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沧溟先生》明隆庆六年刻本(1572)和明徐履道起凤馆刻本为两个不同的版本,系原刻与翻刻的关系,不能混为一谈。比较两个版本,有若干明显的不同。起凤馆的真正主人应为武林曹以杜而非吴门后学徐履道。

  • 标签: 沧溟先生集 明隆庆刻本 明起凤馆刻本 徐履道 曹以杜
  • 简介:一般明版残书,即使是白绵纸嘉靖本,直到'文革'前都还算不上什么.普遍把明版残书当善本来卖,只不过是近几年间才有的事情.但凡事都有个例外,个别稀见的明刻残本过去也一向为人珍重.我得到的这部《定山先生》残本,带有'文革'前中国书店的标价签,写明时价是'1本8元'.这当然非同寻常.俗话说一分钱一分货,如此高价出售残书,自然会有他的道理.

  • 标签: 残本 “文革” 自然 个别 普遍 一般
  • 简介:《河东先生》版本源流考彭东焕一《河东先生》又名《柳仲》、《柳仲先生文集》、《河东》等,是北宋古文家柳开的文集。柳开,字仲。生于五代后晋开运三年(947)①,卒于北宋真宗咸平三年(1000)。河东大名(今河北大名县东北)人。自幼爱好古文、热...

  • 标签: 抄本 版本源流 《四库全书》 柳开 《中国善本书提要》 陆心源
  • 简介:郭绍虞先生在《杜诗镜铨》序言中指出注家也应如史家一样要兼有才、学、识三长。'注'重于学,'解'侧于才,'评'偏于识。这一方面说明注家同史家一样笔悬千斤、事关重大;另一方面也说明一个注家必须兼有才、学、识三长才能成就一部不凿不芜的杰出注本。陈铁民先生的《王维校注》可说是这方面的一个突出代表。陈先生不仅在注、解、评三方面各具其长,

  • 标签: 先生王维 王维校注 评陈铁民
  • 简介:<正>王毓铨教授是国内外知名的汉史和明史专家。他的论著,素以论证严谨、资料翔实而著称,出版于五十年代的《我国古代货币的起源和发展》(科学出版社,1957年)以及六十年代出版的《明代的军屯》(中华书局,1965年),都是功力深厚、腾誉学林的名作,至今仍为历史工作者所参考利用。最近,我们又欣喜地读到了王毓铨先生的新著《莱芜》(中华书局,1983年10月)。

  • 标签: 中华书局 中国历史 封建政权 起源 秦汉时期 明实录
  • 简介:余十八出津门,归止无所,往来南北,短衣尘垢,栖栖于朔风斜雨间.虽仰慕薑斋先生久矣,未获见也.甲戌冬由京师返钱塘,途经沽上,因彭君向阳得谒先生于四宁草堂.“四宁”者,取傅青主论书之意以颜其居也.时先生方倚榻小憩,不以唐突见拒,幅巾起迎,纡尊下逮,言蔼如也.倾盖如故,余为之欣然移日.先生字作家,一字迂公、薑斋,沙曲散人者,其号也.先生天纵清粹,慧心朗识,髫丱趋庭,渊雅有自.及就学庐,入国学研究社、崇化学会,受业于章式之、高彤皆诸丈,学书,则归于陈翮洲之门,后以书法名重艺林,殆始于此.先生既得接武耆彦,聆其謦欬,挟策读书,从游于舞雩之下;是故所瞩益明,所闻日远;博学以文,尽存汉儒之真;挥斥游谈,力避宋学之偏.未冠,举束修之训.自是虽数迁教席,叠经忧患,然历节饬躬,俱嗣芳躅;行己有耻,白首不衰.其授业也,讲评

  • 标签: 作品集 书法 行己有耻 傅青主 计白当黑 弘一法师
  • 简介:施邦曜与王阳明有深刻的牵连,施邦曜所编《阳明先生要》不仅传播了王学,且体现了施本在评点上的意义及其价值,建立了新的诠释体系,创新评点内容的运用机制,意义非凡。

  • 标签: 施邦曜 《阳明先生集要》 价值
  • 简介:元夏庭芝《青楼》中的“花旦”,不是王国维先生和孙楷第先生所说的“搽旦”,不是青木正儿所说的“妓女或妖妇”,也不是解玉峰先生所说的“以‘花子’作面饰的青年女子”,而是元杂剧中扮演女性鬼魂的脚色。“花旦杂剧”是表现女鬼和男人恋爱故事的题材类型,作为主脚的“花旦”当扮演女性鬼魂;“花旦”“以墨点破其面”的化妆方式来自于民俗中对待产亡者“以墨点面”的巫术形式,是女性鬼魂身份的标志;“以墨点破其面”的妆容带有恐怖和诡异的气质,也非常适合女性鬼魂的面部造型。

