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暴雨袭城。7月21日,北京遭遇61年来最大强降雨,交通瘫痪,公路被淹,积水处处。部分山区降水量超过400毫米,导致山洪泥石流暴发。截至发稿时,共有79人在此次特大自然灾害中遇难。暴雨冲刷下,京城遭遇前所未有的公共服务管理和基础设施建设考验,更带来对人性中善恶美丑的重重拷问。

  • 标签: 暴雨 大爱 基础设施建设 自然灾害 服务管理 降水量
  • 简介:梅汛期(6月1日~7月10日)是我市暴雨的集中时段,往往引起严重的洪涝灾害。研究指出:切变线在梅汛期是造成我省暴雨的主要天气系统。据我们统计,切变线(涡切、暖切、冷切)亦是造成我梅汛期暴雨的主要天气系统。切变线北侧的冷性高压和南侧的副热带高压的辐合往往引起动力性和热力性不稳定,而500hPa的华西槽东移又促使垂直运动的发展,如700hPa、850hPa配合有低涡东传并配有西南急流,则中低层辐合进一步加强,并有利于水汽源源不断地输送。这些都是形或我暴雨的必要条件。县站用物理意义明确的总温度和气团参数等作判别指标,使暴雨更具体,这样二者结合是提高大到暴雨预报能力较理想的方法。

  • 标签: 暴雨日 低层辐合 总温度 热带高压 低涡 暴雨预报
  • 简介:1985年5月24日半夜至25日,兰州市出现了一场暴雨,日雨量达45.0mm。这是一次遍及青海、甘肃、宁夏、陕西的大范围降水,雨强中心在兰州、临夏。兰州市内又以七里河、城关及榆中县的梁坪、上庄一带雨量为,普遍达40—50mm,实属罕见。打破了兰州自1932年以来春季日雨量

  • 标签: 兰州暴雨 暴雨过程 过程分析
  • 简介:摘要:根据太谷国家基本气象观测站1962年-2021年降水观测资料,统计降雨量(日数)、暴雨降雨量(日数)等数据,建立一元线性趋势方程,分析月暴雨量(日数)、年暴雨量(日数)及年代暴雨量(日数)的变化特征,得出:太谷近60年暴雨量呈增加趋势,21世纪10年代增加最为明显;一年之中暴雨集中在6-9月,7月、8月出现最多。随着暴雨天气增多,气象部门应该加强对暴雨的监测,加强部门合作和完善预警信息发布机制。

  • 标签: 暴雨 防御措施
  • 简介:摘要最大历时点暴雨参数图件是建立省级地区暴雨径流查算数据库成果的核心要件,而对雨量站的暴雨统计参数进行插优化成为建立查算数据库的关键。本文以广东省暴雨径流查算图表中分布全省的508个雨量站的最大6小时点暴雨均值为基础数据,分析了不同像元尺度、不同插方法对上述示例数据进行插的精度影响,结果表明在不考虑外加变量情形下,全省最大6小时点暴雨均值的插以2000m空间分辨率,以经验贝叶斯克里金法和径向基函数法为最佳。为了进一步提高精度的需要,针对广东省地区的实际,选用了以高程、距海岸线距离为协变量的协同克里金法,通过插比较,此方法预测的稳定度比经验贝叶斯金的稳定度提高26.05%,插结果比后者更接近暴雨均值线和暴雨中心地区分布规律,因此在省级地区最大历时点暴雨均值插实践中是一种整体精度更优的插方法。

  • 标签: 暴雨径流 插值 经验贝叶斯克里金 协同克里金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MRI基本征象结合ADC鉴别诊断垂体腺瘤和鞍脑膜瘤的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42例垂体腺瘤和40例鞍脑膜瘤,所有病例术前行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和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DWI)检查,并在肿瘤实体部分测量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与病理结果比较分析。统计学方法使用t检验、卡方检验,并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评估各参数鉴别两组肿瘤的诊断效能。结果垂体腺瘤和鞍脑膜瘤间,明显强化(33%/95%,χ2=33.581)、束腰征(93%/7.5%,χ2=50.831)、包绕颈内动脉(95%/57.5%,χ2=16.390)、蝶鞍扩大(93%/52.5%,χ2=16.998)、垂体不能辨认(95%/47.5%,χ2=23.135)和垂体柄不可见(90%/62.5%,χ2=7.761),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垂体腺瘤和鞍脑膜瘤的ADCmax (ADCmean和ADCmin)分别为(1.126±0.266)×10-3 mm2/s和(0.855±0.176)×10-3 mm2/s [(1.052±0.271)×10-3 mm2/s和(0.817±0.177)×10-3 mm2/s,(0.971±0.288)×10-3 mm2/s和(0.777±0.182)×10-3 mm2/s),P<0.001]。在ADC中,ADCmax诊断效能最优,AUC为0.877 (95% CI,0.791~0.962),当ADCmax阈值为0.970 × 10-3 mm2/s时,鉴别二者的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81%、92.5%。结论MRI基本征象结合ADC对垂体腺瘤和鞍脑膜瘤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可提高术前诊断准确率。

