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1概述息肉脉络血管(polypoidalchoroidalvasculopathy,PCV)目前被认为是新生血管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ge-relatedmaculardegeneration,AMD)的一种亚型或是一种独立的疾病,是以脉络异常分枝血管网(branchingvascularnetwork,BVN)末端息肉样扩张灶(polyps)为特征的。

  • 标签: 脉络膜血管 息肉样 choroidal MACULAR degeneration branching
  • 简介:目的:探讨雷珠单抗(ranibizumab)治疗特发性脉络新生血管(idiopathicchoroidalneovascularization,ICNV)的有效性,分析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coherencetomography,OCT)下不同形态表现的特发性脉络新生血管(Ⅰ型和Ⅱ型)的疗效差异,进一步为雷珠单抗在治疗脉络新生血管的有效性提供±据,指导临床治疗。方法:对我院2013-10/2014-06的31例(Ⅰ型9例,Ⅱ型22例)诊断为"ICNV冶并接受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的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分析最佳矫正视力(best-correctedvisualacuity,BCVA)和OCT测量病灶处视网膜最大厚度的变化趋势有无不同。结果:患者31例(其中Ⅰ型9例,Ⅱ型22例)经统计学分析,在术前与术后1,3moBCVA和病灶视网膜最大厚度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不同ICNV类型患者治疗前后的最佳矫正视力及病灶处视网膜最大厚度的变化趋势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说明雷珠单抗玻璃体腔注射对于治疗特发性脉络新生血管疗效肯定,对于Ⅰ型和Ⅱ型ICNV的临床治疗效果不具显著性差异。结论: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治疗特发性脉络新生血管疗效肯定,对于Ⅰ型和Ⅱ型ICNV本组研究中尚未发现存在疗效差异。其安全性和远期并发症需进一步研究证实。

  • 标签: 脉络膜新生血管 雷珠单抗 OCT
  • 简介:1病理性近视1.1病理性近视继发脉络新生血管的流行病学研究和自然病程近视是最常见的屈光异常,高度近视在亚洲近视人群中所占比例为27%-33%,其中病理性近视(pathologicmyopia,PM)对视力造成严重影响[1]。据报道,成年人中PM的发病率为1%-3%,PM中继发脉络新生血管(choroidalneovascularization,CNV)的比率为4%-11%[2],其中位于中心凹的占58%,位于旁中心的占32%[3]。

  • 标签: 病理性近视 脉络膜新生血管 高度近视 choroidal 流行病学研究 药物治疗
  • 简介:摘要本文总结了l08例脉络新生血管患者采用光动力疗法(PDT)治疗的疗效和护理,结果无不良反应,效果良好。保持患者良好的心理状态是进行治疗的前提,熟悉治疗原理及步骤是配合的关键,确保静脉通路通畅是治疗的保证,正确详细的健康教育是达到预期治疗目的的保障。

  • 标签: 脉络膜新生血管 光动力疗法 护理
  • 简介:中图分类号R5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5)07-0630-01摘要探讨糖尿病下肢血管的危险因素、病因病机、临床特点、防治原则等。从中医病机、体质证型分析等论述痰瘀与糖尿病血管之间的关系,痰瘀是导致糖尿病血管的重要因素。

  • 标签: 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 危险因素 痰浊 淤血
  • 简介:摘要糖尿病下肢血管与糖尿病病程、吸烟、高血脂、高血压等多种危险因素有关。针对性进行护理干预,及时发现和积极治疗,能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发展,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下肢血管病变 相关因素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糖尿病(DM)下肢血管(LEAD)的诊断应用方法DM患者95例与57例同期健康志愿者进行下肢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照结果糖尿病组95例患者,发现91例下肢动脉有不同程度粥样硬化改变,检出率为95.5%。糖尿病组的血管内径较对照组明显减低;血流量亦较对照组减低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是DM患者下肢血管检查的有效手段,对早期诊断、预防及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糖尿病 下肢血管病变 彩色多普勒
  • 简介:随着建立在医学科学研究基础上认识的不断深入,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VEGF)被确认是脉络新生血管(choroidalneovascularization,CNV)发展过程中介导血管生成和血管通透性的主要原因[1-2]。目前所知的VEGF家族包括5个成员:VEGF-A、VEGF-B、VEGF-C、VEGF-D和胎盘生长因子,其中以VEGF-A最为活跃,并与血管生成、新生血管化和血管通透性增强密切相关。

