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3
25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区的林业发展情况相对稳定,文章重点针对该地区林业产业的发展现状相关内容作出分析,给出了相应的发展策略,希望能够引起相关业内人士的关注,以此来推进该地区林业产业的稳步、持续、全面发展。

  • 标签: 凉山彝族自治州 林业产业 发展建议
  • 简介:摘要

  • 标签:
  • 简介:摘要:2020年两会期间,总书记的一句话为中国的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一时之间,全国各地掀起了“地摊热”。地摊经济虽然由来已久, 但是自身还是存在诸多局限性。本文有针对性的分析在地摊经济中地摊经营者权利与义务的统一问题。

  • 标签: 地摊经济 地摊经营者 权利与义务
  • 简介:摘要:市场经济发展下,我国科学技术不断进步,农业也得到了发展。但是,不可控自然灾害的影响下,不仅降低了农产品的质量,也使得农民收入受到严重威胁,因此,气象服务在农业防灾减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也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主要结合湖南省湘西自治气象服务开展实际,重点分析了气象服务在农业防灾减灾中的应用,旨在提出提高气象服务在防灾减灾应用中的举措,从而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参考价值,保障农业生产的正常进行,为整个农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

  • 标签: 气象服务 农业防灾减灾 应用
  • 简介:摘要:本文凉山彝族自治喜德县李子乡的120名居民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查阅法、走访交谈法、问卷调查法等研究方法,发现喜德县篮球运动参与者大都在30岁以内,学生和青年居多,农民的比例很小;各民族间的篮球参与者存在较大差异;篮球活动的形式多样,锻炼强度每周2次的人数居多。针对喜德县篮球运动的发展现状,相应的具体实施对策,以期为促进篮球运动在喜德县更为健康的推广和发展提供理论基础。

  • 标签: 喜德县篮球运动 发展情况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2015—2019年西双版纳傣族自治(西双版纳)流行性腮腺炎的流行特征,为进一步预防控制流行性腮腺炎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2015—2019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报告的流行性腮腺炎病例和暴发疫情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西双版纳2015—2019年共报告2 452例流行性腮腺炎,年平均报告发病率为41.87/10万;男、女性报告发病率比为1.16∶1.00;夏冬季为高发季节;0~14岁人群发病率最高(154.39/10万);总病例的64.23%为学生,7次暴发疫情均发生于学校。2015—2019年共接种136 433剂含腮腺炎成分疫苗,其中104 133剂为麻疹-腮腺炎-风疹联合疫苗,其余为腮腺炎疫苗。结论2015—2019年西双版纳流行性腮腺炎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建议完善麻疹-腮腺炎-风疹联合疫苗儿童免疫规划,提高疫苗接种覆盖率,做好学校晨检工作,加强预防接种证查验工作和流行性腮腺炎的主动监测。

  • 标签: 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病学特征 监测
  • 简介:摘要:利用昌吉10个气象站1961—2010年的降水量资料,运用标准偏态系数和峰度系数检验方法,对各站月、年降水量进行了正态性分析。结果表明:昌吉70%的台站年降水量服从正态分布,月降水量多不服从正态分布。对降水量序列进行开平方根或立方根处理后,年降水量全部通过正态性检验,月降水量95%的台站通过正态性检验。年降水序列均以正偏为主,年降水原序列峰度系数以正值为主,平方根序列和立方根序列则以负值为主。对各站月降水量偏态系数进行平均,发现原序列均为正偏,平方根序列以正偏为主,而立方根序列以负偏为主;各站的偏度系数均为原序列最大,立方根序列最小。所有台站月降水量原始序列的峰度系数均为正数,开平方根和立方根后的峰度系数则正负相间。

