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极端气候条件对航空安全提出了严峻挑战,特别是在盲降系统的应用中。本文探讨了极端气候条件的特点,并分析了盲降系统在这些条件下的需求。为了应对这一挑战,本文提出了一系列盲降系统优化方法,包括简化和升级现有系统、使用移动或临时设备、强化飞行员培训、改进地面标识、地面人员协调以及与其他机场和机构合作和分享等措施。只有通过综合的方法和持续的努力,机场才能成功地应对极端气候条件带来的挑战。

  • 标签: 盲降系统 极端气候条件 优化
  • 简介:尼克首先来到西伯利亚一个叫奥伊尔米亚康的小镇体验寒冷。西伯利亚地处中高纬度,气候寒冷,年均气温低于0℃。东北部地区的温度最低,在那里,放在露天的钢铁会失去韧性,一折就断。

  • 标签: 极端气候 西伯利亚 东北部地区 年均气温 高纬度 寒冷
  • 简介:摘要:极端气候事件是指一定地区在一定时间内出现的历史上罕见的气象事件。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城市热岛效应加剧,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出现频率发生变化,呈现出增多增强的趋势。极端天气已成为影响建筑施工质量安全管理的重要危险和有害因素,本文旨在有效防范、处置因极端天气带来的自然灾害,通过新能源项目实例探讨,最大限度的减少各类损失,切实保障施工现场人员和财产安全,维护项目安全、生产秩序的稳定,杜绝在极端气候情况下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切实保障工程平稳进行,促进新能源项目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推广作用。

  • 标签: 极端气候 新能源项目 危险源 应急体系
  • 简介:摘要:本文以极端气候条件对公路养护技术带来的挑战为切入点,分析了我国公路养护技术在应对极端气候条件下的应用现状,探讨了公路养护技术在极端气候条件下的创新与发展策略。通过对比分析、实例论证等方法,本文提出了针对极端气候条件的公路养护技术应用与挑战的解决方案,为我国公路养护行业在应对极端气候条件下的技术发展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参考和实践借鉴。

  • 标签: 公路养护技术 极端气候条件 应用与挑战
  • 简介:自1950年以来的观测证据表明,有些极端天气和气候事件已经发生了变化.全球尺度上,人为影响可能已经导致极端日最低和最高温度升高;由于平均海平面上升,人类活动可能已对沿海极端高水位事件的增加产生了影响;具有中等信度的是,人为影响已导致全球强降水增加;由于热带气旋历史记录的不确定性、缺乏对热带气旋与气候变化之间关联的物理机制的完整认识及热带气旋自然变率的程度,将可检测到的热带气旋活动变化归因于人为影响仅具有低信度.将单一的极端事件变化归因于人为气候变化具有挑战性.对极端事件变化预估的信度取决于事件的类型、区域和季节、观测资料的数量和质量、基本物理过程的认知水平及模式对其模拟的可靠性.

  • 标签: 极端天气和气候事件 气候变化 归因
  • 简介:摘要:高寒地区的极端气候条件对建筑结构的性能提出了严峻挑战。本文综合分析了高寒地区建筑结构在极端气候条件下的性能评估与改进策略。首先,介绍了传统评估方法的局限性,以及现代评估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包括数值模拟、试验测试和实时监测等方面。其次,探讨了针对高寒地区建筑结构性能改进的策略,包括材料选择与性能优化、结构设计优化以及施工与维护管理策略。接着,通过典型案例分析,验证了评估与改进措施的实际应用效果。最后,展望了未来发展趋势,并提出了相关建议,强调了政策与标准的重要性,以及研究方向的重点。

  • 标签: 高寒地区 极端气候 建筑结构 性能评估 改进策略
  • 简介:摘要:本文分析了橡塑保温材料在极端气候条件下的应用性能。通过实验和理论分析,探讨了该材料在极高温和极低温环境中的保温效果、耐久性及其环境适应性。研究表明,橡塑保温材料具有良好的保温性能和抗老化性能,尤其在极端低温环境中,该材料能有效保持其物理性能和结构稳定性。通过对比分析,本文还探讨了橡塑材料与其他类型保温材料在极端气候条件下的性能差异,为未来的材料改良和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 标签: 橡塑保温材料 极端气候 保温性能 耐久性 环境适应性
  • 简介:摘要:本文首先介绍气候变化的现状及其对全球生态系统的影响,其次分析城市园林在极端气候条件下面临的挑战,包括极端高温、暴雨、干旱、风暴等现象对植物和景观的破坏。接着探讨城市园林在应对气候变化和极端气候影响方面的实践策略和创新方法。

