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494 个结果
  • 简介:(邢台市第三医院河北邢台054000)摘要目的针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治疗过程中应用静脉溶栓进行治疗和护理问题进行研究。方法对90例急性心肌梗死住院患者,使用尿激酶的方法进行静脉溶栓治疗,通过临床观察与监护,从中总结出治疗与护理的经验。结果9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用静脉溶栓救治后,冠脉再通率为81.1%,病死率为2.2%。结论采用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过程中,需密切关注患者心电图变化,严密监视患者生命体征。为防止患者复发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以降低患者术后的产生并发症的可能,为患者术后康复起到辅助治疗的作用,值得推广。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尿激酶 静脉溶栓治疗 护理措施中图分类号R542.2+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8231(2011)12-2190-02
  • 简介:摘要目的在分析心肌致密化不全病人临床特征的前提下探讨其鉴别诊断情况。方法以我院2013年—2017年间接收的心肌致密化不全病人36例为主要调查对象,将其列为实验组,回顾分析且探讨36例病例对象的临床资料;并选出同期入院就诊且超声心动图显示正常的25例病人作为参照组,对照评估两组病人的心功能相关指标情况。结果实验组36例病人彩超图像中都提示心脏扩大,当中26例属于全心增大,且左心增大更为显著,左室内径是(72.04±8.51)mm,8例仅出现左室、左房增大,2例出现左室、双房增大。两组病人的心室舒张末期容积、心室射血分数、心室内径缩短率相比,存在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心肌致密化不全病人的临床表现并不显著,经超声检查可看到相对明显的疾病特征,但仍需积极调整鉴别、诊断方法,以提升正确鉴别率。

  • 标签: 心肌致密化不全 临床特征 鉴别诊断
  • 简介:摘要急性心肌梗死是心肌急性缺血性坏死,是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血供急剧减少,使相应心肌发生严重而持久的急性缺血所致,原因通常是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基础上继发血栓形成;非动脉粥样硬化所导致的心肌梗死可由感染性心内膜炎、血栓脱落、主动脉夹层、动脉炎等引起;临床上有剧烈持久的胸痛、组织坏死反应和心肌急性损伤、缺血和坏死的系列性心电图演变和血清酶学动态变化;严重的患者易发展为严重的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和心力衰竭,甚至猝死。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治疗
  • 简介:摘要急性心肌梗死(AMI),是由冠状动脉病变引起的持续而严重的心肌缺血,所致的部分心肌急性坏死(ST段抬高和非ST段抬高),其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增加,男性发病高峰为51~60岁,女性61~70岁。AMI病情变化快、死亡率和致残率相当高。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心肌缺血 诊疗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肝素钠、肝素钙抗凝血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治疗方案。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因冠状动脉管腔内血栓引起的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20例,临床用药观察治疗,根据临床症状联合用药,分析临床资料。结果从用药原则及病情的轻重程度出发,综合药物治疗,入院前患者的临床症状均得以缓解,降低患者远期后遗症的发生率,患者治疗满意。结论因临床根据病症症状的不同,采取不同的药物进行施救,用药方法不尽相同,抗凝抗血小板治疗可显著降低心脑血管病事件的发生率,总体原则根据病情发展合理用药,控制病情恶化。

  • 标签: 心肌梗死 肝素钠 肝素钙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肌梗死的临床护理。方法对2014年1月~2015年6月收治的心肌梗死患者40例的临床护理方法资料进行分析。结果40例心肌梗死患者经精心治疗及护理,显效19例,有效16例,无效3例,死亡2例,总有效率87.5%。结论对心肌梗死患者做好有效的观察及临床护理工作,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降低患者死亡率。

  • 标签: 心肌梗死 护理
  • 简介:摘要心肌顿抑(myocardialstunning)是心肌短暂缺血后再灌注心功能延迟恢复的现象。研究表明氧自由基、钙超载、能量代谢障碍及微血管痉挛均参与其发病过程,并且心肌顿抑时伴有多种基因表达的改变,积极防治心肌顿抑,保护心功能,将为治疗缺血性心脏病提供新的策略。

