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临床在治疗房颤患者时应用地高辛注射联合胺碘酮注射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房颤患者100例,随机均分为常规组、实验组,常规组患者采用胺碘酮注射治疗方案,实验组采用地高辛注射联合胺碘酮注射治疗方案,对比二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与常规组相比,治疗有效率更高(P值<0.05),不良反应发生率相似(P值>0.05)。结论:在治疗房颤时应用地高辛注射与胺碘酮注射联合治疗方案,能有效促进患者康复,药物安全性高,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地高辛注射液 胺碘酮注射液 联合治疗 房颤 临床治疗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针对中耳炎治疗采用盐酸左氧氟沙星滴耳联合地塞米松注射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择取病例区间为2022年1月-2022年6月,病例来源于本院收治中耳炎患者,共计800例,按照随机数表法,纳入到研究组400例,纳入到对照组400例,对照组采用盐酸左氧氟沙星滴耳治疗,研究组在上述基础上加用地塞米松注射治疗方式,组间比对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干预后,比对两组炎性指标,研究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数据提示P<0.05。结论:针对中耳炎患者采用联合干预治疗,即盐酸左氧氟沙星+地塞米松注射,可缓解患者炎性指标程度,提高治疗效果,可进行临床推广。

  • 标签: 盐酸左氧氟沙星滴耳液 地塞米松注射液 中耳炎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脑梗死治疗中采用血塞通联合盐酸倍他司汀注射的效果。方法:以脑梗死患者为例,选取2022年11月-2023年11月本院收治的62例患者进行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其中31例采用血塞通单独治疗为参照组,另外31例采用血塞通联合盐酸倍他司汀注射治疗为研究组,统计治疗情况。结果:治疗前血液流变学分析两组无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均优于治疗前,研究组比参照组优势显著(P<0.05)。结论:针对脑梗死的治疗采用血塞通联合盐酸倍他司汀注射完成,不仅能改善血液流变学,还能够促进临床效果提升,值得借鉴。

  • 标签: 脑梗死 盐酸倍他司汀 血塞通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眼底出血采用复方樟柳碱注射联合葛根素注射治疗的结果。方法 纳入39例病患为研究对象,截取于我院2020年12月-2021年12月收治眼底出血患者;经掷硬币法均分2组,1组为基础组(n=20,采用丹参注射治疗),1组为联合组(n=19,采用复方樟柳碱注射联合葛根素注射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在治疗总有效率方面,联合组(94.74%)显著高于基础组(65.00%),组间差异较大(P<0.05)。结论 眼底出血采用葛根素注射联合复方樟柳碱注射治疗效果显著,可切实改善患者临床病症,提升其疾病治疗效果;建议推广。

  • 标签: 眼底出血 复方樟柳碱注射液 葛根素注射液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康复新治疗牙周炎的临床效果展开观察与分析。方法:在2019年1月—2021年5月期间于医院接受牙周炎治疗的患者中选择58例进行观察,采用随机分配的方式进行分组,分别得到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均有29例患者,其中对照组采用棉签蘸取复方碘甘油液注入牙周袋的治疗方式,而观察组则利用康复新注满牙周袋,用量约为0.5ml,两组均于治疗后的3d复诊。结果:通过观察分析,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为65.52%,而观察组则为89.66%,两组患者之间存在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结论:利用康复新开展牙周炎治疗工作,能够得到更为显著的临床效果,有助于缓解患者的痛苦,缩短患者康复时间,具备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康复新液 牙周炎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评析对急性脑卒中患者在基础治疗基础上采取脑苷肌肽注射联合醒脑静注射的临床价值。 方法: 此研究选取 2018/1/1-2020/6/30 期间治疗的 136 例行基础治疗的急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 68 例,额外使用脑苷肌肽注射治疗;另外观察组 68 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醒脑静注射治疗。评价疗效与患者颅内动脉血流状况。 结果: 不同用药方案对于疗效有影响( P < 0.05 ),结果能够看出在基础治疗联合脑苷肌肽注射基础上加用醒脑静注射的观察组急性脑卒中患者用药后的基底动脉、椎动脉、大脑前动脉及大脑后动脉血流速度都好于对照组( P < 0.05 ) 。 结论: 对行基础疗法的急性脑卒中患者采取脑苷肌肽注射和醒脑静注射能更有效改善患者颅内动脉血流状况并取得满意疗效。