  • 标签: 脉络膜新生血管 药物治疗 choroidal 医学科学研究 血管通透性 中心凹
  • 简介:随着我国糖尿病发病率不断升高,儿童糖尿病尤其是2型糖尿病发病人数也在迅速增长。由此引发的糖尿病肾病、视网膜病变、脂代谢异常的并发症也在不断增加,但成人2型糖尿病中高发的周围血管在儿童糖尿病患者中报道不多。本文报道1例肥胖儿童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彩色多普勒检测到严重下肢血管,报告如下。

  • 标签: 糖尿病 2型 儿童 血管病变 彩色多普勒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T2DM(2型糖尿病)伴有大血管的风险和交互作用。方法选取2008年9月-2015年1月在我院接收的患有T2DM伴有大血管的患者一共有726例,对726例相关资料给予回顾性分析。结果与T2DM伴有大血管有关的是年龄、病程以及体重指数(BMI)。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与病程(OR=6.254,9%CI2.863-12.571,P<0.05);年龄与体重指数在T2DM伴有大血管当中存在交互作用。结论T2DM伴有大血管的危险因素主要是年龄、病程以及体重指数,年龄在56岁以上,病程在10年以上的病人应该重点进行监测以及干预,以免出现大血管

  • 标签: 2型糖尿病 大血管病变 风险 交互作用
  • 简介:糖尿病是临床常见的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随着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和经济发展水平提高发病人数逐年增加。糖尿病患者常合并血管并发症,进而导致糖尿病患者足部溃疡,也是导致患者下肢截肢、高位截肢和再次截肢的一项重要因素,所以,尽早发现和治疗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选取本院收治的146例糖尿病患者及124名同期接受健康体检者为研究对象,探究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诊断糖尿病下肢血管中的价值。现报道如下。

  • 标签: 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 彩色多普勒超声 病变诊断 慢性代谢性疾病 应用 经济发展水平
  • 简介: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病人(type2diabetesmellitus,T2DM)合并大血管的危险因素以及危险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方法设计调查问卷,收集1999年1月~2010年12月期间在广州市某医院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病历资料,包括年龄、性别、病程等19个变量。采用分类树对危险因素进行定性的交互作用分析,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定量分析危险因素的交互作用效应。结果单纯T2DM无并发症的患者595例,T2DM合并大血管754例。建立分类树模型,包括3层,7个结点,4个终末节点,筛选出年龄、总胆固醇(totalcholesterol,TC)、病程、高密度脂蛋白(high-densitylipoprotein,HDL)、TC/HDL、三酰甘油(triacylglycerol,TG)、低密度脂蛋白(lowdensitylipoprotein,LDL)、体重指数(bodymassindex,BMI)共8个危险因素。而与2型糖尿病大血管关联最密切的是年龄、病程和BMI。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与病程(OR=6.215,95%CI:2.867~13.476,P〈0.001)、年龄与BMI(OR=2.484,95%CI:1.465~4.212,P=0.001)在2型糖尿病进展大血管中存在交互作用。结论年龄、病程和BMI相互作用是T2DM合并大血管的重要危险因素,年龄超过56岁,病程超过10年的患者应重点监测和干预,以防止大血管的发生。

  • 标签: 糖尿病 2型 血管 危险因素
  • 简介: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彩超)技术对糖尿病下肢血管诊断的效果。方法将2013年2月—2014年8月间52例糖尿病下肢血管患者作为病变组,并选择同期健康者52名作为正常组,均进行彩超检查,对比两组的检查结果。结果病变组患者的下肢动脉硬化发生率、50%以上血管狭窄、闭塞及血栓发生率比正常组要高,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对于糖尿病下肢血管的诊断首要方法是应用彩超检查技术,可提高预防效率,为进一步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有力的参考。

