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动力性心肌成形主要是指将带蒂(含神经及血管)的背阔肌引入心包包裹心脏,并对其施以同步电刺激,使其与心脏同步收缩以达到辅助心肌收缩,改善心肌功能的一种手术方式。使背阔肌由Ⅰ型纤维向耐疲劳的Ⅱ型纤维转化,增强其耐疲劳性是这种技术的前提。此主要用于扩张型心肌病,缺血性

  • 标签: 动力性心肌成形术 骨骼肌 心功能分级 背阔肌 心脏移植 心衰
  • 简介:目的总结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Hypertrophicobstructivecardiomyopathy,HOCM)的外科治疗效果,探讨围期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至2013年10月我院由单一扦实施外科手术治疗的HOCM忠并75例,刃性47例(47/75,63%),女性28例(28/75,37%).年龄10—66(42.92±15.07)岁,术前左室流出道峰值压差(LVOTGP)为50—270(86.98±42.69)mmHg(1mmHg=0.133kPa)、令=部患行均接受室间隔心肌切除(改良扩大Morrow).同期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6例,室壁确切除1例,二尖瓣置换4.二尖瓣成形9,主动脉瓣置换2,三尖瓣成形3,先心病2例.围期常规行心脏超声心动图、心电图及胸部X线片检查,评价超声心动图检查指标、二尖瓣的结构和功能改变。结果全组无围期或远期死亡。全组体外循环时间66—258(J33.00±39.83)分钟,升主动脉阻断时间45—157(84.71±25.85)分钟,机械通气时间8-396(2447±44.78)小时,术后住ICU时间1-27(299±3.23)天,术后住院时间6—35(10.20±5.31)天,术后胸腔积液12例,二次插管1例,气管切外1例,床旁血液滤过治疗1例,主动脉内球囊反搏1例,无气胸、无二次开胸探查及二次手术.术后片心房内径(37.31±4.34mmvs43.50±5.89mm,P=O.000),左室流出道峰值压差(12.31±7.00mmHgvs86.98±42.69mmHg,P=0.000),室间隔厚度(15.41±5.00mmvs22.34±6.20mm.P=O.000)与术前比较均减小或降低。二尖瓣关闭好或仅有轻度反流,二尖瓣前向运动(SAM征)基本消失。术后发生的主要心律失常包括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室内传导阻滞、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和心房颤动等。远期随访患者症状消失或仅有轻度症状,生活质量明显改善,心动能NYHA分级级别较术前降低I—II级,无远期死亡、并发症或再次手术。结

  • 标签: 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 室间隔心肌切除术 改良扩大Morrow手术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是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急诊PCI的护理。方法采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使急性心肌梗死血运重建。结果25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PCI术后血运重建全部成功。结论是PCI的效果不仅与医生的技术经验有关,还与护理人员的周到护理有重大关系,能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病情的恢复。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急诊PCI术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食管切除在治疗食管肿瘤和食管较长瘢痕狭窄的外科应用。方法研究86例应用食管切除治疗的患者,在手术期间的手术准备,以及注意应用。结论采用食管切开在治疗食管肿瘤和食管其他疾病提手术以及治愈的成功率,方法简单,值得推广。

  • 标签: 食管切开术 外科 应用
  • 作者: 郭丽华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09-08-18
  • 出处:《健康文摘》 2009年第8期
  • 机构:牙颌系统的外科正畸或称正畸外科,作为一个独立的分支开展很广泛[1-4],其基本术式有带腭粘骨膜瓣的截骨正牙术、牙旋转术、牙移植术及牙再植术。由于错位牙往往非单牙错位。临床多采用2种术式以上的综合手术方法。2003~2008年,我们对23例上前牙错位患者进行了手术治疗,获良好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快速康复外科(fasttracksurgery,FTS)是指为了加快择期手术患者术后恢复、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及缩短住院时间而采取的一系列围手术期多学科技术综合运用措施。主要包括快速通道麻醉、微创技术、最佳镇痛技术及强有力的术后护理与管理(如术后早期进食、运动)等1。FTS是一种新的外科理念。其宗旨是为患者提供最优质的服务、最大的益处和最少的损伤;实质是利用现有手段将围手术期各种常规治疗措施加以改良,并重新进行优化、组合,FTS的内容涉及多学科领域,并非外科学的独立分支,而是对传统外科学的重要补充与完善。FTS顺应了现代外科时代的发展,它将外科医生、麻醉医师、护士和康复医师组合成为一个相互密切协作的医疗团队,采取多形式的干预方式,以期能够完成一个使患者无痛、无风险及尽快康复出院的围期处理过程。

  • 标签: 快速康复外科 护理理念 围手术期护理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1671-8725(2014)10-0062-02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手术前后的护理。方法对术前护理、中护理、术后护理进行分析。结果:患儿术前术后均恢复良好。结论:护理工作是术前术后必不可少的环节,不仅可以让手术如期安全进行,而且可以减少住院天数和住院费用,减轻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

