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影响弥漫性轴索损伤(DAI)导致慢性意识障碍(DOC)患者意识恢复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9年12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神经外科收治的51例DAI致DOC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的意识恢复情况(格拉斯哥预后评级Ⅱ级以上为意识恢复),分为意识恢复组(29例)和意识恢复组(22例)。采用单因素分析方法探讨DAI导致慢性DOC患者意识恢复的可能影响因素,包括患者的年龄、性别、致伤原因、病程、入院昏迷恢复量表-修订版(CRS-R)评分、意识水平(微意识状态或植物状态)、重症监护病房(ICU)停留时间、呼吸机使用时长、DAI病变数量和损伤等级、DAI关键部位的弥散张量成像部分各向异性(FA)值以及术后并发症(包括脑积水、癫痫、感染、阵发性交感神经过度兴奋综合征)。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明确DOC患者意识恢复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患者的发病年龄、微意识状态患者所占比例、入院CRS-R评分、术后合并脑积水、影像学DAI损伤等级、DAI关键部位的FA值可能为患者意识恢复的影响因素(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年龄(OR=1.316,95%CI:1.078~1.580,P=0.006)、入院CRS-R评分(OR=0.200,95%CI:0.044~0.910,P=0.037)、脑干白质损伤(OR=3.991,95%CI:0~21.261,P=0.040)以及术后脑积水(OR=11.874,95%CI:0.308~76.078,P=0.045)是DAI导致DOC患者意识恢复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对于DAI导致慢性DOC患者,术后合并脑积水、年龄偏高、DAI关键部位的损伤严重、入院CRS-R评分低均不利于其意识恢复

  • 标签: 意识障碍 弥漫性轴索损伤 疾病特征 预后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评估全身麻醉苏醒期患者的意识状态变化,需要运用客观准确的方法。这样可避免苏醒期的不良用药,确保苏醒期患者平稳安全恢复意识,快速去除对患者的不良影响因素,力求减少苏醒期并发症。本文对脑电双频指数等临床常用麻醉深度监测技术用于评估全身麻醉苏醒期患者意识状态改变的研究进展进行简要综述,探究全身麻醉苏醒期患者意识水平的恢复规律,以期降低苏醒期并发症的发生率。

  • 标签: 麻醉,全身 麻醉苏醒期 意识 麻醉深度 监测
  • 简介:摘要评估全身麻醉苏醒期患者的意识状态变化,需要运用客观准确的方法。这样可避免苏醒期的不良用药,确保苏醒期患者平稳安全恢复意识,快速去除对患者的不良影响因素,力求减少苏醒期并发症。本文对脑电双频指数等临床常用麻醉深度监测技术用于评估全身麻醉苏醒期患者意识状态改变的研究进展进行简要综述,探究全身麻醉苏醒期患者意识水平的恢复规律,以期降低苏醒期并发症的发生率。

  • 标签: 麻醉,全身 麻醉苏醒期 意识 麻醉深度 监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压氧对重型颅脑损伤意识恢复的治疗效果。方法41例重型颅脑损伤致意识障碍患者恢复前用单人纯氧舱治疗,方案为0.25MPa80min。意识恢复后用多人空气加压氧舱。方案为0.20MPa20min×2+90min。结果29例意识、认知能力恢复正常,治愈率70.73%。结论高压氧治疗有助于患者意识恢复,能减少伤残率和持续性植物状态的发生率。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针对脑出血并发意识障碍的病例加强舒适护理对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脑出血并发意识障碍的患者100例,均为我院脑血管病科2015年4月至2017年4月收治,随机分组,就应用常规方案护理(对照组,n=50)与加强舒适护理干预(观察组,n=50)对神经功能恢复所产生的影响展开对比。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运动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具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针对脑出血意识障碍病例加强舒适护理可促神经功能最大程度恢复,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舒适护理 脑出血 意识障碍 神经功能恢复
  • 简介:目的脑电双频指数(BIS)和听觉诱发电位(AEP)监测预先镇痛后全麻恢复意识恢复程度的比较。方法选择40例ASAⅠ-Ⅲ级行金子宫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0例)和预先镇痛组(20例),所有患者均在静吸复合麻醉下完成手术。预先镇痛组在手术开始前使用曲马多1.5mg/kg,术后入苏醒室,记录BIS、AEP、VAS评分及术后寒颤和躁动的发生率。结果(1)VAS评分:预先镇痛组优于对照组(P〈0.05)。(2)OAA/S评分、BIS和AEP:OAA/S评分和BIS在5rain和10rain两个时间点,预先镇痛组低于对照组(P〈0.05),而AEP在各个时间点,预先镇痛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3)术后寒颤和躁动的发生率:预先镇痛组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AEP和BIS均能够良好地反映患者的意识恢复程度,但BIS主要反映患者镇静程度,而AEP更能够综合反映患者镇静、镇痛程度。

  • 标签: 脑电双频指数 听觉诱发电位 预先镇痛
  • 简介:目的:探讨偏瘫患者康复过程中主动意识控制对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2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主动意识控制组和对照组,每组10例,进行临床对照研究。两组均进行常规神经内科药物治疗和康复治疗,主动意识控制组在治疗过程中始终强调患者对患侧主动意识控制,对照组不作要求。结果:5个月后,两组患者的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等均有改善,但主动意识控制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偏瘫患者康复过程中主动意识控制对肢体功能恢复有较好的促进作用。

  • 标签: 偏瘫 脑卒中 肢体功能恢复 主动意识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电针结合西医对重症脑外伤昏迷患者意识恢复及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某院在2016年1月~2018年1月收治重症脑外伤昏迷患者96例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抽签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实施电针结合西医治疗法)和对照组(实施单纯西医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意识恢复情况及康复效果。结果观察组意识恢复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康复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GC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重症脑外伤昏迷患者接受电针结合西医治疗,可以减轻昏迷程度,促使患者尽快恢复意识,促进患者尽早康复,其具有较好的预后效果,具有较大的推广价值。

