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作者: 李萍
  • 学科: 文化科学 > 高等教育学
  • 创建时间:2011-05-15
  • 出处:《高教探索》 2011年第5期
  • 机构:摘要:由于特殊家庭背景的影响,高校特殊家庭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十分突出,其消极心理特征已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健康成长,本文通过分析其心理问题的主要特征,提出认知矫正、情绪管理、社会支持、个性优化是有效解决高校特殊家庭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心理辅导策略。
  • 简介:[摘要]对大学中的特殊群体,除了对他们进行必要的一般援助,他们的学业、思想、精神状态同样值得关注,他们是否树立了自立自信的意志是特殊群体成长成才、健全人格的关键。[关键词]大学特殊群体思想教育意志长期以来,随着高校规模的不断扩大,高校学生人数的增多,大学中的特殊群体也在不断增多,对这一群体的关注也成了众多高校工作者的工作重点之一。大学中的特殊群体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点,对他们的培养教育工作是一项艰苦和复杂的过程……

  • 标签: 中的特殊 关注大学生 大学生中的
  • 简介:摘要:目前大学已经成为建设小康社会不可或缺的人才,但在民办高校中,许多同学由于家庭 、自身性格等原因,成为特殊学生群体。针对以上现象进行研究,探讨大学特殊群体的沟通技巧,研究对其管理方面更好的对策。

  • 标签: 大学生特殊群体 沟通 心理问题
  • 简介:目的:了解在校大学家庭功能状况。方法:采用分层抽样和家庭关怀度指数问卷对我校288名大学进行调查,通过3分法评估其家庭功能状态。结果:288名大学的平均分为了5.18,其中家庭功能重度障碍占28.47%(82/288)名,家庭功能中度障碍占39.24%(113/288),家庭功能良好占32.29%(93/288)。结论:在校大学家庭功能现状令人担忧,需要进一步加强在校大学的心理关怀。

  • 标签: 大学生 家庭关怀度 家庭功能
  • 简介: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是人类教育实践活动的三种主要形式,其中家庭教育是基础,也是至关重要的一环,但就整个家庭教育现状来说,往往把大学排斥在家庭教育的对象之外,因此本文首先从大学身心健康发展、教育体系整体性功能发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三方面分析了加强当代大学家庭教育的必要性,其次分析了当代大学家庭教育在教育的方式、教育的内容、教育的途径、教育的影响效果等方面的特殊性,最后提出了加强当代大学家庭教育的对策建议。

  • 标签: 大学生家庭教育 必要性 特殊性 对策
  • 简介:摘要大学期间正是个人婚恋观形成并应用于实践的关键时期,对个人未来婚姻走向与幸福感的获得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下大学婚恋观究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对大学婚恋观形成作用最大的原生家庭到底发挥了怎样的作用?到底怎样的家庭才能使子女潜移默化的形成正确、积极的婚恋观?这是本文探讨的核心问题。

  • 标签: 大学生 婚恋观 家庭影响
  • 简介:有人曾预言,二十世纪将把人类和“超”字连在一起载入史册。超高速,超高压,超低温等,然而,当人们在为大大增长的实力感到自豪的同时,又不得不警觉地问自己,有没有足够的体力和心理准备去迎接这一突变呢?因为在科学的道路上有许多难以预料的困难,只有有了强壮的身体,才能使之高度的智力得以大展宏图。

  • 标签: 女大学生 健美锻炼 形体健美操 健美运动 体育锻炼 男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原生家庭大学心理的影响,原生家庭大学成长过程中的性格养成、学习过程、人际关系、职业选择甚至择偶标准及婚姻状况等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本文基于个别访谈案例,整理并阐述部分原生家庭大学产生的影响,分析他们对原生家庭的认知状况和心理状态。由此作为突破口,可以疏导学生不良心理状态,帮助其更好地学习、生活。

  • 标签: 原生家庭 大学生心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水平进程的不断深入,失地农村家庭大学成为大学里一个新的群体。这部分大学存在的一些问题,是当前我们大学教育工作者无法回避的。本文从学校教育的视角,分析了失地农村家庭大学存在的问题,阐述了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了解决问题的一些建议和对策。

  • 标签: 失地农村家庭大学生问题对策
  • 简介:胡子祥、徐文生、罗爱林在《中国青年研究》2008年第12期撰文认为,家庭大学社会化的第一所学校。数据分析表明,当前大学家庭功能和社会网络素质水平较高;家庭功能在年级和家庭所在地上存在显著性差异,社会网络素质在专业、年级和家庭所在地上也存在显著性差异;家庭功能是大学社会网络素质形成的重要影响因素。为了进一步提高大学社会网络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高等学校应探索与建立家长参与大学社会实践教育的新机制;学生家长应营造和谐的家庭环境;大学也应积极参与社会活动。

  • 标签: 大学生社会化 家庭功能 网络素质 《中国青年研究》 社会适应能力 社会实践教育
  • 简介:摘要本文通过对在校大学的调查,对高校在校大学几种特殊群体及其特点进行分析比较,探索其产生的根本原因。提出针对特殊群体的学生的应对方法和策略。

  • 标签: 特殊群体 大学生 教育引导
  • 简介:摘要:在校园封闭管理的特殊情况下,大学难以通过其他途径实现自我心理的调节,为了更好的分析校园封闭管理模式下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结合实际,帮助学生做好心理疏导,教师需要在现有工作的背景下,对校园封闭管理的大学心理健康现状进行研究分析,加快工作方式的调节。

  • 标签: 大学生心理健康 现状分析
  • 简介:家庭教育的核心应是对孩子人格的教育,自我和谐是C.Rogers人格理论中最重要的概念之一,自我和谐是一个人心理健康的基础,因为只有一个人能够对自身、环境及期望达到和谐统一,才能接纳信任自己,正确地对自己的能力及现实状况做出客观评价,从而作出务实可行的决策,以达到自己的目标。因此,良好的自

  • 标签: 和谐家庭教育 大学生和谐 家庭教育关系
  • 简介:教育都是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来实现的。虽然家庭、学校、社会教育各自可以独立起作用,实际上它们并不是在单独影响作用对象的。家庭教育是基础,学校教育是主导,社会教育是保障,三者的作用处于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相互渗透的状态中。在大学廉洁教育中,必须强化家庭教育的基础性功能、学校教育的主导性功能、社会教育的保障性功能。以充分发挥家庭、学校、社会的教育作用,不断增强大学廉洁教育的实效性。

  • 标签: 大学生 廉洁教育 家庭教育 学校教育 社会教育
  • 简介:在小孩蹒跚学步的时候,大人总是悄悄地放开大手,让孩子独立行走。于是在一次次放手之后,孩子在摸索中学会了走路。当孩子考上大学时,很多家长担心孩子还没有长大,时时都想牵着孩子的手,不愿意放开。

  • 标签: 大学生 放手 父母 家长 解决问题 家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