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6 个结果
  • 作者: / 唐雷
  • 学科: 文化科学 > 教育学
  • 创建时间:2022-04-19
  • 出处:《教育学文摘》 2022年第1期
  • 机构:名著一直以来经久不衰,原因在于它在任何一个历史阶段、绝大多数事情中都能提供给读者一些启发,毫不夸张地说,它对于任何一个人都是有价值的。源于此,2018年3月,燕山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统筹策划,推出了一套由朱生豪译的莎士比亚的四大喜剧《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第十二夜》《皆大欢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本文以认知语言学中的认知隐喻为理论指导,对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第7首sonnet7进行赏析和解读,旨在为研究莎士比亚十四行诗提供新的研究视角,有利于读者们更好地理解莎翁十四行诗背后的内涵。研究发现:在sonnet7中诗人使用了大量的隐喻,其中包括结构隐喻,方位隐喻,容器隐喻等,并巧妙地构成了整体隐喻框架。诗人将人的一生隐喻为太阳,用太阳每日的东升西落比喻人的一生;诗人呼吁友人要珍惜大好年华,趁正值壮年,应该抓住时机繁衍后代,及时行乐。

  • 标签: 莎士比亚 第7首十四行诗 认知隐喻 诗歌欣赏
  • 简介:摘要:莎士比亚跨越时间和地域的界限,在众多国家及地区以多元化的文学、艺术形式广泛传播和发展。20世纪后,莎士比亚在美国仍受到无比的推崇,主要表现在文学上的“戏仿”和“崇拜”、莎剧舞台的“复古演变”以及教育界的“经典再生”等研究视角。莎士比亚在20世纪美国的传播与流变呈现出多元化、复古化、学院化等主要特征,其传播历程成就了莎士比亚自身的同时,更是滋养了其它的文学艺术形式。

  • 标签: 莎士比亚 20世纪美国 传播 流变
  • 简介:摘 要:莎士比亚的戏剧历经百年仍长久不衰,焕发出新的生命力,这不仅是由于其精妙的语言、生动的情节,更是由于其蕴含的普世的人性之美。《泰特斯·安德洛尼克斯》作为莎士比亚创作的第一部悲剧,因其弥漫其中的血腥氛围与惨烈的情节备受争议,而令人忽略了其中真正的主旨,即莎剧中一直呼唤的善与美、人性的复归。

  • 标签: 莎士比亚 《泰特斯·安德洛尼克斯》 道德感 人性复归
  • 简介:摘 要:莎士比亚的戏剧历经百年仍长久不衰,焕发出新的生命力,这不仅是由于其精妙的语言、生动的情节,更是由于其蕴含的普世的人性之美。《泰特斯·安德洛尼克斯》作为莎士比亚创作的第一部悲剧,因其弥漫其中的血腥氛围与惨烈的情节备受争议,而令人忽略了其中真正的主旨,即莎剧中一直呼唤的善与美、人性的复归。

  • 标签: 莎士比亚 《泰特斯·安德洛尼克斯》 道德感 人性复归
  • 简介:摘要:随着时代与科技接轨,信息的多样性与复杂化促成了快餐式阅读,弱化了大学生的思考能力和思维深度。而经典文学的逆流而上,成为时代的炼金石,特别在经典文学的领域体现尤为明显。本文通过探究莎士比亚的代表作《哈姆雷特》在高校中的接受现状,为研究经典文学与青年大学生之间的必要联系和开阔教学思维提供一定的思路。

  • 标签: 《哈姆雷特》 莎士比亚 大学生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