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结肠的手术治疗进行研究探讨。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0年1月至2014年1月间收治的本病患者20例进行回顾分析。结果经治疗20例患者中有14例治疗效果显著,康复出院。有4例患者治疗效果较好,有一定好转,其余2例患者治疗无效,术后出现复发。结论对结肠进行手术治疗可以取得较理想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广泛推广使用。

  • 标签: 结肠憩室 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结直肠病患者多数无临床症状,易被忽视;但其并发症如炎、出血甚至穿孔对患者危害极大。本研究旨在分析结直肠的发病情况、临床特点和诊治方法,以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描述性病例系列研究的方法。纳入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于2009年1月至2019年6月期间收治的经CT、肠镜、消化道造影或经手术证实的结直肠55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排除伴有恶性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和长期服用免疫抑制性药物者、伴有慢性肝、肾功能衰竭者和认知功能障碍患者。分析指标包括患者性别、发病年龄、临床症状、病变部位、治疗方案以及转归。结肠炎分级参照世界急诊外科学学会(WSES)制定的标准分为5级,0级为单纯性炎;1~4级为复杂性炎。结果554例结直肠病患者中,男性358例(64.6%),中位年龄63岁。191例(34.5%)伴有不同程度的消化道症状,其中113例(20.4%)慢性便秘和腹胀,78例(14.1%)为慢性腹泻和腹痛。有406例患者经结肠镜检查发现,465例经CT检查发现,25例经消化道造影检查发现,3例为术中发现。其中多发339例(61.2%),单发215例(38.8%)。病变位于结肠424例(76.5%),其中升结肠者205例(37.0%);结直肠多部位118例(21.3%),直肠12例(2.2%)。直径中位数7 mm,其中≥30 mm者78例(14.1%)。49例(8.8%)表现为急性炎,其中13例为单纯性,36例为复杂性。36例复杂性炎中,男性29例(80.6%),发病前反复发作腹痛伴发热27例(75.0%);9例并发乙状结肠穿孔,8例并发乙状结肠直肠上段膀胱瘘,均予以手术治疗;另有19例临床表现为消化道出血,其中男性18例,病变位于升结肠者11例;13例经保守治疗后治愈,4例内镜下止血,2例手术。结论结直肠以男性多见,CT和结肠镜为主要诊断方法。复杂结肠炎的症状与位置有关,除采取对症措施外,手术是主要的治疗手段。

  • 标签: 憩室病,结肠直肠 结肠镜 断层扫描术,电子计算机 外科手术
  • 简介:摘要相关性结肠炎是一种罕见的疾病,是结肠部位表现的慢性活动性炎症,其临床、影像、病理学表现可能与克罗恩类似,极易被误诊为克罗恩。本文通过分析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消化内科2例误诊为克罗恩,后通过炎症性肠-多学科诊疗修正诊断为相关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旨在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

  • 标签: 憩室相关性结肠炎 Crohn病 误诊 多学科诊疗
  • 简介:摘要目的回顾性分析结肠与其并发症的特点及CT诊断要点,避免漏诊、误诊,提高CT诊断准确率。方法搜集我院2016年期间,CT图像明确显示结肠的37份图像及资料,分析结肠的形成因素、发病特点及部位,统计CT诊断情况。结果结肠发病以中、老年人居多,在我国的发病部位多为右半结肠,并发症发生后有相应的临床表现。37份病例中,漏诊无症状病例13例,漏诊炎7例,漏诊穿孔1例,误诊4例。结论加深对结肠及其并发症的认识,提高CT诊断准确率,减少漏诊、误诊。

  • 标签: 结肠憩室 CT
  • 简介:摘要结肠是指结肠黏膜经肠壁肌层缺损处向外形成囊状突出的病理结构。结肠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发病率高,而随着亚洲国家人群生活方式及饮食习惯的逐步西方化,人口老龄化及结肠镜检查的普及,该病发病率也在增长。该病大部分患者临床症状非特异,易出现漏诊或延误诊断。本文报道1例隐匿型升结肠穿孔,分析其临床特征、辅助检查及诊治经过,以期为临床医师提供诊治思路。