  • 标签: 彩色多普勒 诊断 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三支血管与常规12导联心电图改变的相关性。方法选择42例临床诊断冠心病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冠心病三支血管患者,结合冠状动脉造影前后常规12导联心电图进行对比分析。结果42例患者中冠脉造影8例有2支或单支血管100%闭塞,14例有1-3支血管弥漫性狭窄;42例患者心电图正常者6例(14.29%),ST-T异常者13例(30.95%),异常Q波8例(19.05%),碎裂QRS波(fQRS波)16例(38.10%),V2-V3(或V4)R波递增不良(PRWP)者有6例(14.29%)。结论冠心病三支血管患者心电图无特征性改变。

  • 标签: 冠状动脉造影 三支血管病变 心电图改变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CRVO)以及特发性脉络新生血管采用雷珠单抗(RA)眼内注射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CRVO合并黄斑水肿60例(60只眼)患者根据随机抽签法分为研究组(联合应用曲安奈德以及RA治疗)和对照组(单独采用曲安奈德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最佳矫正视力以及黄斑中心厚度变化情况。同时选取我院50例特发性脉络新生血管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给予RA治疗,对比分析早期、中期患者最佳矫正视力以及黄斑中心视网膜厚度(CMT)等情况。结果①CRVO治疗效果。两组患者治疗后最佳矫正视力以及黄斑中心厚度相对于治疗前均有一定程度改善(P<0.05),但是两组患者治疗后差异对比并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②特发性脉络新生血管治疗结果。早期、中期患者最佳矫正视力以及黄斑中心厚度均有所改善(P<0.05),但是早期治疗患者改善更为显著(P<0.05)。结论CRVO以及特发性脉络新生血管患者采用RA治疗的临床效果较为理想,可有效提高患者的视力,减轻黄斑水肿,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 标签: 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 特发性脉络膜新生血管 雷珠单抗眼内注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SD-OCT对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视网膜病变预后的护理效果评估。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3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73例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视网膜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36例,观察组37例,对照组采取常规药物治疗及护理,观察组常规治疗后给予针对性护理,对两组患者预后结局及护理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1.89%,对照组为72.22%,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干预前KPS评分无明显差异,经干预后,观察组不同时间段的KP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视网膜病变患者治疗中,采取针对性护理干预,可促进临床治疗效果,缩短疗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患者预后结局,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SD-OCT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糖尿病合并下肢血管的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5年4月我院收治的糖尿病合并下肢血管的患者68例为观察组,再选择同期进行健康体检的健康者68例为健康组,所有研究对象均进行下肢动脉血管的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观察下肢血管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血管粥样硬化斑块、血管狭窄和血管闭塞的检出率均明显高于健康组(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能准确反应血流动力学的变化,及时发现血管病变,对糖尿病合并下肢血管的诊断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 标签: 糖尿病 下肢血管病变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
  • 简介:目的观察温阳祛风活血法治疗早期糖尿病周围血管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早期糖尿病周围血管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对照组60例。治疗过程中脱落2例。2组均采取控制血糖、血压等基础治疗。治疗组加用口服祛风活血中药汤剂、外用温阳活血中药汤剂。对照组加服己酮可可碱肠溶片。观察2组临床疗效,2组踝肱指数(ABI)及足背动脉血流量。结果治疗组59例中,显效11例(18.6%),有效37例(62.7%),无效11例(18.6%),总有效率为81.4%;对照组59例中,显效9例(15.3%),有效28例(47.5%),无效22例(37.3%),总有效率为62.7%。经Ridit分析,U=-2.198,P=0.039,P〈0.05,说明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2组ABI治疗后较本组治疗前均增加(P〈0.05),治疗组前后差值较对照组增加明显(P〈0.0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足背动脉血流量治疗组治疗后较本组治疗前增加(P〈0.01),对照组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前后差值较对照组增加明显(P〈0.0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温阳祛风活血法内外同治,对早期糖尿病周围血管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 标签: 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 温阳祛风活血法 己酮可可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