  • 标签: 花旦 女性鬼魂脚色 产亡者
  • 简介:2011年11月9日,著名马克思主义史学家和教育家、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龚书铎先生,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为表达对龚先生的缅怀之情,本刊特刊发原中国史学会会长、原中国人民大学校长李文海先生,原华中师范大学校长章开沅先生,原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主任王汝丰先生,原中国史学会秘书长、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所研究员王玉璞先生,中华书局资深编审陈铮先生,以及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院长杨共乐先生撰写的一组文章。他们饱含深情,从不同角度回忆了龚书铎先生的学术风格和高尚品德,高度评价了龚先生对中国史学所作出的贡献。

  • 标签: 龚书铎 中国社会科学院 马克思主义史学家 纪念 中国史学会 代序
  • 简介:赵振铎先生以五种宋本、影宋本和清人三十多种成果作为雠校本,对今流传最广的清顾广圻修订曹楝亭本《韵》做了大规模的全面校理,是《韵》研究史上的重要研究实践和历史担当。从赵校本的校勘实践中抽绎出类型学体式,则有六种校改例式和三种校语例式,由体式系见赵校成果,则点上成果密集,举不胜举,有的则早已体现在当年《汉语大字典》的编纂中。面上的成果则由约略统计可见。在校勘学思想上,赵校本以求真求是为本务,处处体现校者的识力,以充分占有材料“求全责备”为操作,下笔则思做到“一网打尽”。

  • 标签: 《集韵校本》 历史担当 类型学体式 求真求是
  • 简介:崔敏先生的新著《求真——我的治学之路》近日由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出版,我有幸在成书之前先读为快。作为在先生门下求学的我,应该说对先生是颇为熟悉的了,但看了这本总结他人生经历与治学经验的新著,还是受到太多的震撼。于是想些文字评介一下先生的人品与学问。

  • 标签: 《求真集》 先生 大学出版社 治学经验 人民公安 人生经历
  • 简介:南怀瑾三字对当代儒释道三家都如雷贯耳!先生著作等身,但发表诗作却不多,弟子强为先生编《纪年诗》.使世人得窥大师境界。文如其人,诗更如其人,弥足珍贵也!附《编后记》一篇,供读者参考。

  • 标签: 诗作 纪年 文如其人 儒释道 编后记 著作
  • 简介:《增广注释音辩唐柳先生》南宋淳佑九年(1249)序刻本曾传来日本,藏入镰仓幕府金泽文库,日本正和元年(1312)破衲聪达(1280-?)借书抄写,後归江户幕府德川家,今为日本蓬左文库所藏。钞本正四十五卷,含《非国语》二卷在内,又《外》二卷,《附录》一卷,偶避宋讳缺笔。同时用别本参校补抄,其中有《音注唐柳先生文集》,亦有缺笔,可知亦宋刊本,传来日本,而此书中国历代书目无着录,极为贵重。本文筒述日本旧校钞本之特徵及其版本研究上之价值。

  • 标签: 音注唐柳先生文集 蓬左文库 柳宗元 刘怡堂 刘钦
  • 简介:缘于工作关系,在益群君茶室清谈时,他推荐给我杨海洲先生新著,一本还散发着墨香的《行悟》。一股禅意透过书名瞬间灵空了我芜杂的心绪,在浮躁的都市能静读一本书,甚好。我和海洲先生虽然算不得像是"朋友圈"里那般稔熟的朋友,但因海洲是知名的企业家和社会活动家,新闻曝光率极高,我作为媒体人,在有些场合就和他有了交集,也一直关注和知晓他的状况。

  • 标签: 朋友圈 曝光率 禅意 一本 电子行业 荣誉会长
  • 简介:两年前,有位老学长告诉我:“你要懂得老师,要去读他的涛,而且要同参禅一样,入乎其内,出乎其外,再三来回的诵读,或许才得有几分的共鸣:诗是南师的心声,诗也最容易透露一个人的见地、思想、

  • 标签: 编后记 节选 纪年 老师 老学
  • 简介:陈寅恪《书信·致刘铭恕》说:“近年仍从事著述,然已捐弃故伎,用新方法,新材料,为一游戏试验。”这是他对自己学术生涯重要转折的自我说明。他所谓“新材料”,乃指“明清间诗词,及方志笔记等”;“新方法”,即“不同于乾嘉考据之旧规”,亦即《论再生缘》、《柳如是别传》中所使用的“以诗证史”之“新法”。陈寅恪将自己的《柳如是别传》称作是史学上新的“实验”,从社会风俗史变迁的视角,辨析了“三百年前南北社会风气歧异之点”,“发三百年未发之覆”。这一试验与转变,是与国际史学界对心态史、心智史和妇女史的关注同步发生的。

  • 标签: 陈寅恪 以诗证史 现代史学史 史学方法论
  • 简介:读《行走》的时候,首先想到的是有一串脚印或远行的背影,也正是这幅想象的剪影,引起了我的阅读期待。一个文人的行走,必是伴随了

  • 标签: 行走 审美 真性情 故乡情结 脚印 发现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