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深化航空口岸大通关建设对于降低物流成本、提高作业效率、促进贸易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大通关建设的历史历程入手,分析了几个成功的航空口岸大通关基地建设方案,总结出大通关规划建设的思路及关键点,并以示意图方式介绍了其布局关系,旨在通过合理的硬件设施规划,为集成化、高效化管理提供支持,从而促进区域经济的加速发展。

  • 标签: 大通关 航空口岸 单一窗口 互联互通 一体化 高质量
  • 简介:摘要胃排空延迟是一种在排除肠梗阻、吻合口狭窄等机械性因素的前提下,以胃排空迟缓为主要征象的胃动力紊乱综合征。结肠癌术后胃排空延迟的发生率为1.4%,以横结肠癌术后为主,多数为病例报道,缺乏系统研究。其诊断和治疗多数借鉴胰腺手术后胃排空延迟的经验。笔者中心回顾性研究表明,横结肠癌术后胃排空延迟发生率高于其他部位结肠癌手术,为4.0%,网膜弓淋巴结清扫高于未清扫组(3.6%比0.8%)。网膜弓清扫和应激是横结肠癌术后胃排空延迟的危险因素。国际胰腺外科小组诊断标准加上泛影葡胺胃造影,用于诊断横结肠术后胃排空延迟更简单实用。胃肠减压、肠内联合肠外营养、激素、促胃动力药等可治愈多数术后胃排空延迟。严格掌握网膜弓清扫的适应证(选择cT3~4与cN+),有望减少横结肠癌术后胃排空延迟的发生。

  • 标签: 胃排空延迟 横结肠肿瘤 胃结肠韧带 幽门下淋巴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对胃大部切除术后胃排空障碍患者进行心理干预对其重要作用。方法:将2018年10月-2021年2月期间在本院进行治疗的90例胃大部切除术病人作为此次研究对象,以抽样随机的方式将其分为实验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实验组对其进行心理干预,比较观察分析常规护理和进行心理干预后,对2组患者焦虑(SAS)、抑郁(SDS)评分的影响。结果:在进行护理前,2组患者的心理状态没有明显差异(P>0.05),在进行护理后,2组患者的心理状态均有明显改善(P

  • 标签: 胃大部分切除 心理干预 心理状态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营养护理在胃癌术后功能性胃排空障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月间于我院行手术治疗后出现功能性胃排空障碍的60例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常规组和观察组各30例,分别采取常规护理和营养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各项临床指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各项临床指标优于常规组且护理满意度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营养护理在胃癌术后功能性胃排空障碍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以缩短患者拔管和FDEG确认恢复时间,患者满意度高,建议推广使用。

  • 标签: 营养护理 胃癌手术 功能性胃排空障碍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电针对实施加速康复外科(ERAS)术前禁食禁饮策略的肝胆手术患者胃排空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当日第1台择期腹腔镜肝叶或胆囊切除术患者76例,性别不限,年龄18~75岁,BMI 18~25 kg/m2,ASA分级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n=38):对照组(C组)和电针组(EA组)。2组均采用ERAS术前禁食禁饮策略:术前晚20:00后禁固体食物,20:00至22:00服用12.5%术前口服碳水化合物800 ml,术日晨5:30至6:00服用术前口服碳水化合物400 ml。EA组术日晨7:30行电针刺激双侧足三里、中脘、内关、太冲穴;C组采用假穴位电刺激。所有患者8:00行胃窦部超声检查,测量平卧位和右侧卧位横截面积(CSA),计算胃容量(GV)、胃容积/体重比值(GV/W)、右侧卧位CSA/体重比值(CSA/W),进行Perlas A半定量评级。麻醉诱导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食管入口处黏液胃蛋白酶水平,记录阳性表达情况。记录患者麻醉诱导期间恶心、呕吐、误吸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与C组比较,EA组平卧位CSA、右侧卧位CSA、GV、CSA/W、GV/W、Perlas A半定量分级和胃蛋白酶阳性率降低,恶心发生率降低(P<0.05)。结论电针可促进实施ERAS术前禁食禁饮策略的肝胆手术患者胃排空

