对疾病知识掌握情况、机体活动受限、疗效满意、心绞痛发作频率及发作稳定性等评分均低于研究组,P<0.05。结论为心肌梗死患者提供出院后连续性护理服务,大部分患者生存质量评价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连续性护理 心肌梗死 心绞痛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对冠心病心绞痛实施中医辨证治疗的临床效果的观察和探讨。方法将我院2013年1月到2015年1月收治的20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分别给予常规治疗和中医辨证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相比与对照组明显较高,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冠心病心绞痛实施中医辨证治疗,使得患者的病情在短时间得到有效的改善,大大减少了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有效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冠心病 心绞痛 中医辨证治疗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如何提高广大老年人生活质量和生命质量的群体水平,已逐步引起了全社会的重视。尤其是随着我国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老年人群体寿命逐步增加,如何提高老年人群体的生理、心理健康水平,使亿万老年人在身心愉快的状况下安度晚年,已成为我们老年学研究领域研讨的重要课题之一。心绞痛是常见老年疾病,发病率很高。对老年人的身体健康具有极大的威胁。如果不能给予长期护理干预,会导致病情反复发作,甚者可能导致患者猝死。

  • 标签: 隐匿性 心绞痛 老年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