  • 标签: 电针 西医 重症脑外伤 昏迷 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亚低温及体位护理对重型颅脑损伤患儿意识恢复及康复的影响。方法将2015年3月—2016年3月期间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童重症监护室收治的6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均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亚低温及体位护理,比较两组患儿意识恢复及康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意识恢复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医院获得性肺炎及抽搐发作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抢救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患儿通过亚低温及体位护理后临床效果明显,有效促进患儿意识恢复,缩短抢救及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提高临床效果,对患儿预后及生存质量的改善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亚低温 体位护理 重型颅脑损伤 意识恢复 康复
  • 简介:美国著名政治学家、行政学家怀特对幕僚人员应具备的条件与修养作过精辟的论述:“成功的幕僚人员应具有较多的榷商能力,而非高度的指挥性格;应具有广博的知识与丰富的经验,而非偏狭的专门技能;要有忍耐与坚持力,不可有迅求决定的倾向;宁愿居于幕后地位,不求闻达,不可固执自己的成见或偏见。”怀特先生的这番话对秘书人员的素质构成作出了经验性概括,很有借鉴意义。作为秘书人员,要真正为领导做好政务性、事务性服务,必须具备和强化三个意识

  • 标签: 秘书工作 角色意识 服务意识 奉献意识 人格修养
  • 简介:电话来时,楚楚正在试装。她伸过一根手指挂断电话,匆忙瞥见是个未储存的号码,可只一瞬,心脏却猛烈地跳动起来。她定定神,低下头,被宝蓝色托住的半胸仿佛在灯光下莹莹跳荡。她伸手理一理,收拾好面部表情,挑开了帘幕。

  • 标签: 数据恢复 面部表情 电话 手指
  • 简介:本文是一篇关于数据恢复的"普及"文章,希望能让更多的人了解数据恢复.

  • 标签: 数据恢复
  • 简介:利用安装程序,现在很我软件的安装程序具有自动修复功能,如果软件出了问题,可以选择“开始→设置→控制面板”,双击“添加/删除程序”图标,然后选中相应程序,双击它(如果有“修复”或者“配置”按钮,则单击之),在打开的窗口选择“修复”或者“Repair”,顺着向导操作即可。

  • 标签: 计算机 自我恢复 软件自身修复功能 安装程序 软件智能修复 插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常规治疗辅以长时程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对创伤性脑损伤(TBI)后微意识状态(MCS)患者意识恢复的作用。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分析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武警浙江省总队医院收治的60例TBI后MCS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38例,女22例;年龄19~60岁[(45.7±11.4)岁]。病程3~6个月[(4.6±0.9)个月]。30例接受包括内科、高压氧和康复等常规治疗(常规治疗组);3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之上,接受4个周期共计28 d的tDCS刺激,每个周期7 d,刺激5 d,休息2 d(tDCS治疗组)。比较两组治疗前、4个治疗周期内和治疗结束后6个月和12个月修订版昏迷恢复量表(CRS-R)评分总分及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评分及临床有效率(显著有效+有效)。观察tDCS治疗组并发症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CRS-R评分总分和BAEP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周期内和治疗结束后6个月及12个月tDCS治疗组CRS-R总分和BAEP评分显著高于常规治疗组(P均<0.05)。两组治疗周期内和治疗结束后6个月及12个月CRS-R评分总分和BAEP评分逐渐提高(P均<0.05)。tDCS治疗组临床有效率为73%(22/30),常规治疗组临床有效率为57%(17/30)(P<0.05)。tDCS治疗组10例患者阴极刺激部位局部可逆性轻微泛红,未见tDCS刺激引起的如局部灼伤、破溃、渗液及癫痫等严重不良反应。结论相较常规治疗,常规治疗辅以长时程tDCS能更有效改善TBI后MCS患者的意识状态,且无严重不良反应。

  • 标签: 脑损伤 意识障碍 经颅直流电刺激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电针结合西医对重症脑外伤昏迷患者意识恢复及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某院在2016年1月~2018年1月收治重症脑外伤昏迷患者96例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抽签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实施电针结合西医治疗法)和对照组(实施单纯西医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意识恢复情况及康复效果。结果观察组意识恢复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康复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GC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重症脑外伤昏迷患者接受电针结合西医治疗,可以减轻昏迷程度,促使患者尽快恢复意识,促进患者尽早康复,其具有较好的预后效果,具有较大的推广价值。

  • 标签: 电针 西医 重症脑外伤 昏迷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病友之家模式的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自我管理意识及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该院神经内科收治的脑卒中患者8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行常规随访指导,观察组基于病友之家模式对患者实施护理随访指导。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自我管理意识、运动功能恢复情况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干预后对疾病认识、锻炼依从性、日常生活管理能力、用药管理能力、症状自我监控能力评分及总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Barthel指数、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及总体健康状况量表(GHQ-28)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病友之家的护理干预模式能有效提高脑卒中患者出院后自我管理意识,提升其运动功能锻炼依从性,有利于患者运动功能恢复,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基于病友之家护理模式 脑卒中 自我管理意识 功能恢复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全身麻醉手术患者复苏期应用保温护理对术后意识恢复时间的促进作用。方法:选取全身麻醉手术治疗患者100例,划分50例一组,分别采用常规护理(对照组)和保温护理(观察组),对比不同护理模式对患者的影响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不同时间段体温变化好于对照组,麻醉清醒时间和复苏室停留时间低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保温护理 全身麻醉 意识恢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