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煤层群开采与单一煤层开采相比,面临的困难和风险更大,开采难度更高,煤层群开采特别是近距离煤层开采一般都会面临顶板、水和有害气体等灾害防治问题,如开采近距离煤层群下层综采工作面常需要过上层采空区集中等特殊危险区段。

  • 标签: 采空区下综采工作面进煤柱 回采技术
  • 简介:通过对悬移支架工作面过煤层底板大巷处理方案优缺点的比较,选择了一种安全、经济的跨大巷回采方案,通过实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对类似条件下的跨巷开采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和指导意义.

  • 标签: 工作面 跨巷回采研究
  • 简介:摘要:MZ103工作面受2-1采空区遗留和F3-5断层构造应力影响,回采期间两顺槽矿压显现明显,微震事件频发,严重制约矿井安全生产。为确保工作面回采安全,在分析遗留和断层对工作面冲击危险影响因素的基础上,通过采取“六位一体”综合治理措施,重点在强监测、强卸压、强支护等方面进行针对性防治,经效果检验及现场监测数据分析,该技术研究可有效降低工作面前方应力集中,确保巷道围岩处于低应力状态,可有效缓解冲击风险,实现工作面安全回采

  • 标签: 遗留煤柱 断层 应力集中 综合防治
  • 简介:摘要区段是指走向长壁工作面之间留设的保护,其主要作用是隔离采空区。区段宽度决定着下一工作面沿空巷道的位置,宽度不同,沿空巷道所受的矿压影响不同。文章主要就区段破坏特征和小合理尺寸确定展开分析和探讨。

  • 标签: 区段煤柱 破坏特征 小煤柱尺寸
  • 简介:摘要涡北煤矿8106综放工作面煤层赋存条件复杂,构造多,面内存在落差在1.0~15m之间的断层4条,工作面内受两条近走向断层影响,煤层呈上山走势,走向倾角8°~24°,平均16°;沿工作面倾斜方向煤层倾角16°~31°,平均25°。工作面里侧倾角较大平均28°,工作面仰采角度最大达24°。矿井利用综合机械化走向长壁放顶采煤方法回采,工作面设备的防倒防滑、端面管理及工作面滚矸伤人一度制约了工作面安全生产。本文将介绍涡北矿8106工作面上山回采“三软”煤层综采放顶高产高效回采经验。

  • 标签: 综采放顶煤 上山回采 大倾角 三软煤层 防倒防滑 端面管理
  • 简介:摘要:本文是针对煤矿开采过程中和边角资源浪费问题的矿井和边角回收技术进行探讨。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传统采煤技术存在的问题,包括和边角的退役比例较高,资源浪费情况严重。随后,本文探讨了矿井和边角回收技术的技术原理和发展现状,并介绍了该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一些案例。通过对矿井和边角回收技术的探讨,可以发现该技术具有很高的实用性和经济性,可以有效地解决煤矿资源浪费问题。同时,对其他相关领域的研究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 标签: 煤矿 矿井煤柱 边角煤 回收技术
  • 简介:摘要:以色连二矿无切顶留巷工作面为工程背景,对巷道支护参数、工作面动压影响区支护方式进行优化,研究实践确定:巷道顶板采用恒阻大变形锚索(φ21.6×13300mm)支护,回采侧帮部采用玻璃钢锚杆支护,超前动压影响区采用门式支架支护,滞后动压影响区采用门式支架与单体棚双循环的方式进行支护时,工作面能够实现快速回采,平均每日多割5刀,确保了高产高效工作面安全快速回采

  • 标签: 沿空留巷 门式支架 支护方式 快速回采
  • 简介:摘要综采放顶工作面回采率是评价开采技术措施的重要指标之一,要提高放顶工作面的回采率,必须从技术、装备和管理上深入研究,加以提高。

