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激光用于银屑病的价值。方法:对2021年4月-2022年4月本科接诊银屑病病人(n=60)进行随机分组,试验和对照组各30人,前者采取激光法,后者行常规治疗。对比疗效等指标。结果:关于总有效率,试验组数据96.67%,和对照组数据80.0%相比更高(P<0.05)。关于sf-36评分,治疗结束时:试验组数据(87.34±3.25)分,和对照组数据(81.26±4.28)分相比更高(P<0.05)。结论:银屑病用激光法,生活质量改善更加明显,疗效提升更为迅速。

  • 标签: 激光光疗 价值 银屑病 疗效
  • 简介:背景:近年来,激光已用于疣的治疗,而且已成功治疗某些类型的疣。在一些激光研究中,已应用剥脱剂来增加激光的穿透力。目的:本研究旨在比较脉冲染料激光(PDL)疗法与应用水杨酸(SA)后再应用PDL疗法的效果。应用水杨酸的目的在于通过减少寻常疣的角化过度以增加激光穿透性。方法:本对照研究包括入选研究的19例患者的66个皮损。33个皮损先外用30%SA,2次/d,5d后再应用PDL治疗,其余33个皮损直接应用PDL治疗。两组患者PDL疗程1~5次,每次间隔4周。两组疗效用疣的尺寸改变比较,记录长×宽×高(mm3),治疗结果采用统计学分析。结果:在PDL组和SA+PDL组,治疗5个疗程后,与治疗开始相比皮损变小,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第5疗程结束时,两组之间的差别没有统计学意义(P=0.451);然而在第二个疗程后SA+PDL组的清除率显著高于PDL组(P=0.049)。在第二个疗程后,SA+PDL组的完全清除率是54.6%,而PDL组在第五个疗程结束后完全清除率仅为66.4%。在2.2个疗程后SA+PDL组即观察到完全清除,而PDL组在3.1个疗程后才观察到完全清除(P<0.05)。结论:尽管在...

  • 标签: 寻常疣脉冲 染料激光 激光疗法
  • 简介:O433.542000063803用激光声检测技术研究乙醛对苹果乙烯产量的影响=ExperimentalinvestigationwithCO2laserbasedphotoacousticspectrometer:aeetaldehydeinhibitionofethylenebiosynthesisinapplefruit[刊,中]/于清旭,林钧岫(大连理工大学应用物理所.辽宁,大连(116024)),尤斯.欧文斯,弗朗斯.哈伦(奈米根大学分子与激光物理系.荷兰)//大连理工大学学报.—1999,39(4).—498—503用基于CO2激光器的腔内光声光谱仪研究乙醛气体对苹果乙烯产量的影响,证实了乙醛蒸气对苹果组织乙烯生物合成的阻碍作用。实验发现,苹果果皮及果肉

  • 标签: 技术研究 苹果 大连理工大学 乙醛 光声检测 乙烯生物合成
  • 简介:激光致荧光照相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项新技术,它的应用解决了刑事照相中的一些疑难问题。本文就激发光致荧光照相的基本原理、方法作一简介,并就笔者所做激光显现指纹照相的结果谈点看法。一、原理光致荧光是指原子或分子吸收外来激发光源的光能量,从一种电子态向另一种电子态跃迁的瞬间所产生的荧光。光致荧

  • 标签: 光致荧光 激光器 荧光照相 激发光源 滤色镜 激光照相
  • 简介:在某非约束环境下,需要将多束激光准确照射到空间的某点,各激光发射器的支座可单独用手动调节,—旦调至所要求的对准范围,即将支座固定,确保激光束的方向和位置恒定不变,因而准确测量激光斑中心相对于靶标中心的位置成为确保瞄准精度的关键环节,为此研制了激光斑中心位置检测系统。

  • 标签: 非约束环境 激光光斑 中心位置 检测系统 瞄准精度
  • 简介:摘要:银屑病是一种慢性皮肤病,患者在病程中往往经历着反复发作的情况。光疗激光治疗作为银屑病的一种治疗方式备受关注。本研究旨在探讨银屑病患者采用光疗激光治疗的效果,并从治疗机制、疗程选择、疗效评估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通过对银屑病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综合评估,揭示光疗激光治疗在银屑病管理中的优势与局限,为临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 标签: 银屑病,光疗,激光治疗,治疗效果,疗效评估。
  • 作者: 张洁王国刚
  • 学科: 文化科学 >
  • 创建时间:2016-01-11
  • 出处:《名医》 2016年第1期
  • 机构:姓名:张洁出生年月:1983.04性别:女籍贯:四川泸州最高学历:本科目前职称:主治医师主要研究方向:儿科学工作单位名称及邮编:叙永县人民医院儿科646400四川省叙永县人民医院儿科王国刚(邮编:)64第二作者:王国刚
  • 简介:摘要目的浅析蓝光光联合白蛋白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2月-2015年10月在我院接受黄疸治疗的164例患儿的临床治疗资料,依据治疗方式分为实验组(82例)和对照组(82例),他们分别接受蓝光光联合白蛋白静脉滴注治疗、蓝光光联合茵栀黄口服治疗,分析患儿的治疗效果和治疗前后的TBIL、DBIL、IBIL含量变化。结果实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8.78%)