  • 标签: 小儿外科 手术前后护理 研究
  • 简介:摘要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冠状动脉旁路移植心肌松解治疗症状性前降支心肌桥的手术效果。方法2009年1月至2017年12月54例症状性前降支心肌桥患者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外科接受手术治疗,女20例,男34例,年龄60(51,64)岁,其中31例采用心肌松解心肌松解组),23例采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旁路移植组),比较两组手术结果,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的危险因素。结果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吸烟史、合并症、射血分数、心功能分级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旁路移植组均采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左乳内动脉到前降支,LIMA-LAD),桥血管流量14(11,20)ml/min;心肌松解组27例采用体外循环辅助心脏停跳下心肌松解,4例采用心脏跳动下心肌松解,其中1例因中右心室破裂中转体外循环。两组患者围手术期均无严重并发症,无院内死亡。术后随访26(18,32)个月,旁路移植组MACE发生率较心肌松解组高(40.9%比7.4%,P=0.007)。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相对于心肌松解,旁路移植术后发生MACE的风险增加2.681倍(OR=3.681,95%CI:1.812~8.685,P=0.011)。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TA)显示,旁路移植组比心肌松解组手术效果差(旁路移植组9例患者乳内动脉失功能,心肌松解组1例患者>70%残余压缩,40.9%比3.7%,P=0.003),但对于10例合并有近端病变的旁路移植组患者,冠状动脉CTA显示所有患者乳内动脉均通畅;1例患者冠状动脉CTA显示乳内动脉通畅,但术后2年再发心绞痛,经药物治疗后好转。结论对于症状性前降支心肌桥患者,心肌松解相对于冠状动脉旁路移植近中期效果更好,而对于合并有近端狭窄病变的前降支心肌桥患者,旁路移植手术效果满意。

  • 标签: 心肌桥 前降支 心肌松解术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PCI手术围手术期的护理措施及护理效果。方法择取2014年11月到2016年11月收治的80例急性心肌梗死PCI手术患者,以随机数字法将其分入两组并为其采取不同护理措施,即采取常规护理的4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优质护理的40例研究组患者。为两组患者进行护理效果相关指标的对比。结果研究组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心功能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采取PCI手术的围手术期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优质护理可以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避免不良事件发生。

  • 标签: PCI手术 急性心肌梗死 围手术期 护理措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是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急诊PCI的护理。方法采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使急性心肌梗死血运重建。结果PCI术后血运重建全部成功。结论是PCI的效果不仅与医生的技术经验有关,还与护理人员的周到护理有重大关系,能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病情的恢复。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急诊PCI术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在肝胆外科期护理 的过程中,应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的效果 。 方法: 针对 40 例 肝胆外科期 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并归为对照组,针对另外 40 例患者进行 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并归为观察组,两组患者均为 我院 201 4 年 5 月 到 2016 年 7 月间收治 。 结果: 观察组患者恢复用时明显较短;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 5.0 % 明显较低(对照组为 20.0 % ),组间比较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快速康复外科在肝胆外科期护理中的应用分析发现,其能够促进患者及时恢复,同时减少并发症发生,因此值得临床借鉴。

  • 标签: 快速康复外科 肝胆外科 围术期护理 应用
  • 简介:摘要:快速康复,外科手术是指帮助患者在手术之后进行快速的康复,减轻术后痛苦,达到健康的状态。目前快速康复外科主要包括在手术之前的康复,手术之中的康复以及手术之后的康复,做好患者的康复工作,有利于帮助患者更好的减轻痛苦,是目前医院研究和探讨的重点内容之一。近些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FTS在外科康复手术中展现出远大的前景,成为了各类医院研究的重点工作,也被越来越多的媒体所报道,随着媒体报道的增多,人们也逐渐的提高了这方面的重视。本篇文章通过研究外科肝胆手术患者在FTS理念下治疗的效果,并通过实验中的对比分析,在肝胆外科康复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希望可以为这方面的研究提供一些借鉴。

  • 标签: 快速康复 肝胆外科 效果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普外科患者围期快速康复外科护理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我院普外科2016年12月—2018年1月期间收治的142例手术患者作为对象,采用双盲法,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71例,其中,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研究组予以快速康复外科护理,观察护理效果。结果(1)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6%,低于对照组的15.4%(P<0.05)。(2)研究组住院时间及护理满意度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普外科手术患者,围期,给予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效果满意,值得推广。

  • 标签: 普外科 围术期 快速康复外科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肝胆外科期护理中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医院肝胆外科2014年5月~2015年8月收治的择期手术患者154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77例,实验组患者围期护理中应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对照组患者围期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结果应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后,实验组患者各项手术相关指标低于对照组,护理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胆外科期护理中,应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后,可提高患者术后恢复速度,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快速康复外科 肝胆外科 围术期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快速康复外科在肝胆外科期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我们医院肝胆外科在2020年4月到2021年4月收治的90例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具体研究环节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对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有患者45例,对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模式,对观察组是以对照组为基础进一步实施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模式,然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治疗总有效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等情况要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肝胆外科期患者进行护理管理的过程中,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充分融入快速康复外科护理管理模式,这样可以使患者的康复速度有效加快,使其护理满意度、治疗总有效率显著提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因此这种模式值得推广。

  • 标签: 快速康复外科 肝胆外科 围术期护理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快速康复外科在肝胆外科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从2017年9月-2019年9月收治的78例肝胆外科期患者,结合患者入院的顺序,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为39例。针对于39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39例观察组患者失信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并对患者的临床各项指标、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经过手术以后,观察组下床、住院时间、进食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都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为100.00 %,对照组患者的满意度为76.92%。对比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观察组优势明显,组间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肝胆外科期护理中,应用快速康复外科,不仅有助于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还可以提升患者满意度,值得推广。

  • 标签: 快速康复外科 肝胆外科 围术期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