  • 标签: 心肌顿抑 氧自由基 钙超载 能量代谢障碍 微血管痉挛 基因表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诊救治心肌梗塞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到2016年11月收治的60例心肌梗塞患为研究对象,在向患者以及其家属仔细的介绍了病情和风险之后,其中的有些患者决定进行溶栓治疗,而有些患者因为一些其他的因素选择进行保守性的治疗。随机将这60例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观察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就冠脉再通率而言,观察组患者为76.45%,对照组的患者为35.36%;而在病死率上,观察的患者的病死率为15.14%,对照组患者的病死率为36.19%。可以看出无论是在冠脉再通率,还是在病死率上观察组明显要高于对照组。结论就急诊救治心肌梗塞患者而言,除了要对其进行快速的诊断外,应在尽快的对其采取急诊再灌注治疗,相对于基层医院溶栓治疗是最佳的选择,这样能够尽可能挽救存活心肌,改善心功能,借此来争取更多的时间来进行抢救患者的生命,提升治愈率,降低病死率,具有良好的临床意义。

  • 标签: 急诊科 心肌梗塞 临床救治
  • 简介:摘要目的根据心肌梗死疾病的临床特点,分析急性心肌梗死的一些主要的临床表现,对今后的心肌梗死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2009年1月到2010年12月38例心肌梗死患者进行临床分析和治疗,从临床症状、治愈情况和死亡情况等几个方面进行综合分析探讨;结果在38例心肌梗死患者中成功治愈32例,其中6例患者死亡;结论急性的心肌梗死病症非常不典型,存在多种的并发症,死亡率非常高,在医院的临床治疗中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心率异常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心肌标志物联合定量检测在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笔者收集整理典型心肌梗死患者100例,同期确定100名健康人员进行对照。收治时间2017.09至2018.02,监测研究对象在不同时间段的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以及肌钙蛋白T(cTnT)。结果观察组不同时间段的hs-CRP、CK-MB、cTnT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在2~24h内不同时间段hs-CRP、CK-MB、cTnT均持续升高。结论联合hs-CRP、CK-MB、cTnT定量检测有利于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早期诊断,便于及时进行早期干预,从而延缓病情发展,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心肌标志物 定量检测 急性心肌梗死 早期诊断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心电图与心肌酶对诊断病毒性心肌炎的敏感性。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接收的病毒性心肌炎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设为观察组,选择同期体检者84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心电图与心肌酶谱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检查,对比分析两组检查结果。结果对照组入院时CK、CK-M,低于观察组,观察组患者入院后CK、CK-M逐渐下降,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心肌酶谱检出率、心电图检出率存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8例传导阻滞(9.52%),6例患者30~55天恢复正常,2例患者1个月后仍未恢复正常;4例病理性Q波(4.76%),持续时间较长,3例3个月内恢复正常;24例ST-T改变(28.57%),持续时间短,1例2天内恢复正常,19例1周内恢复正常,但是容易反复,4例30天左右恢复正常;48例心律失常(57.14%),34例7~20天好转,6例持续1个月。结论与心电图比较,心肌酶对诊断早期病毒性心肌炎的敏感性较高,但是诊断后期病毒性心肌炎的敏感性较差。

  • 标签: 心电图 心肌酶 病毒性心肌炎 敏感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与分析心肌酶及胱抑素C水平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本文选择了100例从2013年1月—2016年9月来我院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对患者的血清中心肌酶和胱抑素C水平等进行检测,并与100例健康体检人员的检测结果进行比对,分析以上物质和急性心肌梗死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本次研究中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血清中心肌酶与脑钠素水平均有明显升高(P<0.05),但胱抑素C水平则显著降低(P<0.05),此外,ST段抬高型患者与非抬高型患者间的检测结果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肌酶及胱抑素C水平均出现了显著变化,由此可见,将心肌酶和胱抑素C水平作为临床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的标志物是可行的。

