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4
47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脱落细胞涂片染色法是病理科最常用的、较可靠的一种检查方法。这种方法的优点是清晰地显示出细胞结构,从而较容易发现异常细胞,特别是能早期发现癌细胞。由于方法简单,检查速度快,阳性率和准确率较高,也是肿瘤普查的一种重要手段。是取含有脱落细胞的体液或分泌物制成涂片以镜下观察脱落下来的正常或异常细胞形态的变化。

  • 标签: 脱落细胞涂片染色 细胞涂片 脱落镜检
  • 简介:摘要血涂片是通过特定的方法将血液按一定方向均匀涂开的过程,微观上使细胞由球形变为平面形或近平面形平铺在载玻片上。目的讨论血涂片的染色方法。方法通过经验总结归纳血涂片的染色方法。结论制备厚薄适宜、分布均匀、染色良好的血涂片是血液学检查的重要基本技术之一。

  • 标签: 血涂片 染色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末梢血涂片显微镜查真菌是否可靠。方法我院血液科恶性血液病合并感染的病人末梢血涂片显微镜查真菌、血培养,同时静脉外周血涂片查真菌;对照组为正常人及同期骨穿病人末梢血涂片。结果恶性血液病病人中性粒细胞缺乏时间长或终末期合并长期严重感染的病人末梢血涂片查到真菌,血培养阴性。对照组为正常人及同期骨穿病人末梢血涂片未查到真菌。结论真菌菌血症病人末梢血可查到真菌。

  • 标签: 末梢血涂片 真菌 真菌血症 血液病。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外周血涂片检查对临床常见疾病如感染、贫血,及临床疑难疾病如白血病、血小板异常疾病诊疗的意义。方法收集近5年来363名感染、贫血疾病患者和128名血小板异常、初诊白血病患者的外周血涂片进行回顾性分析,评估其临床价值。结果通过外周血涂片检查可以有效地协助临床医师诊断疾病,并对临床较少见的血液系统疾病也有一定的提示价值。结论尽快随着科学技术发展,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已普通应用,但不能取代外周血涂片检查。

  • 标签: 外周血 血涂片 检验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我国妇女白带病原体CTB染色检验技术在妇科普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国家科委“九五”科技成果重点推广项目和卫生部“十年百佳”科技成果推广项目—妇科白带涂片多项检查快速染色技术(CTB技术)用于妇科普查。结果通过对972例阴道分泌物常规检查异常标本进行的CTB染色技术分析,其总阳性检出率为99.69%。其中滴虫检出率为5.35%、霉菌检出率为22.02%、阴道加特纳氏菌检出率为40.12%、纤毛菌检出率为1.75%、条件致病菌检出率为21.19%、淋球菌检出率为0.21%、单纯白细胞异常增多检出率为14.20%。阴道加特纳氏菌检出率最高,已成为由性传播引起的细菌性阴道炎的主要病原菌,也是引起阴道二重感染性疾病的主要致病因子。结论CTB技术用于阴道分泌物病原体的检验,可同时做滴虫、霉菌、纤毛菌、加特纳氏菌、线索细胞、淋球菌、条件致病菌等的检查。方法简单、染色快速、结构清晰、一片多用,非常适合妇科白带涂片多项病原体的快速检验。

  • 标签: CTB技术 阴道分泌物病原体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呼吸科患者进行痰涂片镜检测,探究痰涂片镜检对痰液细菌培养作用价值。方法从来我院诊治的2016年1月—2018年12月的呼吸科门诊患者中随机抽取1200份,并进行痰涂片染色和细菌培养,对痰涂片标本培养过程进行跟踪观察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200份标本中,含有500份革兰氏染色涂片,占总标本的41.67%,其中,含有230份检出细菌,占500分革兰氏染色涂片的46%,白细胞内有60份标本检出细菌,占230分检出细菌标本的26.09%;在1200分标本中有420份抗酸染色涂片标本,占35%,其中有10份抗酸杆菌,占420份抗酸染色涂片的2.4%。结论痰标本涂片镜检验痰培养的结果具有可靠性,对于临床诊断具有重要意义,是一项值得推广使用的检验方法。

