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情绪会显著影响癌症患者生存下来的可能。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的研究团队召集了186名新近被诊断为癌症的病人,他们都接受了化疗。为了评估他们的心理状态,研究者在开始治疗之前的前一天考察了他们的抑郁程度,并收集了他们的生活质量、总体生存率和其他方面的数据。

  • 标签: 化疗 抑郁 有效性 癌症患者 研究团队 郑州大学
  • 简介:目的:探讨精神病抑郁(PD)与抑郁症(MD)在临床特征及治疗上的异同点。方法:随访研究74例患者,分别于治疗开始前,治疗6个月、12个月及24个月进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的评定。结果:(1)治疗前PD组HAMD总分及因子3评分高于MD组。(2)HAMD减分率显示PD组12个月及24个月时疗效好,MD组6个月及12个月时疗效好。(3)PD组单用抗抑郁药治疗疗效差。结论:(1)PD组临床表现以抑郁症状和认知障碍为主,MD组以抑郁症状群为主。(2)对PD患者必须使用抗抑郁药与抗精神病药联合治疗。(3)PD患者更易产生自杀行为。(4)抑郁症患者维持治疗至少2年以上。

  • 标签: 精神病性抑郁 临床对照研究 抑郁症 治疗
  • 简介: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社会应激增加,心理障碍的患病率在上升。“抑郁症”这一词语对人们来说已不陌生,在心理医学临床中,抑郁症的种类很多,其中有一类被称为季节抑郁症,它的发生与缓解与季节有关。

  • 标签: 季节性抑郁症 心理障碍 社会应激 医学临床 患病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讨难治抑郁症疾病的临床治疗状况。方法随机从我院2016年1月至2016年10月期间收治的难治抑郁症患者中挑选26例作为研究组,再从同时期我院收治的非难治抑郁症患者中随机挑选出26例作为对照组,均判定两组患者一般状况,对比分析其判定结果。结果对比两组患者教育年限、发病年龄、病程时间、发作次数,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HAMD评分状况,包含行为阻滞、焦虑躯体化、睡眠障碍、体质量降低、总评分方面,组间数据无统计学意义(P>0.05)。从抑郁、癔症、心理变态、精神衰弱方面对比两组患者MMPI评分状况,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难治抑郁症疾病病程时间较长,患者发病年龄比非难治抑郁症发病年龄要早,且发作次数高,同时存在相应人格特点。

  • 标签: 难治性 非难治性 抑郁症 临床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无抽搐电休克治疗方式应用于难治抑郁的方法及效果。方法:收集2019年1月至2021年5月我院接受治疗的难治抑郁症患者84例进行研究。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常规组采取药物方式进行治疗。实验组采取无抽搐电休克措施。观察并对比情绪状态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在干预前两组患者情绪状态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实验组患者的情绪状态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实验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少于常规组,P<0.05。结论:无抽搐电休克治疗方式可以有效应用于难治抑郁,对于患者的症状改善作用显著,有利于患者情绪状态的改善,值得推广。

  • 标签: 难治性抑郁 无抽搐电休克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老年脑梗死后抑郁与老年功能抑郁的临床特征。方法本研究以50例老年脑梗死抑郁患者作为研究组,50例老年功能抑郁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简易精神状况检查量表(MMSE)分别对两组患者抑郁状况和认知水平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焦虑反应因子和激越抑郁因子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躯体症状因子和迟滞抑郁因子与研究组相比较高,差异明显,统计学意义成立(P﹤0.05);研究组患者在各个时间段内的抑郁认知水平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脑梗死后抑郁与老年功能抑郁临床特征有较大的差异。

  • 标签: 老年脑梗死后抑郁 老年功能性抑郁 临床特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孕期营养与产后抑郁的相关。方法本研究选择我院产科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之间收治60例产后抑郁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同时选择60例健康产妇作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观察对象孕期营养情况及其与产后抑郁的关系。结果实验组观察对象中产前抑郁、产前焦虑、孕期体重增加20kg以上以及体重指数达到23以上所占比例更高,且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产前抑郁、产前焦虑、孕期增重和超重与肥胖等均为孕期营养和产后抑郁的主要影响因素,且不同影响因素之间对于两者的影响程度对比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孕期营养是影响产后抑郁发生率的主要因素,因而加强产妇孕期营养管理,有助于其产后抑郁发生率的降低。

