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提高剖宫产后瘢痕妊娠的超声表现的认识。方法分析5例经临床证实的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的超声特点,观察妊娠囊位置、大小、内部结构及血流情况,局部子宫前壁的厚度等,并追踪观察临床治疗后声像图的变化。结果5例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病例宫腔及宫颈管内均未见孕囊,子宫下段前壁内见孕囊或包块。其中3例孕囊型,见妊娠囊,2例示包块型,子宫下段宫腔及前壁疤痕处杂乱光团,周围宫壁血流信号丰富。结论超声对瘢痕妊娠的诊断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使用价值。

  • 标签: 瘢痕妊娠 超声诊断
  • 简介:目的探讨小儿肠套叠术后小肠套叠的诊断.方法回顾分析7例小儿肠套叠术后小肠套叠的诊断.结果该病少见,本组只占同期肠套叠手术后的6.4%,容易延误诊治.结论小儿肠套叠术后小肠套叠临床症状不典型,诊断困难.提高对该病的认识,首先要有高度的警惕性,结合B超常规检查,可提高诊断率.

  • 标签: 肠套叠 诊断 手术后并发症
  • 简介:目的探讨超声对剖宫产术后相关腹壁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7例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处不适并触及肿物患者的超声资料,记录病灶位置、形态、大小、边界、内部回声、坏死液化或钙化情况以及病变区血流信号。结果超声诊断21例为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9例为炎性肉芽肿,7例为腹壁韧带样纤维瘤,4例为腹壁血肿,3例为脂肪液化,另3例为腹壁切口疝。结论超声对剖宫产术后相关腹壁病变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 标签: 剖宫产术 腹壁病变 超声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患者发病诱因、诊断方式及治疗方案进行分析了解,为以后此类患者诊治提供可靠数据支持。方法随机抽取本院2013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患者20例,对本次纳入研究患者临床资料以回顾性方法进行分析并归纳此类患者临床诊断分析方法、治疗方案制定方向和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查询所有患者既往均存在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史,在不同程度存在以下临床症状异常停经、阴道出现不规则以及无痛性的出血症状,接受查尿妊娠试验,显示为阳性,通过超声确诊为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治疗方案如下药物联合清宫术治疗患者15例,3例患者为药物联合清宫术,2例患者接受手术治疗。结论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是产科临床常见症状,近年来呈现出多发的趋势,严重影响患者健康以及生活质量,当前对此类患者早期可靠诊断方法为超声诊断,不但准确率高且操作简单,不会增加患者身体负荷,根据患者临床具体情况选择药物或者手术治疗,最大程度保障患者临床疗效,值得临床重视与推广。

  • 标签: 剖宫产 子宫瘢痕妊娠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术前胃镜活检与术后病理诊断对胃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随机抽取2016年4月-2017年4月本院收治的择期行胃部分切除术的胃癌患者65例。所有患者均实施术前胃镜活检和术后病理诊断,分析诊断结果。结果术前胃镜活检组结果显示,确诊胃癌53例,疑似胃癌8例,排除胃癌4例;术后病理诊断组结果显示,确诊胃癌62例,疑似胃癌3例,排除胃癌0例。两组确诊胃癌、排除胃癌率对比,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胃镜活检对黏液腺癌、乳头状腺癌检出率高于术后病理诊断,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虽然术前胃癌活检诊断胃癌的准确性与术后病理诊断存在差异,但术前胃癌活检诊断胃癌分化类型的价值也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胃癌 术前胃癌活检 术后病理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综合分析比较并探讨结肠癌相关病理学诊断术后诊断所产生的不同医疗效果。方法从2012年10月至2013年6月在我院接受诊治所有结肠癌患者中随机选取50例患者作为本次的主要研究对象,回顾并分析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将他们的病理学诊断结果与术后诊断结果进行综合分析与对比。结果本次50例患者进行肠镜活检之后发现30例患者患有腺癌,占60%,有15例患有未分化癌,占30%,5例患者患有类癌,占10%。由此可得,腺癌诊断符合率显著高于未分化癌与类癌诊断符合率,具有显著性差异,存在一定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结肠癌进行肠镜活检所得的医疗结果与术后诊断结果相比,并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因此肠镜活检具有一定的利用价值,为后续手术提供可靠的参考价值。

  • 标签: 结肠癌 病理学诊断 术后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妇科恶性肿瘤行淋巴清扫术之后并发淋巴囊肿的超声声像图特点,分析超声诊断术后淋巴囊肿的鉴别方面的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归纳分析二十一例患者的三十八个术后淋巴囊肿(经囊液穿刺证实)的超声声像图。结果其中有一十八个淋巴囊肿的囊壁比较薄,内壁也比较光滑,可清晰显示线状回声突起较强;有一十五个淋巴囊肿的囊壁厚度不均匀,内壁也不够光滑,不能清晰显示,部分囊肿内分隔如带状。结论超声在形态学上可清晰显示淋巴囊肿的特点,根据病史,超声诊断在淋巴囊肿的临床价值上意义重大。

