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是一种急性期炎症蛋白,它在生理情况下于血浆中的浓度较低,然而在急性炎症期间它于血浆中的浓度可上升1000余倍。大量研究证明,Toll样受体家族的TLR2和TLR4、FPLR1、CLA-1、CD36、ATP受体P2X7R能介导SAA的绑定及启动其下游信号通路。本文就一下六种受体及其相关的信号通路进行简要综述。

  • 标签: SAA TLR2和TLR4 FPLR1 CLA-1 CD36 ATP受体P2X7R
  • 简介:摘要肿瘤组织中T细胞表面的程序性细胞死亡1受体(PD-1)和肿瘤细胞分泌的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的过度表达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机体的细胞免疫反应,从而使肿瘤细胞的生长得以逃避免疫系统的监视和清除。PD-1/PD-L1抑制剂就是针对PD-1或PD-L1表达设计的特定蛋白质抗体,可阻止PD-1和肿瘤细胞上PD-L1相互作用,进而部分恢复T细胞功能,增强T细胞杀死肿瘤细胞的作用。然而,在临床应用中,PD-1/PD-L1抑制剂的耐药问题越来越凸显,部分患者的疗效不能持久,甚至无应答。近年来的研究发现,PD-1与PD-L1表达受许多免疫因子调控,PD-L1的转运和降解等过程也会受到糖基化、磷酸化、泛素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对一些可能干预PD-1/PD-L1通路的调控因子的研究将有助于发现新的治疗策略,克服肿瘤对PD-1/PD-L1抑制剂耐药,改善肿瘤免疫治疗效果。

  • 标签: 程序性细胞死亡1受体 抗肿瘤药,免疫学 耐药性,肿瘤
  • 简介:摘要脓毒症是重症医学科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近期研究表明,脓毒症相关免疫抑制与患者的不良预后密切相关,其中免疫细胞功能障碍显示出主导地位。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及其主要配体(PD-L1)是介导机体免疫反应的重要负性调节因子,脓毒症时PD-1与PD-L1结合可引起中性粒细胞、单核-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自然杀伤细胞及淋巴细胞等多种免疫细胞的数量减少和(或)功能抑制,靶向调控PD-1/PD-L1通路为治疗脓毒症提供了新的方向。

  • 标签: 程序性死亡受体-1 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 脓毒症 免疫细胞
  • 简介:目的探讨心衰病人心肌组织β1、β2、β3受体mRNA表达的变化及其与相关信号通路的关系.方法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24例瓣膜置换术的心衰病人和5例健康对照者心肌组织β1、β2、β3受体mRNA表达.用化学法和放免法测定心肌一氧化氮合酶(NOS)、诱导型NOS(iNOS)、环磷酸腺苷(cAMP)和环磷酸鸟苷(cGMP)的变化.结果心衰时心肌β1受体mRNA表达下调、cAMP生成减少;β3受体上调、NOS活性增加和cGMP生成增多,β1受体下调和β3受体上调均与心衰严重程度有关,β2受体表达无改变.结论心衰时心脏β受体信号通路中包括β受体mRNA、cAMP、cGMP、NOS等多个环节发生改变,且改变程度与心功能相关.

  • 标签: 心力衰竭 心肌 Β肾上腺素受体 信号通路
  • 简介:摘要小细胞肺癌(SCLC)约占肺癌的15%,是一种神经内分泌肿瘤,生长迅速、极具侵袭性,容易早期发生远处转移。尽管SCLC对一线化疗敏感,但容易短时间内复发。在过去的5年间,免疫治疗在SCLC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特别是在程序性死亡受体1和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方面,SCLC治疗模式已经发生改变。文章对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SCLC中的探索研究做一综述,以期为广大临床工作者提供参考。

  • 标签: 癌,小细胞肺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程序性死亡受体1 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
  • 简介:摘要小细胞肺癌(SCLC)约占肺癌的15%,是一种神经内分泌肿瘤,生长迅速、极具侵袭性,容易早期发生远处转移。尽管SCLC对一线化疗敏感,但容易短时间内复发。在过去的5年间,免疫治疗在SCLC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特别是在程序性死亡受体1和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方面,SCLC治疗模式已经发生改变。文章对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SCLC中的探索研究做一综述,以期为广大临床工作者提供参考。

