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3 个结果
  • 简介:十三行作为进入商业文明社会的动力因素,促进了大清帝国广州城市的发展。国际贸易地带的十三夷馆区是一个城市的"增长极",西关、西城、西村、"河南"、黄埔古港等历史地段是发展新区。分析其正能量给力的成就,明确其他消极因素的制约,为广州新时期的商埠文化世界名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

  • 标签: 广州 十三行 城市发展 动力分析
  • 简介:书法景观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特殊文化景观和文化符号,广泛应用于旅游景区而成为旅游景观的一种重要类型.本文以桂林旅游景区的书法景观为案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书法景观作为旅游景区的重要人文景观,旅游者总体上对其具有较高的认知和鉴赏兴趣;书法景观对旅游者产生了一定程度的符号效应,具体表现在书法鉴赏、文化象征、审美引导3个方面,对应于外在行为、文化环境知觉、景观审美活动3个层次的行为效应.书法景观的符号效应在书法鉴赏方面存在显著差异,而在文化象征和审美引导方面无显著差异.书法景观符号效应研究对于揭示人们的地方感和环境行为与书法景观之间的关系、旅游景区书法景观的设计和景区文化氛围的营造等具有指导意义.

  • 标签: 书法景观 符号效应 地方感 桂林
  • 简介:沈阳经济区作为国家新型工业化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对其区域差异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研究区域自1992年以来经济重心的动态演化过程,得出该地区经济发展县际差异的动态变化规律,并且就其演化的机制因子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沈阳经济区经济重心主要介于沈阳市苏家屯区和辽阳市灯塔县之间,基本接近几何中心,并与几何中心的距离呈现不断缩小的趋势,表明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在减弱。19年来,经济重心总的移动趋势为先由东北向西南移动,再由西南向东北推进,但移动轨迹呈现出一定的曲折和波动,其年移动距离和方向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速度及政策等显现正相关关系,反映出区域不同时期发展战略政策的变化。

  • 标签: 沈阳经济区 区域差异 经济重心 演变 演变轨迹
  • 简介:研究导致世界遗产“濒危”的威胁因素能够为我国世界遗产管理与保护提供重要借鉴。对全球濒危世界遗产威胁因素定量统计发现:武装冲突、管理不力、工程建设是世界文化遗产与世界自然遗产共同面临的三大威胁;世界文化遗产的主要濒危因素还包括城市发展压力、不合适的维修/重建等;世界自然遗产濒危因素则还包括非法偷猎、捕捞,以及林业采伐、农业种植、放牧等农林生产活动等。中国世界遗产面临的首要威胁因素是旅游发展压力,管理问题、城市发展压力、水利工程建设等也较为突出。提出中国世界遗产保护建议:明确遗产旅游价值取向,加强高峰期游客管理,控制旅游设施建设规模;提升管理水平与管理能力,探索世界遗产管理的新体系、新思路;妥善处理好城市发展对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压力,积极预防极端自然灾害的破坏;严格控制世界自然遗产地内的道路建设、水利工程建设等。

  • 标签: 世界遗产 濒危世界遗产 威胁因素 保护 中国
  • 简介:基于六大城市住户调查数据,采用多种贫困测度和多层模型分析的方法,探讨中国大城市居民贫困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大城市低收入邻里的贫困状况存在较大差异,其中广州、西安的相对丢失(relativedeprivation)严重且低收入群体层级结构复杂,昆明的贫困深度大,而武汉财富集聚相对明显。贫困多层模型表明低收入邻里贫困的主要影响因素仍存在于个体层面,个体在家庭制度、市场制度、国家福利供应中所表现的特征影响了贫困发生率;城市贫困同时存在邻里效应,主要体现在邻里经济状况和贫困文化的影响作用;而城市间的贫困差异亦不可忽视。

  • 标签: 贫困测度 贫困影响因素 邻里效应 福利三角
  • 简介:根据对黔中经济区城镇化情况的实证分析发现:从城镇化水平上看,黔中经济区城镇化是滞后的。这种滞后不仅仅表现为滞后于工业化水平、滞后于非农化进程,也表现为滞后于全国平均水平。从结构上看,黔中经济区总体的城市数量偏少,大城市缺位,中、小城市数量不足。稳健快速推进黔中经济区城镇化是当前和今后黔中经济区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为此提出若干建议。

  • 标签: 黔中经济区 城镇化水平 ZIPF法则
  • 简介:依据1995年、2003年、2008年长春市土地利用现状图和2011年长春市卫星影像图,借助于ArcGIS技术平台,综合运用GlobalMoran'sI指数、分形理论模型法以及缓冲区分析法,对长春市工业空间扩展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工业空间整体具有空间正相关特征,但工业空间集聚程度呈现先降低后逐渐增高的趋势,显示出工业空间具有整体分散、局部集聚的演变特征;2工业空间总体扩展方式为向外扩展,但具体呈现出"交通轴向扩展—轴间指状填充—交通轴向扩展"的特点;3工业空间演化呈现郊区化显著、多中心分布以及工业多次搬迁且不连续性的特征。在上述综合研究结果的基础上,认为自然因素、开发区的成立和发展、产业结构的升级、土地使用制度的改革与企业改制重组、城市规划以及交通是长春市工业空间扩展的驱动力。

