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郭小川是当代新诗主潮“政治抒情诗”的代表诗人之一,亦被视为“战士诗人”的代表。他身上始终交织着“战士”与“诗人”的多重性。他的“战士”自我总是努力地去统摄“诗人”自我,而“诗人”自我在心悦诚服地接受这种统摄时,却又常常不由自主地有所游离。他越是真诚地写作,越是陷入时代赋予的困境。郭小川其人其诗,因此成为“文学”与“文学的历史”复杂纠结的一个典型样本。

  • 标签: 郭小川 诗歌 战士 诗人
  • 简介:与一般意义上的历史著作相比,文学有其特殊性。文学除了要有历史的连续性、系统性,还应该体现出文学作品的文学性。在高校文学教学中,不能偏重讲授文学的外部历史而忽略对文学作品的解读,也不能只选读文学作品而不注重文学作品与作家、时代背景之间的历史关联。如何兼顾文学文学性与历史性,是从事高校文学教学的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

  • 标签: 文学史 教学 文学性 历史性
  • 简介:20世纪30年代民族战争初期,从哈尔滨走出的流亡东北作家,使东北文学现象、作家活动及艺术创作成为中国文学叙述中无法回避的一抹亮色。民国时期哈尔滨的文人活动、文学机制也因此与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变迁产生了千丝万缕的联系。本文尝试从沦陷前哈尔滨新文学团体的产生、沦陷时期哈尔滨“文人圈子”与“杂志同人”活动的史料入手,探讨哈尔滨本土的文学机制是如何影响与形塑现代文坛整体视野中的东北文人的。

  • 标签: 哈尔滨 文学团体 东北作家 文学机制 现代文学
  • 简介:叶炜《福地》中的地主老万,是麻庄的守护神,是乡土精英。但本质上,他还是个农民,还保留有农民的保守、狭隘与自私等弱点,在历史的许多岔路口,既没有选择的能力,也没有选择的机会。他更真实,也更能代表绝大多数的地主,是中国现当代文学上最接近历史上大多数地主真实的文学形象。

  • 标签: 老万 《福地》 地主
  • 简介:摘要“中国文学”作为一门学科,从1910年公开出版林传甲著《中国文学》开始,这一学科呈现出一派百花竞放、万木争荣的景象。中国文学版本著作已经使人目不暇接,对中国古代文学版本的述评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本文主要对于建国以后的一百五十余部通代的中国古代文学著作的版本作简要述评。

  • 标签: 中国文学史 古代 版本 述评
  • 简介:本书是中国现代文学料学专家朱金顺撰著的“升级版”,分上下两编:上编为“新文学资料引论”,下编为“新文学考据举隅”。本书主旨在于:史料学就是求真,就是讲考据,讲新文学的版本、目录和校勘;考据学是中国学术研究领域的绝学,研究新文学必须继承它,新文学料学就是考据学在新文学料研究方面的运用。该书曾受到学界广泛赞誉,“为建立现代文学料学安放了第一块基石”。

  • 标签: 新文学史料学 中国现代 考据学 文学资料 学术研究 史料研究
  • 简介:作为《中华读书报》的大牌记者,舒晋瑜纵横游走于文坛名流之间,自然有着广阔的人脉和丰厚的写作资源。这既是优势.也容易迷失——文人群体惯于趋名逐利,特别看重她的话语权,许多人找上门来,请求她写,她常常被人情包围。

  • 标签: 文学史 个人 写作资源 文人群体 话语权 迷失
  • 简介:"新文学"和"现代文学"在不同的时期被赋予不同的内涵。从"新文学"到"现代文学"命名的更替,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延续和代替的过程,而是一个复杂、多元的生成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诸种文学经验被不断改写,一些不合时宜的因素被扬弃,在此一时代是主流的文学现象、作家作品在另一时代又可能被边缘化甚至被遮蔽。在这样一个复杂多元的文学书写过程中,如何选择、确立文学经典是关键问题所在。

  • 标签: 新文学 现代文学 文学史 意识形态
  • 简介:民国时期的文学著风格迥异,对《庄子》的书写也各有特色。文学著述者认可《庄子》一书对中国文学的滋养,但大多习惯以道家文学和诸子文学的视角来看待《庄子》,而不能把它统摄在散文这一文学类型之下,这与当时西学东渐后文学观念的转变有很大的关系。发掘民国时期文学著中《庄子》书写的得与失,可为深入研究《庄子》提供借鉴。

  • 标签: 中国文学史 民国时期 《庄子》 文学观念
  • 简介:接受美学认为,读者"自身就是历史的一个能动构成"。从历时角度研究文学作品的接受史,作为读者的文学书写者所书写的文学无疑是研究的重要参考。对于《西厢记》的接受史而言,可以观察从1904年至今的文学书写,并将其分为三个时期。这三个时期清晰地体现出《西厢记》接受史演变的轨迹,可为《西厢记》研究提供更广阔的思路。

  • 标签: 文学史书写 《西厢记》 接受史
  • 简介:民族文学批评的问题意识与范式转变反映在从少数民族文学批评到多民族文学批评的过程中.此前的许多关注少数民族文学批评的研究在“民族性”的内涵和外延之间缺乏明确的区分,导致了民族文学批评指称的混乱。当我们从世界文学格局和中国文学内部来讲,民族性所指完全不同,这有助于今后对少数民族文学民族性的继续深化理解。另一方面,问题意识的发掘是民族文学研究要面临的重要问题,也是推动民族文学批评范式转变的首要问题。