  • 标签: 心肌酶 胱抑素C 急性心肌梗死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症心肌炎的临床护理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1月到2015年1月入住我院的24例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12人,观察组(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12人,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结果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后总有效率达到91.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0.0%。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效果有明显的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其治疗效果,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能够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急性重症病毒性 心肌炎 临床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肌梗死的临床观察及护理。方法对2014年6月~2015年8月收治的心肌梗死患者28例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进行分析。结果28例心肌梗死患者经精心治疗及护理,总有效率89.28%,效果满意。结论探讨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护理好有效的观察及临床护理工作,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预防及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临床护理质量,降低患者死亡率。

  • 标签: 心肌梗死 临床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有针对性的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心理护理、临床观察、药物护理、饮食护理、生活护理及出院指导提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治愈率,降低病死率。方法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着重抓好控制活动,缓解疼痛,合理氧疗,抗凝和饮食,保持大便通畅等环节的重点护理。结果本组40例患者中,治愈16例,占40%,好转20例,占50%,死亡4例,占10%。结论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抓好控制活动、缓解疼痛、合理氧疗、抗凝和饮食、保持大便通畅等环节的护理,从而证实及时准确有效的护理措施是促进心梗患者康复的重要手段,在延缓病程进展及提高生活质量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护理 体会
  • 简介:摘要急性心肌梗塞(ACI)属于心血管内科比较常见的多发病,其对于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生命健康会产生严重的不良影响,临床认为对急性心肌梗塞患者予以抗凝溶栓治疗能够获得比较良好的效果,同时亦会采用药物抗栓治疗。目前,我国临床针对急性心肌梗塞的临床治疗已经作出了一定的研究,主要包括药物抗栓治疗和静脉溶栓治疗两个方面,现本文便在对急性心肌梗塞以及其并发症的相关研究进行明确后,从该两个角度入手进行整理和总结。

  • 标签: 急性心肌梗塞 临床治疗 静脉溶栓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护理研究。方法随机选取急性心肌梗死患者20例作为此次研究的调查对象,观察组10例,对照组10例,观察组男6例,女4例,年龄为38~70岁,平均年龄为(62.3±4.9)岁,其中下壁心肌梗死14例,广泛心肌梗死11例,前间壁心肌梗死5例;对照组中男5例,女5例,年龄为36~73岁,平均年龄为(60.5±5.3)岁,其中下壁心肌梗死10例,广泛心肌梗死6例,前间壁心肌梗死4例。观察组采用康复干预,对照组不采用康复干预。结果观察组患者已堵塞的冠脉血管再次疏通的情况有8例,再通率为80%;而对照组患者冠脉血管再次疏通的情况有6例,再通率为60%。观察组患者冠状血管再通率比对照组患者明显高出20%,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现休克现象2例,并发症情况为20%,无死亡例数;对照组出现休克现象3例,心力衰竭现象1例,并发症情况为40%,无死亡例数。结论使用康复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的冠脉再通率有很大帮助,并且治疗期间的并发症状也会较少很多,对急性心肌梗死有较好的临床护理效果,有效的达到医疗目的。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康复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清心肌酶谱及肌钙蛋白I测定对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意义。方法将4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健康体检且各项结果正常者46例为对照组,抽取两组静脉血,检测心肌酶谱与肌钙蛋白I水平,并展开组间比较。结果观察组心肌酶谱指标及肌钙蛋白I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经分析,4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肌钙蛋白I阳性率最高,心肌酶谱阳性率为52.4%-83.3%之间,42例患者中无1例心肌酶谱与肌钙蛋白I同时为阴性者。结论将血清心肌酶谱及肌钙蛋白I测定联合应用,能提高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准确性。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诊断 心肌酶谱 肌钙蛋白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