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离子激光治疗视网膜病变的临床方法和效果。方法搜集2013年4月—2015年3月我院接收的视网膜病变96例患者,随机分为甲组和乙组。对甲组48例应用药物治疗,对乙组48例进行离子激光治疗。观察甲组和乙组的临床效果,并比较。结果甲组治疗有效率为72.92%,治疗满意度为75%,乙组治疗有效率为93.75%,治疗满意度为97.92%.乙组治疗有效率高于甲组,治疗满意度高于甲组,差异较大,有统计学意义(P<0.08)。结论离子激光治疗视网膜病变的效果较好,治疗有效率和治疗满意度较高,值得推广。

  • 标签: 视网膜病变 氩离子激光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回顾性分析我院63例缺血型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患者经离子激光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3例患者分组治疗,试验组行532nm离子激光治疗;对照组中医药物治疗。结果试验组患者的视力明显改善,且黄斑区的水肿情况消失或减轻,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采用离子激光治疗缺血型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加快患者恢复健康,提高治疗效果,应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中。

  • 标签: 氩离子激光 视网膜中央静脉堵塞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离子激光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组对68例(72眼)中浆病患者,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明确视网膜渗漏点在黄斑无血管区以外后激光治疗,分别于术后2周、1月、6月作视力、眼底、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观察,部分病人作眼底荧光血管造影随访。结果视力>0.8术后2周35眼(48.61%),1月56眼(77.78%),6月65眼(90.28%),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显示黄斑区水肿完全消退。结论离子激光是目前治疗中浆的安全有效的方法,可加速视网膜水肿吸收,恢复视力,缩短病程。

  • 标签: 中浆 氩离子激光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 简介:Barrett食管(BE)是指内镜下发现并被病理组织学证实在胃食管连接处(GEJ)以上出现的鳞状上皮被伴肠化生(即含杯状细胞)的柱状上皮所替代的现象。BE是胃食管反流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欧美报告反流性食管炎中BE检出率为10%~15%,国内报道BE的检出率为2.21%。BE治疗的目的在于消除和逆转BE的肠化,

  • 标签: 疗BARRETT食管 氩离子凝固术 胃食管连接处 反流性食管炎 胃食管反流病 病理组织学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激光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效果。方法对2010年9月~2013年1月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60例(115眼)行视网膜光凝术,随诊观察至光凝治疗后6个月,对光凝治疗前后的视力、视网膜病变进展程度(通过FFA和眼底照相)进行评价。结果光凝后视力提高24眼,保持不变者74眼,视力下降者17眼,光凝后视力无变化或视力提高为治疗有效,有效率达85.2%,视网膜黄斑水肿大部分减轻,微血管瘤逐渐消退。结论激光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疗效确切,效果好。

  • 标签: 氩激光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激光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离子凝固联合药物治疗疣状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在我院经电子胃镜检查并病理确诊的73例疣状胃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8例,对照组35例,两组在性别、年龄、病程、临床症状、胃内疣状病灶数具有可比性。两组均给予潘托拉唑和硫糖铝混悬液治疗4周,Hp阳性者予根除Hp治疗(加服阿莫西林1.0g,克拉霉素0.5g,早、晚餐前服,1日2次×1周)。治疗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采取内镜下离子凝固术治疗。观察治疗后两组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及治疗后两组内镜下疣状病灶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临床症状总有效率分别为84.2%和28.6%,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胃内疣状结节的消失率分别为97.4%和14.3%,治疗组客观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本组病例中有3例发生明显腹痛,其余未发现任何并发症。结论离子凝固术配合药物治疗疣状胃炎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可使病变组织局部蛋白质凝固,病灶组织坏死、脱落,促进组织修复,同时有杀菌作用,还可同时活检,对多点病灶操作性强,安全性高,使用方便、易于掌握、近期观察有明显疗效,并发症少,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氩离子凝固术 疣状胃炎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离子凝固术治疗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11年12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40例消化道出血患者,根据患者意愿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参考组,各为20例,观察组采用离子凝固术治疗,参考组采用常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两组患者出血控制效果、围术期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复发率分别为90%、5%,参考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复发率为70%、20%,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复发率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出现并发症(P>0.05)。结论离子凝固术治疗消化道出血,复发率低,同时安全性高。

