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青梅茎中酸的含量测定,莫峥嵘王安伟莫燕琴陈光英韩长日,结论紫外分光光度法适合青梅茎中酸的含量测定

  • 标签: 三萜酸 中三萜 含量测定
  • 简介:本研究以吸附率、解吸率为考察指标,采用静态吸附方法筛选出纯化效果最佳的LSA-21型树脂。考察各种因素对树脂吸附、解吸效果的影响,优化得到动态吸附最佳工艺条件为:上柱液浓度3.12mg/mL,上样量203mL,吸附速率3BV/h,上柱液pH为6,解吸剂乙醇浓度70%,解吸剂用量180mL。在此工艺条件下,吸附率及解吸率平均值分别为91.83%和91.41%,瓦松干浸膏中成分纯度从9.36%提高到40.56%,因此该工艺可以有效地纯化瓦松成分。

  • 标签: 瓦松 总三萜成分 大孔吸附树脂 纯化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女贞子的制备方法及其抗氧化活性。方法用甲醇浸提,石油醚、乙酸乙酯先后萃取,乙醇热溶冷沉法纯化制备,并采用2,2-二苯基-1-苦基肼(DPPH)法测定的抗氧化能力。结果制备女贞子纯度为93.33%,浓度在214.9μg/mL时,对DPPH的清除率为94.65%,与VC的清除率96.78%接近。结论乙醇热溶冷沉法制备女贞子纯度高,其抗氧化能力与VC接近。

  • 标签: DPPH法 抗氧化 总三萜 女贞子
  • 简介:研究灵芝中在大鼠体内的吸收情况。大鼠灌胃给予灵芝后,利用HPLC-DAD和LC-MS方法鉴定大鼠血浆中的灵芝酸类成分。在大鼠血浆中检测到5种灵芝酸类成分,即灵芝酸C2、灵芝酸C6、灵芝酸G、灵芝酸B和灵芝酸A。大鼠口服灵芝后灵芝中的灵芝酸类成分能被大鼠吸收。

  • 标签: 灵芝 三萜 灵芝酸 LC-MS HPLC-DAD
  • 简介:测定中药柿蒂中酸的含量,以药材中指标性成分熊果酸为对照品,采用5%香草醛-冰醋酸、高氯酸显色后,分光光度法测定柿蒂提取液中酸的含量.结果显示:酸含量在2.32-16.24μg/mL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其回归方程为:A=0.0567C+0.000286,r=0.9985.柿蒂中酸含量为5.93%,加样回收率平均为103.09%.该法操作简便,重现性好,结果可靠,可用于柿蒂药材中酸成分的质量控制。

  • 标签: 柿蒂 三萜酸 含量测定 分光光度法
  • 简介:目的:研究泽泻(Alismaorientale)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柱层析方法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分离鉴定了4个原烷型,分别为24-(R)-羟基原烷-11,13-双烯16(S),23(S)-环氧化物,命名为24-去乙酰泽泻醇O(1),泽泻醇O(2)、24-乙酰泽泻醇F(3)和24-乙酰泽泻醇A(4)。结论: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

  • 标签: 泽泻 原萜烷型三萜 24-去乙酰泽泻醇O
  • 简介:  通过实验研究了不同提取溶剂和不同提取时间对提取紫菀中类化合物的影响,紫菀样品中类含量测定结果(略),  分别取供试品溶液0.3ml和对照品溶液0.8ml

  • 标签: 三萜类成分 中三萜类 光度法测定
  • 简介:从中药墨旱莲EcliptaprostrataL.中分离得到5个皂苷,根据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分别鉴定为eclalbasaponlnsII(1),I(2),III(3),3-O-[β-D-l比喃葡糖(1→2)-β-D-吡喃葡糖]-16α-乙氧基-齐墩果酸-28-O-β-D-l比喃葡糖苷(4)和3-O-[(2-O-硫酰基-β-D-吡喃葡糖)(1→2)-β-D-吡喃葡糖]-刺囊酸-28-O-β-D-吡喃葡糖苷(5).化合物4和5为新化合物,分别命名为eclalbasaponinsxI和eclaIbasaponlnsXII.化合物1和5具有诱导稻瘟霉菌丝变形活性.

  • 标签: 墨旱莲 三萜皂苷 中药 新化合物 葡糖苷 齐墩果酸
  • 简介:本文通过高效液相色谱分离得到4种酸,故鉴定为科罗索酸(Corosolicacid),故鉴定为山楂酸(Maslinicacid). 

  • 标签: 三萜酸 中三萜 山楂中
  • 简介:摘要探讨灵芝孢子粉中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的优化条件。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以熊果酸作为标准品,用无水乙醇超声提取,吸取提取液进行减压蒸干后,加入显色剂,水浴,测定。实验表明,在548nm波长下,标准品在10~100ug范围内,吸光度与含量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回收率在97.64%~102.31%之间,说明该方法操作简便,准确性高,能对破壁灵芝孢子粉的质量起到控制作用。

  • 标签: 灵芝孢子粉 总三萜 提取溶剂 超声提取
  • 简介:该赤芝菌体对枯草芽孢杆菌和青霉的最小抑菌浓度为50mg/ml,说明该赤芝菌体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小抑菌浓度为25mg/ml,在赤芝菌体浓度为60mg/ml时

