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前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向世界展示了我国的经济实力。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如物价持续上涨,经济逐渐转向过热,银行体系存在严重过剩的流动资金。为落实从紧的货币政策要求,中国人民银行持续加强对银行体系流动性的管理,引导货币信贷合理增长,自2006年7月份以来,我国法定准备经历了15次的连续上调。经多次调整后,普通存款类金融机构执行15.5%的存款准备标准,处于历史最高水平。结合我国法定准备的调整情况,针对我国宏观经济运行中出现的货币数量过多、流动性过剩这一热点问题,分析了我国在短期内连续上调法定准备的原因,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 标签: 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货币供应量 流动性过剩
  • 简介:目前商业银行存放在央行的准备包括法定准备和一定比例的超额准备,二、我国上调法定准备的效果分析,从而削弱法定准备政策对M的影响

  • 标签: 上调存款 准备金率效果 存款准备金率
  • 简介: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深化,金融创新的不断涌现,直接融资和非存款机构的占比增大,资本充足监管和存款保险制度的建立及完善,中央银行调控目标、方式及技术的转变和完善,我国把调整存款准备作为主要货币政策工具之一的现象将会逐渐改变。

  • 标签: 存款准备 效用分析
  • 简介:现阶段在我国使用利率工具收紧流动性效果欠佳,公开市场操作是利率和基础货币变动的主要决定因素,得出近期法定准备工具的主要目标是配合公开市场操作工具回笼基础货币、收缩金融体系过剩流动性的结论

  • 标签: 准备金率紧缩 存款准备金率 提高存款
  • 简介:  通过提高法定准备来收紧流动性,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在央行的超额存款准备为3.1%,以回笼货币为目标的法定准备至少还有0.5个百分点的上调空间

  • 标签: 准备金率紧缩 存款准备金率 提高存款
  • 简介:摘要

  • 标签:
  • 简介:中国人民银行又于今年1月14日宣布再次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0.5个百分点,这已经是我国2010年以来第6次上调存款准备。我国如此频繁地使用法定准备政策工具,但是并未收到很好的成效,这主要与我国利率非市场化、低利率以及存款准备制度自身缺陷有密切关系。因此,我国必须不断加快利率市场化进程,并且努力完善存款准备制度,从而有效地发挥法定准备政策调控宏观经济的作用。

  • 标签: 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有效性 利率 存款准备金制度
  • 简介:存款准备是指一些金融机构(如银行),为了保证客户能够正常取款以及进行资金结算而准备的在中央银行的存款。我国的市场化程度不高,市场结构不合理,因此,近年来存款准备已隐隐作为央行调控政策的首要法宝,并连连上调。而于2011年11月30日晚,央行再次宣布从2011年12月5日起,下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0.5个百分点。此次下调后,大型金融机构的存款准备将由21.5%历史高位回落至21%,中小型金融机构的存款准备则降至17.5%。本文就旨在简要分析此次政策调整的原因、影响以及今年的调整方向。

  • 标签: 存款准备金率 下调 原因 影响
  • 简介:摘要纵观世界宏观经济调控,作为货币政策三大工具之一的法定准备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但它在世界主流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经济调控中已经逐渐淡出。我国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使用法定准备来调整宏观经济运行,到现在这30多年的时间里,频繁使用法定准备这一货币政策工具。显然,法定准备已经是我国主导性货币政策工具。那为什么在欧美许多发达市场经济国家淡化法定准备的使用,甚至完全取消法定准备政策的情况下,我国央行依然如此频繁的使用法定准备这一货币政策工具呢?本文将从法定准备这一制度的由来以及其乘数原理,分析我国央行频繁变动法定准备的原因。另外结合法定准备制度的优缺点,给出关于优化我国法定准备制度的建议。

  • 标签: 货币政策工具 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法定存款准备金制度 乘数原理
  • 简介:央行3月18日宣布,将于3月25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0.5个百分点。这是央行年内第三次上调存款准备,也是去年以来第九次上调存款准备。此次上调后,大型商业银行存款准备已达到20%的历史高位。

  • 标签: 存款准备金率 银行存款准备金 金融机构 大型商业 人民币 央行
  • 简介:从自由主义者的角度来说,不需要央行来给商业银行设立准备,调升或者降低存款准备都是干扰商业银行正常业务的行为,也就是说这些调控都破坏了银行所有者的产权。

  • 标签: 存款准备金率 调低 商业银行 自由主义者 所有者 央行
  • 简介:11月30日晚间,央行宣布,从2011年12月5日起下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0.5个百分点。可以说.从央行角度来看,应该早就知道国内11月消费者物价指数将大幅回落及11月数将下降较低的水平(实际情况是如此),加上出口增长下降,国内经济增长放缓、外汇占款出现少有的负增长,及欧美国家经济将面临着进人衰退的风险,再加上美国等6家央行协调行为救市。在这个背景下,中国央行也加入放松货币政策的协调行为中。

  • 标签: 存款准备金率 消费者物价指数 意义 协调行为 金融机构 出口增长
  • 简介: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010年11月29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0.5个百分点。这是央行今年以来第五次上调存款准备,累计上调达2.5%(如表1所示)。在距离1O月19日央行上调存贷利率0.25个百分点不到两个月时间,央行两度推出收缩银根的举措,足见其抗击通胀的决心。但相对于存贷利率的上调,准备的上调显得更具针对性。

  • 标签: 准备金 存款 中国人民银行 市场 金融机构 人民币
  • 简介:本文在分析金融机构流动性的基础上,对今年下半年公开市场操作与存款准备调整如何协同吞吐基础货币作了粗浅的探讨,展望了存款准备后续调整路径,并对一年期和三年期央票的发行规模及利率进行了预测。

  • 标签: 存款准备金率 公开市场操作 基础货币
  • 简介:强化差别存款准备制度的风险防范作用和市场约束功能,目前人民银行对执行差别存款准备的金融机构采取高度保密原则,  差别存款准备制度是人民银行采取的一项与资本充足制度相辅相成的货币政策调控制度

  • 标签: 准备金率制度 存款准备金率 差别存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