  • 标签: 癌,小细胞肺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程序性死亡受体1 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
  • 简介:摘要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脾多肽联合化疗对三阴性乳腺癌免疫功能及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PD-L1)表达的影响。方法山西省肿瘤医院2018年3月至2019年2月收治的三阴性乳腺癌改良根治患者40例,分为对照组(n=20)及干预组(n=20),对照组采用常规化疗,干预组在常规化疗的基础上加用脾多肽,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免疫相关指标及外周血PD-1/PD-L1表达的影响。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PD-1及PD-L1蛋白的表达。体外培养三阴性乳腺癌MDA-MB-231细胞株,流式细胞术检测脾多肽作用后对细胞周期的影响,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脾多肽作用后对细胞PD-1及PD-L1蛋白表达的影响。多组计数资料比较采用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对照组化疗后T细胞总数低于化疗前(59.93±3.43比65.28±3.29,t=-4.452,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干预组化疗后CD4+T细胞(41.47±3.67比34.69±3.61,t=5.783,P<0.05)及T细胞总数(69.33±3.59比63.25±3.29,t=3.686,P<0.05)高于化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干预组化疗后外周血PD-1(5.74±0.52比4.81±0.35,t=3.325,P<0.05)/PD-L1(5.14±0.29比4.30±0.21,t=4.453,P<0.05)低于化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D-1(11比2,χ2=7.440,P<0.05)及PD-L1(17比4,χ2=10.912,P<0.05)在三阴性乳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高于癌旁组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D-1在三阴性乳腺癌中的表达与患者的组织学分级有关(8比3,χ2=4.713,P<0.05),PD-L1在三阴性乳腺癌中的表达与患者的临床分期有关(11比6,χ2=5.966,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脾多肽干预后,MDA-MB-231细胞G0/G1期细胞比例降低(F=5.998,P<0.05),S期比例增高(F=10.375,P<0.05),PD-1(F=32.123,P<0.05)及PD-L1(F=37.550,P<0.05)蛋白的表达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脾多肽可改善三阴性乳腺癌化疗患者的T细胞免疫功能,下调患者外周血及细胞株中PD-1/PD-L1的表达。

  • 标签: 乳腺癌 多肽 程序性死亡受体1
  • 简介:摘要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结果提示铁死亡途径在缺血性脑卒中的损伤过程中介导着神经细胞的死亡。神经细胞的铁死亡通路由铁代谢、脂质代谢和氨基酸代谢3条途径构成。在缺血性脑卒中的铁代谢途径中,神经细胞铁的摄入和排出异常,使得胞内游离铁升高,引起芬顿反应;脂质代谢途径中脂酰辅酶A合成酶长链家族成员4和脂氧合酶的上调,促使胞膜上多不饱和脂肪酸转变为脂质过氧化物;氨基酸途径中胱氨酸/谷氨酸反向转运体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的异常,导致脂质过氧化物的过度积累。这3条途径互相关联,最终导致了神经细胞的铁死亡。文中将基于这3条途径详细介绍缺血性脑卒中与铁死亡之间的联系,为缺血性脑卒中的诊疗提供新的思路。

  • 标签: 铁死亡 脑缺血 卒中
  • 简介:神经生长因子是神经营养因子家族成员之一,对不同时期神经元的存活、分化、生长及损伤后的修复和再生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不仅在神经系统中,随着人类的其他正常和肿瘤组织中同样也检测得到了NGF,神经生长因子在各方面的应用也得到了重视并均已得到了证实。NGF功能的发挥离不开与其受体的结合,根据NGF表面糖蛋白与凝集素结合能力的不同,其受体可被分为高亲和力受体酪氨酸激酶A和低亲和力受体p75。TrkA与NGF结合后所介导的信号通路主要有:①MAPK通路;②PLC-γ通路;③PI3K/PKB通路。而p75与NGF结合介导的信号传导通路主要包括:①NF-κB通路;②JNK-p53-Bax凋亡通路;③神经酰胺通路。TrkA一般介导的是正性信号,如促进神经细胞生长、维持神经细胞的存活等;而p75既可促进神经细胞存活,也可诱导神经细胞凋亡,但以后者为主。当TrkA与p75同时表达时,TrkA可抑制p75诱导细胞凋亡,使受损神经细胞大量增殖,所以其生物学总效应是促进神经细胞的生长和存活。

