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小板源生长因子(PDGF)水平的变化,分析其与患者病情程度及纤维血清学指标透明质酸(HA)、层黏连蛋白(LN)、Ⅲ型前胶原氨基端肽(PⅢNP)、Ⅳ型胶原(Ⅳ.C)水平的关系。方法采用ELISA、RIA分别检测40例正常人、40例慢性乙型肝炎(轻度17例、中度12例和重度11例)患者的血清PDGF、HA、LN、PⅢNP、Ⅳ.C水平。结果慢性肝炎患者各组PDGF及所测血清学指标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PDGF水平按病情严重程度依次升高,各组之间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并与所测纤维血清学指标的水平正相关,相关系数(r)分别为0.799、0.353、0.785、0.758,P值均<0.05。结论PDGF随肝功能损害加重而升高,且PDGF水平升高与血清纤维指标水平升高呈正相关,提示PDGF可促进慢性肝病患者纤维的发展。

  • 标签: 慢性乙型肝炎 肝纤维化 血小板源生长因子 血清肝纤维化指标
  • 简介:摘要纤维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发展成为肝硬化甚至是肝癌的必经阶段,其早期诊断和评估对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治疗和预后至关重要。目前,活检依旧是诊断纤维的金标准,但因其有创性限制了临床应用,因此近年来无创评估方法被广泛研究。血清学和影像学作为HBV患者纤维无创评估的方式,本文对其应用进展作一综述。

  • 标签: 肝炎,乙型,慢性 肝纤维化 血清标记物 影像学技术 无创评估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纤维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于2009年3月~2013年2月在我院治疗的100例慢性乙型肝炎纤维患者,将其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在传统护及对症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西医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中药进行治疗,两组疗程均为6个月。结果对比分析ALT、TBIL水平,发现与治疗前相比都有所下降,而与治疗前相比ALB的含量上升,同时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的情况得到明显改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治疗后血清纤维指标均有所下降,且治疗组的下降程度更为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可明显改善慢性乙型肝炎纤维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慢性乙型肝炎 肝纤维化 中西医结合疗法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抗纤保汤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纤维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慢性乙型肝炎纤维病患98例,分为中医组与常规组,常规组予以西药治疗,中医组选用抗纤保汤施治,对比疗效。结果中医组纤维指标水平在治疗后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中医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慢性乙型肝炎纤维选用抗纤软汤施治,能有效控制炎症,促进患者症状及纤维程度减轻。

  • 标签: 慢性乙型肝炎 肝纤维化 抗纤保肝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对慢性乙型肝炎纤维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在我院就诊的8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依据患者的纤维病例诊断结果进行分期,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40例作为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均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检查,对两组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慢性肝炎与肝硬化各阶段与对照组健康体检者相比,门静脉内径(Dpv)这一指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脾静脉内径(Dsv)与静脉内径(Dhv)这两个指标在轻度慢乙肝患者中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在中度慢乙肝、重度慢乙肝及肝硬化的这三个阶段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手段能够对慢乙肝的纤维进行无创诊断和纤维程度地判断,具有较大的临床实用价值。

  • 标签: 肝纤维化 彩色多普勒超声 临床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大黄庶虫虫丸加味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合并纤维的临床疗效。方法病人分为两组,观察组100例,给大黄庶虫虫丸加味合利加隆;对照组40例,给予甘草二胺、左旋门冬酰氨钾镁等治疗。两组疗程均1个月,可连续用药两个疗程。结果观察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对肝功能及纤维等指标有明显的改善作用。结论大黄庶虫虫丸加味合利加隆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纤维较理想的药物组合。

  • 标签: 中药复方 利加隆 乙型肝炎 肝纤维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针对慢性乙型肝炎纤维患者,对其采用小柴胡汤进行治疗后的效果表现。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9月-2012年9月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160例,利用随机数表法将所有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设为B1组(常规护+小柴胡汤治疗)与B2组(常规护治疗)。对所有患者治疗时间为120d,并且检查治疗前与治疗后患者的相关指标,比较发生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有效完成治疗后,患者肝功能的情况以及患者血清纤维的情况均有了显著的改善,但B1组患者改善的程度较为明显(P<0.05)。结论针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采用小柴胡汤进行治疗,可以获得确切疗效,临床应用意义显著。