  • 标签: 综采放顶煤 回采工艺 回采率 具体措施
  • 简介:摘要:对色连二矿厚煤层无切顶卸压沿空留巷工作面快速回采技术实践进行分析研究,确定工作面回采各工序在时间上、空间上的最佳配合方式,为工作面安全高效快速回采奠定坚实基础。

  • 标签: 无煤柱 切顶卸压 快速回采
  • 简介:摘要:在矿井综合管理和煤炭开采中,综采放顶回采率可以直接将管理和开采水平反映出来。为强化煤炭资源综合利用效果,全面促进矿井综合竞争力的提高,应该积极对综放开采方式进行运用,从加强采面管理、减小放顶工作面损失等角度出发,以达到煤炭企业整体效益提升。

  • 标签: 综采放顶煤 回采率 方法分析
  • 简介:摘要谢桥矿12326工作面系孤岛工作面,其相邻的12226工作面和12426工作面均已回采完毕,在12326工作面回采期间,受相邻采空区及其自身超前压力影响,加之回采期间共计需过15条巷道、1个放水钻孔、1个溜眼,两巷压力显现剧烈,顶底板和两帮移近量较大,为确保通风断面和工作面正常回采,把巷道变形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在12326工作上顺槽超前注无机复合注浆材料。

  • 标签: 孤岛工作面 超前压力 巷道变形
  • 简介:摘 要:矿井水害是煤矿生产中非常典型的安全事故之一,矿井防治水工作对维持矿井生产作业正常进行的意义显著。当前,矿井防治水可采取的方法与手段众多,防水的应用范围尤为广泛。红阳二矿结合实际合理计算红阳二矿西一采区三煤层开采对顶板岩层产生的影响,合理确定防水(岩)尺寸,保证矿井安全高效开采煤炭资源;准确评估上覆含水岩层对三煤层开采的影响,有效防治矿井水害发生,进而最大限度地充分利用有限的煤炭资源。

  • 标签: 煤矿 煤柱留设 节约资源
  • 简介: 【摘要】顾北矿在A组煤层巷窄沿空掘进期间,采用三层锚网索喷注的支护方式,创建了掘锚机+运锚机机械化作业线,迎头采用掘锚机掘进支护、运锚机出货和补锚,使用运锚机后在迎头15~20m范围永久支护全部施工到位,提高了支护强度和进度。

  • 标签: 煤矿沿空掘进 锚网索喷注 机械化作业线
  • 简介:摘要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我国已发展出一套综合性的采煤、排技术。一开始应用水平不高,生产效率低。经过我国煤矿科技人员的长期研究,特别是近年来的研究,已经有了大量的应用。综合采煤法已成为我国中厚煤层,特别是厚煤层的领先采煤法。它的生产效率已得到充分利用。在大幅度降低矿山生产成本的前提下,提高了企业的生产效率,经济效益显著。但人们在实际应用综采放顶工艺时也发现了不少问题,其中最重要的一点为工作面回采率低,易造成资源浪费,此问题仍是当前人们应用综采放顶工艺时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 标签: 综采 放顶煤 原因 措施
  • 简介:摘要:应用空场嗣后充填采矿法时,矿房回采以后,残留大量矿柱(包括顶、底柱和间)。对于缓倾斜和倾斜矿体,矿柱矿量占15%~25%,对于急倾斜厚矿体,矿柱矿量占比达40%~60%。为了充分回采地下资源,需及时回采矿柱。由于前期矿房回采后在地下形成大量的采空区,导致围岩应力严重失衡,地压急剧增加,矿柱成为地压集中区,回采矿柱时因地压活动造成冒顶、片帮、巷道变形(鼓底、鼓帮)、冲击地压(岩爆)等地质灾害,为后期回采矿柱增加困难,甚至无法回采,造成永久损失。基于此,本文将对矿柱内隔离间上下盘分步回采工艺研究的应用进行简单探讨。

  • 标签: 矿柱 隔离间柱 上下盘分步回采工艺 应用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