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小儿斜视行水平加强减弱、下斜切断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2020-2到2021-4期间从我院选取斜视患儿一共100例展开分析研究,分组方法选择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50)和观察组(n=50),其中对照组实施水平加强、减弱治疗,观察组行水平加强、减弱、下斜切断联合治疗,将治疗效果、下斜功能恢复情况作为观察指标。结果:治疗总有效率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为80.00%、95.00%,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下斜功能正常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斜视行水平加强减弱、下斜切断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突出,提升了水平斜视的正位率,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水平肌加强减弱术 下斜肌切断术 小儿斜视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推拿治疗前斜角综合征。方法根据患者临床表现结合检查结果进行诊断并采用推拿手法进行治疗。结论让患者坐于治疗凳上,施者先用一手握住患肢腕部固定,用另一手反复捏揉颈肩及上肢部肌肉,使其放松,反复3~5遍。再用右手拇指着力,反复点揉天鼎、扶突、水突、缺盆等穴,用力要由轻逐渐加大。再用中指着力,反复抠拨患肢极泉穴、青灵穴等。再用拇指着力,反复点揉抠拨曲池穴、曲泽穴等。再用另一手拇指着力,反复点揉抠拨小海穴、少海穴等。再掐揉内外关、合谷、中渚等穴。最后,再反复捏揉颈肩及上肢肌肉,顺序牵拔五指,拍打颈肩及上肢四面肌肉。如无拍子,可用虚拳拍打法。

  • 标签: 推拿 治疗 前斜角肌综合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一种新的内镜额部除皱方法并总结其临床效果。方法2010年1月至2017年1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成形外科119例患者行内镜额部除皱。该式在额上做平行切断以改善额部皱纹。部分降眉、皱眉用微创钳钝性咬除。中不使用固定装置,也不行缝扎固定。术后对患者发放相关FACE-Q量表评估满意度,并测量手术前后眉部位置。结果术后1周,119例患者肿胀基本消除,眉间纹、额横纹明显减轻或消失。眉部测量显示,患者眉毛有明显抬高。FACE-Q量表结果显示,患者对术后额部皱纹、眉间皱纹改善满意度高,对手术结果满意度高;患者自觉年轻7岁。该式常见的早期并发症是额部暂时性皮肤麻木,其次是发际线后退。结论内镜额部除皱式可有效改善额部、眉间皱纹,满足患者需求。

  • 标签: 内镜 美容技术 额部除皱 FACE-Q量表 患者汇报结局
  •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拇收切断联合改良scraf截骨治疗拇外翻畸形,为拇外翻畸形提供确实又有效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对31例(38足)年龄24~63岁的女性患者,其中单足9例,双足22例进行拇收切断联合改良scraf截骨治疗,通过手术前后的相关指标评价结果了解手术治疗效果.结果手术后各项评价指标均较治疗前有显著的改善.结论拇收切断联合改良scraf截骨治疗拇外翻畸形是临床上可以采用的确实有效的治疗方法.关键词拇外翻;拇收切断;改良scraf截骨ClinicalefficacyofadductormuscletocutcombinedimprovementscraftheosteotomyforhalluxvalgusdeformityAbstractObjectiveadductormusclecutcombinedwithimprovedtreatmentscrafosteotomyforhalluxvalgusdeformity,andtogiveapreciseandeffectiveclinicaltreatmentforhalluxvalgusdeformity.Methods31cases(38feet)aged24to63-year-oldfemalepatient,whichisonefootninecases,feet(footsurgery29)adductormusclecutcombinedwithimprovedscrafosteotomyforthetreatment,beforeandaftersurgerytheevaluationresultsoftherelevantindicatorsforsurgicaltreatment.ResultsThepost-operativeevaluationthanbeforetreatment,asignificantimprovement.ConclusionTheadductormusclecutsurgeryjointimGprovemKeenytwsocrrdasftheosteotomyfortreatmentofhalluxvalgusdeformityisareallyeffectivetreatmentcanbeusedinclinical.Halluxvalgus;Adductormuscletransection;Modifiedscrafosteotomy中图分类号R68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1-5302(2015)09-0660-01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下斜切断减弱在儿童斜视伴下斜功能亢进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就诊于我院的84例儿童斜视伴下斜功能亢进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各42例。研究组行水平加强减弱联合下斜切断治疗,对照组行水平加强减弱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水平斜视度数、下斜功能改善情况及生活质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水平斜视度数为(7.22±1.09)°,低于对照组的(10.23±2.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下斜功能亢进比例低于对照组,下斜功能正常比例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躯体功能、认知功能、情绪功能和角色功能评分与对照组相比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下斜切断减弱可有效改善儿童斜视伴下斜功能亢进的斜视症状和水平斜视度数,促进下斜功能恢复,提高预后效果。