  • 标签: 妇科 恶性肿瘤 盆腔淋巴囊肿 超声声像图
  • 简介:摘要乳腺术后瘢痕组织是乳腺局部切除术后由于手术损伤及异物填充等而形成的组织。乳腺术后疤痕组织形成及发生发展过程同一般组织损伤的病理修复过程一样,为老化的结缔组织,其内血管稀少,胶原纤维增多1。由于乳腺术后瘢痕组织质地较硬、活动性差,超声图像上表现缺乏典型特征,与癌灶较为相似,因此鉴别比较困难。本文将介绍超声对乳腺术后的随诊应用。分析乳腺术后瘢痕组织的超声检查特点,并着重介绍超声动态观察乳腺术后瘢痕组织的应用及发展前景。

  • 标签: 超声 乳腺术后瘢痕 诊断 应用
  • 简介:心脏直视手术后,缺血性心肌损伤或心肌梗塞的发生率据报道为3.7—30%,严重的可引起病人术后早期死亡。因此,在心脏直视手术后及时、准确地估计肌心保护措施的效果。以指导临床工作是十分重要的。有关报道国内较为罕见。我们从1980年10月至1981年5月,观察了32例心内直视手术病人手术前后心电图、血清酶的变化,结合临床表现及组织学改

  • 标签: 心脏直视手术 肌损伤 血清酶学 电击除颤 四联症 鼓泡氧合器
  • 作者: 郭娟1张清2
  • 学科: 医药卫生 > 临床医学
  • 创建时间:2015-07-17
  • 出处:《世界复合医学》 2015年第7期
  • 机构:郭娟1张清21.盐城市第三人民医院妇产科江苏盐城224000;2.盐城市卫生技术学院江苏盐城224000【摘要】目的:探究剖宫产术后子宫疤痕妊娠的早期诊断与治疗,为临床提供指导。方法:收集2013年6月至2014年12月我院确诊并收治的剖宫产术后子宫疤痕妊娠患者30例,对患者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措施进行研究分析。结果:B超确诊率为96.67%,磁共振为93.33%,两种检查方法的确诊率无显著差异;三种治疗方法(米非司酮+甲氨蝶呤,介入治疗后清宫+必要时辅助药物治疗(米非司酮+甲氨蝶呤),妊娠部位组织切除术)对HCG的恢复时间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妊娠部位组织切除术后3例出现术后发热,予相应治疗后均痊愈出院。结论:B超检查、磁共振检查对确诊子宫疤痕妊娠具有重要价值,且米非司酮+甲氨蝶呤,介入治疗后清宫、必要时辅助药物治疗(米非司酮+甲氨蝶呤),妊娠部位组织切除术在子宫疤痕妊娠中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够使HCG水平尽快恢复正常,加快疾病康复,值得临床推广。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影像学在肝癌术后复发早期诊断中的效果,评价其应用的价值。方法选择医院2013年10月~2014年12月收治的肝癌术后复发患者57例,给予超声造影检查,观察检查结果的准确性。结果超声造影检查结准确诊断为肿瘤复发或转移53例,准确率为92.9%。发现病灶129个,直径0.2~2.3cm。结论原发性肝癌患者术后复发率比较高,采用超声造影诊断患者术后复发情况时,具有比较高的诊断准确率,可在肝癌术后复发早期诊断中广泛的应用。

  • 标签: 肝癌 术后复发 影像学 早期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神经外科患者术后低钠血症的常见病因、发病机理、鉴别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80例神经外科术后低钠血症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根据病因分为4种类型并分别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结果80例低钠血症患者中营养性或利尿性低钠血症37例,脑性盐耗综合征26例,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征13例,尿崩症4例。所有患者的低钠血症均得到纠正,取得良好效果。结论营养性和利尿性低钠血症给予补钠即可,脑性盐耗综合征患者需要补充钠盐,同时补足血容量,抗利尿激素分泌不当综合征患者则需要限水治疗。尿崩症患者应用激素替代治疗。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增强对胆囊切除术后综合症的临床表现认识、提高胆囊切除术后综合症的诊断率。方法充分了解胆道病理改变,提高胆道手术技巧,避免术中胆道损伤;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减少胆囊切除术后综合症的发生、发展。结果胆囊切除后约有25%~30%可出现一过性症状,可很快消失。结论多数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可以得到早期诊断