  • 标签: 工业空间 城市功能空间 驱动力 长春市
  • 简介:作为一种研究方法,生命历程提供了一个概念框架旨在消弭宏观社会发展和个体生命成长之间的鸿沟,作为一种分析视角,生命历程展示了年龄在居民日常出行特征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本文以广州市居民出行日志调查资料为基础,分析处于不同生命历程阶段中广州市居民的日常行为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广州市居民的出行距离、花费时间和出行起始时间三个方面呈现出较为明显的生命历程特征,其中出现距离和花费时间随年龄的变化呈现出明显的“M”型曲线特征。在此基础上,文章以结婚和生小孩两个家庭性节点事件和住房体制改革等社会性节点事件为例,对出行生命历程的原因进行初步探讨。

  • 标签: 日常出行 时空路径 生命历程 时间地理学 广州
  • 简介:运用武汉市流动儿童的问卷调查数据,采用探索性因子分析方法,对流动儿童身份认同的结构与现状进行了探讨。分析结果发现,流动儿童的身份认同主要包含地域认同、文化认同和群体认同三个因子。从身份认同程度来考察,流动儿童的身份认同已经达到"半"认同水平,但身份认同内部差异较大。从具体影响因子来看,地域认同、文化认同和群体认同程度依次降低。相对较高的地域认同程度反映的是迁入地"城市魅力"的效应,而相对较低的群体认同程度,反映流动儿童具有较强的"外地人"意识倾向的特点。流动儿童的身份认同是社会建构与自我建构共同作用的产物。

  • 标签: 流动儿童 身份认同 地域认同 文化认同
  • 简介:近年来众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城市土地利用和形态在时空变化上进行了大量富有成效的研究。然而,这些研究多是对城市空间变迁及其内部机制的研究,对城市内部用地分异过程与特征研究较少,而从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角度进行综合分析和研究的成果更甚微。因此,结合城市空间扩展和土地利用结构变化二者的发展轨迹,从不同时段探讨了影响城市外部扩展与内部分异的主要因素和动力机制,以期对未来有效引导、控制城市扩张和合理利用城市内部土地资源的研究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 标签: 中国大城市 土地利用 影响因素与机制
  • 简介:京津冀一体化是多年来学界讨论的话题,专家们都在为京津冀的经济发展进言献策,在区划融合、产业对接、空间演化、扩大合作、存在问题等很多方面提出了观点。京津冀在历史上属于同一行政区划,新中国成立以后,天津和北京先后独立为直辖市,自此京津与河北省在经济发展状况上就逐渐出现了较大的发展差距,环京津区域出现了一个"环京津贫困带"。在快速城市化进程中,京津与河北省都看到了京津冀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性,京津冀一体化开始从理论走向实践。京津周边的保定、唐山、承德和张家口也都提出了"对接京津"的发展思路。由于河北省在南北方向呈长条状,所以在一体化进程中需要采取"分步走"的发展措施,通过以点带面、由小到大逐步发展的方式,推动全面一体化进程。

  • 标签: 京津冀一体化 环京津贫困带 双三角 软区划 发展对策
  • 简介:本文基于演化经济地理学的视角,结合鄢陵县花木产业集群30多年的纵向发展演化实例,探讨了农业产业集群内部微观基础(农户、企业)、中观尺度的产业网络和宏观尺度的外部环境(制度、技术和空间)如何共同演化并决定着农业产业集群的演变。研究发现:①农业产业集群的演化与其内部基本行为主体农户与企业、产业网络、技术、制度和地域空间的演变具有协同作用、共同演化,特定的影响因素与集群网络交互作用形成了集群发展的不同阶段。②在集群发展的不同阶段,企业、网络、技术、空间和制度具有各自的特点和不同的协同演化特征,微观主体的组织创新是对宏观环境变化的适应,宏观环境变化及地域空间演变是微观变化的综合。③在培育农业产业集群的过程中,既要重视个别农户和企业的成功示范,又要重视地理邻近效应对整个产业网络、技术、惯例形成和空间再造的作用。本研究结论对于农业产业集群的管理实践和集群政策制定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标签: 农业产业 集群 共同演化 鄢陵县
  • 简介:本文以西安大明宫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为例,基于空间形态要素、公园景观要素、服务配套要素、地方性、地方感5个潜在变量,构建地方性与地方感之间的因果关系结构方程模型.通过预设观测变量因子设计量表,发放200份调查问卷,回收181份有效问卷,再运用SPSS建立有效分析数据库,并基于Amos7.0平台进行结构方程模型的验证性分析,从而探讨大明宫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空间环境营造的地方性特征与游客地方感之间的关系路径及运行机理.

  • 标签: 地方性 地方感 环境机理 西安大明宫考古遗址公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