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研究了利用时域相关法和频域相位加权法,仿真生成具有小数比特时延的实信号,通过数值试验验证了两种方法的一致性和正确性,并且对量化和积分的影响做了分析。最后对射电源信号和双目标探测器信号进行仿真,并通过软件处理机处理得到结果。未来可为VLBI相关处理机的处理精度估计、各类噪声分析及未来多目标试验创造必要条件。

  • 标签: 白噪声 小数比特时延 离散傅里叶变换 量化 VLBI 相关处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我国电子通信技术随着我国科学技术水平的提升得到了不断的发展,目前我国所使用的卫星通信技术还处于中期阶段,基于卫星通信接收机的基带处理关键技术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受到了相关工作人员的高度关注。本次研究对卫星通信接收机基带处理的关键技术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 标签: 卫星通信技术 接收机 基带信号处理 电子通信技术 关键技术
  • 简介:文章介绍了一种基于ARM、DSP和FPGA体系结构的3G-TD移动终端基带处理器。该系统能灵活实现移动通信系统中基带的各种处理,通过无线信号实现移动终端同基站之间的发送与接收,而且能够与不同基站之间信号进行切换。同时也给出了该系统的硬件设计、软件设计及其应用。并且满足标准兼容和客户对于功能改善、成本和电池寿命的需求。

  • 标签: 3G TMS320C5510 基站 移动终端
  • 简介:摘要:随着超高清内容的发展与普及,播出方式成为关键问题。IP化播出和传统基带播出是当前主要的传输模式,各自具备独特的优势与劣势。基于此,本文主要针对两种播出方式的优缺点进行详细分析,探讨其在超高清内容传输中的适用性,从而为行业提供决策依据。

  • 标签: 超高清播出 IP化播出 基带信号播出 优劣分析
  • 简介:针对分数阶信道化接收机自身的结构特点,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分数阶信道化接收机的信号检测方法,以满足更低的信噪比环境和不同脉冲宽度的雷达侦察信号.首先研究了时域法、频域法和自相关积累法3种信号检测方法,并对这3种方法进行了对比,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改进后的自相关积累检测算法,使其适用于检测分数阶信道化接收机的输出信号,并给出了MATLAB仿真结果.最后完成了FPGA中奇偶分数阶信道化接收机系统的实现,完善了接收机系统.

  • 标签: 分数阶信道化 信号检测 自相关积累 雷达侦察
  • 简介:该文设计方案采用FPGA(Fieldprogrammablegatearray,即现场可编程门陈列)来实现数字通信中的时分复用和解复用功能,以三路固定时分复用器的设计为例,介绍了一个基于美国ALTERA公司的EPF10K10LC84FPGA芯片开发的数字基带通信方案。该方案设计通过时分复用实现多路数据的传输,并采用EDA技术及自顶而下的设计思路。将时分复用主要硬件功能通过编程方式制作在两片FPGA芯片上,以MAX+plusⅡ软件为平台,以VHDL语言为工具,并且通过PCM编码电路、译码电路、显示电路等模块进行验证。该方案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性能稳定、抗干扰能力强的特点。

  • 标签: 现场可编程门阵列 硬件描述语言 时分复用 基带通信 脉冲编码调制
  • 简介:数字通信是信息经编码变换处理后,以数字信号在信道上传输的,较之于模拟通信有很大的优点,因此,数字通信得到迅速发展。数字通信有基带传输和频带传输两种方式,而基带传输系统在数字通信中有重要的代表性,本文主要对数字基带传输系统的理论进行了探讨。

  • 标签: 数字通信系统 基带传输
  • 简介:通过对时域信号的自相关时间均值函数做傅氏变换,推导出定周期跳时脉位调制超宽带脉冲序列的功率谱密度公式,形式更加简明;并分别在时域和频域进行仿真、分析,比较两种仿真结果,同时分析了跳时码周期和时延常数等参数对谱密度结构的影响,验证了推导结果与时域仿真的一致性。

  • 标签: 超宽带信号 功率谱密度 跳时 脉位调制
  • 简介:随着人类空间活动的急剧增加,同步轨道资源已变得十分稀缺。为此人们采用了多星共位技术,来充分挖掘同步轨道资源。多星共位中,由于卫星存在位置漂移的情况,安全问题成为维护卫星正常工作必须考虑的问题之一。考虑到同步卫星的轨道特性,常采用三程测距的方式对卫星进行测轨,而且需要较长时间的测轨弧段。连线干涉测量可以获得高精度的差分相位时延,这对卫星在垂直视线方向上构成了很强的约束。给出了连线干涉测量系统设计及测量数据处理方法,并对测量中的关键技术与设备特性、测量数据精度进行了初步分析。