  • 标签: 憩室,结肠 肠穿孔 结肠内窥镜
  • 简介:摘要结肠炎是指结肠的炎症性疾病,好发于乙状结肠。乙状结肠炎的发生与年龄、低纤维饮食及结肠动力紊乱有一定联系,临床上可有左下腹痛、发热、膀胱刺激征甚至梗阻表现。乙状结肠炎主要依据CT检查来进行疾病分级,并采用相应的治疗手段,包括饮食控制、抗生素治疗、脓肿穿刺引流以及手术治疗等。本文将梳理乙状结肠炎的临床诊疗现状及进展,以期协助临床医生更好地认识疾病和规范治疗。

  • 标签: 憩室 结肠 乙状结肠憩室炎
  • 简介:摘要回顾性分析31例复杂型结肠炎接受急诊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均行腹腔镜探查术,其中18例接受腹腔镜手术顺利,13例中转开腹。总体治疗效果满意,平均手术时间(203±57)min,中位术中出血50 ml,术后转ICU 9例,中位住院时间12 d。术后切口感染5例,吻合口瘘2例,经保守治疗后好转出院,死亡1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结肠炎的CT检查的影像表现和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6月—2018年6月期间收治的结肠炎患者24例CT扫描检查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结肠炎患者24例,位于升结肠12例,降结肠3例,乙状结肠9例。均见多发形成,直径0.3~1.6cm;相邻肠管壁增厚6~13mm,周围脂肪密度均见不同程度的炎性渗出影。结论CT诊断可对结肠炎病变诊断准确及时,对病变范围、程度进行判定,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

  • 标签: 结肠憩室 憩室炎 CT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阑尾炎合并结肠穿孔的临床诊断方法和诊断效果,提高诊断率,防止误诊。方法选取2009年7月至2013年7月在本院确诊并治疗的阑尾炎合并结肠穿孔患者7例,对其诊断方法和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比较分析。结果本组7例阑尾炎合并穿孔患者中,治愈6例,死亡1例,治愈率85.7%。结论结肠穿孔极易误诊为急性阑尾炎等常见,需行剖腹探查确诊,并及早进行手术治疗。

  • 标签: 阑尾炎 结肠憩室穿孔 临床观察 治疗
  • 简介:目的:分析结肠炎的CT表现,提高CT对结肠炎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经结肠镜证实为炎患者的CT资料及临床资料。结果:23例CT均示结肠炎,其中4例同时伴阑尾炎,位于右半结肠20例(升结肠12例,回盲部5例,盲肠3例),占87.0%;左半结肠3例(降结肠2例,乙状结肠1例),占13.0%。结肠炎CT表现为突出于肠壁的小囊袋状突起,其内为气体21例(91.3%),液体2例(8.7%),粪石4例(17.4%),室内可见环状高密度影13例(56.5%),壁毛糙增厚、邻近肠壁毛糙增厚、周围脂肪结构紊乱23例(100%),淋巴结反应性增大15例(65.2%),邻近腹膜增厚17例(73.9%)。结论:炎具有特征性的CT表现,CT在其诊断与鉴别诊断方面有着重要价值。

  • 标签: 憩室炎 结肠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 简介:92219大肠癌及大肠腺瘤患者染色体不稳定性研究/李明烈…//肿瘤.-1991.11(5).-215~217该项研究分大肠癌组、大肠腺瘤组及健康人组.每组10例.前两组均经病理证实.每例均进行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观察,计算染色体畸变率(CAR)和姐妹染色单体互换率(SCE).结果:大肠癌及大肠腺瘤的CAR分别为6.0±1.5和3.1±1.2,两者与健康组的1.1±1.3比较,均有非常显著的差异;染色体+12、-1p、-18、

  • 标签: 大肠腺瘤 结肠肿瘤 染色体畸变率 直肠内 淋巴结转移率 大肠息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