  • 标签: 涂片培养 痰标本 革兰染色 抗酸染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结核杆菌涂片检查方法与意义。方法对50份结核杆菌涂片检查方法进行分析。结果对结核杆菌涂片检出抗酸菌者检查为涂阳患者即判定为结核病标下菌阳性。结论直接涂片法操作简单,易于掌握,设备要求也不高,在结核病防治中居重要位置。

  • 标签: 结核杆菌 涂片检查 方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直接涂片法、液基细胞学涂片法对痰抗酸杆菌的检测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滨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肺结核患者4 000例,取其夜间痰、晨痰各1份,共8 000份标本,分别采用直接涂片法及液基细胞学涂片法进行检验,记录两种方法对痰抗酸杆菌的阳性检出率。结果液基细胞学涂片法及直接涂片法对清晨痰抗酸杆菌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30.33%(2 426/4 000)、21.55%(1 724/4 000),对夜间痰抗酸杆菌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22.34%(1 787/4 000)、12.40%(992/4 000)。与夜间痰相比,两种检测方法均对清晨痰抗酸杆菌的阳性检出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直接涂片法相比,液基细胞学涂片法对清晨、夜间痰抗酸杆菌的阳性检出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8 000份痰液标本中,液基细胞学涂片法对唾液痰、黏液痰、血痰、脓性痰抗酸杆菌阳性检出率分别为14.52%(108/744)、12.09%(429/3 548)、65.49%(334/510)、49.00%(1 567/3 198),直接涂片法对唾液痰、黏液痰、血痰、脓性痰抗酸杆菌阳性检出率分别为2.96%(22/744)、8.26%(293/3 548)、42.35%(216/510)、36.34%(1 162/3 198)。与唾液痰、黏液痰、脓性痰相比,两种检测方法对血痰抗酸杆菌阳性检出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直接涂片法相比,液基细胞学涂片法对唾液痰、黏液痰、血痰、脓性痰抗酸杆菌阳性检出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痰抗酸杆菌检测中应用液基细胞学涂片法,可有效诊断肺结核,为临床诊疗提供依据。

  • 标签: 肺结核 结核分枝杆菌 液基细胞学涂片法 抗酸杆菌检测技术
  • 简介:摘要本文应用AgNOR技术对512例患者经胃镜涂片观察,通过细胞内银染颗粒计数,结果显示胃癌患者AgNOR数目明显高于一般患者,与普通病人结果有显著性差异。

  • 标签: 胃镜 胃癌 核仁组成区 银染 瑞氏染色
  • 简介:摘要目的筛查成熟女性宫颈炎、宫颈癌发病情况,提高女性宫颈癌的早诊早治率,降低死亡率,提高广大女性健康水平。方法收集我院2009年1月至2011年10月普查的3200例宫颈刮片资料,以病理结果组织学诊断为标准,对结果进行分析。结论目前宫颈癌已成为成熟女性的健康隐患,并不断向小龄化发展。宫颈细胞学检查方便、可靠、无创。可及早发现癌前病变,提高早期宫颈癌的检出率。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妇科白带涂片染色检验阳性结果分析。方法医院选取了2017年—2018年收治的需要妇科白带检查的患者88例,对所有进行白带涂片检验和生理盐水检验的方法。结果在此次2种方法对比检验结果显示,在88例患者中,有80例患者被确诊为白带异常有妇科疾病,白带涂片染色检验的检出情况为78例97.5%,漏诊为2例2.5%;生理盐水检验情况为60例75%,漏诊20例25%,其对比结果显著,P<0.05。白带涂片染色检验的细菌检查情况明显优于生理盐水检验法,P<0.05,符合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涂片染色检验妇科白带,细菌检出率较高,漏诊的情况发生率低,值得应用。

  • 标签: 妇科白带涂片 染色检验 阳性 结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