  • 标签: 昌吉州 降水量 正态分布 正态性检验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德宏)跨境婚姻家庭HIV感染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2017年5月至2018年6月,以17 594户登记在册的跨境婚姻家庭为研究对象,开展全员筛查为目标的横断面调查,以问卷形式收集调查对象的信息,并同时进行HIV抗体检测。结果有32 400名研究对象完成HIV抗体检测,HIV感染率为2.27%(736/32 400),中国籍和缅甸籍的HIV感染率分别为2.44%(375/15 372)和2.12%(361/17 028)。夫妻双方HIV检测结果均已知的13 853户跨境婚姻家庭中,双阴性、双阳性和单阳性家庭数分别为13 415(96.84%)、142(1.03%)和296户(2.13%),单阳性家庭分为仅丈夫阳性家庭167户(1.20%)和仅妻子阳性家庭129户(0.9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跨境婚姻家庭中,丈夫感染HIV的主要危险因素为吸毒史和高危性行为史,而妻子感染HIV的主要危险因素为高危性行为史。结论德宏跨境婚姻家庭的HIV感染率较高,需加强HIV检测、预防和行为干预工作。

  • 标签: 跨境婚姻 艾滋病病毒 感染率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大理白族自治(大理)2017至2019年结核分枝杆菌(MTB)对常用抗结核药物的耐药情况及其空间分布规律,为结核病治疗和耐药结核病防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大理12县(市)定点人民医院结核病实验室痰标本分离的1 013株分枝杆菌菌株,采用比例法对6种抗结核药物进行药敏试验及菌种鉴定。运用ArcMap10.2和GeoDa1.14软件对MTB耐药情况进行地图可视化展示和空间自相关分析,即莫兰指数(Moran′s I指数)。结果2017至2019年大理MTB药敏试验耐药率分别为10.33%(28/271)、10.35%(55/531)和30.00%(51/170),呈上升趋势(χ²=26.62,P<0.05)。在1 013份样本中MTB 972株(95.95%)、非结核分枝杆菌(NTM)41株(4.05%)。972株MTB总耐药率13.79%(134/972),其中单耐药率6.59%(64/972)、耐多药率4.84%(47/972)、多耐药率2.06%(20/972)、广泛耐药率0.31%(3/972)。耐药谱共有25种组合。NTM检出率为4%(41/1 013),其中弥渡县检出率最高(0.89%,9/1 013)。空间分布特征显示各县市间MTB耐药株数具有空间负相关性(Moran′s I值为‒0.367,P<0.05),说明各县市之间无聚集性耐药,表现为个别县市耐药显著。永平县和南涧彝族自治县为低高值聚集,云龙县为高低值聚集。结论2017至2019年大理MTB耐药情况呈现上升趋势;地区间的耐药株数区域显著性大。

  • 标签: 分枝杆菌,结核 抗结核药 药物敏感性试验 空间自相关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凉山彝族自治(简称“凉山”)艾滋病高流行地区HIV阳性孕产妇家庭收入及家庭灾难性卫生支出情况。方法于2018年12月至2019年1月,从凉山17个县(县级市)中的2个高流行县招募孕产妇,共纳入250名孕产妇,HIV阳性和阴性孕产妇分别有133、117名。问卷调查收集孕产妇个人基本情况、家庭基本情况、2017年家庭年收入、2017年家庭卫生年支出、2017年孕产相关支出等信息,分析家庭灾难性卫生支出发生率及平均差距和相对差距。结果HIV阳性孕产妇家庭平均年收入为7 000元、家庭卫生平均支出为2 000元,HIV阴性家庭分别为10 000元和3 000元。在15%、25%和40%的界定标准下,HIV阳性孕产妇家庭灾难性卫生支出发生率分别为39.10%、33.83%和27.82%,其平均差距分别为34.84%、31.17%和26.65%;HIV阴性孕产妇家庭灾难性卫生支出发生率分别为38.46%、33.33%和23.93%,其平均差距分别为31.68%、28.35%和24.22%。结论凉山艾滋病高疫情地区灾难性卫生支出发生率整体较高且影响严重,其中HIV阳性孕产妇家庭可能更严重。建议加大医疗保险补偿和医疗救助力度,以减少灾难性卫生支出对其的影响。

  • 标签: HIV 孕妇 卫生经费支出 灾难性卫生支出 凉山州
  • 简介:摘要:在昌吉“ 十三五”规划实施期间,昌吉全面聚焦残疾人“两不愁、三保障、两扩面”工作,全力推进残疾人同步小康进程。在残疾人脱贫攻坚、就业增收、康复服务、教育培训等方面取得了新成效。昌吉的残疾人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残疾人生活状况得到了明显改善。但同时也存在残疾人精准扶贫任务非常艰巨、农村残疾人的保障水平不高、基础设施不完善、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不足等薄弱环节,需要进一步加强工作。