  • 标签: 神经生长因子 受体 信号通路
  • 简介:摘要流行病学调查显示肥胖是多种肿瘤的形成的危险因素。肥胖,被认为是一种轻微的炎症反应过程,其特征性表现是脂肪组织高水平分泌与肿瘤发生发展相关的细胞因子如瘦素。瘦素是一种主要由白色脂肪合成、分泌的多肽类激素,在肥胖相关肿瘤中有促炎症反应、促血管生成、扩散、迁移、凋亡等的作用。研究表明瘦素受体在多种类型肿瘤中过度表达,且与肿瘤血管生成、肿瘤细胞凋亡、炎症反应、促有丝分裂活性具有相关性。瘦素/瘦素受体主要是通过经典的信号通路Janus激酶2/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JanusKinas2/SignalTransducersandActivatorsofTranscription3,JAK2/STAT3),促分裂素原活化蛋白激酶/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1/2(Mitogenactivatedproteinkinase/Extracellularregulatedkinase1and2,MAPK/ERK1/2),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hosphoinositide3-kinase/ProteinkinaseB,PI3K/AKT)和非经典信号通路维持机体食物摄取、能量平衡、脂肪代谢、免疫反应、内分泌系统的稳定,且能在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起作用。但是,瘦素促进肿瘤发生发展的的机制善不完全清楚。本文从瘦素通过经典的JAK2/STAT3,MAPK/ERK1/2,PI3K/AKT对肿瘤影响的研究做一综述。

  • 标签: 瘦素 瘦素受体 JAK2/STAT3信号通路 MAPK/ERK1/2信号通路 PI3K/AKT信号通路 肿瘤
  • 简介:前列腺癌在美国男性中发病率居首位,致死率居第二位。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剧及饮食结构改变,我国前列腺癌的发病率也逐渐增加。局限性前列腺癌常规行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或放射治疗,而对于进展期患者则需要接受雄激素阻断治疗(androgendeprivationtherapy,ADT)。

  • 标签: 局限性前列腺癌 受体信号通路 雄激素 抵抗性 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 去势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程序性细胞死亡受体-1/程序性细胞死亡受体配体-1(PD-1/PD-L1)调控树突状细胞(DC)对脓毒症患者免疫状态的影响,分析PD-1/PD-L1对脓毒症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从2018年10月至2019年9月住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综合重症监护病房(ICU)病区的脓毒症患者中采用随机数表法抽选25例,根据28 d预后将患者分为存活组(10例)和死亡组(15例);同时随机抽取本院健康体检者2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脓毒症患者于确诊后24 h内、健康对照组于入组时取患者外周血,分离血清,采用流式细胞仪(FCM)检测CD4+T、CD8+T细胞比值,T细胞亚群比值(CD4/CD8),CD4+T、CD8+T细胞PD-1的表达,DC表面PD-L1、CD86的表达情况;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分泌水平;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法分析CD11c+PD-L1与CD4+PD-1、CD8+PD-1、TNF-α、DC、CD11c+CD86、T细胞亚群比值、CD4+T细胞、CD8+T细胞、IL-10的相关性;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脓毒症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评价独立危险因素对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死亡组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均明显高于存活组〔SOFA评分(分):15.1±4.1比10.7±2.7,APACHEⅡ评分(分):27.0±7.3比17.0±3.9,均P<0.05〕。存活组和死亡组T细胞亚群比值均<1,且死亡组CD4/CD8明显低于存活组(0.54±0.15比0.79±0.09,P<0.05);健康对照组T细胞亚群比值>1。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存活组和死亡组CD4+T细胞、CD8+T细胞、CD11c+DC、CD11c+CD86、IL-10、TNF-α水平均明显降低,CD4+PD-1、CD8+PD-1、CD11c+PD-L1水平均明显升高,且死亡组上述指标的变化较存活组更显著〔CD4+T细胞:0.14±0.07比0.22±0.08,CD8+T细胞:0.24±0.07比0.28±0.10,CD11c+DC:0.84±0.14比0.93±0.03,CD11c+CD86:(58.83±20.77)%比(78.24± 9.39)%,IL-10(ng/L):34.22±13.98比18.49±5.55,TNF-α(ng/L):95.30±29.33比67.00±20.16,CD4+PD-1:(39.58±10.08)%比(27.03±6.35)%,CD8+PD-1:(38.77±11.91)%比(29.15±8.37)%,CD11c+PD-L1:(21.13±11.54)%比(12.11±8.34)%,均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CD11c+PD-L1与CD4+PD-1、CD8+PD-1、IL-10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748、0.713、0.898,均P<0.05),与DC、CD11c+CD86、T细胞亚群比值、CD4+T细胞、CD8+T细胞、TNF-α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587、-0.906、-0.840、-0.706、-0.513、-0.820,均P<0.05)。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D4+PD-1是影响脓素症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优势比(OR)=1.463,95%可信区间(95%CI)为1.032~2.074,P=0.033〕;ROC曲线分析显示,CD4+PD-1对脓毒症患者预后有一定预测价值〔ROC曲线下面积(AUC)=0.857,95%CI为0.709~1.000,P<0.01〕;当最佳预测值为34.48%时,其敏感度为66.7%,特异度为90.0%,准确度85.7%。结论外周血PD-1/PD-L1的上调会抑制DC的活化及增殖,影响T细胞活化,诱导脓毒症患者进入免疫抑制状态;PD-1/PD-L1可反映脓毒症患者的免疫状况,其中,CD4+TPD-1对患者预后评估有一定价值。

