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观察流动树脂和光固化复合树脂修复楔形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56例1208个楔形缺损牙随机分为2组,经牙面处理后,A组用流动树脂充填修复楔形缺损,B组用光固化复合树脂修充填修复楔形缺损,随访2年。结果半年后复查A组成功率为96.55%,B组成功率为94.03%,P>0.05两组无显著差异性;1年后复查A组成功率为94.2%,B组成功率为90.93%,P>0.05两无组显著差异性;2年后复查,A组成功率为93.46%,B组成功率为84.95%,P<0.05两组有显著差异。结论流动树脂修复楔形缺损的临床疗效比较理想。

  • 标签: 树脂 楔形缺损
  • 简介:牙体楔形缺损是在某些因素的长期作用下,牙体唇、颊侧颈部硬组织逐渐丧失,形成的楔形组织缺损[1]。该病在中老年人群中易发,发病率在90%以上[2]。随着缺损的程度增加,可引起牙髓病或牙体折断,临床上应尽早对楔形缺损进行修复治疗[3]。

  • 标签: 楔形缺损 玻璃离子 复合树脂 夹层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修复楔形缺损比较理想的材料。方法对420颗楔形缺损患牙分别用3M纳米树脂、传统复合树脂和玻璃离子水门汀修复。观察2a,将各组疗效对比分析。结果3M纳米树脂组、传统复合树脂组和玻璃离子水门汀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8.15%、78.57%和75.38%。统计学检验,复合树脂组和玻璃离子水门汀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3M纳米树脂组与复合地脂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玻璃离子水门汀组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3M纳米树脂是修复楔形缺损比较理想的材料。

  • 标签: 3M纳米树脂 光固化复合树脂 玻璃离子水门汀 楔形缺损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胃胃肠间质瘤(GIST)采用腹腔镜胃腔外胃楔形切除术(ELWR)的疗效。方法选取40例在我院于2009年8月至2014年8月期间接受的治疗胃GIST患者,患者均采取ELWR治疗,观察术后情况。结果4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出血量为(35.4±10.6)ml,手术维持时间(54.2±6.9)min,术中无中转开腹患者,切缘均为阴性,术后无并发症发生。术后下床时间为(1.3±0.5)d,术后出院时间为(4.6±0.9)d。术后病理结果中度及高度危险分别有6例、2例,低度及极低度危险分别有18例、14例。免疫组化结果CD117、CD34均为阳性,DOG-1阳性率为95%(38/40)。术后随访未见有并发症、远处转移及肿瘤复发者。结论ELWR治疗胃GIST,疗效较好,具有微创优势,在严格遵守手术操作下,发生肿瘤复发情况较少,值得推广。

  • 标签: 胃GIST ELWR 疗效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1671-8725(2014)11-0122-01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周围型肺癌治疗过程中利用胸腔镜肺楔形切除术所取得的临床效果以及临床价值。方法选取该院在2011年1月一2014年1月收治的周围型肺癌患者84例,根据随机分配方法,将这此患者分为两组,作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以常规手术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胸腔镜下行肺楔形切除术治疗,在完成治疗之后,对患者治疗效果进行观察。结果在完成治疗之后,对所有患者的手术成功率进行观察,观察组中患者的手术成功率为100%,对照组中患者的手术成功率为76.2%;手术过程中以及手术之后,观察组中患者与对照组中患者均未发现1例患者出现严重并发症,无1例患者病死。结论对于周围型肺癌患者,应用胸腔镜肺楔形切除术对其进行治疗,能够取得较好的效果,手术成功率较高,但是对于其长期疗效还需进一步研究。

  • 标签: 胸腔镜肺楔形切除术 周围型肺癌 临床应用
  • 简介:胃Dieulafoy病又称胃黏膜下恒径动脉出血,是上消化道大出血的少见病因之一,发病率约占上消化道出血的0.2%~3.0%,多见于40~60岁男性。其病变隐匿,发病突然,出血量大,易反复出血,一般药物治疗无效,如不及时处理,常危及患者的生命。胃Dieulafoy病患者的成功救治在于及早明确诊断并准确定位出血部位,选择最佳的治疗方式。我科2012年1月~2013年7月收治4例胃Dieulafoy病患者采用胃镜引导腹腔镜胃楔形切除术,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护理报告如下。

  • 标签: 胃镜检查 腹腔镜检查 DIEULAFOY病 围手术期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