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芪麻止眩方联合头皮针治疗气血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本院中医科2019年8月至2020年7月收治的90例气血眩晕患者采用单双号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45例。研究组男30例,女15例,年龄(63.10±5.82)岁;对照组男26例,女19例,年龄(62.81±5.64)岁。对照组采用甲磺酸倍他司汀片联合氟桂利嗪胶囊治疗,研究组采用芪麻止眩方联合头皮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中医症候评分、眩晕障碍量表(Hizziness Handicap Inventory,DHI)评分及疗效。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主症[(1.52±0.41)分比(2.45±0.66)分]、次症[(1.43±0.46)分比(2.29±0.72)分]及总分[(2.95±0.68)分比(4.74±0.96)分]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研究组疗效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研究组DHI的躯体、情绪、功能3个维度评分及总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芪麻止眩方联合头皮针治疗眩晕可有效改善中医症候及主观症状,提升疗效,值得应用。

  • 标签: 芪麻止眩方 头皮针 气血亏虚型 眩晕 疗效
  • 简介:摘要报道1例在中日友好医院普外代谢减重门诊就诊的2糖尿病合并腹肥胖患者使用利拉鲁肽治疗的诊疗过程并进行文献复习。患者为25岁女性,因“发现血糖升高1周”入院,入院后完善各项检查,明确诊断为2糖尿病,同时合并腹肥胖、高血压、高脂血症、多囊卵巢综合征和肝功能异常。予利拉鲁肽每日1针皮下注射,由0.6 mg逐步增加至1.2 mg,患者血糖控制良好,体重减轻,肝功能和血脂改善,月经恢复正常。利拉鲁肽可作为2糖尿病合并腹肥胖患者的优选降糖方案。

  • 标签: 糖尿病,2型 人胰高糖素样肽-1 利拉鲁肽 腹型肥胖
  • 简介:摘要综述近年中医药联合手术治疗直肠前突便秘的临床研究文献,发现目前主要包括中医内治、外治及内外合治联合手术3种形式,治疗手段丰富,有中药内服、中药外洗、穴位注射等,可减轻直肠前突程度,改善排便困难等症状,疗效较好。但现有研究存在样本量较小、观察周期较短、观察指标较少及疗效判定标准尚未统一等局限性,同时对中医药及手术协同作用机制研究不够深入。

  • 标签: 直肠前突 便秘 中医药疗法 外科手术 研究进展 综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尿酸水平与初诊2糖尿病(type 2 diabetic mellitus,T2DM)患者肝脏脂肪含量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6月于武汉科技大学附属孝感医院住院的初诊T2DM患者195例,均通过FibroScan测量肝脏受控衰减参数(controlled attenuation parameter,CAP),并行口服糖耐量试验(oral glucose tolerance test,OGTT)及胰岛素释放试验(insulin release test,IRT)。收集患者的基本信息、血常规、生化、肝纤四项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计算早相胰岛素分泌指数(ΔI30/ΔG30)、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根据多项式拟合法获得OGTT糖负荷后血糖峰值(Gmax)及胰岛素分泌峰值(Imax)。根据肝脏脂肪含量(以CAP值表示)三分位数将研究对象分为低CAP组[CAP≤197.7 db/m,共67例,年龄(54±11)岁,其中男53例]、中CAP组[197.7 db/m<CAP≤216.6 db/m,共64例,年龄(53±9)岁,其中男42例]和高CAP组[CAP>216.6 db/m,共64例,年龄(54±11)岁,其中男40例]。比较各组的临床参数,探讨肝脏CAP值与其他指标的相关性,筛选肝脏CAP值的影响因素。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Kruskal-Wallis H检验、χ2检验等。结果3组患者高尿酸血症、体质量指数(BMI)、空腹胰岛素(I0)、I30(75 g葡萄糖负荷后30 min胰岛素)、I60、I120、I180、Imax、HOMA-β、HOMA-IR、Ⅳ胶原、谷丙转氨酶、碱性磷酸酶、γ-谷氨酰转肽酶及血尿素氮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中高CAP组高尿酸血症、BMI水平高于低CAP组和中CAP组(均P<0.05);高CAP组I0、I30、I60、I120、Imax、HOMA-β、HOMA-IR、γ-谷氨酰转肽酶水平高于低CAP组,血尿素氮水平低于低CAP组(均P<0.05);低CAP组I180、Ⅳ胶原、碱性磷酸酶水平低于中CAP组和高CAP组(均P<0.05)。肝脏CAP值与BMI、I0、I30、I60、I120、I180、Imax、HOMA-β、HOMA-IR、Ⅳ胶原、谷丙转氨酶、碱性磷酸酶、γ-谷氨酰转肽酶呈正相关(均P<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尿酸血症[OR=2.380,95%CI(1.023,5.538)]和肥胖(BMI≥28.0 kg/m2)[OR=3.901,95%CI(1.491,10.207)]是CAP值的保护因素(均P<0.05)。结论血清尿酸水平升高和肥胖(BMI≥28.0 kg/m2)是初诊T2DM患者肝脏脂肪含量增加的危险因素。