  • 标签: 斜视 下斜肌功能亢进 下斜肌切断减弱术 水平肌加强减弱术
  • 简介:目的探讨选择性皮神经分支部分切断治疗脑瘫病儿肘部痉挛状态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65例(81侧)肘部痉挛状态病人的病历资料.结果病人术后均感肘部痉挛状态缓解,术后6周运动功能改善75侧(92.6%).平均随访26个月,肘部痉挛状态缓解77侧(95.1%),运动功能改善73侧(90.1%),生活质量提高61例(93.8%).结论选择性皮神经分支部分切断是治疗脑瘫病儿肘部痉挛状态安全有效的显微外科手术方法.

  • 标签: 脑性瘫痪 肌皮神经 去神经支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下斜切断治疗下斜亢进的V型斜视的疗效。方法手术治疗下斜亢进的外斜V型斜视12只眼。将下斜于外直与下直间钩出,用两把纹丝钳分别夹住,中间距离5mm,纹丝钳间剪断下斜,电凝两断端。术后随访2周至6个月。结果术前V型外斜向上方注视比下方注视均大于40棱镜度,双下斜亢进+++和++各6只眼。术后仍有2只眼下斜功能亢进,但为+。没有病人注视原在位时有复视或垂直斜视。结论下斜切断治疗下斜亢进的V型斜视有效。

  • 标签: 下斜肌切断 治疗下斜肌亢进 V型斜视
  • 简介:女性腹股沟疝发病率远低于男性。根据Lichtenstein报道的6321例成人腹股沟疝中,男性占94%,女性仅占6%[1]。其中女性疝中以腹股沟斜疝居多,其次为股疝,直疝罕见。对于女性腹股沟斜疝中是否切断子宫圆韧带国内外尚无统一意见[2]。然而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作为维持女性子宫位置重要结构,子宫圆韧带得到保留[3]。本文主要探讨女性腹股沟斜疝无张力修补中对子宫圆韧带的处理。

  • 标签: 子宫圆韧带 女性腹股沟疝 无张力修补术 股疝 子宫位置 腹膜前间隙
  • 简介:背景与目的:目前治疗环咽失弛缓症的方法较多,但有些治疗方法患者的依从性较差,有些治疗方法需长期腹部带管,同时容易出现造瘘口周围感染。本文探讨环咽切断在鼻咽癌及颅脑肿瘤治疗后环咽失弛缓症中应用的有效性及可行性。材料与方法:2005年6月至2010年1月诊断为环咽失弛缓症患者8例,其中鼻咽癌放疗后6例,颅脑肿瘤术后2例。结果:8例患者均接受环咽切断,术后患者可进食固体或软食,进食时间缩短,体重增加。结论:环咽切断是治疗鼻咽癌及颅脑肿瘤治疗后环咽失弛缓症的有效手段,可明显改善患者吞咽困难症状,提高生存质量。

