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动脉逆行岛状动脉终末支岛状治疗指端软组织缺损的长期疗效。方法回顾随访34例指端缺损患者,随访时间20-30个月。统计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测量面积;及其供区,以及对侧相应区域的单丝触觉、两点辨别觉;患及对侧指关节活动度。记录及其供区的疼痛情况。通过MHQ量表评价患者对外形的满意度。通过CISS量表评价患冷不耐受的发生情况。对两组数据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对于患者的性别,年龄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动脉逆行岛状的两点辨别觉、MHQ(外观)结果优于动脉终末支岛状。单丝触觉、关节活动度、疼痛并发症、冷不耐受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修复指端软组织缺损时,动脉逆行岛状的感觉恢复及术后手指外观恢复优于动脉终末支岛状

  • 标签: 回顾性研究,指端缺损修复,疗效比较,指动脉背侧支岛状皮瓣,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微型静脉侧方岛状在断指再植中的临床疗效,为临床医学提供治疗经验,帮助患者早日恢复身体健康。方法选择我院自2015年12月~2016年12月的进行断指再植的患者资料80例。将这80例患者平均分为两组,每组人数均为40例,并分别命名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对对照组的患者采用侧方岛状,而观察组患者则采用微型静脉,帮助患者恢复身体健康。记录有关数据,以便结果分析。结果一段时间的治疗结束之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手功能恢复情况,显示出观察组患者的恢复情况与对照组患者的恢复情况相当,两组患者的优良率分别为95.00%、92.50%。结论对断指再植的患者无论是采取微型静脉治疗方式还是采取侧方岛状的治疗方式,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患者进行治疗,具体选用何种治疗方式,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分析。

  • 标签: 微型静脉皮瓣 指侧方岛状皮瓣 断指再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经背筋膜蒂或者腹部带蒂修复术治疗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8年6月在我院治疗的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随机数表法),各50例。研究组采用背筋膜蒂修复术治疗,参照组采用腹部带蒂修复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指标以及患者手指功能。结果研究组住院时间短于参照组,两点辨别试验距离短于参照组,治疗费用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耐磨率高于参照组,手指屈伸功能受限率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经背筋膜蒂修复术治疗,可有效缩短住院时间,减少治疗费用,降低手指屈伸功能受限率。

  • 标签: 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 指背筋膜蒂皮瓣修复术 腹部带蒂皮瓣修复术
  • 简介:背景:手指背侧缺损为手外伤中较常见损伤之一,修复方法较多,但均存在不足。目的:探讨动脉背侧穿支推进修复手指背侧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11年1月至2016年6月应用动脉背侧穿支推进修复手指背侧缺损的13例患者,缺损面积:0.8cm×1.2cm至1.0cm×1.5cm。切取面积:0.9cm×1.3cm至1.1cm×1.6cm。结果:13例13全部存活。术后随访3~12个月,平均6.3个月。患血液循环良好,两点辨别觉8~12mm,指间关节主、被动活动正常。结论:动脉背侧穿支推进修复手指背侧缺损手术操作简单、风险小,且感觉、外观恢复良好,效果满意。

  • 标签: 手损伤 指动脉背侧穿支 推进皮瓣 修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电击伤致双手多坏死复杂移植术的围手术期护理,总结临床经验,提高护理质量。方法分析1例被高压电击伤致全身多处,双前臂严重烧伤,双手多坏死的患者,行双手腹股沟带蒂移植修复术,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及成效。结果患者经积极治疗和精心护理后成活,康复出院。结论通过有效的护理干预,术前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床上训练,取得患者积极主动配合,术后患肢严格的体位管理,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对成活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双手多指坏死 皮瓣移植 护理
  • 简介:背景:手指远节缺损为手外伤中较常见损伤,传统修复方法较多,均存在不足,寻找一种损伤小、修复效果好的方法仍是临床研究的热点。目的:探讨动脉血管神经束残端蒂旋转修复手指远节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11年1月至2016年10月应用动脉血管神经束残端蒂旋转修复远节缺损病例17例,缺损面积:0.8cm×1.2cm至1.0cm×1.5cm。切取面积:1.0cm×1.3cm至1.2cm×2.0cm。结果:17例(17全部存活。术后随访6-12个月,平均9.4个月。颜色红润,质地接近正常,指端外形圆润饱满,两点辨别觉为4-5mm。结论:动脉管神经束残端蒂旋转修复手指远节缺损手术操作简单、风险小且感觉、外观恢复良好。

