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病人在进行手术前,由于缺乏自身病情和手术流程、技术技能的了解,极容易产生一些恐慌、焦虑、紧张等不良情绪,从而加重应激性反应,导致手术无法顺利完成,更不利于预后。故而本文主要探讨术前宣教平稳病人情绪,加强患者配合度,保证手术能顺利进行,现综述如下:

  • 标签: 手术 患者 家属 术前宣教 必要性 综述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熟悉患者家属心理状态神经外科患者病情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2012年4月-2013年4月,我院收录的40例神经外科手术者资料,根据手术前、术后及康复阶段家属心理状态的变化情况,总结其患者病情的影响规律。把40例平均分为观察、对照,每组20例,观察患者家属接受症状自评量表(SCL90)测定,对照患者家属未接受测定。统计两患者家属心理状态患者心理及病况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方案调整提供参考依据。结果2患者家属心理均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症状,主要表现为紧张、焦虑、抑郁等;观察经SCL90测定指导了家属心理调节,手术前后均患者产生了促进作用。结论患者家属心理状态直接影响了病人的心理健康,应注重自我心理调节。

  • 标签: SCL90 家属心理 患者病情 影响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20多年的临床护理工作让我有这样一种体会在临床治疗中,仅仅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往往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若取得患者家属的积极配合,效果立刻不同。因为患者家属之间亲密的情感关系、熟悉的交谈方式、已成习惯的无间信赖,都是护患之间所欠缺的,至少在就诊初期如此。所以,在对患者做心理护理的同时,还得家属进行心理干预一方面与患者家属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取得家属对我们护理方案的认可和支持,并以此引导、劝慰患者,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另一方面患者家属也有恐惧、疑虑、不安等不良情绪,护理人员也应对他们进行心理抚慰、解疑答惑,消除恐惧心理,尽量减少不利因素。只有这样患者家属双方进行护理干预,尤其是家属,才能使研究制定的针对性护理方案得以顺利实施,也利于患者情绪稳定,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使其早日康复。

  • 标签: 患者家属 临床治疗 心理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乙肝患者是社会中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他们面临着就业、生活、学习等带来的多重压力[1]。广西是慢性乙型肝炎疾病的高发地区,南宁市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为帮助患者缓解心理方面的困扰,促进疾病康复。方法 于2019年-2020年,将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三所三级甲等医院中的乙肝患者及其家属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展开问卷调查,通过SPSS20.0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发放问卷132份,回收有效问卷130份,其中乙肝患者79例,患者家属51例。结论 影响乙肝患者生活质量的心理因素包括睡眠质量、情绪状况和人际交往三方面,进而从此三方面向家属提出有效的可改善其生活质量的建议。

  • 标签: 乙肝患者 家属照护 生活质量 心理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导致ICU患者家属不满意的事项,制定相应护理对策,以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方法回顾性统计我科近两年来患者家属投诉情况及公休座谈会收集到的不满意事项,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两年共接待护理投诉6起,投诉发生率0.52%,通过公休座谈会收集到的不满意事项49条,占比4.22%。不满意事项主要表现在服务水平、服务态度、病情解释、探视管理、沟通交流等方面。结论正确处理不满意事项,并持续改进,可有效减少投诉,提高服务质量和患者家属满意度。

  • 标签: 患者家属 不满意事项 原因分析 对策
  • 简介:在新春佳节来临之际,2019年1月,中国残联进行了一系列走访调研活动,看望慰问贫困残疾人家庭,并向广大残疾人朋友、残疾人亲属和残疾人工作者致以美好的新春祝福。

  • 标签: 中国残联 调研 春节前 残疾人 新春佳节 工作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耳鸣患者的发病原,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方法本研究选择2016年12月~2017年12月入住医院治疗的70例耳鸣患者为试验对象,在随机数字表法处理下均分为对照与观察各35例。对照患者采取常规护理,观察患者采取针对性护理。对比两患者的护理效果及耳鸣患者的发病原进行分析。结果遗传因素或基因突变、听神经自发性的放电活动、人体中枢、螺旋神经节或毛细胞缺氧、高血压及植物神经功能出现紊乱为耳鸣患者发病的主要原因。观察护理后的满意率(97.14%)明显高于对照患者(80.00%),比较具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耳鸣患者的发病原进行分析后,并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可降低耳鸣发生率。