  • 标签: 血清尿酸 2型糖尿病 肝脏脂肪含量 体质量指数 肥胖
  • 简介:摘要2糖尿病是与胰岛素功能障碍及胰岛素抵抗相关的慢性炎症过程。炎症状态下中性粒细胞释放细胞外陷阱(NETs),该结构与糖尿病的病程发展相关联。弹性蛋白酶抑制剂(SerpinB1)作为内源性分泌蛋白可以有效地抑制该结构对胰岛细胞功能及胰岛素作用信号通路的影响,并且还有促进胰岛β细胞增殖的作用。本文旨在探讨NETs及其抑制剂SerpinB1与2糖尿病的关系。

  • 标签: 糖尿病,2型 中性白细胞 胞外诱捕网 弹性蛋白酶抑制剂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探讨血清锌a2糖蛋白(ZAG)与2糖尿病(T2DM)患者空腹C肽、血尿酸(SUA)水平的相关性,为预防T2DM患者高尿酸血症(HUA)及并发症的发生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9年5月至2021年5月在武汉科技大学附属孝感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2糖尿病患者11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合并HUA分为两组,观察组:T2DM并HUA组54例,年龄(55.2±6.68)岁,男28例,女26例;对照组:T2DM尿酸正常组56例,年龄(55.8±5.80)岁,男28例,女28例。均测定空腹血清ZAG、C肽、血糖、血脂、糖化血红蛋白及其他相关临床指标。数据采用SPSS 17.0软件,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χ2检验和非参数检验,ZAG与临床其他指标分别进行偏相关分析和多元性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空腹血清ZAG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60.01±24.56)mg/L比(44.35±17.20)mg/L,P<0.05]。T2DM患者空腹血清ZAG水平分别与SUA(r=0.543)、体质量指数(r=0.240)、C肽(r=0.437)、三酰甘油(r=0.372)呈正相关,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呈负相关(r=-0.44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T2DM并HUA患者较T2DM尿酸正常者血清ZAG表达水平升高;ZAG可能诱导T2DM患者糖脂代谢紊乱,参与胰岛素抵抗过程,增加SUA表达,可能成为预防及治疗HUA及其相关代谢性疾病的新靶点。

  • 标签: 2型糖尿病 高尿酸血症 锌a2糖蛋白 空腹C肽 血尿酸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锐舒霖®30和诺和锐®30治疗2糖尿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本研究为多中心、随机、开放、平行、阳性药物对照Ⅲ期临床研究。纳入2018年10月10日至2021年1月5日来自国内35家研究中心口服药治疗血糖控制不佳的2糖尿病患者,按照3∶1的比例根据区组随机方法分配至锐舒霖®30组和诺和锐®30组。治疗24周后,比较2组受试者治疗前后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PG)、标准餐后2 h静脉血糖(2hPG)的变化,以及低血糖事件和不良事件发生率、门冬胰岛素特异性抗体阳性率。有效性指标分析采用全分析集和符合方案集,安全性指标分析采用安全性数据集。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χ2检验或Wilcoxon秩和检验。结果本研究共纳入受试者588例,完全符合方案病例528例(锐舒霖®30组395例,诺和锐®30组133例),全分析集和安全性数据集583例(锐舒霖®30组439例,诺和锐®30组144例),符合方案集515例(锐舒霖®30组386例,诺和锐®30组129例)。经过24周治疗后,锐舒霖®30组和诺和锐®30组的HbA1c分别下降1.73%±1.27%和1.77%±1.40%,FPG分别下降(2.34±2.69)和(2.68±2.84)mmol/L,2hPG分别下降(4.37±4.59)和(4.81±4.43)mmol/L,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周时,锐舒霖®30组和诺和锐®30组低血糖事件的发生率[分别为74.3%(326/439)和68.1%(98/144)]、不良事件发生率[分别为68.1%(299/439)和66.7%(96/144)]与门冬胰岛素特异性抗体阳性率[分别为51.9%(228/439)和50.7%(73/144)]相近,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锐舒霖®30和诺和锐®30控制血糖的总体疗效相当,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在临床上有应用价值。

  • 标签: 糖尿病,2型 门冬胰岛素30 有效性 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