  • 标签: 昌吉州 残联 “ 十三五”规划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2010-2019年凉山彝族自治布拖县抗病毒治疗HIV/AIDS的死亡影响因素,为今后制定可持续的抗病毒治疗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收集2010-2019年布拖县接受抗病毒治疗HIV/AIDS与死亡者基本和随访信息,按病例数2倍抽样组成对照组,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其死亡的影响因素。结果研究对象为抗病毒治疗的HIV/AIDS 3 355例,死亡组1 179例,对照组共2 176例。其中,30~49岁占81.34%,男性占69.09%,彝族占99.55%,已婚或同居占91.12%,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占95.77%,农民占88.4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研究对象的死亡风险因素中,年龄≥50岁是18~29岁的5.08倍(95%CI:3.05~8.48)、女性是男性的0.70倍(95%CI:0.52~0.94)、注射吸毒传播途径是异性性传播途径的1.43倍(95%CI:1.06~1.91)、治疗前CD4+T淋巴细胞计数(CD4)≥350个/µl是CD4<200个/µl的0.38倍(95%CI:0.30~0.48)、最近1次使用含洛匹那韦/利托那韦(LPV/r)抗病毒治疗方案是司他夫定(d4T)+拉米夫定(3TC)+奈韦拉平(NVP)/依非韦伦(EFV)方案的0.04倍(95%CI:0.01~0.18)、耐药是不耐药的3.40倍(95%CI:2.13~5.42),无病毒载量结果且未做耐药检测是不耐药的12.98倍(95%CI:10.28~16.40)。结论年龄、性别、传播途径、治疗前CD4、最近1次抗病毒治疗方案、抗病毒治疗后耐药检测情况是布拖县接受抗病毒治疗HIV/AIDS的死亡影响因素。应扩大病毒载量和耐药检测覆盖面,科学更换抗病毒治疗方案,开展依从性教育和医务人员培训,降低抗病毒治疗HIV/AIDS死亡率。

  • 标签: 艾滋病病毒 抗病毒治疗 死亡 影响因素 病例对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德宏)抗病毒治疗的HIV感染者血小板动态变化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纵向观察抗病毒治疗的HIV感染者血小板动态变化情况,采用线性混合模型分析血小板动态变化的影响因素,并进行敏感性分析和分层分析。结果基线招募761例HIV感染者,随访次数≥1次的HIV感染者608例,随访率为80.0%(608/761),6、12和24个月的随访HIV感染者分别为374、555和233例。基线及各次随访的平均血小板计数和血小板计数偏高(>300×109/L)的比例女性均高于男性(P<0.05)。在无明显肝纤维化的HIV感染者中,女性的基线及各次随访的平均血小板计数均高于男性(P<0.05);有肝纤维化的HIV感染者中,基线平均血小板计数女性仍高于男性(P<0.05),但各次随访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多因素线性混合模型分析结果显示,随访血小板计数与女性(β=5.90,95%CI:1.09~10.70,P=0.016)、基线血小板计数(β=0.82,95%CI:0.79~0.86,P<0.001)和随访时间(β=1.76,95%CI:1.52~2.01,P<0.001)呈显著正相关。对同时有12和24个月随访记录的220例HIV感染者进行敏感性分析,结果提示,随访血小板计数与女性(β=10.50,95%CI:2.24~18.74,P=0.013)、基线血小板计数(β=0.71,95%CI:0.65~0.77,P<0.001)和随访时间(β=1.60,95%CI:1.20~1.99,P<0.001)呈显著正相关;与年龄(β=-0.42,95%CI:-0.78~-0.06,P=0.021)呈负相关。结论抗病毒治疗后,HIV感染者血小板计数逐渐增加。女性HIV感染者平均血小板计数持续高于男性,应关注HIV感染者血小板计数的性别差异,及时给予干预,以减少相关疾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

