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感染心内膜炎可继发感染动脉瘤。感染动脉瘤的临床表现不典型,临床上易被忽视和误诊,通常因血管破裂导致患者死亡。感染动脉瘤发生的时间不确定,可短期内突然出现,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明确。本例患者为青少年,无血管基础疾病,心瓣膜置换术后感染感染得到控制准备出院时,突发感染动脉瘤,经及时发现治疗后,病情缓解。现将诊治过程报道如下,以提高临床医师对感染动脉瘤的认识。

  • 标签: 动脉瘤,感染性 感染性心内膜炎 继发感染
  • 简介:摘要本组6例感染心内膜炎继发颅内感染动脉瘤(IIA)患者,年龄(29.3±8.4)岁。6例共8个动脉瘤,其中破裂动脉瘤7个,手术治疗6个,包括血管内栓塞治疗4个,开颅手术夹闭2个。2例发生术后再出血,1例保守治疗过程中出现脑梗塞,2例动脉瘤手术治疗后接受心脏手术治疗。发病后3个月随访提示,预后良好(mRS≤2分)3例,重残1例,死亡2例。重残和死亡病例均为新发脑梗塞和术后再出血的患者。IIA是细菌心内膜炎少见但严重的并发症。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感染胰腺坏死(IPN)患者复数多重耐药菌(MDROs)感染相关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1月至2020年2月贵州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普外科收治的134例具有明确病原学依据的IPN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性85例,女性49例,年龄(46.69±14.11)岁。按引流液中病原菌耐药情况将IPN患者分为复数MDROs感染组和非复数MDROs感染组,比较两组患者更换抗菌药物种数、联用抗菌药物种数、入住ICU时间等相关因素差异并进行单因素与多因素分析。结果134例具有明确病原学依据IPN患者中,复数MDROs感染41例(30.60%),非复数MDROs感染93例(69.40%)。单因素分析显示,病程、APACHEⅡ评分、胰腺外感染、外科手术次数、发病至手术时间、引流管通畅、住院时间、入住ICU时间、使用抗菌药物时间、更换抗菌药物种数、联用抗菌药物种数、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与复数MDROs的发生有关(均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糖化血红蛋白(OR=3.957,95%CI:1.073~14.600)、发病至手术时间(OR=6.086,95%CI:1.263~29.325)、更换抗菌药物种数(OR=3.560,95%CI:1.077~11.772)、联用抗菌药物种数(OR=3.560,95%CI:1.077~11.772)、入住ICU时间(OR=3.590,95%CI:1.126~11.448)是IPN患者复数MDROs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早期病灶清除、持续控制血糖、减少入住ICU时间、合理使用抗菌药物、避免频繁更换抗菌药物与多种抗菌药物联合使用可减少IPN患者复数MDROs感染

  • 标签: 胰腺炎,急性坏死性 感染性胰腺坏死 多重耐药菌感染 相关因素
  • 简介:摘要感染胰腺坏死(IPN)是急性胰腺炎病程中最常见的并发症,处理棘手。近十年来,微创治疗已逐步取代传统的开放外科手术,成为IPN的一线治疗方案。内镜下坏死组织引流术和清创术作为微创干预的重要组成部分,在IPN的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但IPN内镜下引流支架的选择、清创方案的优化、设备的改进、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等问题亟需解决。现就IPN的内镜诊治进展作一阐述。

  • 标签: 急性胰腺炎 感染性胰腺坏死 治疗 内镜
  • 简介:【摘要】 Llizarov技术的生物学原理是张力 - 应力法则,所用 外固定架是 一种可全方位调节的三维环形多功能 外固定架。其独特治疗理念及技术应用 很好地解决了许多传统方法无法治疗骨科顽症, 极大的促进了现代骨矫形外科的发展。本研究就 Llizarov技术治疗感染骨缺损的进展作一综述。

  • 标签: Llizarov技术 感染性骨缺损 进展
  • 简介:摘 要:目的:方法:采取回顾分析方法,收集确诊为幽门螺杆菌感染胃病的 40例患者有关资料,随机将患者平均分为两组,观察组患者采取中医治疗方法,对照组患者采取西药治疗的常规方法。结果:在患者转阴率、产生过敏的比率、泛酸及胃痛缓解时间等方面,观察组患者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 P<0.05)。结论:幽门螺杆菌感染胃病患者采用中医治疗方法具有比较突出的效果,具有较高的可靠及安全,可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中。