  • 标签: 指损伤 指动脉皮瓣 旋转皮瓣 修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动脉逆行岛状修复手指远节末段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手指远节末端组织缺损患者93例为本组研究对象,采用动脉逆行岛状修复治疗,对患者手指远节末段组织缺损的修复情况进行观察。结果患者在经过1年随访发现,患者手指完全存活,伤指完全恢复,临床治疗总满意度为97.85%(91/93)。其中有5例(5.38%)患者发生关节僵硬,有3例(3.23%)患者感觉迟钝。结论动脉逆行岛状修复治疗在手指远节末端组织缺损的临床治疗中的应用,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 标签: 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 手指远节末端 组织缺损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对防腐标本进行显微解剖,可以清楚的观察到手背、手指动脉系统支的起止、走行、数量、血液供应、交通支等情况,手背皮肤神经和静脉分布,为手部支血管链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选取7只防腐手标本,观察、标记、测量手背动脉系统、静脉系统、感觉神经,并处理数据。结果掌背动脉一共包含4条,位于手背伸肌腱深面。桡动脉腕背支发出第1掌背动脉,其延续而成为食指桡背侧动脉,起点外径为(0.67±0.04)mm,末端外径(0.41±0.04)mm,全长行程为(52.36±3.68)mm。掌深弓发出第2~4掌背动脉,其将穿过掌骨基底间隙到达背侧,起点外径分别为(0.82±0.07)mm、(0.66±0.10)mm、(0.54±0.07)mm,末端外径(0.62±0.07)mm、(0.48±0.10)mm、(0.42±0.04)mm,全长行程为(55.71±4.22)mm、(52.22±6.25)mm、(52.77±5.11)mm。结论手背部皮肤和第1掌骨背侧皮肤是第1~4掌背动脉营养。第1掌背动脉、第2掌背动脉、第3掌背动脉、第4掌背动脉终末支延续成为背侧动脉。各掌背动脉之间形成网状结构。

  • 标签: 掌背动脉 皮瓣 解剖学
  • 简介:摘要目的对薄型股前外侧、前臂在舌癌术后缺损修复中的临床效果作对比分析。方法参照随机数字表法将纳入对象76例均分组为对照组用前臂修复,观察组用薄型股前外侧修复。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治疗相关指标数值均比对照组优,P<0.05;观察组患者临床修复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舌癌术后缺损修复患者选择薄型股前外侧修复的效果更佳。

  • 标签: 舌癌 缺损修复 薄型股前外侧皮瓣 前臂皮瓣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腓骨与髂骨治疗对骨缺损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术后感染和治愈率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6年6月—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骨缺损患者91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双盲法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n=45)和观察组(n=46),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修复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腓骨联合髂骨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腓骨和髂骨可以有效修复皮肤软组织损伤,疗效显著,术后并发症明显减少。

  • 标签: 腓骨皮瓣 髂骨皮瓣 骨缺损 临床疗效 治愈率
  • 简介:目的研究局部在面部皮肤手术缺损修复中的作用。方法83例面部皮肤肿物患者,切除后设计局部进行缺损修复,观察术后伤口愈合情况,术后6个月随访修复效果。结果除5例出现伤口分泌物或浅表溃疡外,其余均1期愈合。术后6个月随访到71例,恢复效果均较满意。结论局部是修复面部皮肤手术缺损的理想选择。

  • 标签: 局部皮瓣 修复 面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桡动脉掌浅支与掌背动脉岛状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的疗效。方法随机选择本院自2014年1月—2017年1月接受治疗的手部软组织缺损的患者60例,按照患者的类型分为A组(桡动脉掌浅支,34例)和B组(掌背动脉岛状,26例)。两组患者均在创面处理后设计,切取相应位置的并移植缝合,术后常规固定和抗凝处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成活率、外观、感觉功能状况。结果A组患者对外观的满意度和优良率优于B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A组移植的均成活,B组远端坏死者3例(11.54%),两组成活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的辨别觉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桡动脉掌浅支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的外观更佳,成活率高,适应症广泛,可有效地修复手部小面积的缺损。

