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本文通过大量大陆与台湾两地所藏档案及中外文献,全面考察清代科布多商号协助运送军需物资、汇兑银两,以及垫办满蒙衙门的经费等情况,指出,过去学者强调商号对蒙古人实施高利贷,但从双方契约文书看来,蒙古人若在固定时间内偿还债务并无高额利息,累积数年的债务也经由官员协调,还债的比例降至五成或四成。

  • 标签: 科布多 清代 官商 旅蒙商
  • 简介:9月17日,第十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如期举行。这次被中国文化界称为“非典之后在北京举办的首次大型国际文化交流活动”,在开展的第一天就获得了满堂彩。26400平方米的展览面积,939个展台以及来自世界40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的著名出版社,让世界文化界的目光都聚焦在此。

  • 标签: 中国 印刷企业 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 商机
  • 简介:王术君,“70后’正厅级干部,今年4月出任贵州安顺市市长.仕途光明。陆炫杰,“80后”地产商,初中肄业后在小县城中累积起千万身家。他们曾亲密无间,最终官商反目。今年6月,陆实名举报王受贿索贿。随后,陆被有关方面控制,而王术君也因涉嫌违纪,接受组织调查。这是一幕官商反目的大戏,充满了跌宕起伏的情节。权钱交易、官场内斗乃至媒体掮客、赌场混混,穿梭其间。

  • 标签: 官商 “80后” 厅级干部 实名举报 权钱交易 安顺市
  • 简介:有个说法:范蠡是官商的祖师。事实上,范蠡不是官商,更不是官商的祖师。范蠡不像现在的官商,一边当官一边经商。这边当着书记,那边兼着董事长;这边拿着国家的俸禄,那边吃着干股的红利,他是辞了官职之后才去经商的。他之所以去经商,不是因为看着白花花的银子眼红,而是因为懂得“大名之下,难以久居”,他也看出了“勾践为人可与同患,难与处安”,实在只为安身立命。

  • 标签: 官商 范蠡 安身立命 经商 董事长 祖师
  • 简介:官商在封建社会已经延续了两千多年。汉朝时就有大将军霍兴之子霍禹私营屠宰业和酒业。到了后来的一些朝代更出现了太子、后妃、公主都经商的现象。官员及其亲属子女经商主要依靠特权,经营有利可图的项目。另外,一些官商不惜以重金行贿,“交通五侯”,甚至“力过吏势”。“官商”也是吏治腐败的重要表现。在政治比较清明的王朝,对“官商”也加以抑制,但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官商”始终是吏治腐败的一环。

  • 标签: 腐败现象 吏治腐败 公务员经商 官商勾结
  • 简介: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出席十二屑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的江苏代表一起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面对纷繁的物质利益,要做到君子之交淡如水,“官”“商”交往要有道.相敬如宾,而不要勾肩搭背、不分彼此,

  • 标签: 交往 官商 物质利益 全国人大 总书记 习近平
  • 简介:<正>20世纪初,官商之间虽仍然存在着沿袭已久的各种矛盾,但同时又发生了令人注目新的变化,一度确立了前所未有的某种松懈联盟关系。本文拟就其形成原因、具体表现和多重影响,略作初步分析。

  • 标签: 官商联盟 官商关系 商部 南洋劝业会 官商合办 资产阶级
  • 简介:"提起中国民族工业……重工业不能忘记张之洞。"1962年,毛泽东谈到中国近代中国的发展史时这样说。这不是毛泽东第一次评价张之洞。1958年夏,中共中央在武汉召开八届六中全会,毛泽东在和河北籍干部谈话时讲,张之洞在湖北大办实业,创建了湖北的工业基础,并说自己当兵时用的"汉阳造"就是张之洞办的兵工厂生产的。1889年,张之洞调任湖广总督后,便以芦汉铁路的修筑为契机,兴实业、办教育、练新军、应商战、劝农桑、新城市,大力推行"湖北新政"。新政之发,钢铁为要。汉阳铁厂于1894年建成投产,共有铸铁厂、打铁厂、机器厂、造钢轨厂和炼熟铁厂等6个大厂,4个小厂,两座钢炉,工人3000人,外国技师40人,

  • 标签: 汉阳铁厂 官商 近代中国 张之洞 毛泽东 民族工业
  • 简介:名校背景官商结盟提起清华大学,想必是很多人遥不可及的梦想。1963年出生的祁达才,自幼聪慧,初、高中时因为成绩优异,曾两次跳级升学。1979年,时年仅16岁的祁达才,一举考进了清华大学电机系,成为同龄人中的佼佼者。祁达才的职业生涯一直没有离开过电力系统,而名校的教育背景则为祁达才的成长和发展铺平了道路。

  • 标签: 被告人 受贿罪 人民币 江门市 电机公司 变压器产品
  • 简介:房地产业作为事关百姓安居乐业的重要产业,关系着国计民生,但近年来其较快的上涨幅度却让百姓难以承受……当前,政府改革的目标是政企分离,而在所谓通过收取土地出让金获取高额回报的“经营城市”的理念下,不少地方政府却在房地产市场上热衷于扮演“垄断商人”的角色。显然,这种缺乏监督的权利垄断是产生腐败的温床。