  • 标签: 气候变化 城市园林 极端气候 适应性管理
  • 简介:对于全世界来说,2012年是艰苦的一年,而这并不是因为人们担心玛雅历法中的世界末日所致。事实上,这是到处充斥着极端天气的一年:在美国遇到了干旱和热浪;在英国出现了破纪录的降雨;而罕见的大雨袭击了肯尼亚、索马里、日本和澳大利亚;西班牙发生了干旱;中国则遭遇了洪水;当然人们也忘不了超级飓风桑迪。

  • 标签: 气候变化影响 极端天气 极端事件 科技动态 风险 人类
  • 简介:摘要SPD在出厂前都要通过“型式试验”,在热稳定试验前要先进行耐热试验,即在环境温度为80℃±5K的加热箱中保持24h,考虑到其内部的热脱离装置在黑龙江极端气温下可能不动作,将造成SPD本身或周围物体的燃烧。可以更好的防护由SPD损坏、对地短路等而影响供电线路的正常工作,对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的二次伤害。

  • 标签: 极端气候 SPD 热稳定试验
  • 简介:综合极端气候指数对于极端气候变化监测、整体认识区域极端气候变化趋势及其原因和影响,具有实际意义。根据中国常年极端气候特点和不同种类极端气候事件的经济社会影响,选取全国平均高温日数、低温日数、强降水日数、沙尘天气日数、大风日数、干旱面积百分率和登陆热带气旋频数等7种极端气候指标,定义两个综合极端气候指数,分别为7种极端气候指标简单(等值权重)合成的综合指数I和加权(差异权重)合成的综合指数II。综合指数II主要依据各种极端气候事件引发的灾害严重程度及其社会影响大小,分别确定其对应指标的相对重要性和权重系数。分析结果表明:1956~2008年,综合指数I序列表现出明显的下降趋势,说明中国地区常见的极端气候事件总体有不断减少、减弱的趋势;同期综合指数II序列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升降趋势变化,说明对中国地区具有重大经济和社会影响的极端气候事件频率总体上没有发生明显变化。就各个单项极端气候指数变化来看,全国平均年高温日数、强降水日数和干旱面积百分率呈上升趋势,但除高温日数外,其他指数趋势变化均不显著;全国平均年低温日数、沙尘天气日数和大风日数呈下降趋势,且趋势性均很显著;登陆中国大陆的热带气旋频数有所减少,但趋势不很明显。因此,在全球气候显著变暖的半个多世纪内,中国地区多数常见的极端气候事件发生频率,或者显著减少,或者变化不明显;而对全国经济和社会具有重大影响的主要极端气候事件,其频率总体上未见明显趋势变化。

  • 标签: 极端气候事件 综合指数 气象灾害 观测 气候变化 中国
  • 简介:基于k阶最近邻距离丛集点提取算法及一系列理论研究成果,将其应用于群发性极端气候事件的研究中,定义年代际群发性指数以及群发高值区,对中国极端气候事件的群发性规律和年代际空间演变特征进行分析和探讨。研究结果表明,极端高温事件在20世纪60年代与70年代空间分布上存在较大差异;极端低温事件群发性指数70年代在南方地区的加强很可能为该年代际偏冷的气候背景贡献了主要作用;大暴雨事件的群发高值区主要集中在中国的南方地区,这和大暴雨事件的定义可能存在联系;强降水事件的高群发带与中国近50年多雨带的分布格局具有很好的一致性。

  • 标签: 极端温度事件 极端降水事件 群发性 年代际群发性指数
  • 简介:摘要: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加剧,极端气候事件越来越频繁,给水库防汛带来了严重的压力。首先分析了极端气候对水库防汛的影响,包括洪水频发、水位波动加剧等。然后,针对这些挑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如加强监测预警、优化调度策略、提高堤防标准等。