  • 标签: 幽门螺杆菌感染 中医治疗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 目的:研究蒙药治疗幽门杆菌感染胃病的价值。 方法:选取 2018年 3月 -2019年 9月至我院治疗的 96例幽门杆菌感染胃病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48例,对照组使用西药治疗,观察组使用蒙药治疗,记录临床表征消失时间、服药时间,停药后随访 2个月,记录疾病复发情况。 结果:观察组临床表征消失时间较短,服药时间较短,疾病复发的案例较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在幽门杆菌感染胃病治疗时,蒙药具有较高应用价值,能够促进病情恢复,缩短了治疗时间,停药后疾病复发率较低。

  • 标签: 胃病 幽门杆菌 蒙药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感染胰腺坏死(infected pancreatic necrosis,IPN)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1月1日至2018年10月30日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普通外科急性胰腺炎诊疗中心收治的IPN患者资料,根据年龄分为老年组(年龄≥65岁)和年轻对照组(年龄<65岁)。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合并症、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治疗方式及结果、总住院时间、ICU滞留时间、病死率等资料。结果共纳入163例患者,其中老年组42例,年龄67.00(65.50, 77.00)岁,男性22例,女性20例;年轻对照组121例,年龄44.00(33.25, 52.00)岁,男性90例,女性31例。老年组女性比例高于年轻对照组[47.62%(20/42)比25.62%(31/121)],老年组由胆源性疾病导致急性胰腺炎的比例高于年轻对照组[83.33%(35/42)比43.80%(53/121)],老年组伴随冠心病、高血压的比例高于年轻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组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与血尿素氮水平显著高于年轻对照组[37.00(27.50,58.00) IU/L比28.00(18.50,44.00) IU/L;6.36(4.23,10.89)mmol/L比4.68(3.23,7.15)mmol/L],老年组甘油三酯水平低于年轻对照组[1.05(0.78,1.35) mmol/L比2.26(1.32,18.55) mmol/L],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局部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老年组并发持续性器官功能衰竭比例高于年轻对照组[30.95%(13/42)比12.40%(15/12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组患者需要肠外营养支持时间长于年轻对照组[22.00(13.25,43.50)d比17.00(9.00,26.00)d],但接受2次以上手术的比例低于年轻对照组[26.19%(11/42)比43.80%(52/121)],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组病死率高于年轻对照组[21.43%(9/42)比7.44%(9/12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IPN患者女性比例较高,常伴随心血管疾病,其持续性器官功能衰竭发生率和病死率高。

  • 标签: 胰腺炎,急性坏死性 感染性胰腺坏死 老年人
  • 简介:摘要:输血安全中,输血感染问题作为重点内容,得到了相关人员的高度重视,输血感染中的安全管理核心是血液及血液制品,血站和输血工作人员应发挥自身的控制因素作用,加强对输血感染的有效管控。从周边环境、输血用的器具、药具等着手,加强对输血感染问题的预防。本文对输血感染安全问题的现状和展望进行了探讨,提出了输血感染安全问题的控制措施。

  • 标签: 输血 感染 安全问题 现状
  • 简介:摘要在临床工作中,眼科工作人员尤其是视光师在第一线面对感染眼表疾病患者时,必须肩负起两个艰巨问题,即近视防控和感染防控的双重责任和压力。本文明确了眼科视光师在感染控制、屈光检查设备和场所消毒两个方面的实施细则,以进一步规范眼科屈光检查的临床操作流程,加强感染控制专业知识、方法与技能,降低被感染风险,避免交叉感染。汇总目前各大医疗机构的经验,从预防医学和眼科学角度,为眼科屈光检查时的感染控制提供全面且统一的建议意见。

  • 标签: 感染性眼表疾病 感染控制 屈光检查
  • 简介:摘要本研究回顾分析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胰腺外科2017年5月~2019年2月行经皮全覆膜自膨胀食道金属支架置入治疗感染胰腺坏死的2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25例患者技术成功率100%,支架微创治疗成功率84%,总治愈率92%,结果表明,经皮全覆膜自膨胀食道金属支架置入辅助胰腺坏死组织清除是临床上治疗感染胰腺坏死的一种有效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颅脑创伤(TBI)开颅术后非感染发热的原因,探讨其诊治措施。方法收集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六医院脑外科自2016年5月至2019年7月行TBI开颅术后非感染发热的23例患者的病例资料,对其发热原因及相应临床特点进行分析。结果TBI开颅术后23例患者出现非感染发热,其中吸收热3例,中枢发热3例,植物神经功能紊乱2例,无菌脑膜炎7例,皮下积液2例,假性囊肿1例,脑脊液漏3例,药物源发热2例,经治疗后好转。结论TBI开颅术后非感染发热的原因复杂,应针对不同原因采取个体化的治疗措施。