  • 标签: 胆囊切除 术后综合症 诊断
  • 简介:患者女,40岁。因阴道流血1天,量少于月经量,同时伴下腹部疼痛,以左侧为甚,为持续性隐痛,阵发性加剧。曾在当地医院就诊一周余,效果不佳来我院就诊。患者自述10年前曾做过节育手术,有停经史。妇检未做。

  • 标签: 宫外孕 B超诊断 节育术 阴道流血 节育手术 停经史
  • 简介:摘要目的探求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的早期诊断及治疗的有效方案。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宫产术后瘢痕妊娠患者共45例,按照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药物治疗组(A组),双侧子宫动脉动脉灌注化疗组(B组)及病损切除术组(C组),记录所有病例的误诊漏诊情况及不同治疗方案的治疗效果,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本组病例中超声结合血HCG检查误诊2例,诊断符合率95.56%。治疗上,所有患者均保留子宫并顺利出院。C组患者中,出现2例术中大出血,所有患者子宫恢复情况及血HCG指标均逐步恢复正常,三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彩超结合血HCG检查在宫产术后瘢痕妊娠的早期诊断上具有较高价值,治疗上应在充分考虑患者具体病情及经济状况前提下,选择有效且合理的治疗方案。

  • 标签: 剖宫产术后 瘢痕妊娠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上胸外科患者治疗结束后发生乳糜胸状况的诊断方法和相应的治疗注意事项。方法我们对2014年6月-2015年7月期间我院收治的34例术后乳糜胸患者的相关资料进行回顾行的研究和探讨。首先我们对所有患者进行相应的病理诊断,确诊后,对患者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进行治疗,通常对乳糜胸采用保守疗法进行治疗,保守治疗无效者可行手术治疗。治疗结束后,对患者的恢复状况进行观察和记录分析。结果经过诊断,所有患者中有16例患者因肺癌治疗手术后发生乳糜胸,保守治疗全部有效,患者的恢复状态良好。剩下的18例患者是因为食管癌进行手术后发生乳糜胸状况的,其中有13例患者经过保守治疗后痊愈,另外5例患者我们对其使用手术疗法进行治疗,但仍有一人因治疗不及时发生死亡。结论临床上对于乳糜胸的诊断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病症来确认,治疗时也应当根据他们的实际病情有所区分,只有做好前期工作才能保证患者的治疗效果。

  • 标签: 胸外科 乳糜胸 临床诊断与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CSP)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及不同类型CSP的超声声像图特点方法选择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于北京军区总医院经病理学检查确诊的38例CSP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超声检查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经阴道超声组(n=28,接受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和经腹部超声组(n=10,接受经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比较两组患者的诊断符合率,并分析不同类型CSP的超声声像图特点。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北京军区总医院超声科人体试验委员会所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会批准,分组征得受试对象本人的知情同意,并与之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结果12008-2012年CSP年发生率呈逐年递增趋势。2两组诊断符合率比较(100%vs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CSP患者的彩色多普勒超声分型示瘢痕处孕囊型CSP患者为17例(44.7%),包块型CSP为11例(28.9%),宫腔下段及瘢痕处孕囊型CSP为10例(26.3%)。结论CSP具有特征性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CSP的诊断优势明显,经阴道及经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应用可使CSP病灶的检查更为全面。

  • 标签: 超声检查 多普勒 彩色 剖宫产术 妊娠 异位 瘢痕
  • 简介:摘要骨折内固定术后感染发生率较高,按照时间分类可分为早期感染(<3周)、延迟感染(3 ~ 10周)、慢性感染(>10周),此外还有Cierny-Mader分型。病理学检查是诊断感染的金标准。骨折术后的患者如术后出现晨起体温高,局部红肿、渗出则提示感染的可能,如白细胞、血沉、C-RP均为阳性,则高度提示感染。感染患者的X线检查特点是出现骨腐蚀,远端骨折部位出现反应性新骨形成。MRI检查对感染的早期诊断有重要价值,能鉴别骨感染与软组织感染,能更清晰显示感染范围,有助于确定清创界限,诊断感染敏感性82% ~ 100%,特异性75% ~ 99%。PET/CT可用于体内有金属内植物患者感染的评估,诊断敏感性>95%,特异性75% ~ 99%,白细胞扫描联合骨扫描能提高诊断的精确性,诊断敏感性97.9%,特异性91.8%。血清学检查中血沉升高快,下降慢,可用于随访;C-RP敏感性高,可用于监测;降钙素原阳性提示存在感染,阴性不能排除感染。文献报道WBC、ESR、CRP三者均为阳性提示感染率100%,三者均为阴性仍有19.6%患者存在感染。骨折术后感染的处理包括全身+局部抗生素应用,彻底清创,骨缺损可通过局部组织填塞、骨移植、骨搬运治疗。对于内固定是否去除未有定论,具体应视个体实际情况决定。

  • 标签: 骨折 感染 诊断 清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