  • 标签: 连线干涉 多星共位 同波束测量 差分相位时延
  • 简介:摘要:无线电频谱监测具有现实意义,能够为频段使用规划提供依据,[冰洋1]促进频谱利用率提升[冰洋2],使得实际应用更具可靠性与科学[冰洋3]与合理性,还能[冰洋4]促进频谱利用率提升[冰洋5],所以必须重视这个方面监测。当前无线电技术得到广泛应用[冰洋6],新雷达体制不断发展,使得信号环境更为密集[冰洋7]与雷达波形更为复杂,频谱监测难度提升,需要探索有效信号分选技术,掌握雷达属性[冰洋8],并提取与分析信号特征。宽带信分选技术应用可满足需求[9][冰洋10],同时有助于监测业务发展。基于此本文重点探讨宽带信分选算法与需要注意问题,并围绕在无线电频谱监测中应用进行分析,希望有可资相关领域参考之处。[11]

  • 标签: 宽带信号分选 无线电频谱监测 应用[冰洋12]
  • 简介:摘要:近几年来,越来越多的民航空管局开始安装更新INDRA公司的DVOR VRB-53D设备,安徽空管分局也将在今年完成对该型号设备的安装使用,本文通过理论分析阐述了边带信的产生与辐射时序原理,为民航安徽空管分局新型DVOR平台建设工作打下基础。

  • 标签: 边带信号 天线 辐射时序 SGU NCO DDS
  • 简介:摘要输电线路高空架设施工具有一定的风险性,安全防护系统(安全带、安全帽等)的重要性极为突出。本文率先提出一种能够实现智能控制的控制系统,并且深入研究起信息传输与反馈机制,重点论述其控制平台数据库框架、监测区域设置、安全提示设置、回传信号测试等核心模块,解决了信号处理过程中传输、储存、查询等关键问题,确保“一带一帽”智能安全防护系统的功能,获得良好的使用效果。

  • 标签: 智能安全防护 传输与控制 监控区域设置 安全提示 回传信号测试
  • 简介:误码率是评价数据传输设备及其信道工作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而误码仪作为通信系统可靠性测量工具,广泛用于传输设备的生产调试、检验、以及日常维护及维修。Nakagami衰落信道是适用性好,灵活性高的无线衰落信道模型。本文旨在实现一个Nakagami衰落信道下的数字基带系统性能演示平台,通过MATLAB实现数字基带系统的信号产生、星座映射、基带成型、信道、匹配滤波、判决、解映射、误码计算,并利用GUI制作一个友好的人机交互界面。可以通过GUI界面分别观察不同的信噪比和衰落指数情况下的星座图,眼图,误码率。

  • 标签: 移动通信 NAKAGAMI衰落信道 基带系统 MATLAB GUI
  • 简介:中国第一颗月球探测卫星"嫦娥一号"于2007年10月24日发射,完成工程目标和科研实验任务后于2009年3月1日受控落月。确定嫦娥一号卫星的具体落月时刻,对于判定落月点和轨控精度以及后续的探月任务都有重要意义。嫦娥一号落月过程中,上海、昆明和乌鲁木齐3个VLBI观测站安装的VLBI数字基带转换器对该过程进行了全程数据记录。利用其中落月段数据,用基于短时傅立叶变换的时频分析方法,计算确定嫦娥一号具体落月时刻为UTC2009年3月1日8时13分6.6459秒,精确度为10~(-3)s,相应的落月点确定精度为2m左右。

  • 标签: “嫦娥一号” 硬着陆 落月时刻 短时傅立叶变换 数字基带转换器
  • 简介:超宽带信数字化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采样时刻的准确性,因此是否具有高精度的可编程定时器是实现超宽带信数据采集的关键.本文基于斜波发生器原理实现了高精度可编程定时电路,可编程计数范围为16bit,实际最小定时单位达8ps,折合采样频率高达50GHz,迄今为止尚未有关于同样指标产品的报道.该定时器已应用于作者研制的地质雷达信号数据采集系统中,取得了很好的实际应用效果.

  • 标签: 斜波发生器 高精度可编程定时电路 地质雷达信号 数据采集系统 数字化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