  • 标签: 极端气候 水库防汛 策略
  • 简介:摘要:本文评估了绿色建筑技术在极端气候条件下的适应性与可持续性。绿色建筑技术的应用对于减轻气候变化影响、提高建筑能源效率和减少资源消耗至关重要。然而,在极端气候条件下,这些技术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可能受到挑战。通过对不同地区的研究和案例分析,我们发现了绿色建筑技术在极端气候条件下的优势和局限性,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以增强其适应性和可持续性。

  • 标签: 绿色建筑技术 极端气候 适应性 可持续性 评估
  • 简介:极端天气与气候事件对社会与经济和公众生活与生命的影响很大,因此受到公众和政策制定者的极大关注。近些年的热点问题是: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极端天气与气候事件是否会受到影响?

  • 标签: 气候事件 极端天气 全球变暖 公众
  • 简介:评述、总结了近年有关中国极端气候变化的观测研究成果,讨论了尚未解决的科学问题和今后应重点加强的工作方向。已有研究表明,1951年以来中国大陆地区极端气候事件频率和强度发生了一定变化,但不同类型和不同区域极端气候变化存在明显差异。从全国范围看,与异常偏冷相关的极端事件如寒潮、冷夜和冷昼天数、霜冻日数等,显著减少减弱,偏冷的气候极值减轻;与异常偏暖相关的暖夜、暖昼日数明显增多,暖夜日数增多尤其明显,但高温事件频数和偏热的气候极值未见显著长期趋势;全国平均暴雨和极端强降水事件频率和强度有所增长,特别是长江中下游和东南地区、西部特别是西北地区有较明显增长,而华北、东北中南部和西南部分地区减少减弱;多数地区小雨频数明显下降,偏轻和偏强降水的强度似有增加;全国遭受气象干旱的范围呈较明显增加趋势,其中华北和东北地区增加更为显著;登陆和影响我国的热带气旋、台风频数有所下降,其造成的降水总量有较明显减少;北方地区的沙尘暴事件从总体上看有显著减少减弱趋势;我国东部部分地区夏季雷暴发生频率也存在较明显下降趋势。现有工作表明,在涉及极端气候变化研究的资料处理和分析方法方面还有改进余地。观测资料的非均一性,以及观测环境改变和城市化对地面气候要素变化趋势的影响偏差,需要进行深入评价和客观订正。此外,目前对于区域极端气候变化的综合分析还较薄弱,在极端气候变化机理的研究方面有待加强。

  • 标签: 极端气候/气候极值 逐日气象资料 非均一性 城市化偏差 气候变化 中国
  • 简介:摘要:利用1958—2021年广灵县地面气象观测站的气温、降水、风等气象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深入研究广灵县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发生的频率、强度对气候变化的影响,以期为乡村振兴农业生产提供有力的数据,对今后政府的决策工作和促进当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建立和谐社会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 标签: 极端气候 分析研究 广灵县
  • 简介:利用CMIP5耦合模式RCP2.6、RCP4.5和RCP8.5情景预估结果,以1890一1900年为基准气候,确定了2℃全球变暖时间、对应时期青藏高原平均气候极端气候事件变化幅度,多模式集合平均结果表明:RCP2.6、RCP4.5和RCP8.5情景下2℃全球变暖分别发生在2063年、2040年和2036年;对应着2℃全球变暖,三种情景下青藏高原平均气温分别升高2.99℃、3.22℃和3.28℃,均超过全球2℃的升温水平;年降水量亦增加,分别增加8.35%、7.16%和7.63%。受气温升高和降水量增多影响,RCP4.5情景下霜冻日数、冰封日数减少,暖夜日数、暖昼日数增多;RCP4.5情景下中雨日数、强降水量、降水强度均增加,持续干期天数减少。从各地平均气候极端气候事件变化结果来看,柴达木盆地是青藏高原气候变化的敏感区。

  • 标签: 2℃全球变暖 青藏高原 平均气候状态 极端气候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