  • 标签: 颅脑创伤 开颅手术 非感染因素 发热
  • 简介:摘要患者因反复发热入院,经胸壁心脏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显示主动脉瓣膜中重度关闭不全、瓣膜穿孔可能,伴有主动脉瓣赘生物形成,但多次血培养结果均为阴性,经验感染治疗效果欠佳。行主动脉瓣膜置换术,术后瓣膜基因测序结果为Q热立克次体,进一步行血清免疫荧光试验检测Q热立克次体IgG抗体,证实患者为Q热立克次体感染,经多西环素及羟氯喹抗感染治疗后体温恢复正常。Q热立克次体感染心内膜炎报道较少,该病例通过活组织检查、瓣膜赘生物活组织基因测序和血清免疫荧光检测证实为Q热立克次体感染心内膜炎,临床中较为罕见。

  • 标签: Q热 立克次体感染 心内膜炎 手术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液学检测指标结合核素扫描(骨三相显像)作为低毒性感染骨不连术前诊断的可靠。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6月至2019年6月在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骨科及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八人民医院骨科的265例进行骨不连治疗的患者资料,男151例,女114例;年龄19~64岁,平均39.7岁;骨不连部位主要为胫骨(113例)和股骨(72例)。收集患者术前白细胞计数(WBC)、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及术前核素扫描结果。以术中病理观察结果为"金标准",分析各项血液学检测指标与核素扫描的敏感性、特异性、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及Youden指数,以及核素扫描结果结合单项及多项血液学检测指标的敏感性、特异性、AUC及Youden指数。结果核素扫描与术中病理比较敏感度80.7%,特异度73.3%,AUC 0.770,Youden指数0.540。核素扫描若结合1项血液学检测指标,最大AUC是核素扫描与CRP结合,为0.683,此时敏感性为98.0%,特异度为70.3%,其Youden指数0.848。核素扫描若结合2项血液学检测指标,最大AUC是与WBC、ESR结合,为0.895,此时敏感性为94.3%,特异度为67.3%,Youden指数0.616;三组数据AUC均超过0.880。核素扫描结合3项血液学检测指标后,敏感性为96.5%,特异性为79.7%,AUC为0.925,Youden指数为0.762。结论血液学检测指标结合核素扫描可作为低毒性感染骨不连诊断的可靠依据。

  • 标签: 感染 骨折,不愈合 C反应蛋白 核素扫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优质护理在小儿感染腹泻治疗中的应用方法,总结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7月-2019年12月收治的58例小儿感染腹泻案例为研究对象,结合不同的护理方式实施分组,其中甲组的29例实施的是常规护理模式,乙组的29例采取的是优质护理方式,两组案例护理之后对效果分析和对比。结果:乙组的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等少于甲组,数据资料分析可知,乙组的效果突出。对比两组患者的肛周皮肤受损情况,乙组的受损几率低于甲组,分别是3.4%和20.7%。分析和对比两组护理满意度情况,乙组的护理满意度高于甲组,数据分析后可知乙组的整体护理效果突出。结论:针对小儿感染腹泻的案例实施优质护理方式,本身有重要的作用,缓解了临床的不良反应,可实施和借鉴。

  • 标签: 优质护理 小儿感染性腹泻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角膜接触镜相关感染角膜炎的临床特征及治疗转归,以期对临床诊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观察2009年7月到2019年6月因配戴角膜接触镜发生感染角膜炎而住院的患者,收集并分析患者的高危护理行为、症状体征、角膜感染灶的特点、病原学检查结果、治疗经过以及病情转归。结果:共20例患者(23眼)纳入本研究,女12例,男8例,平均年龄21.4岁。连续数日配戴及自来水清洗镜片占高危护理行为的72%(8/11)。最常见的临床症状是眼异物感、疼痛、眼红及视力下降。溃疡位于视轴区及视轴旁区15眼(65%),位于周边区8眼(35%)。病原学检查阳性率为35%(8/23),4眼为棘阿米巴感染,其中2眼合并表皮葡萄球菌感染;3眼为铜绿假单胞杆菌感染;1眼为表皮葡萄球菌感染。16眼(70%)药物治愈,7眼(30%)手术联合药物治愈。治疗效果佳为8眼(35%),效果良好为9眼(39%),效果差为6眼(26%)。结论:连续数日配戴及自来水清洗镜片是引发接触镜感染的重要危险因素;溃疡好发于视轴及视轴旁区;棘阿米巴原虫及铜绿假单胞杆菌是感染最常见的病原体。经过及时合理的药物及手术治疗,多数可获得满意疗效。

  • 标签: 角膜接触镜 感染性角膜炎 高危因素 临床特征 治疗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