  • 标签: 小柴胡汤 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 临床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复方中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纤维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6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慢性乙型肝炎纤维患者7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给予恩替卡韦分散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复方中药治疗,疗程均为24周。比较2组临床疗效、纤维指标[血清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Ⅳ-C)、层黏蛋白(LN)]及炎症因子(TNF-α、IL-6)水平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31%,明显高于对照组71.79%,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血清HA、PCⅢ、Ⅳ-C、LN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HA、PCⅢ、Ⅳ-C、LN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上述各项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TNF-α、IL-6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血清TNF-α、IL-6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TNF-α、IL-6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复方中药联合常规西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纤维效果更佳,安全性良好,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复方中药治疗 慢性乙型肝炎 肝纤维化
  • 简介:摘要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患者长期抗病毒治疗可减轻纤维程度甚至逆转肝硬化,降低肝癌的发生率。早期准确识别CHB患者的纤维程度在临床极为重要。因活体组织检查存在创伤性、取样误差、重复性差等缺点,故纤维的无创诊断是近年的研究热点和重点。本研究就超声弹性成像技术、磁共振弹性成像、纤维单一血清学标志物和纤维血清学诊断模型对CHB患者纤维诊断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分析其诊断纤维的优缺点。

  • 标签: 肝炎,乙型,慢性 血清学 肝纤维化 瞬时弹性成像 磁共振弹性成像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复方鳖甲软片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纤维的改善情况与安全性。方法选择36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口服复方鳖甲软片治疗24周,比较治疗前后血清纤维指标与瞬时弹性波扫描仪检查(Fibroscan)所得肝脏硬度值(liverstiffnessvalues,LSM)。结果31例患者最终完成了24周疗程,治疗后血清纤维指标与LSM值均有明显下降,具有统计学意义,未发现与治疗相关不良反应。结论复方鳖甲软片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纤维具有较好的疗效与安全性。

  • 标签: 复方鳖甲软肝片 慢性乙型肝炎 肝纤维化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扶正瘀胶囊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纤维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4月~2021年2月我院收治的100例慢性乙型肝炎纤维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2组,每组均为50例,对照组采取恩替卡韦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扶正瘀胶囊进行治疗,分析两组患者血清纤维指标。结果:观察组LN、HA、IV-C、PCIII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乙型肝炎纤维患者采取扶正瘀胶囊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纤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扶正化瘀胶囊 慢性乙型肝炎 肝纤维化 临床疗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扶正瘀胶囊干预慢性乙型肝炎纤维的临床作用。方法选择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162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所有入组患者分为观察组81例及对照组81例。对照组患者接受西医抗病毒治疗,观察组患者联合扶正瘀胶囊结合,比较两组患者炎症反应、纤维指标、硬度值等。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清IL-1β、IL-17、IL-13、IL-35、leptin、TGF-β1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t=14.819~29.258,P<0.05);HA、LN、C-IV水平以及硬度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t=11.429~34.561,P<0.05);结论扶正瘀胶囊联合治疗有助于化解慢性乙型肝炎纤维患者炎症反应,抑制纤维进程,提高治疗效果。

  • 标签: 慢性乙型肝炎 肝纤维化 扶正化瘀胶囊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瘀疏肝汤在慢性乙型肝炎纤维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2月至2021年2月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纤维患者90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复方甘草酸苷胶囊,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瘀疏肝汤,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纤维指标和肝功能指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患者的肝功能恢复明显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化瘀疏肝汤 慢性乙型肝炎 肝纤维化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自拟中药组方对慢性乙型肝炎的肝功能、纤维和CLDQ等方面的治疗作用。方法将127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入治疗组63例和对照组64例。两组患者均接受拉米夫定口服及对症支持治疗。治疗组另给予中药凉血护汤口服。治疗前后分别测两组患者血ALT、TBil、Alb、HA、LN及IV-C水平,同时填写CLDQ量表。结果治疗前以上观察指标均无统计学差异。治疗后,治疗组治疗前后分别测两组患者血ALT、TBil、Alb、HA、LN及IV-C水平均低于对照线(P<0.05);治疗后治疗组AS、FA、SS、AC、WO均高对对照组(P<0.05),EF治疗后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凉血护汤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可以有效改善肝功能异常,并可使血清HA、LN和IV-C水平降低,有抗纤维作用,可以很好的改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慢性乙型肝炎 中医药 凉血护肝汤 肝功能 慢性肝病量表
  • 简介:摘要选取102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以超声引导下组织穿刺病理学结果为金标准,使用声触诊弹性成像(STE)技术检测弹性模量值(kPa),并选取4项血清纤维指标评估纤维程度,包括天冬氨酸转氨酶/血小板比值指数(APRI)、FIB-4、Forns指数、King’s评分。结果显示STE与纤维分期的Spearman相关性及STE诊断各期纤维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均高于血清生物化学指标,STE较血清纤维指标在评估纤维方面更具优势,且检查无创实时、简便易行,值得推广。

  • 标签: 肝纤维化 肝炎,乙型,慢性 弹性成像 血清学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