  • 标签: 多民族史观 问题意识 范式转变 民族性
  • 简介:至今,外国文学教材已发展出了诸多版本,然而在全球化的时代要求下,在进行外国文学教材编写时仍然有三个值得关注的问题一、如何使外国文学教材适应时代观念的变化;二、如何体现外国文学中蕴含的人文思想;三、如何在教材编撰的传承与革新中取得平衡。

  • 标签: 外国文学史 教材 观念
  • 简介:中国文学中的语图关系研究,必然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鉴往而知今,知今而明远,未来中国文学中的语图研究趋势,目前已经初现端倪。这种趋势首先体现在:一是图像选择的视野将更为广阔,二是文学文本研究范围的视野将更为开阔。此外,“重绘中国文学地图”的观念带给我们的启示意义不容忽视。最后,确立文学著作的语图配合学术规范,关注读图时代的语图关系,也是未来语图研究领域必然出现的新趋势。

  • 标签: 文本视野 文学地图 学术规范
  • 简介:香港回归20年周年之际,花城出版社推出黄万华教授的《百年香港文学》。这部个人独著的文学视野开阔、理念扎实、见解新颖,没有局限于一时一地,而是立足香港,从中华民族文学的整体格局中,凸显香港文学传统的形成,从而丰富“中国性”,呈现出现当代文学的一种写作新范式。

  • 标签: 现当代文学史 香港回归 花城出版社 民族文学 文学传统 中国性
  • 简介:中国文学中的语图关系研究,必然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鉴往而知今,知今而明远,未来中国文学中的语图研究趋势,目前来看已经初现端倪。这种趋势首先体现在:一是图像选择的视野将更为广阔,二是文学文本研究范围的视野将更为开阔。此外,“重绘中国文学地图”的观念带给我们的启示意义不容忽视。最后,确立文学著作的语图配合学术规范,关注读图时代的语图关系,也是未来语图研究领域必然出现的新趋势。

  • 标签: 拓宽文本视野 重绘文学地图 确立学术规范
  • 简介:《台湾女性文学》是一次成功的区域女性文学实践,它在史料整理、地域色彩、性别文化与批评等方面颇具特色。其努力,反映了当下中国文学研究领域走向成熟与细化的趋势。通过对三百多年台湾女性生活、文学创作与女性意识变迁的历史梳理,勾勒了作为中国文学一部分的台湾女性文学的发展轮廓。

  • 标签: 台湾女性文学史 性别视角 女性意识 文化变迁
  • 简介:经济全球化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趋势,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预言了这一历史趋势。不同历史条件下的全球化,对中国工业现代化具有不同性质的意义。20世纪中国工业文学和理论批评,反映了中国工业现代化过程的社会现实,成为反帝反封建与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一翼。著名美学家和批评家、国内唯一审美文化杂志《美与时代》副主编贾玉民教授、刘凤艳主编的《20世纪中国工业文学》一书,以历史的与美学的批评方法为主旋律,多角度、全方位地评介了20世纪中国工业文学创作与理论批评的发展成就,成为评介和探索中国工业文学创作和理论批评的扛鼎之作。

  • 标签: 全球化 现代化 《20世纪中国工业文学史》
  • 简介:“当代文学”的莫言书写,呈现出无法有效阐释的危机:或是认知错乱,或是极度失语;莫言成为一个巨大的意义缺失。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让“当代文学”陷入极大的自我反讽中。陈晓明对第一版《中国当代文学主潮》的修改,是对莫言获奖的回应,它与其说是解决问题,不如说是发现问题;与其说要改正观点,不如说要更新观念。“当代文学”无法有效阐释莫言的艺术经验并提取为文学意义,这并非偶然,而是有着深层次的原因。

  • 标签: “当代文学史” 莫言书写 历史化
  • 简介:常建的诗歌创作与汉魏六朝诗歌传统之间具有深厚的渊源关系。他的山水诗创作在艺术手法上承袭了大谢山水诗"极貌写物"之法,吸收了小谢诗清新秀美、光影灵动之特点,形成了自己山水诗"清远幽僻"之独特艺术风格。他的边塞诗、音乐诗等诗作也能在继承汉魏诗歌传统的基础上有所创新。同时,南朝乐府民歌及齐梁宫体也对其诗歌创作产生了一定影响。常建汲取汉魏六朝诗歌"通庄"的营养,加以个人的创造性发挥,最终汇入盛唐"大道",甚至被认为是盛唐诗坛上"超王越孟"的重要诗人,深刻影响了中唐李贺、孟郊等人的诗歌创作。

  • 标签: 常建 汉魏六朝 诗歌渊源 继承与创新
  • 简介:目前对于20世纪90年代的韩国文学尚无全面系统的文学的整理。本文选取了20世纪90年代具有代表性的两篇小说崔允的《灰色雪人》和梁贵子的《隐藏的花》进行了深入的分析,阐明了两篇小说特点及其在文学上的意义,进而揭示了20世纪90年代韩国文学的一些新流向及其产生的原因。

  • 标签: 崔允 梁贵子 1990年代 文学史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