  • 标签: 垂体大腺瘤 鞍区脑膜瘤 磁共振成像 扩散加权成像 表观扩散系数
  • 简介:1963年8月的洪水是清河流域建国以来记录到的一次最大洪水。造成这次洪水的暴雨强度、范围广、历时长,为海河流域有记录以来的最大暴雨,也是全国大陆长历时暴雨的最高记录。清河流域白洋淀以上(包括北支,面积30940km~2)8月上旬暴雨总量为165.3亿m~3,折合水深534.2mm,相当于50年一遇。此场暴雨地表总产水量为75.34亿m~3。洪水冲毁桥梁、堤坝,京广路两侧平原地区连成一片泽国,保定市部分地区水深1~3m。洪水所到之处给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损失,后果惨重。30年过去了,人们仍记

  • 标签: 大清河流域 白洋淀 洪水调度 产流量 洪水调节 1963年
  • 简介:通过对暴雨前期的环流形势特征以及物理量场分布的诊断分析,揭示了2006年1月18~19日长江下游一带的冬季暴雨过程是以尺度西风环流形势的调整为背景,低层切变辐合强烈,急流强劲。虽然在物理量场分布上与汛期暴雨有一定的差别,但有利的水汽条件、能量条件和动力条件仍保证了这次冬季暴雨的发生和维持。多家数值预报产品对暴雨的产生均有较好的反映,可以为暴雨的预报提供有力的参考依据。

  • 标签: 冬季暴雨 环流特征 物理量场 数值预报
  • 简介:河西走廊地处中纬度沙漠边缘,气候干燥,然而夏季短时间的降水往往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目前对河西走廊暴雨过程中的水汽问题尚没有较一致的看法。针对这一问题,我们从1979年至1983年,河西走廊

  • 标签: 暴雨过程 水汽输送 辐合 西北气流 水汽通量 环流形势
  • 简介:本文利用探测资料和数值预报产品从天气形势、物理量场配置和卫星云图的演变特征等方面对2003年7月29日夜间到30日白天青海境内的暴雨降水天气过程和预报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南部暖湿气流向北输送与西风带低槽分裂东移的冷空气在青海东北部交绥是造成这次大到暴雨的主要原因,西宁单站高空特性层层数持续增多、大多数等压面层湿度显著增加是这次大到暴雨天气产生的前兆。

  • 标签: 青藏高原 暴雨 天气过程分析 数值预报 天气形势 冷空气
  • 简介:1988年6月6日,张掖地区出现了一次区域性的大一暴雨天气过程,其中张掖26.7毫米,高台26.0毫米,临泽37.1毫米,肃南30.0毫米,民乐35.0毫米,山丹21.3毫米,仅次于1974年7月30日的暴雨降水量。本文从天气动力学入手进行分析,基本上找出了形成这次大一暴雨的机制和预报着眼点。

  • 标签: 预报着眼点 天气动力学 低涡 垂直速度 环流形势 西北气流
  • 简介:2012年7月21日清河系北支发生"96.8"以来最大一次暴雨洪水,造成人员伤亡和经济的重大损失。本次从暴雨洪水特点、洪水行进过程、河道行洪水量损失及山区河道管理和建设方面,提出了加快北支南拒马河、白沟河的治理和小清河、兰沟洼两个蓄滞洪安全建设的重要性。