  • 标签: 上涨 房价 助长 行为 房地产业 土地出让金
  • 简介:民国时期,广东作为民主革命策源地,曾为讨伐袁世凯、护法运动、东征、北伐作出相当大的财政贡献,但在军阀篡权之际,也遭受过严重挫折。有谓:“民国建立初期,一切均沿清制。惟是广东政局变动频仍,大大影响于财政。

  • 标签: 民国时期 广东 博弈 官商 税负 财政贡献
  • 简介:上海倒楼事件揭开了房地产行业中官商勾结、官商同体的腐败现象。然而这并不是一个令人多么惊诧的现象,倒楼不过是实实在在地为此作了一个注脚,并真实地展现了官商腐败的多个面。“楼脆脆”之前,宫商腐败就广受诟病,但官商很坚强。

  • 标签: 官商勾结 坚强 腐败现象 房地产行业
  • 简介:围绕当地交通枢纽千亩土地上巨大利益的纠葛,上海市松江区相关政府、政府下属公司、外商、代理人、施工方、法院等等各方力量,群集上演了一场超现实版的无间道。这场2002年拉开大幕的大戏,从一开始就充满了地方政令与商业利益的深度结合,当利益突然膨胀得吓人,这些看似紧密的结合应声而裂

  • 标签: 土地划拨 海庄 沈伟 上海市区 深度结合 客运中心
  • 简介:《中国青年报》以《一个商人的三百万元让高官穿上囚服——张宗海,从“草鞋公仆”到受贿巨贪》为题对官商勾结作了集中报道。其中有专家提到要减少官商勾结问题,应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提高政府官员的收入,弱化官员滥用权力的动机。二是修订制度,

  • 标签: 收入 政府官员 商人 年报 弱化
  • 简介:4月6日,中山市原市长李启红涉嫌内幕交易案在广州开庭。根据公诉机关指控,2007年6月,李启红以中山市领导的身份,提前获知了中山公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控股股东中山公用事业集团有限公司筹备整体上市的信息。2007年6月29日至7月3日,李启红家人和亲戚掌握的账户在"公用科技"股票停牌前累计买入"公用科技"股票89.68万股,卖出后账面收益达人民币1983万多元。在内幕交易过程中,谙熟证券操作规则的中山公用集团董事长谭庆中还为李启红家族逃避监管提供了全程的"服务"。事实上,"李启红现象"并不鲜见。中国股市多起被查处的内幕交易案,都有公职人员涉足其中。

  • 标签: 内幕交易行为 内幕信息 官商 股市内幕交易 公职人员 中国资本市场
  • 简介:中国有句俗话叫作“富贵险中求”,从经济学上讲,企业家都是风险偏好者。然而在中国的商业环境中,险中求来的只是小富贵,大富贵似乎只能在官中求。乔家之所以大富大贵,实现了汇通天下货通天下的梦想,关键是在慈禧逃难时献了20万两银子,侍候老佛爷吃了一顿八碗八碟,得以解除了汇兑官银的禁令,自此之后钱途广开,日进斗金。

  • 标签: 商业生态 中国 官商 风险偏好 商业环境 经济学
  • 简介:北京通惠河自明代嘉靖七年(1528)吴仲修复以后,历明清两代始终通畅不废。公元1644年清军攻占北京,随即议立北京为京师以后,通惠河仍承担运输漕粮入京的任务。直至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京津铁路竣工以后,海运漕粮由天津通过铁路直运北京,不再经过通州,通惠河数百年来转输京师天庾的任务才算告终,转以运送各地商货入京为主。但是通惠

  • 标签: 清军 通惠河 嘉靖 明清 清代 明代
  • 简介:康熙朝后期,清政府尝试铜政改革,即以内务府官商承包办铜的形式,尽可能多地获取来自日本的原铜,铸造新币,从而达到驱逐民间杂币的目的。内务府官商在实际的办铜过程中,尤其在宫廷政治的影响下,形成了王纲明等六家办铜的局面。铜政改革在前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官商大获其利。然而,在1715年日本长崎方面推出了限制原铜出口的正德新例后,办铜趋于困难,官商积欠累累不敷偿还,官商办铜难以维继,复归官办原局。在办铜一事上,国际局势的骤变,对康熙帝的处置策略起了不可忽视的影响。围绕官商亏空案,康熙帝与户部在围绕追讨官商亏空追缴问题上又起纷议。康熙帝的恣意决断,虽也有其深意考量,然其对内务府及下属官商的宽容,终不免客观造成内务府内库侵凌户部国库的恶例,它实际体现出的是清朝君主高度专制下财政在运作上的一个恶痼。

  • 标签: 康熙 长崎贸易 内务府 官商
  • 简介:2015年一次教学公开日的活动,笔者讲授人教版必修二《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一课,按现行的教材,本课可以概括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5个阶段,并对每一阶段资本主义的发展原因和影响进行梳理。

  • 标签: 民族资本主义 官商关系 历史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