  • 标签: 脓毒症 树突状细胞 T细胞 程序性细胞死亡受体-1 程序性细胞死亡受体配体-1
  • 简介:摘要目的系统评价程序性细胞死亡1受体(PD-1)/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抑制剂的心脏毒性。方法检索国内外有关数据库(截至2019年3月2日),收集PD-1/PD-L1抑制剂单药或联合其他方案治疗肿瘤的临床试验,采用国际通用的Cochrane协作网偏倚风险评估工具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比较PD-1/PD-L1抑制剂(试验组)与安慰剂或其他抗肿瘤药物(对照组)心脏毒性的发生率。结果共纳入了10项随机对照试验(RCT),9项为PD-1抑制剂单药或联合其他抗肿瘤药物的研究,1项为PD-L1抑制剂单药治疗的研究,共包括5 291例患者,其中试验组3 022例,对照组2 269例患者。质量评价结果显示,10项RCT中4项为高偏倚风险,6项为低偏倚风险。meta分析结果表明,试验组心脏毒性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1.13%(34/3 022)比0.22%(5/2 269),相对危险度=2.38,95%置信区间:1.19~4.78,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PD-1/PD-L1抑制剂有导致心脏相关不良事件的风险,临床应用中应警惕。

  • 标签: 抗肿瘤药,免疫学 程序性细胞死亡1受体 心脏毒性 meta分析
  • 简介:摘要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是一种主要由活化的T细胞表达,介导免疫抑制的重要免疫检查点受体,抑制PD-1与其特异性配体——程序性细胞死亡配体1(PD-L1)相互作用,即阻断PD-1/PD-L1通路抑制活化T细胞凋亡的免疫治疗,在治疗恶性肿瘤、改善患者预后方面具有较大应用前景。甲状腺癌作为最常见的内分泌恶性肿瘤,大多数甲状腺癌(如甲状腺乳头状癌)经早期治疗预后良好,但晚期患者的淋巴结转移率高,预后差,其中甲状腺未分化癌更是甲状腺癌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近年来,已有较多研究证实在甲状腺肿瘤中PD-1/PD-L1的表达与肿瘤免疫逃逸之间的关系,因此,现就PD-1/PD-L1表达预测甲状腺癌复发、淋巴结转移及预后价值,对甲状腺癌免疫治疗作用及应用前景进行综述。

  • 标签: 甲状腺肿瘤 预测 程序性死亡受体1 程序性细胞死亡配体1
  • 简介:摘要肺纤维化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慢性、进展性和纤维化性间质性肺炎,其特征是肺实质的破坏、细胞外基质的沉积以及成纤维细胞和肺泡上皮细胞表型的显著变化。Toll样受体是一种模式识别受体,连接先天和适应性免疫反应并调节伤口愈合。在包括肺纤维化在内的许多疾病中,Toll样受体促进组织修复或纤维化,其中Toll样受体家族与肺纤维化之间的关系近年研究较多。本文就目前有关Toll样受体家族及其介导的信号通路等与肺纤维化关联研究进行综述。

  • 标签: 肺纤维化 Toll样受体 自噬 信号通路 白细胞介素1受体相关激酶M
  • 简介:摘要蛋白质类泛素化修饰Neddylation是重要的新型蛋白质翻译后修饰方式,可广泛调控细胞周期、细胞生长和发育代谢等生物学过程。近年来研究发现,Neddylation修饰小分子抑制剂MLN4924具有显著的抗肿瘤效果,可通过诱导细胞周期阻滞、衰老和凋亡,以及抑制血管生成等方式抑制肿瘤生长。文章针对Neddylation修饰通路抑制剂MLN4924诱导细胞程序性死亡的相关机制研究进行综述。