  • 标签: 桡动脉掌浅支皮瓣 软组织缺损 外观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斜方肌肌修复颈部深度创面的临床效果。 方法 2005年 6月至 2016年 6月解放军第 202医院收治的 16例颈部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男 9例,女 7例,年龄 20—64岁,平均年龄( 42±6)岁,其中高压电烧伤 11例,放射性损伤 5例,采用斜方肌肌修复创面,供区 9例植皮, 9例直接缝合。 结果 16例患者斜方肌肌均存活良好,供区愈合良好,其中 3例患者术后臃肿行二期削薄修整; 16例患者术后均随访 2年,色泽良好,质地柔软,损伤部位功能良好。 结论 采用斜方肌肌是修复颈部深度创面的一种有效方法,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满意。

  • 标签: 斜方肌肌皮瓣 修复 颈部深度创面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应用腹部修复上肢复杂损伤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2月-2017年3月我院接受的腹部修复上肢复杂损伤的患者14例的临床资料。术后对所有患者随访6-12个月,观察修复效果。结果本组14例患者的均成活,所有患者血运良好,质地柔软,厚度适中,触之弹性较好,恢复保护性感觉,两点分辨觉15mm左右。供区愈合良好,无明显的瘢痕,仅有少量的增生,上肢功能基本得到恢复。本组14例患者中,非常满意9例,基本满意3例,不满意2例,满意率为85.71%(12/14)。结论腹部适用于修复各类上肢复杂性损伤患者的修复,可以取得比较理想的修复效果,且安全可靠,值得临床进行广泛的推广。

  • 标签: 腹部皮瓣 上肢 软组织 创伤和损伤 临床疗效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在手足软组织创伤的治疗过程中分别采用游离股前外侧筋膜进行治疗,对比分析治疗效果。方法在2015年1月—2018年1月期间从我院选取30例手足软组织创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5例,将游离股前外侧应用于对照组中,而在观察组中则应用游离股前外侧筋膜进行治疗,比较组织的成活率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组织的成活率较优,且并发症发生率明显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手足软组织创伤的治疗过程中采用游离股前外侧筋膜进行治疗的治疗效果较好,组织的成活率较高且并发症的发生率较低,临床价值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游离股前外侧筋膜瓣 皮瓣 手足软组织创伤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显微镜吻合血管游离移植术后的临床观察及护理与成活的关系。方法对15例经显微镜吻合血管游离移植病人进行综合护理,从而防止并发症的发生。结果20例患者中,19例全部成活。其中l倒为边缘局部坏死,经换药后治愈。结论显微镜吻合血管游离移植病人进行综合护理,防止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的成活率。

  • 标签: 游离皮瓣 综合护理 术后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足跟部修复术后的护理措施及固定支架的应用。方法选取7例我科行足跟部修复术的患者,对术后护理措施进行归纳总结。结果7例患者均成活,围术期护理至关重要,外固定支架应用效果良好。结论外固定支架的应用能有效的改善术后受压等问题,可以广泛应用于足跟修复术后的护理中。

  • 标签: 足跟皮瓣 护理 外固定支架
  • 简介:摘要目的对移植修复手外伤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将2016年11月至2017年11月在我院接受诊治的68例手外伤组织损伤患者,随机分组,常规治疗组采用常规的手外伤修复手术,研究治疗组采用移植修复治疗,对两组治疗效果和手功能恢复时间进行调查。结果研究治疗组患者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38.24%和88.24%,常规治疗组患者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26.47%和67.65%,前者明显优于后者。研究治疗组手部功能恢复时间(72.56±10.73天)和住院时间(14.33±5.89天)均远远低于常规治疗组患者的手部功能恢复时间(93.32±13.95天)和住院时间(19.17±7.37天)。数据经检验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移植修复应用于手外伤组织缺损患者的临床治疗当中,治疗效果明显,大幅度缩短了患者手部功能的恢复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皮瓣移植 手外伤 组织缺损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颏下岛状修复上颌恶性肿瘤术后缺损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8例上颌窦癌、上颌牙龈癌、软腭癌患者行上颌病灶扩大切出术,同期采用颏下岛状肌修复上颌骨缺损组织,患者均无淋巴结转移。最小4.0cm×10.0cm,最大6.0cm×12.0cm。结果7例完全成活;1例部分坏死,经过坏死组织切除后,二期愈合。随访3~18个月。所有病例语言及吞咽功能恢复良好,面部外形较满意。结论颏下岛状肌适合同期修复上颌组织缺损,疗效良好。

  • 标签: 颏下岛状皮瓣 上颌恶性肿瘤 修复缺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