  • 标签: 艾滋病病毒 血小板计数 性别 肝纤维化 纵向研究
  • 简介:摘要:以昌吉玛纳斯棉区为研究对象,分析了2008—2014年棉区春播期膜内5 cm地温、气温变化趋势以及气温与覆膜内、外地温的关系,结果表明:近年来玛纳斯棉区春播期内气温和膜内外5 cm地温变化趋势一致,均有所上升,且膜内5 cm地温显著高于膜外地温和日平均气温。棉田覆膜内外5 cm地温与气温之间显著相关(ρ≤0.01),棉田覆膜内5 cm地温≥10~12 ℃时,对应的日平均气温界限范围为5.6-7.5 ℃;检验绝对误差平均为1.0 ℃,2013和2014年预报检验绝对误差分别为0.4、0.6 ℃。为更好地开展棉花播种期气象服务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棉花种植区 地膜覆盖 5cm地温 气温 相关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大理白族自治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和病原学构成,为制订手足口病的防控措施提供科学决策和依据。方法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收集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大理白族自治手足口病病例的人口学资料,分析患者的发病率,流行病学特征,采用实时反转录聚合链反应检测手足口病患者粪便标本中的柯萨奇病毒A组16型、肠道病毒71型和其他肠道病毒核酸。统计学方法采用χ2检验。结果2015年至2019年,大理白族自治共报告手足口病30 730例,年均发病率为171.50/10万,2016年至2019年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其中重症病例24例(0.08%)。年均发病率居前3位者分别为永平县、宾川县和大理市。6月至7月为夏季发病高峰,共报告病例9 168例(29.83%);9月至10月为秋季流行高峰,共报告病例5 988例(19.49%),夏季高峰流行强度高于秋季高峰。30 730例病例中,男17 373例,女13 357例,男性年均发病率为120.29/10万,高于女性的75.83/10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 637.467,P<0.01)。幼儿期(1~<3岁)的发病率最高,其次为学龄前期(3~<6岁),分别为4 158.96/10万和1 953.11/10万。从幼儿期开始,发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降低;重症病例集中在幼儿期,共报告16例,占重症病例数的66.67%。人群分类以散居儿童为主,共报告20 516例(66.76%)。1 294例实验室确诊病例中,柯萨奇病毒A组16型感染者792例(61.21%),肠道病毒71型感染者为320例(24.73%),其他肠道病毒感染者182例(14.06%)。结论大理白族自治手足口病发病具有明显的季节、年龄和人群特征,应加强部门合作、健康教育,严格落实各项防控措施,以降低发病率,并提高重症病例的早期识别救治能力。

  • 标签: 手足口病 流行病学特征 病原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简称恩施)人间布鲁菌病(布病)的流行病学及临床特征,为当地布病的防控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收集2012-2019年恩施布病报告病例资料(来源于"恩施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和恩施辖内各县市医院病历系统),对人间布病病例的三间分布情况(人群、时间、地区分布)和临床表现进行统计学描述和分析。结果2012-2019年恩施共报告布病病例78例,年均发病率为0.193 5/10万。在报告的78例布病病例中,男女性别比为2.12∶1.00(53∶ 25);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30~59岁,占75.64%(59/78);职业以农民为主,占88.46%(69/78);主要接触动物为羊,占80.77%(63/78)。全年均有布病报告病例,主要发病月份为5、6、9、11、12月,占总发病数的55.13%(43/78)。2012-2019年恩施除咸丰县和鹤峰县外其他各县市均有病例报告,其中利川市病例最多,为55例(70.51%)。布病报告病例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乏力、多汗、肌肉关节痛,分别占98.72%(77例)、89.74%(70例)、79.49%(62例)、69.23%(54例)。结论恩施布病患者以中青年男性农民为主,利川市发病率最高。相关部门应加大对布病的宣传力度,提高群众的防病意识,加强针对高风险人群和地区的防控,以减少布病发生。

  • 标签: 布鲁杆菌病 流行病学 临床特征
  • 简介:摘要:本文通过对昌吉2016-2020年农村生活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的监测,全面了解昌吉农村生活饮用水水质状况,为农村生活饮用水的有效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在昌吉三县(市)所设置的34个农村生活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监测点中,29个水源地水质达标,水源地水质达标率83%。主要影响指标为硫酸盐、总硬度、溶解性总固体,建议优化水厂水质处理工艺,加大各项标准的执行和监管力度,以保障农村居民的身体健康。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