  • 标签: 环咽肌失弛缓症 鼻咽癌 颅脑肿瘤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胃迷走神经切断。方法查阅文献资料并结合个人经验进行归纳总结。结论迷走神经切断去除了壁细胞的直接迷走刺激,降低了壁细胞对胃泌素的敏感性,对胃十二指肠溃疡有确切疗效。

  • 标签: 胃迷走神经切断术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牙髓切断治疗牙髓疾病。方法根据患者临床表现结合检查结果进行诊断并治疗。结论牙髓切断(pulpotomy)是指切除炎症牙髓组织,以盖髓剂覆盖于牙髓断面,保留正常牙髓组织的治疗方法。根据所用盖髓剂的不同,牙髓切断主要分为意义不同的两种①氢氧化钙牙髓切断,使断端愈合,保持健康的活髓;②甲醛甲酚牙髓切断,固定断端下方的牙髓组织。

  • 标签: 牙髓切断术 治疗 牙髓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手法松解联合牵伸训练治疗前斜角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治疗组采用手法松解联合牵伸训练治疗,对照组采用坐位颈椎电动牵引治疗。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VAS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治疗组较对照组明显;两组临床疗效评估,治疗组总有效率92.5%,对照组总有效率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法松解联合牵伸训练治疗前斜角综合征临床疗效良好。

  • 标签: 前斜角肌综合征 手法松解 牵伸训练
  • 简介:摘要:目的:本论文研究了一种新型的治疗足痉挛畸形的方法,即显微镜下选择性胫神经支神经束切断。方法:该手术通过显微镜的引导下,有选择地切断胫神经支神经束,从而达到矫正足痉挛畸形的目的。为了评估该技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我们对一组20名患有 足痉挛畸形的患者进行了手术,并进行了术后随访观察。结果:显微镜下选择性胫神经支神经束切断在矫治足痉挛畸形方面具有良好的效果。术后观察发现,在手术后的一定时间内,患者的足部痉挛明显减轻甚至消失,步态得到了改善。此外,术后并未观察到明显的并发症或不良反应。结论:显微镜下选择性胫神经支神经束切断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足痉挛畸形的方法。然而,由于样本量较小且随访时间有限,进一步研究仍然是必要的,以进一步验证该方法的长期效果和安全性。

  • 标签: 显微镜下 选择性胫神经 肌支神经束 切断术矫治 足痉挛 畸形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不同注药方法对斜角间沟臂丛神经阻滞效果的影响。方法将600例拟行上臂中下1/3以下部位手术病人随机分为三组,于斜角间沟处用便携式神经刺激器进行定位后,按分组要求注入局麻液,即I组取头高45°体位注入局麻液;II组在注入局麻液同时压迫注射点上方;Ⅲ组注入局麻液后自近端向远端进行皮肤按揉。所用局麻液均为0.375%罗哌卡因30ml。结果II组和Ⅲ组病人臂丛神经被完善阻滞效果优于I组。结论斜角间沟臂丛神经阻滞时压迫注射点上方或注入局麻液后自近端向远端进行皮肤按揉,有助于提高臂丛神经阻滞效果。

  • 标签: 麻醉 神经阻滞 臂丛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手法松解斜角对颈型颈椎病的临床方法和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3月至2018年4月期间收治的62例颈型颈椎病患者,将患者以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均采用手法松解斜角治疗,分析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优良率(96.77%)优于对照组(64.52%),(P<0.05)统计学意义存在。观察组症状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统计学意义存在。结论手法松解斜角对颈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显著,效果好,值得在临床上予以推广使用。

  • 标签: 手法 松懈 斜角肌 颈型颈椎病
  • 简介:【摘要】目的:现观察探究以按摩斜角为主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观察对象为随机选取2021年1月-12月在我院诊治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共计100例,按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西医组(50例)和中医组(50例)两组。 观察记录两组患者在不同治疗方案后治疗效果的对比以及治疗前后VAS评分及神经功能评分对比。结果:经数据分析,两组患者经不同治疗方案实施后,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