  • 标签: 耳鸣患者 病发原因 护理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浅谈康复护士与患者家属沟通患者康复建立良好护患关系之意义,以达到提高护理质量,完成病房康复延伸治疗,使康复患者最大限度的恢复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建立和谐医患关系。

  • 标签: 康复护士 患者家属 沟通
  • 简介:摘要:目的  本文主要探究骨科患者治疗中,患者家属参与护理方式在其康复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骨科2023年1月-2024年1月收治的60例患者为对象,等比例将患者分成对照和观察两个组别,分别采用常规护理及其基础上的家属参与式护理,对比两的日常活动能力、家属关怀度与康复效果。结果  日常活动能力、家属关怀度与康复效果观察指标明显优于对照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 骨科患者康复治疗期间,家属参与式护理干预措施的应用,可明显提高患者的日常活动能力,使患者感受到更高的家属关怀度,获取更好的康复效果,具有一定推广价值。

  • 标签: 骨科 护理干预 患者家属参与 康复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123例皮肤病患者的常见致病其特点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23名皮肤病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施行皮肤病科疾病诊断和检查,研究已确诊的123例患者皮肤病的致病菌和分析其特点。结果123例皮肤病患者均由常见致病菌引起,主要有真菌引起的手脚癣、体股癣及甲癣,细菌引起的皮肤病,丹毒及麻风,和病毒引起的水痘、扁平疣及疱疹等皮肤病,及过敏性皮肤病13例,其中患真菌性皮肤病有48.78%,患细菌性皮肤病16.26%,患病毒性皮肤病的24.39%,患过敏性皮肤病有10.57%。结论123例患者中患有真菌性皮肤病的患者占得比例最大,其次是病毒性皮肤病。

  • 标签: 皮肤病 致病原 特点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住院新生儿患者家属焦虑原因,通过护理干预,观察焦虑程度的缓解情况。方法采用Zung自评焦虑量表,符合标准的住院新生儿患者家属随机抽取96名进行SAS评分,标准分≥50分者确定为有焦虑为研究对象,发放自行设计的问卷,选择比例≥40%的选项被定为是焦虑的主要原因,针对性的进行护理干预,干预前后的焦虑分数用统计学方法比较。结果干预前为(59.5690±6.4239)分,干预后为(48.5000±7.6462)分,干预后分值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根据焦虑原因给予相应的护理干预,可以缓解家属的焦虑程度,确保患儿治疗与护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 标签: 新生患儿家属 焦虑 护理干预 调查
  • 简介:因偏瘫造成肢体活动障碍的患者,当病情稳定后,基本上能翻身、坐起,即应开始进行起立动作与行走动作训练。

  • 标签: 偏瘫患者 行走训练 肢体活动障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并评价将循证护理应用于恶性骨肿瘤患者家属心理疏导中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1月至2012年2月经病理诊断证实为恶性骨肿瘤的患者家属40名,采用症状自评量表其在干预前进行数据收集,针对恶性骨肿瘤患者家属的心理反应及需求提出临床问题,然后用主题词“malignanttumorsofbone”、“familymembers”和“psychologicalcounseling”检索MEDLINE数据库寻找相关的证据,进行分析评价,请专家循证,恶性骨肿瘤患者家属进行循证护理干预。干预4周后进行测试、数据收集。结果干预前后SCL-90测试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护理人员在运用循证护理恶性骨肿瘤患者家属实施护理干预过程中,将科研结论与临床经验、患者家属需求相结合,提出问题,获取实证,运用实证患者家属实施最佳的护理干预,为患者家属采取针对性的对策和心理减压措施,最大限度地满足其需求,使其患者产生积极、正向的影响,能够纠正其负性心理。

  • 标签: 循证护理 恶性骨肿瘤 患者家属 心理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