  • 标签: 三萜抑菌作用 中三萜 抑菌作用研究
  • 简介:从丝瓜(Luffacylindrica(L.)M.Roem.)叶中分得一种新的五环皂苷和芹菜素,用光谱学和化学方法确定该皂苷的结构为21β-羟基齐墩果酸-28-O-β-D-吡喃葡萄糖苷,命名为丝瓜皂苷Q。

  • 标签: 丝瓜叶 三萜皂甙 丝瓜皂苷Q 芹菜素 分离
  • 简介:该赤芝菌体对枯草芽孢杆菌和青霉的最小抑菌浓度为50mg/ml,说明该赤芝菌体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小抑菌浓度为25mg/ml,在赤芝菌体浓度为60mg/ml时

  • 标签: 三萜抑菌作用 中三萜 抑菌作用研究
  • 简介:目的:研究鸡矢藤环烯醚苷(Iridoidglycosidesofpaederiascandens,IGPS)的镇痛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小鼠福尔马林实验、扭体实验研究IGPS镇痛活性,通过小鼠竖尾实验和小鼠跳跃实验研究其成瘾性,通过纳洛酮拮抗实验和预先给予一氧化氮供体左旋精氨酸(L-Arginine,L-Arg)和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N-硝基-L-精氨酸甲酯(N-nitro-L-argininemethy1ester,L-NAME)初步探讨IGPS镇痛作用与阿片受体和一氧化氮(Nitricoxide,NO)系统的关系。结果:IGPS(360、180mg/kgigqd×7d)可显著抑制福尔马林实验Ⅰ相和Ⅱ相反应;IGPS(360、180、90mg/kgigqd×7d)可明显抑制冰醋酸导致的小鼠扭体反应;IGPS(360mg/kgscq12h×8d)连续给药动物均未出现S行竖尾反应及跳跃现象;纳洛酮(5mg/kg)不能拮抗IGPS镇痛活性,L-Arg(400mg/kg)可部分地抑制其镇痛作用,L-NAME(37.5mg/kg)可增强其镇痛作用。结论:IGPS具有明显的镇痛作用,且连续用...

  • 标签: 鸡矢藤环烯醚萜总苷 镇痛 成瘾性 纳洛酮 一氧化氮
  • 简介:目的观察山茱萸对KKay糖尿病小鼠的治疗作用.方法选择KKay糖尿病小鼠模型,分别以低、中、高剂量(0.05、0.10、0.20g/kg)的山茱萸ig给药5周.每天给药前观察动物一般状况;给药前及给药期间每周测定1次小鼠体质量、空腹血糖;给药第5周,进行ip葡萄糖耐量试验(IPGTT),采血测定胰岛素(Ins)、糖化血红蛋白(HbAlc)、糖化血清蛋白(GSP)、胆固醇(T℃)、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水平,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IR).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山茱萸可以剂量相关性地减轻KKay小鼠体质量,高剂量组第1、2和5周差异显著(P<0.05);各剂量组自给药第1周起即可显著降低空腹血糖水平(P<0.05、0.01);高剂量组显著降低IPGTT中小鼠血糖-时间曲线下面积(P<0.05);山茱萸可以剂量相关性地降低Ins、HbAlc、GSP、TC、TG、LDL水平、降低IR.结论山茱萸对于KKay小鼠糖尿病相关症状和指标具有剂量相关性的改善作用,可改善脂质代谢紊乱,提示其在治疗伴有胰岛素抵抗和脂质代谢紊乱的轻、中度2型糖尿病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标签: 山茱萸总萜 糖尿病 KKAY小鼠 降糖作用 葡萄糖耐量试验
  • 简介:目的优化灵芝的回流提取工艺。方法采用响应面分析法研究乙醇体积浓度、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液料比对灵芝提取率的影响,筛选最优提取工艺参数。结果获得的最优工艺参数为:乙醇体积浓度73%、提取温度76℃、提取时间120min、液料比16:1。在优化后的条件下进行验证实验,灵芝的提取率为6.91mg·g^-1,与理论值(6.93mg·g^-1)相比,相对误差较小,为0.34%。结论采用响应面法分析优化灵芝的水浴回流提取工艺参数准确可靠,可应用于灵芝的提取生产。

  • 标签: 灵芝 三萜化合物 回流提取 中心组合设计 响应面分析
  • 简介:目的:研究旱生香茶菜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多种色谱技术和方法进行分离,通过波谱分析鉴定化合物结构。采用MTT法进行人体肿瘤细胞毒体外活性实验。结果:从旱生香茶菜叶中分离并鉴定了10个类化合物:齐墩果酸(1),乌苏酸(2),maslinicacid(3),2α-羟基乌苏酸(4),hederagenin(5),3β,23-dihydroxy-urs-12-en-28-oicacid(6),arjunolicacid(7),asiaticacid(8),2α,3α,24-trihydroxyolean-12-en-28-oicacid(9),2α,3α,24-trihydroxyurs-12-en-28-oicacid(10)。测试了10个化合物对3种(K562,MKN45,HepG2)人体肿瘤细胞株的细胞毒活性。结论:化合物1-10均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并讨论了它们的生源关系。所有化合物对上述种人体肿瘤细胞株都没有细胞毒活性。

  • 标签: 旱生香茶菜 唇形科 三萜 生源途径 细胞毒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