  • 标签: 暴雨 洪水 行洪 清障 建议
  • 简介:1、浙江临安大气成分本底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311300, 2、浙江省杭州市临安气象局 311300, 3、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浙江分院 311300 摘要: 2019年 7月 12日 10时到 13日 20时临安普降大暴雨,全区面雨量 140.2 mm,最大清凉峰风景区 195.8毫米,直接经济损失 3814.5万元。此次过程中,临安上空中高层槽的稳定维持,低层急流发展、低涡东移为降水提供良好动力条件。来自南海和东海的水汽先后补充,使中低层大气有较好的水汽提条件。本文通过对此次天气过程的降水机制分析 ,为本地暴雨预报预警等灾害天气提供参考依据,对于防灾减灾和减少灾害损失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 标签: 大暴雨 临安 天气过程 分析
  • 简介:凤翔县8月份暴雨预报方法罗斌义(凤翔县气象局凤翔·721400)1暴雨天气分析1959~1994年凤翔共出现暴雨27次,主要出现在5~9月份,其中8月份12次,占总次数的44%。从小天气图分析,我县8月份暴雨基本上产生在西风槽东移与副热带高压...

  • 标签: 大~暴雨 凤翔县 预报方法 预报指标 西安 上升运动
  • 简介:一阵风吹过,老天板起了脸,怒气腾腾地向大地咆哮.地上零落的树叶被吹得漫天飞舞。

  • 标签: 《暴雨》 小学 作文 秦紫瀚
  • 简介:摘要: 2020年 7月 2日,上饶地区出现暖中尺度对流性大暴雨天气过程。中尺度分析显示了该过程上干下湿、上冷下暖的结构特征,各项不稳定指数符合强降水天气发生发展的条件。对地面辐合线抬升作用的考虑不足,是此次预报失误的主要原因。从雷达回波可以发现,强降水发生区域有多个中尺度对流回波单体和回波带在发展中经过,而发展中的中尺度对流回波单体的降水效率非常高,引发多地的短时强降水,这种“列车效应”的影响下,最终造成此次大暴雨天气。

  • 标签: 中尺度对流 物理量场 地面辐合线 列车效应
  • 简介:摘要本文利用地面观测资料、高空探测资料以及NCEP再分析资料等,对2016年6月28日重庆市綦江暴雨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此次暴雨天气具备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以及造成的危害性特别的特点。綦江2016年6月28日主要呈2槽1脊型,有一槽主要分布在内蒙古——华北——重庆一带。暴雨过程主要是在500hPa高空槽和中低层区域的西南急流的共同影响下形成的。綦江较为强盛的西南气流,同时处在西南急流出口区域的前方区域,为暴雨过程的发生发展提供较好的条件。綦江处在水汽通量附近,为綦江暴雨过程的发生提供了有利的水汽条件。綦江在6月28日的K指数特别,非常有利于暴雨过程的形成。

  • 标签: 綦江区 暴雨 天气形势 物理量场
  • 简介:摘要暴雨强度公式是当前市政排水设计的重要公式,通过相应的公式能够为城市排水系统的设计提供数据保障。尤其是雨水排放系统,必须将城市的降水情况作为管网设计的首要参考对象,才能对排水系统做出进一步研究。而随着降雨水文资料的累积,各城市逐步将年最大法作为推求暴雨强度公式的最佳方法,但该公式并非具有固定形式,而且不同地区的暴雨强度公式有所不同。只有对各地区暴雨强度公式做出深入分析,才能有效其合理地运用在市政排水设计中。

  • 标签: 年最大值法 暴雨强度公式 市政排水设计 影响
  • 简介:摘要:本篇文章利用重庆南川自动站观测资料、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及NCEP1°×1°再分析资料等多种资料,着重采用天气学与物理量分析等方法剖析了2019 年6月22日发生在重庆南川的一次暴雨天气过程的成因,结果表明:中高纬度地区维持两槽一脊的环流形势,而中低纬度地区则出现有呈现出东西向带状分布的副热带高压,受到西南暖湿气流与低涡底部东北气流的共同作用进而引发了本次暴雨天气过程;南川区位于水汽通量辐合当中,且比湿较高,为本次暴雨过程提供了有利的水汽条件;高空辐散抽吸作用与低层辐合上升运动为强烈的上升运动创造了有利条件。以上条件是导致重庆南川出现暴雨天气过程的主要原因。

  • 标签: 暴雨 天气形势 副热带高压 水汽 南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