  • 标签: 醒脑静注射液 脑苷肌肽注射液 急性脑卒中 有效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氨溴索注射联合痰热清注射治疗慢阻肺的临床效果及影响。方法:将本院接诊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85例为研究对象,实施临床治疗研究,研究时间段内为2019年11月~2021年4月,取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组后,予以对照组(n=43)氨溴索注射治疗,观察组(n=42)氨溴索联合痰热清注射治疗。统计患者治疗效果及症状缓解效果差异。结果:(1)治疗效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且机械通气实施率较对照组降低,差异显著,P<0.05。(2)症状缓解:就诊当日,实验室血气指标、肺通气功能检验结果无组间差异性,P>0.05;治疗7月后,观察组FEV1、FEV1/FVC、PaO2指标上升,PaCO2下降,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氨溴索注射联合痰热清注射治疗慢阻肺效果显著,对患者急性加重期症状所致肺通气功能下降、血气指标异常具有显著纠正效果,可酌情开展联合治疗应用。

  • 标签: 氨溴索注射液 痰热清注射液 慢阻肺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 纳络酮注射联合氨茶碱注射治疗小儿急性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取经病理学诊断确诊的本院于 2013 年 1 月 ~2019 年 1 月收治的小儿急性呼吸衰竭患儿 200 例按随机数字表法( RNTM )将其分成 A 、 B 组, A 组予以 纳络酮注射联合氨茶碱注射治疗, B 组单纯予以 氨茶碱注射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 结果 : 1 ) A 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 B 组( P < 0.05 )。 2 ) A 、 B 组治疗前 PaCO 2 无显著差异( P > 0.05 ),治疗后 A 组低于 B 组( P < 0.05 )。 3 ) A 、 B 组治疗前 PaO 2 无显著差异( P > 0.05 ),治疗后显著高于 B 组( P < 0.05 )。 结论 :在小儿急性呼吸衰竭的临床治疗中采用 纳络酮注射联合氨茶碱注射治疗效果较好,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纳络酮注射液 氨茶碱注射液 小儿急性呼吸衰竭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阿昔洛韦注射联合双黄连口服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在2014年8月~2016年8月收治的20例小儿足口病患者作为观察组,采用阿昔洛韦注射联合双黄连口服来进行治疗;再选取同时期收治的20例小儿足口病患者作为观察组,采用传统方法来进行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相关症状的消失时间。结果观察组中,治疗有效的患者有19例,占该组总人数的95.0%,对照组中,治疗有效的患者有14例,占该组总人数的70.0%。两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X2=4.3290;P<0.05);观察组患者的口腔损害、手足损害、心脑损害等症状的消失时间均要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阿昔洛韦注射联合双黄连口服来治疗小儿手足口病,能够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患者的恢复情况理想,并且各症状能够在较短时间内得到控制,快速缓解患者的痛苦,治疗的可行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阿昔洛韦注射液 双黄连口服液 小儿手足口病 疗效
  • 简介:摘要乳头溢是一种较为常见的临床症状。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发展,病理性乳头溢的检查技术也在不断地补充与完善。目前主要的影像学检查方式包括高频彩色超声、乳腺钼靶、乳管造影、磁共振成像(MRI)等。近年来,磁共振(MR)乳管成像技术越来越受到临床的重视,更可以借助后处理软件,将MR导管成像与乳腺增强MRI相结合,从而更好、更全面地呈现导管与病变的关系。

  • 标签: 病理性乳头溢液 磁共振成像 影像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松补力口服配制工艺优化。方法设置L9(34)正交实验,考察在配制工艺中时间、加水量、提取次数等因素对配制工艺的影响,并对工艺中辅料的种类使用以及使用量,加入的比例等进行优化。结果松补力口服的最佳制备工艺是1.5个小时,提取2次,加水量20倍,出膏率为28.80%,优化后加入50%的蜂蜜,PH为4.71,比重为1.122,辅料仅选蜂蜜的话,蜂蜜加50%的量;辅料仅选蔗糖的话,蔗糖加40%的量,PH为5.16,比重为1.123;辅料蜂蜜和蔗糖联合用,蜂蜜25%-30%之间,蔗糖20%联合使用可以达到标准要求。结论最佳制备工艺方案更为合理,可以用于松补力口服的配制。

  • 标签: 松补力口服液 配制工艺 优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烧伤休克患者使用延迟复苏补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随机选取2019年6月-2020年12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32例烧伤休克患者为对象,对所有患者按照补公式进行复苏补治疗,分析患者补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率以及不同时间段内尿量变化。结果:32例患者中有30例患者成功复苏、成功率为93.75%,有2例患者复苏失败、死亡率为6.25%;30例成功复苏中有1例发生急性肾功能障碍或衰竭、发生率为(3.13%),2例发生急性呼吸功能障碍或衰竭、发生率为(6.25%),1例发生多器官功能障碍或衰竭、发生率为(3.13%),经对应的症状处理,后期逐渐好转。补2h后患者平均尿量(0.53±0.21)ml、6h后平均尿量(1.24±0.28)ml、14h后平均尿量(1.53±0.37)ml、20h后平均尿量(1.68±0.42)ml。结论:对烧伤休克患者尽快使用延迟复苏补治疗能够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死亡率,对烧伤休克患者的生存具有重大意义。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