  • 标签: 电刺激疗法 胃排空 手术前护理 加速康复外科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术中胃肠重建方式的优化对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胃排空障碍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肝胆胰外科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146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患者的临床资料,78例消化道重建采用传统BillrothⅡ式胃空肠吻合,68例采取优化的胃肠吻合方式。观察两组病例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进流食时间及并发症情况等。结果对照组手术时间为(351.4±71.6)min,少于改良组的(368.8±97.6)min,但进普食时间[(9.9±6.5)d比(7.6±6.0)d]、术后住院时间[(20.7±8.6)d比(17.9±7.0)d]显著长于改良组,术后胃排空障碍发生率明显高于改良组(19.2%比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病例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消化道出血等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优化胃肠重建的措施可以减少胃排空障碍,促进胃肠功能恢复。

  • 标签: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吻合术,外科 胃排空障碍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术前口服碳水化合物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胃排空的影响。方法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石症患者100例,性别不限,年龄18~64岁,BMI 18~30 kg/m2,ASA分级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n=50):传统禁食禁饮组(C组)和术前口服碳水化合物组(P组)。2组术前晚20:00后均禁固体食物,C组术前晚21:30后禁饮,P组术前晚21:30服用12.5%碳水化合物800 ml,并于术晨05:00至05:30服用同类碳水化合物400 ml。于术日07:30(口服碳水化合物后2 h,T1)行胃窦部超声检查,确定胃内容物性质,并进行Perlas分级,计算半坐位和右侧卧位下胃窦横截面积(CSA),计算胃容积(GV)和胃容积体重比值(GV/W比值)。胃内含有固体或胃内容物为液体且GV>1.5 ml/kg定义为饱胃状态。T1时评估为饱胃的患者,于麻醉诱导前(口服碳水化合物后3 h,T2)再次行胃窦超声检查。记录T1、T2时饱胃发生情况,T2时记录患者饥饿感、口渴感以及禁食期间满意度评分,记录返流误吸、术后24 h恶心呕吐发生情况、术后首次肠道排气时间和术后总住院时间。结果与C组比较,T1时P组半坐位CSA、右侧卧位CSA、GV、GV/W比值、饱胃发生率和Perlas分级增加(P<0.05),T2时饱胃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饥饿感、口渴感评分下降,满意度评分升高,术后24 h恶心呕吐发生率降低,术后首次排气时间缩短(P<0.05),术后总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胆石症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前口服碳水化合物可能存在胃排空延迟,可适当前移口服碳水化合物的时间窗(术前3 h)。

  • 标签: 碳水化合物 手术前护理 胆囊切除术,腹腔镜 胃排空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功能性胃排空障碍患者的营养支持及术后护理体会。方法 随机入选我院收治于2021年1月10日/2021年12月30日(开始/结束)94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为研究观察对象,将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营养支持+术后综合护理),观察两组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情况、营养不良情况、护理满意度。结果 护理后,实验组营养不良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实验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实验组首次排便时间、肠鸣音恢复正常时间、首次下床时间短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功能性胃排空障碍患者予以营养支持、术后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改善患者营养状况,缩短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可推广。

  • 标签: 功能性胃排空障碍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营养支持 术后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将乳酶生、多潘立酮应用在功能性消化不良患儿当中,对其应用效果进行一定的分析与探讨。方法:将2021年4月-2022年4月纳为本次研究区间,于该区间摘选75例功能性消化不良儿童,按照随机数表法方式分为对照组(n=37)、研究组(n=38),对比多潘立酮与乳酶生联治的应用效果。结果:相比于对照组,研究组有着较低的临床症状积分与不良反应,P<0.05;研究组胃排空时间低于对照组,胃窦收缩频率、胃窦收缩幅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乳酶生与多潘立酮联合应用有着良好效果,可以考虑积极推广。

  • 标签: 多潘立酮 乳酶生 功能性消化不良 儿童 胃排空时间 胃窦收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