  • 标签: 孕期营养 产后抑郁 相关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人卒中后抑郁治疗方案以提高疗效。方法将125例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A、B、C、D4组,A组仅予常规治疗,B组予药物治疗、C组予心理支持治疗、D组予综合干预治疗。治疗前及治疗后2周、4周、8周时行HAMD、NIHSS、ADL评分测评。结果治疗后B、C、D组各项评分均较A组改善(P<0.05或0.01),其中以D组差异最为显著(P<0.05)。结论药物、心理支持治疗均对老年卒中后抑郁患者的神经功能康复有改善,综合干预治疗效果更显著。

  • 标签: 卒中后抑郁 综合干预 老年人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和分析老年难治抑郁的临床表现及有效的护理方法。方法对我院2011年4月~2012年6月间收治的74例老年难治抑郁的患者,采用老年抑郁量表(GDS)进行分析,并给予相应的全方位综合护理。结果经过3个月的临床护理,老年难治抑郁患者的情况得到很好的改善。护理前,所有患者的GDS平均分为(16.7±5.2)分,护理后1个月,患者的GDS平均分为(13.6±2.6)分,护理2个月后,平均分为(8.9±2.2)分,护理3个月后,平均分为(6.7±1.7)分。经过统计学分析,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全方位的综合护理,能明显减轻患者的抑郁程度,能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状态,确保了患者的生命质量。

  • 标签: 老年 难治性抑郁 临床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探讨慢性头痛与抑郁焦虑情绪的相关。方法选择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50例慢性头痛的门诊患者为研究组对象,选择同期门诊治疗的非慢性头痛患者为对照组研究对象,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抑郁、焦虑症状表现。结果研究组SAS评价得分(52.5±1.9)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得分(38.1±1.1)分,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SDS评价得分(62.1±2.7)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得分(39.5±2.2)分,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慢性头痛患者的抑郁、焦虑程度明显高于非慢性头痛患者,二者之间存在密切关系,对于慢性头痛患者要在对症治疗的同时采取措施缓解抑郁、焦虑情绪。

  • 标签: 慢性头痛 抑郁情绪 焦虑情绪 相关性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通过《内经》的中医学理论,探讨抑郁症发病的季节的机理,为中西医结合治疗抑郁症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抑郁症 季节性
  • 简介:摘要目前,临床在诊治难治抑郁症患者的时候会采用药物和心理治疗。虽然,此类方法在改善患者的抑郁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但是仍存在部分病例治疗无效,临床将此类患者统称为难治抑郁症。笔者对难治抑郁症治疗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难治性抑郁症 物理疗法 心理疗法 药物疗法
  • 简介:摘要选用经过二种作用机制不同的抗抑郁药物足量治疗6周以上,疗效不佳(HAMD-17评分率<50%)的患者54例随即分为2组,一组阿立哌唑片联用万拉法新(研究组)28例,一组单用万拉法新26例(对照组)。治疗8周。采用HAMD-17抑郁量表,症状量表(TESS)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2W、4W、6W、8W各评定一次,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后两组HAMD17评分均有显著降低尤以研究组为明显(P<0.01)。两组不良反应无显著差异。

  • 标签: 阿立哌唑难治性抑郁增效剂万拉法新
  • 简介:摘要:焦虑抑郁症患者占到了所有抑郁症患者的一半以上,病情相对较为严重,慢性化以及自杀风险相对较高,经常会出现显著的睡眠障碍与自杀行为,治疗的难度较大。运用全新抗抑郁剂治疗能够有效的缓解患者自身病情,可是治疗过程中药物起始剂量需要适当降低,因此需要缓慢提升剂量从而防止焦虑症状加重。与抗焦虑药物和新型抗精神病药物以及心理治疗进行联合能够让焦虑抑郁症患者当前的临床治愈率得到提升。本文针对焦虑抑郁症患者在临床上的表现和治疗研究进展进行梳理。

  • 标签: 焦虑性抑郁 症重性抑郁 障碍焦虑障碍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许多产妇在生产后心理上通常会出现一系列问题,其中,产后抑郁为最为常见的心理问题之一,它对产妇的健康生活与婴幼儿的健康成长十分不利。严重者会导致产妇出现病理性改变。因此,产后抑郁的预防应受到大家的关注,产前、产时以及产后实施预防护理措施,科学有效地减少产后抑郁的发生,改善孕产妇的生活质量,进而维护孕产妇的身心健康。本文综述了产后抑郁的发病现况、危害、表现、以及相关因素,讨论了有效预防产后抑郁的护理方法,并对本文做了小结。

  • 标签: 产后抑郁 预防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