  • 标签: 氩离子凝固术 消化道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离子凝固术(APC)治疗疣状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360例疣状胃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内镜下应用APC配合质子泵抑制剂和粘膜保护剂、粘膜修复剂治疗疣状胃炎;对照组应用质子泵抑制剂和粘膜保护剂、粘膜修复剂,疗程均为4周。结果治疗组患者临床症状缓解和疣状结节消失率显著高与对照组(P<0.01)。结论APC联合质子泵抑制剂和粘膜保护剂、粘膜修复剂治疗疣状胃炎的疗效优于单纯药物疗法。

  • 标签: 疣状胃炎 氩等离子凝固术 质子泵抑制剂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研究治疗Barrett食管(BE)患者的疗效,筛选合理有效的BE治疗方案.方法经胃镜及活检确诊的BE患者62例,采用机械抽样法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各31例,对照组口服埃索美拉唑20mg,1次/d及铝碳酸镁1000mg,3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离子凝固术(APC)治疗.两组均治疗8周.治疗前和治疗后4、8周观察临床症状及内镜下表现.结果两组治疗后症状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症状总缓解率分别为对照组74.2%(23/31)、治疗组77.4%(24/31);典型反流症状缓解率分别为对照组81.8%(9/11)、治疗组90.9%(10/11).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无一例BE黏膜消除,治疗组有28例BE黏膜消除,总有效率为90.3%(28/3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抑酸剂加胆汁吸附剂能明显改善BE的临床症状,但不能使BE逆转.而APC联合抑酸剂加胆汁吸附剂不仅可明显改善症状,还可消除BE,此治疗方案合理可行、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BARRETT食管 治疗 氩离子凝固术
  • 简介:目的:观察激光光凝治疗不同分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retinopathy,DR)的疗效。方法:对264例513眼DR患者按病变不同分期分别行黄斑格栅样光凝、次全视网膜光凝(sPRP)和全视网膜光凝(PRP)。随访3月-5年,观察患者视力、眼底及荧光血管造影情况。结果:总计有24.0%(123/513)的患眼视力得以上升,49.7%(255/513)视力保持不变,26.3%(135/513)视力下降。非增殖性DR激光治疗有效率为87.5%,增殖性DR有效率58.4%(P〈0.05)。1型DM有效率43.5%,2型DM有效率81.4%(P〈0.05)。结论:激光能有效控制DR,减缓DR患者视力的丧失,非增殖性DR疗效明显优于增殖性DR,2型DM疗效优于1型DM。

  • 标签: 氩激光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治疗
  • 简介:摘要Barrett食管是胃食管反流病的并发症之一,有进展为食管腺癌的可能,发病率有逐年升高的趋势。离子凝固术(APC)是Barrett食管内镜下治疗的手段之一,疗效确切。近年来随着整合水刀功能的新型APC—海博APC的出现,该研究领域取得了快速的发展。本文中笔者就内镜下离子凝固术治疗Barrett食管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Barrett食管 内镜下治疗 氩离子凝固术 海博氩离子凝固术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内镜下离子凝固术治疗胃粘膜脱垂症的临床效果。方法62例胃粘膜脱垂症患者行内镜下离子凝固术治疗,1月后行临床症状随访和胃镜复查。结果62例中临床症状消失45例,明显减轻14例,有效率为95.16%。术中术后均无出血、穿孔等并发症。结论内镜下离子凝固术治疗胃粘膜脱垂疗效确切、操作简单、安全性高、并发症少,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胃粘膜脱垂症 氩离子凝固术 内镜
  • 简介:目的比较离子凝固术或微波术联合药物治疗疣状胃炎的效果。方法对成熟型疣状胃炎患者40例,分为A组20例行微波治疗,B组20例行离子治疗,术后均口服埃索关拉唑(4~5周),克拉霉素+阿莫西林(1周)。治疗后半年复查内镜及随访。结果B组疗效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2.484,P=0.013)。结论离子联合药物治疗好,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微波 氩离子 药物治疗 疣状胃炎
  • 简介:目的探讨内镜下离子凝固术(APC)治疗食管胃黏膜异位症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收集在胃镜检查中发现的23例食管胃黏膜异位症患者,行病理学检查确诊后进行APC治疗。结果23例患者共接受42次APC治疗,所有患者局部胃黏膜均由食管鳞状上皮替代,镜下治疗愈合率为100.0%。治疗后出现不适症状5例,均通过抑酸剂治疗后症状消失。结论APC治疗食管胃黏膜异位症是安全、有效的。

