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术前访视心理干预对妇科手术患者围手术期的作用。方法将60例择期行良性子宫肿瘤和卵巢瘤切除术的住院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采用自制评估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分别于术前1d和术后3d通过访视方式,对患者进行评估和测试,并对观察组患者进行心理干预。结果观察组术后3d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术前5min、切皮时心率、收缩压和舒张压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O.05);观察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术前访视心理干预能减轻患者围手术期的应激反应,有利于患者安全渡过手术期。

  • 标签: 术前访视 妇科肿瘤 焦虑抑郁 应激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术患儿应用术前访视的效果评价,以证实术前访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方法将访视组的150例患儿与非访视组150例患儿在病人满意度﹑患儿及家属心理精神的反应﹑配合手术完成的差异进行比较。结果通过两组的比较证实了术前访视,可提高手术室工作质量效果,提高病人对手术室的满意度,改善护患关系,增强患儿及家属的依从性,更好的配合手术。结论对手术患儿应用术前访视是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为病人提供整体护理服务的重要举措,改善护患关系,提高病人满意度的有效措施。关键词手术患儿访视效果评价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术前访视应用于手术室护理的影响效果。方法将入住我院的100例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实施术前访问,对照组术前常规护理,不实施术前访视。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收缩压、心率、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高于对照组。结论从患者的实际情况出发,制定并实施针对性的人性化术前访视方案,能显著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又减轻患者的焦虑心理,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术前访视 手术室护理 影响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实施术前访视新模式的流程及影响效果。方法 将入住某院的 86例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 43例,实验组按照新模式实施术前访视,对照组按照传统的方法进行术前访视。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收缩压、心率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对手术室护士的满意率高于对照组。结论 从患者的实际情况出发,制定并实施人性化术前访视新模式,能显著提高手术的成功率。

  • 标签: 术前访视 新模式 影响效果
  • 简介:摘要原发性肝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在肝移植尚无法普及的今天,肝切除手术仍是治愈大部分肝癌的主要干预手段。随着围手术期管理更加科学完善、手术技巧日趋成熟精准、手术器械不断更新,肝切除的手术适应证不断扩大,围手术期病死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已有明显下降。

  • 标签: 肝功能 实验室常规检测 ICG排泄试验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腹部疝气术前术后的护理对策并对其效果进行评价。方法抽取2013年12月--2015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80例接受腹部疝气手术的患者进行临床研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接受综合性护理,对照组患者则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记录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并进行分析。结果经护理治疗,观察组患者的有效率为85.0%,显著高于对照组60.0%(P<0.05);比对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患者(10.0%)显著低于对照组(25.0%),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加强对疝气患者术前术后的护理有利于提高患者的治疗有效率,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尤其对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腹部疝气 术前术后 护理对策 效果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实施术前访视新模式的流程及影响效果。方法将入住某院的86例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3例,实验组按照新模式实施术前访视,对照组按照传统的方法进行术前访视。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收缩压、心率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对手术室护士的满意率高于对照组。结论从患者的实际情况出发,制定并实施人性化术前访视新模式,能显著提高手术的成功率。

  • 标签: 术前访视 新模式 影响效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手术室护理术前访视与宣教对患者术前不良情绪影响。 方法 便利选取2022年11月至2023年4月某三级综合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术前病房访视,观察组给予手术室护理术前访视与宣教,采用匹兹堡睡眠指数量表( PSQI) 比较2组患者睡眠质量的差异,采用焦虑自评量表( SAS) 、抑郁自评量表( SDS)比较2组患者焦虑、抑郁症状改善情况。结果 护理干预后,观察组PSQI 评分、SAS评分、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对手术患者实施手术室护理术前访视与宣教,能够有效改善患者术前睡眠质量及不良情情绪,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手术室护理 术前访视与宣教 睡眠质量 不良情绪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术前系统护理干预对于甲状腺患者的临床作用,并作出相应评价。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3年4月~2014年12月收治的甲状腺患者89例,并随机分为对照组44例和试验组45例,其中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术前护理,试验组患者进行术前系统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对两组的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分别进行评分,对照组患者评分结果显示评分均升高,而试验组患者评分均明显下降,两组差异进行统计学检验具有明显意义,P<0.05;对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进行对比,试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甲状腺患者进行术前系统护理干预可以很好地减轻患者的疼痛感,降低患者的心理负担,减少其负面情绪,有利于患者更好的接受治疗。

  • 标签: 甲状腺疾病 术前系统护理干预
  • 简介:目的应用微型营养评价法(MiniNutritionalAssessment,MNA)评估老年喉癌患者手术前后营养状况,为临床及早发现和治疗营养不良、减少并发症发生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MNA对117例老年喉癌患者在入院第3天和术后第10天评估营养状况,观察手术前后患者的营养状况,并比较术后不同营养状况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本组患者术前MNA得分(19.56±5.88)分,术后(16.54±5.5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营养不良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高于营养良好者(P〈0.05)。结论老年喉癌患者围术期存在不同程度营养不良,术后比术前营养状况下降。通过充分的营养评估,及早发现患者存在营养不良并针对性给予营养支持护理,从而改善预后,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 标签: 老年 喉癌 营养评估 营养护理 微型营养评价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长托宁在甲状腺手术麻醉前用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ASAⅠ~Ⅱ级颈丛阻滞患者40例,男12例、女28例,年龄18~59岁无循环,呼吸及内分泌系统疾病,病种包括结节性甲状腺肿18例,甲状腺腺瘤16例,甲状腺癌6例,将病人随机分为长托宁组和生理盐水组,每组20例,两组病人性别、年龄、体重、麻醉和手术时间,术前基础和心率等方面差异无显著意义。结果生理盐水组病人在颈丛阻滞后5、10、15、20min,心率、血压及RPP均明显高于基础值。与长托宁组同期比较有显著意义(P<0.05)而长托宁组麻醉后血液动力学无明显变化。(见表1)

