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随着农业发展银行的成立和分支机构的下伸,农业政策银行的经营机制已初步建立。但其运行过程中的经营目标、策略及经营管理机制,还需要进一步完善。笔者认为,作为特殊的金融企业,只有通过完善经营机制,讲求经济效益,提高经营管理水平,才有利于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我国农业及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一、完善农发行经营机制的对策1、完善信贷管理机制,提高信贷资产质量。(1)摸清家底,妥善处理遗留问题。今年按总行的要求,对已经清理的信贷资

  • 标签: 农发行 完善经营机制 农业政策性银行 妥善处理 农业发展银行 遗留问题
  • 简介:<正>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日前发出通知,从6月1日起国家对国有粮食企业销售的政策粮油免征增值税,以利于加强国家对粮油市场的宏观调控。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国有粮食企业免征增值税问题的通知》对国有粮食企业从事根油经营的有关税收政策进行了明确规定。照此规定,享受免征增值税的包括国有粮食购销储运企业的农村粮管所(粮站)、军粮供应站、粮库、运转等按国家统一规定的作价办法经营(包括批发、调拨、加工、销售)的政策粮食、进口粮、购进议价粮转作政策粮食,按照国家统一规定的作价办法经营的;国有粮油加

  • 标签: 政策性 增值税 国有粮食企业 作价办法 国家规定 国家税务总局
  • 简介:1994年,作为主要承担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和支柱产业重大项目的长期融资、提供农副产品收购贷款、为中国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出口及海外投资项目提供资金支持的3家政策银行(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和中国进出口银行)相继成立。12年来,它们在支持国家重点建设、保护和稳定粮棉市场、促进机电产品出口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也为国有银行的商业化改革创造了有利条件。然而,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宏观经济环境、产业结构、市场需求和微观经济基础发生深刻变化的背景下,政策银行仅靠“传统业务”已经越来越难以生存和发展。因此,如何实现机制转换和业务转型以继续发挥政策银行的功能就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 标签: 政策性银行 中国进出口银行 国家基础设施建设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 机电产品出口 国家开发银行
  • 简介:在整个金融体系改革中,商业银行一直是市场关注的主角。事实上,有12年历史的政策银行同样也需要经过改革的“洗礼”才能换取“重生”。按照央行预定的工作时间表,2006年政策银行将按照“一行一策”的原则,分步制订、实施改革方案。然而,2006年已接近尾声,对于政策银行的改革方向,决策部门何时才能达成一致?转型方案又会将三家政策银行引向一个怎样的未来?

  • 标签: 政策性银行 转型方案 金融体系改革 商业银行 决策部门 市场
  • 简介:中国政策银行(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筹集信贷资金的渠道是:经国务院批准由中国人民银行用计划派购的方式,向邮政储汇局、国有商业银行、区域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城市合作银行),农村信用社等金融机构发行金融债券筹资。1994年4月由国家开发银行第一次发行金融债券(指令派购)至1998年8月底累计发行政策金融债券4942亿元,

  • 标签: 政策性银行 中国 筹资渠道 信贷管理 计划派购 政策性金融债券
  • 简介:中国有70%的农村人口,未来中国养老问题的难点在农村,重点也在农村。由于中国长期形成的二元体制和经济结构,致使农民在待遇、利益和保障方面远远不如城市人口。国家为城市职工提供了很多优惠政策,在福利方面规定了一系列待遇和保障措施。而农民却没有这些福利方面的待遇,遇到风险时也只能依靠自我保障。由于农民的保障大大弱化于城市职工的保障,所以农村老年人未来在养老方面所面临的风险要远远高于城市老年人。实际上,解决好中国农村的养老问题,则意味着大部分养老问题都解决了。

  • 标签: 中国 农村养老问题 农民 福利 待遇 风险
  • 简介:<正>党的“十四大”和八届人大明确提出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专业银行的商业化乃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而专业银行商业化的最大障碍之一,就是专业银行的政策业务和营利业务搅混在一起。实践证明,这种完全的计划经济模式已不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不利于宏观调控,也不利于其自身资金营运效益的提高。因此,专业银行的双重职能已到了必须分离的时候了,设立政策银行来取代专业银行的政策职能是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化。

  • 标签: 专业银行 政策性银行 政策性业务 营利性 经营目标 政策性职能
  • 简介:为加快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我国于1994年进行了计划、财税和金融体制改革,其中金融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成立3家政策银行,目的是将四大国有专业银行的政策业务分离出来,推动国有专业银行的商业化运作。经过十余年的发展,政策金融已成为我国金融体系重要的组成部分,为我国经济建设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一是政策银行的成立和发展,不仅实现了商业金融与政策金融的分离,为国有专业银行实现商业化运作创造了条件,而且进一步明晰了银行体系各组成部分的功能差异。二是政策金融按照不同时期国家经济发展战略和宏观经济政策的要求,分别从各自业务范围出发,支持国家了国家的经济建设,促进了我国的经济发展与转型。三是政策金融机构通过自身不断的探索实践,逐步形成了良性的发展机制。例如,国家开发银行以国家信用为基础,通过市场建设和信用建设,形成了独特的发展模式,成功实现了由政策金融向开发性金融的发展,在贯彻国家战略意图和政策导向的同时创造出良好的业绩。但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国家的发展战略在不断地进行调整,政策银行的经营环境发生了新的变化,结合新的形势和发展需要,加快政策金融的发展和转型已成为金融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

  • 标签: 政策性金融机构 国家经济发展战略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转型 国有专业银行 金融体制改革
  • 简介:本文探讨了政策银行法的性质。作者认为,探讨政策银行法的性质对制定我国的政策银行法具有重要意义。政策银行法是公法与私法的混合法,也是经济法中重要的宏观调控法,也是金融法(银行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重视和加强对政策银行法深入研究。

  • 标签: 政策性银行法 社会法 经济法 宏观调控法 金融法
  • 简介:【摘要】业政策金融集财政与金融优势于一体,而"我国正全面与世界接轨的今天,农业政策金融是我国金融改革的瓶颈。本文结合我国农业政策金融业务的现状,指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其改革的必然,并借鉴国际农业金融改革的先进经验,探讨了我国农业政策金融的完善对策,以期我国农业政策金融功能的充分发挥和不断完善。

  • 标签: 农业政策性 改革研究 政策性金融
  • 简介:农业政策银行改革势在必行。县级支行是农业政策银行的最基层营业单位。随着业务领域的拓宽,对县级支行内部稽核工作也要进一步延伸,努力做好服务工作,防止出现新的经营风险。

  • 标签: 政策性银行 稽核 农业 监督控制
  • 简介:国务院办公厅日前转发了全国企业兼并破产和职工再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关于进一步做好国有企业政策关闭破产工作意见》明确指出,国有企业实施政策关闭破产的期限为2005年至2008年,2008年后不再实施政策关闭破产。有关专家指出,2008年以后,包括国企在内的所有企业将依照新修订的《破产法》实施商业破产。

  • 标签: 政策性破产 国企 政策性关闭破产 关闭破产工作 国务院办公厅 企业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