  • 标签: 食管胃黏膜异位症 氩离子凝固术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对激光视网膜光凝治疗眼底病变的全程护理。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在我院接受激光视网膜光凝治疗的500例(660眼)眼底病变患者,对这些患者治疗前、中、后实施全程护理。结果顺利实施激光视网膜光凝治疗的患者占99.3%,对这些患者进行6个月的随访,治疗有效率占90%,无效率为10%。结论采用激光视网膜光凝及时治疗眼底病变,避免眼底病变发生恶化。激光治疗中,对患者实施全程护理干预,实施手术前,应该为患者做好各项准备与心理护理,治疗前、中、后为患者实施正确、有效的临床护理干预,有助于顺利实施激光光凝术治疗,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确保患者早日康复。

  • 标签: 亚激光视网膜光凝术 眼底病 全程护理 疗效
  • 简介:目的探讨离子凝固术(ABC)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应用ABC治疗疣状胃炎及息肉的疗效观察。结果ABC治疗息肉150例计212枚息肉均予以切除。其中直径>1cm者50枚用高频脉冲圈套器+ABC法治疗,而另100枚较小息肉(直径<1cm)仅使用ABC直接灼除。结果证实,ABC治疗息肉安全有效,无明显副作用;ABC治疗成熟型疣状胃炎80例,病灶数共计422枚。3月后随访,70例(87.5%)病人临床症状明显改善。胃镜复查发现,原病灶处均覆有新生的粘膜上皮及肉芽组织,无明显疤痕形成。10例(12.5%)病人仍见少许疣状灶及糜烂残留,再次行ABC术治疗。结论ABC为一种安全有效、易于控制的内镜下治疗胃肠疾病的新方法。

  • 标签: 治疗 息肉 临床应用 病灶 疣状胃炎 病人
  • 简介:摘要目的无痛内镜下使用APC联合口服药物治疗26例疣状胃炎,观察疗效并初步探讨治疗机制。方法使用无痛内镜技术寻找发现病灶,发现病灶后使用APC将胃黏膜疣状隆起凝固.术后给予饮食管理和服用3联抗HP(幽门杆菌)药物14天,一月后复查胃镜。结果26例疣状胃炎中,治愈23例,好转3例.有效率达100%,治愈率达88.5%.Hp转阴者21例(91.3%)。结论APC离子凝固术,操作方便且安全,疗效也较满意,无出血、穿孔等严重并发症。联合抗HP药物治疗,效果更加巩固。此方法值得消化科医师的重视和推广。

  • 标签: APC(氩离子凝固术) 疣状胃炎 无痛胃镜 Hp(幽门杆菌) 内窥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离子凝固术(APC)治疗胃肠道广基息肉的临床效果。方法比较离子术与电凝灼除术治疗效果,其中对142例广基息肉应用离子凝固术治疗后随防疗效观察,结果APC术显示探头与组织无粘连及撒拉现象,灼除范围大,烟雾少,破坏组织浅,结论APC术是一项简单易行、快捷、安全、疗效确切的治疗方法。

  • 标签: 氩离子凝固术 氩气刀 胃肠道广基息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