  • 标签: 长托宁神经阻滞术前用药心血管
  • 简介:关于法学论文的学术前沿性评价陶锡良学术性是科学论文的灵魂,也是作为科研成果载体的学报最主要的特征。在对学术性的诸多评价中,真正体现学术论点创新性的核心,应该是学术的前沿性。所以,学术前沿性是表示论文质量的最显著的标志。何谓学术前沿性?某一学科的学术前...

  • 标签: 前沿性 法学论文 法学理论 比较研究 法学研究 前沿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对于普外科进行腹腔镜手术的患者,在术前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探讨其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自2013年1月-2016年1月在我院普外科进行腹腔镜手术的患者136例,所有患者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每组68例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和实验组(进行术前护理干预),将两组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度及患者焦虑情绪的缓解情况进行对比,以探讨护理干预的实施效果。结果相比于常规护理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度(75.0%),进行术前护理干预可以提高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度(9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分别采用两种护理方式后,焦虑情绪均不同程度缓解,其中给予术前护理干预的患者缓解程度较对照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需要腔镜手术的普外科患者,在术前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可以缓解患者焦虑情绪,提高患者对于护理工作的认可度,相比于常规护理,有更好的辅助患者病情恢复的作用,应广泛推广。

  • 标签: 普外科腹腔镜手术 术前护理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回顾性分析胰头癌术后病人的临床资料以评估其手术可切除性。方法选择20例诊断为胰头癌的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对病人的临床资料、检查结果、手术方式等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其可切除性进行评估。结果所有患者肿瘤和周围血管的关系判断,通过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检查与术中判断结果基本接近。结论病人术前的临床资料和检查结果可用于判断肿瘤是否发生血管侵润和转移及可切除性的评估。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肥胖患者减重术前的营养状况,探讨营养素缺乏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7年12月在北京医院行减重代谢手术的43例肥胖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收集性别、年龄、体重指数、体成分分析、营养素的血液检测指标等数据。采用统计软件SPSS 20.0进行数据分析。结果肥胖患者减重术前缺乏率较高的营养素为维生素D、血清铁、前白蛋白、血红蛋白,分别为100.0%,26.1%,15.4%和7.0%。血红蛋白、前白蛋白、血清铁水平男性患者明显高于女性患者(P=0.000、0.000、0.001)。体脂肪率与25羟基维生素D呈负相关(r=-0.983,P=0.017),与血钠呈正相关(r=0.568,P<0.001)。结论肥胖患者减重术前存在多种营养素缺乏,减重术前需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营养评估,及时发现并纠正营养素缺乏。

  • 标签: 肥胖症 人体质量指数 回顾性研究 减重代谢手术 营养素缺乏
  • 简介:目的比较吗啡在纤支镜术前联合阿托品应用与单用阿托品的麻醉效果。方法随机将120名需行纤支镜检查的患者分成A、B两组,术前均常规雾化吸入2%利多卡因。A组术前三十分钟肌注吗啡5-10mg,阿托品0.5mg。B组术前三十分钟只肌注阿托品0.5mg。结果A组在咳嗽程度、缺氧程度、声门开放程度、术后恢复方面优于B组(P〈0.05)。结论纤支镜术前应用吗啡联合阿托品的麻醉效果优于单用阿托品。

  • 标签: 阿托品应用 术前应用 纤支镜术 吗啡 用药效果 肌注阿托品
  • 简介:为探讨手术室护理单元运用护理新模式做好手术期护理的效果评价.作者在完善术中护理的基础上,开展了对患者的术前和术后护理访问,使手术期护理成为完整、系统、连续的整体护理。其效果评价结果为:(1)增强了患者对手术护士的信赖感,消除或减轻了恐惧心理;(2)适应新模式.提高了手术室护士的专业素质;(3)使护理程序的科学方法应用于手术室护理中;(4)连接了病房与手术室的护理.改善护患关系。

  • 标签: 患者 效果评价 术前 手术期护理 手术室护理 术后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出血手术前后护理干预措施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6年7月在医院接受治疗的90例脑出血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45例,给予两组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其中,对照组患者手术前后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和生活自理能力评分、护理效果和并发症情况。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和生活自理能力评分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和生活自理能力评分明显好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有效率为9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6%,两组之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4.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4.4%,两组之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出血患者手术前后实施护理干预效果显著,改善了临床症状,降低了并发症,提高了治愈率,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脑出血 手术前后 护理干预 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