  • 标签: 蓝光光疗 白蛋白 茵栀黄颗粒 新生儿
  • 简介:分析比较了激光束质量的评价方法,采用衍射极限因子评价方法和焦平面阵列探测技术,设计并研制了强激光束质量测量系统。该系统主要由多层介质膜反射分束镜、卡塞格伦式缩束器、聚焦透镜、焦平面阵列及数据处理器等组成,采用哈特曼夏克波前监测仪对多层介质膜反射分束镜的透射波前进行实时监测。结果表明,系统实现了对中红外、近红外和可见光波长的强激光束质量实时在线测量,光束质量因子的测量不确定度均小于10%,性能稳定,能够用于实验测量。

  • 标签: 强激光 衍射极限因子 波前监测 焦平面阵列
  • 简介:O433.542006064900高灵敏度半导体激光吸收光谱技术=Highsensitivitydi-odelaserabsorptionspectroscopy[刊,中]/黄炜婷(华东师范大学光谱学与波谱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上海(200062)),郝群玉…//半导体光电.—2006,27(3).—342—345以可调谐外腔半导体激光器为光源,结合光外差调制技术、浓度调制技术建立了一套高灵敏度半导体激光谱测量系统。可用来开展对瞬态分子的高分辨光谱研究。还在实验和理论上研究了不同解词相位下信号的线型.给出了较好的解调相位。图4参11(严寒)

  • 标签: 激光光谱学 高灵敏度 外腔半导体激光器 调制技术 激光吸收 光谱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应用激光凝法治疗眼底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5年6月间我院收治的眼底病患者7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38例)和观察组(38例),为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药物治疗,为研究组患者进行激光凝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将对比的结果及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研究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结论应用激光凝法治疗眼底病的临床效果显著,并且具有安全性高、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激光光凝 眼底病 治疗疗效
  • 简介:应用法国产NdYAG532nm激光治疗机,对168例319眼DR进行眼底激光凝治疗。结果151例289眼视力提高或保持不变。17例30眼视力下降。激光治疗不仅能增加和提高视力,并且黄斑水肿大部分减轻。微血管瘤消退。结论激光治疗安全有效,是消除新生血管及无灌注区重要和有效的方法。

  • 标签: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 激光光凝 视力
  • 简介:在物理实验中,将半导体激光器作为光源的实验很多,但由于其光学性能取决于工作电流的大小与谐振腔的质量,所以了解其适用范围,对于指导教学活动是很有帮助的。

  • 标签: 半导体激光器 光学性能 物理实验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分析白蛋白联合蓝光光对新生儿黄疸的治疗效果。方法在本院2016年12月-2018年3月间收治的新生儿黄疸患儿中选择84例进行分组治疗,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蓝光照射联合以及茵栀黄治疗,观察组则联合使用白蛋白及蓝光光进行治疗,各组均42例。结果对比治疗效果显示观察组为97.6%,对照组为85.7%,差异明显(P<0.05)。对比血清胆红素水平也提示治疗观察组改善效果更佳(P<0.05)。对比不良反应发生率,显示差异不显著,均较低(P>0.05)。结论对新生儿黄疸患儿实施白蛋白联合蓝光光的效果极为显著,可有效改善患儿的血清生化指标水平,且不会为患者带来明显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 标签: 白蛋白 蓝光光疗 新生儿黄疸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蓝光光联合白蛋白治疗足月新生儿重度黄疸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8月-2018年8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98例足月新生儿重度黄疸患者。对照组48例单纯采用蓝光光,观察组5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白蛋白治疗,比较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患儿非结合胆红素(IBIL)、血清总胆红素(TBIL)、胆红素与白蛋白比值(B/A以每克白蛋白能联合8.5mg胆红素计算)指标统计学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6小时、72小时检测肝功能,两组患儿IBIL、TBIL、B/A值较治疗前均有明显下降,但观察组IBIL、TBIL、B/A值水平下降幅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蓝光光联合白蛋白治疗足月新生儿重度黄疸,可更好的促进各项实验室指标的下降、降低胆红素脑病发生的风险。

  • 标签: 足月新生儿 重度黄疸 蓝光光疗 白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白蛋白联合蓝光光对新生儿黄疸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间于我院进行治疗的新生儿黄疸患儿共80例,将其分为联合组以及对照组,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治疗联合蓝光光,联合组患儿则给予白蛋白联合蓝光光,对比两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以及各项血清指标。结果联合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5%,对照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为70%,联合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要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且联合组患儿的IBIL、DBIL以及TBIL水平要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白蛋白联合蓝光光对新生儿黄疸进行治疗能够有效提高患儿的治疗效果,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白蛋白 蓝光光疗 新生儿黄疸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SUNDOM-300IB型半导体激光治疗腹部皮瓣术后的临床疗效。方法我科使用激光技术研究所生产的I类B型多功能SUNDOM-300IB型半导体激光治疗机,波长500nm,功率220V+22V可调,光斑直径10-15cm可调,能量密度0.84~1.2J/cm2,激光束垂直对准治疗部位,原光束或散焦照射,照射距离为10-15cm,每次10-20分钟,每天2次,5-7天1疗程。结果治疗组62例患者中,39例为腹部皮瓣术后患者渗出创面,23例为大面积皮肤撕脱伤皮肤不愈合创面,创面面积0.24cm×0.24cm~4.5cm×4.5cm,平均(1.87±2.24)cm2。有1处创面者48例,同时有两处创面者6例,3处创面者8例。本组均经外科换药疗法或应用抗生素等方法治疗未见明显好转而改用SUNDOM-300IB型半导体激光治疗。

  • 标签: SUNDOM-300IB型半导体激光 腹部皮瓣术后 临床观察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