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根据杨村煤矿17煤的水文地质条件,应用岩石破裂过程渗流与损伤耦合作用分析系统(F-RFPA2D),建立了薄煤层底板采动破坏的数值模型,模拟了采动条件下底板的破断失稳、裂隙扩展和突水过程,探讨了底板突水的机理,并对底板的易发生突水部位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当回采工作面推进到26.8m时,在隔水层的两个约束端产生拉剪破坏区.该破坏区和12灰贯通形成突水通道.突水后通道处的位移、流量都发生突变增加,并形成连锁反应,使12灰到13灰及其之间的隔水层依次发生破坏,最大破坏深度达13m,但未勾通和14灰、奥灰之间的水力联系,在底板没有断层的地段不会发生突水.两个工作面采前和采后压水试验结果表明,采动后底板破坏深度在9.96~12.35m,同数值模拟结果相吻合.
简介:摘要:桐梓县吉源煤矿位于黔北岩溶发育地区,主要开拓系统均布置在煤系地层底板茅口灰岩中,从井下揭露的大量岩溶出水点的涌出特征分析,茅口灰岩多以管道流形式出现,茅口灰岩地下水类型属潜水型而不是承压水类型。而C1煤层上覆长兴灰岩含水层,富水性中等。但是由于C1煤层距上部距长兴灰岩真厚约为75m,根据开采导水裂隙带计算,C1煤层开采后未波及顶板长兴灰岩。故吉源煤矿开采+620m标高以上的C1煤层无顶、底板岩溶突水威胁。
简介:摘要针对近距离煤层开采过程过中,上层煤开采过后导致下层煤巷道围岩受扰动破坏,下层煤回采巷道围岩破碎严重、完整性较差的实际情况,利用滑移线场理论再结合部分矿场,进行实际计算不同采高时上层煤采空区底板破坏的范围,并根据两煤间距变化情况对不同状况下下层煤巷道稳定性进行分析,得出了采空区底板最大破坏深度随采高的增加而增大、两煤间距越大对下层煤巷道稳定性影响越小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