  • 标签: 类泛素化修饰 MLN4924 细胞死亡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β受体阻滞剂(艾司洛尔)对脓毒症大鼠的心肌保护作用及对Toll样受体4(Toll-like receptor4,TLR4)炎症通路的影响。方法选取雄性Wistar大鼠60只,采用随机数字法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e组)、脓毒症组(CLP组)、艾司洛尔组(CLP+ES组)、TLR4抑制剂组(CLP+TAK-242组)每组15只。Shame组实施盲肠探查术,CLP组、CLP+ES组与CLP+TAK-242组通过盲肠结扎穿孔法(CLP法)建立脓毒症模型;CLP+ES组于CLP术后12 h给予腹腔注射艾司洛尔稀释液20 mg/kg;CLP+TAK-242组于上述相同时间点给予腹腔注射TAK-242 3 mg/kg;Shame组与CLP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各组均于术后24 h处死大鼠,采集并处理标本。取心肌组织行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大鼠心肌病理学变化;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心肌组织中TLR4、髓样分化蛋白88(myeloid differentiation factor88,MyD88)及核转录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的表达;采用马松染色(masson染色)观察心肌组织纤维化程度的表达;采用蛋白质免疫印迹试验(western blot)检测TLR4、MyD88、NF-κB以及天冬氨酸特异性半胱氨酸蛋白酶-1(aspartic acid specific cysteine protease 1,caspase-1)蛋白表达;取腹主动脉血采用免疫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 sorbent assay,ELISA)检测血清心肌肌钙蛋白I(cardiac troponin-I,cTn-I)、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的水平。结果与Shame组相比,CLP组心肌病理损伤、纤维化以及炎症细胞浸润明显加重,心肌损伤指标cTn-I与炎症介质TNF-α、IL-6、IL-1β水平明显升高[(8.70±0.22) vs. (4.41±0.31),(445.57±9.13) vs.(219.60±5.52),(165.55±2.18) vs.(93.47±3.37),(124.12±2.59) vs.(67.63±6.04),均P<0.05];与CLP组相比,CLP+ES组与CLP+TAK=242组心肌损伤显著减轻,炎症递质水平明显降低[(5.38±0.18)与(5.37±0.13) vs.(8.70±0.22),(322.73±7.63)与(300.58±17.47) vs.(445.57±9.13),(121.28±5.44)与(120.30±4.95) vs.(165.55±2.18),(102.60±4.09)与(105.08±7.21) vs.(124.12±2.59),P<0.05]。Western blot检测显示,CLP组大鼠心肌组织中TLR4、MyD88、NF-κB及caspase-1蛋白表达水平均比Shame组明显升高[(1.79±0.15) vs.(1.15±0.04),(4.70±0.30) vs.(3.87±0.10),(0.35±0.04) vs.(0.18±0.02),(2.27±0.29) vs.(1.15±0.07),均P<0.05 ],而CLP+ES组与CLP+TAK=242组中该四个蛋白表达较CLP组显著降低[(1.31±0.16)与(1.18±0.14) vs.(1.79±0.15),(1.50±0.16)与(1.46±0.19) vs.(2.27±0.29),(0.27±0.02)与(0.24±0.01) vs.(0.35±0.04),(1.50±0.16)与(1.46±0.19) vs.(2.27±0.29),均P<0.05]。结论β受体阻滞剂可通过阻断TLR4信号通路介导的炎症反应来减轻脓毒症大鼠心肌损伤及抑制炎症介质的表达。

  • 标签: 脓毒症 脓毒症心肌损伤 β受体阻滞剂 Toll样受体4 髓样分化蛋白88 核因子-κB TLR4抑制剂 艾司洛尔 炎症
  • 简介:摘要G蛋白偶联受体(GPCR)是一大类膜蛋白受体的统称,通过与G蛋白相互作用将细胞外的信息传递到细胞内。本文通过对G蛋白α亚基受体概况、Wnt信号通路、Janus激酶/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因子(JAK/STAT)信号通路、CXCR4-GNAQ-PLCβ通路、PI3K/Akt信号途径和MAPK/ERK途径的研究进展作一概述,同时对G蛋白α亚基受体调控RA主要信号通路的作用机制进行分析,为后期研究RA调控基因G蛋白α亚基q的作用机制提供必要的理论依据。

  • 标签: 关节炎,类风湿 信号传导 G蛋白α亚基受体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piRNA-PIWI通路在人神经细胞中的表达及其与μ阿片受体的作用关系。方法采用Westernblot检测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SH-SY5Y)中PIWI蛋白各亚型的表达,分析24–33nt的小RNA文库,筛选与MILI和MIWI2相关的piRNA表达,构建siRNA转染细胞干扰μ阿片受体表达,检测其对piRNA-PIWI通路的影响。结果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中存在piRNA-PIWI通路的表达,主要亚型为MILI和MIWI2,piRNA-PIWI通路受到μ阿片受体的调控。结论piRNA-PIWI通路与μ阿片受体功能关系的阐明,为今后阿片受体的机制研究和piRNA的深入了解和应用提供了实验依据。

  • 标签: 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 piRNA-PIWI通路 &mu 阿片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