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0 个结果
  • 简介:我的故乡,有一句方言,叫做“vaoqitou”,即“要欺头”。这三个字的明白无误的意思,就是拿别人打趣和开玩笑,意近“欺负人”,但性质又没那么严重。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大家发现,河南人就属于这种可被戏谑地谈论的人,可以被当做"yaoqitou”的对象。中国是个“熟人社会”和“欺生社会”。

  • 标签: 河南人 路遥 熟人社会 故乡 戏谑
  • 简介:报纸副刊是文学作品的重要的传播工具体,主要功能就是居于传播者和受传者之间,使传受两者通过它交流信息,发生关系,它不仅是新文学流变的历史标本,也是作家成长的摇篮,以及作家与读者交流的联络站。延安《解放日报》是中共中央及西北局的机关报,其副刊是当时全国报纸中发稿最多、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文艺阵地,

  • 标签: 《解放日报》 报纸副刊 传播工具 文学生产 延安 人的精神
  • 简介:1990年代中期以来,底层问题渐次浮出水面,底层文学显露出冰山的一角。河南作家历来有着较强的底层意识与关注底层人物的创作传统,常常表现出立足民间的姿态。许多现代作家凭着知识分子的良知,用手中的笔真实再现了河南人民生存处境的艰难,

  • 标签: 河南作家 底层文学 映像 民生 90年代 创作传统
  • 简介:《新华日报》是抗日战争时期至解放战争初期中国共产党在国民党统治区唯一公开出版发行的大型机关报。该报于1938年1月11日在汉口创刊,同年10月25日迁至重庆出版,1947年2月28日被迫停刊,连续出版了9年零1月又28天,共3231期。该报作为中国共产党的喉舌,其存续期间在宣传中共方针、政策,塑造中共正面形象方面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 标签: 《新华日报》 《讲话》精神 中心论 中国共产党 诗歌 变通
  • 简介:20世纪以来的河南文学中,对人与自然关系的书写是一条潜隐的线索。中原浓郁的地域特色、严峻的生态现实,为河南作家提供了丰富的创作资源;而河南作家观照天地万物的“诗心”,特别是一以贯之的以文学关怀来提升人的生存质量的使命感和担当意识,使他们在创作中表现出多层面多向度的“生态意识诉求”。从对自然美单纯的维护与赞颂到对生态整体和谐的倚重,从发自本能的融于自然的绿色之思到对理想生态家园的文化想象和理性构建,从对人类片面生存方式的生态批判,到以强烈的责任感为生态整体立言。

  • 标签: 生态意识 河南作家 20世纪 人与自然关系 生长 河南文学
  • 简介:还愿是民间信仰下民众向神灵祈求达到某种"愿"时,对信仰神许下的诺言和愿望实现后的依诺偿还行为,其进行通常伴随着既定的仪式性。在比较庄重的仪式场合,"乐"必然作为人们观念上能够与神灵沟通的语言形式而存在,既烘托了仪式的庄严气氛,又搭成人神互通的桥梁,到后来逐渐发展为一种功能性的仪式音乐而存在。

  • 标签: 还愿仪式 信仰 音乐 功能性
  • 简介:<正>记(记者):作为一个商人,你看到了这一幕有什么感受?赵(赵广泉):我想,每一个稍有民族自尊心和简单历史知识的中国人,只要良知尚在,目睹那些肮脏的场景都会产生难以抑制的屈辱感。这种感受是无法形容的。我当时进行跟踪观察,纯粹是一个再简单不过的动机在起作用,那就是让更多的人知道这件事情是多么刺痛人心。记:据我掌握的情况,你是9月16日晚开始介入这件事的。

  • 标签: 河南人 电梯间 民族自尊心 国际会议中心 一层楼 稚气未脱
  • 简介:<正>我从小在黄河故道长大,家乡的变化我体会得最具体最深刻。这里地处老黄河故道腹地,系豫鲁皖三省结合部,北边以老河道为界,同山东单县相邻。东边是安徽砀山,虽是两个省,却连个明显的界线都没有。也许当年的老黄河太不老实,三年两头泛滥成灾。生活在这片黄土地上的人们同老黄河展开一次次生死搏斗。河南岸有两条高高的黄河大堤,像两队威武的士兵列阵在大河南岸,守护着这条桀骜不驯的野马。然而,这一切似乎全是徒劳,滔滔河水一次次冲破堤岸,骄横地在这片土地上撒泼打滚儿。它在堤北抛下一片黄沙滩,在堤南则扔下一片盐碱地。人们在这里收获的只有两个字:贫困!

  • 标签: 张集镇 红富士苹果 高堂寺 张仁 苹果花 第二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