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肠道病毒感染严重危害到的健康,一旦感染上该病会出现多种症状表现,不仅会出现肠道症状,还会出现心肌炎和肺炎等,会降低养殖的经济效益。为了更好的去防治该病,就需要先了解清楚该病的症状表现,进而掌握好诊断的方法,以此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减少病菌的产生,尽量降低该病产生的概率。

  • 标签: 猪肠道病毒感染 症状表现 诊断方法 防治措施
  • 简介:圆环病毒(PCV2)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新病毒。该病毒主要侵害哺乳仔猪和育肥猪。主要引起断奶后多系统衰竭综合症(PMWS)、猪皮炎肾炎综合症(PDNS)、增生性坏死性肺炎(PNP)、呼吸道病综合症(PRDC)、繁殖障碍、先天性颤抖、肠炎等疾病。严重影响生长发育。且致死率较高,此病可引起典型的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其典型的临床症状为患体质不良、皮肤苍白或有黄疸、消瘦、死亡等,病理特征主要为全身器官的炎性变化。该病自1991年开始报道以来.已成为严重影响养猪业发展的传染病之一,引起了世界许多国家兽医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 标签: 猪圆环病毒 致病机理
  • 简介:3.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本病感染群早期有类似流感的症状。除母猪发生流产、早产、死产外,患病哺乳仔猪高度呼吸困难,1周内的新生仔猪死亡率很高,主要病变为细胞性间质性肺炎。公猪和肥育都有发热、厌食及呼吸困难症状。而细小病毒病几乎仅见母猪流产。早产、死产、木乃伊胎,其他均为隐性感染。4.传染性死木胎病毒感染。本病主要引起胎儿死亡、胎儿木乃伊化、胎儿和新生仔猪畸形、母猪不孕等症,与细小病毒病很相似,在临床上难以区分,需采病料进行实验室检查才能鉴别。5.布鲁氏菌病本病一般发生于布鲁氏菌病流行地区,除妊娠母猪发生流产和产死胎外,公猪可发生

  • 标签: 细小病毒感染 病原体 诊断 治疗
  • 简介:圆环病毒病是由圆环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病。主要感染8~13周龄的,其特征为只体质下降、消瘦、腹泻、呼吸困难。1圆环病毒病病原圆环病毒病病原为无囊膜的二十面体,单股环状DNA,大小约4.0~26.5nm,可在源细胞上复制。主要存在于淋巴结、骨髓、血液中。

  • 标签: 猪圆环病毒病 防治 呼吸困难 二十面体 传染病 DNA
  • 简介:轮状病毒病(PorcineRotavirUsdis-eaise)是由轮状病毒(RV)引起的仔猪急性胃肠道传染病。临诊上以腹泻为特征。成年猪一般呈隐性感染。轮状病毒病是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除感染外,还可感染人及牛、羊等动物。本病最早(1943)在患腹泻的儿童中发现,Woode和Bridge1975年首次从中分离

  • 标签: 轮状病毒病 轮状病毒 流行特点 症状 病理变化
  • 简介:摘要细小病毒病是通过细小病毒(PPV)引起的繁殖障碍性传染病,主要引起初产母猪的繁殖障碍和仔猪死亡。PPV近年来与其他病毒混合感染发生较多,是导致很多疾病综合征的病原之一。由于此病毒不引起只的大量死亡,许多的养殖户给忽视了,到发生此病时才知道没有搞好防疫工作。本文主要介绍了细小病毒病的一些临床症状,并且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方法,供养殖业者进行参考。

  • 标签: 细小病毒 临床症状 防治
  • 简介:圆环病毒可以引起断奶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征、断奶和育肥猪的呼吸疾病、猪皮炎和肾病综合征以及的先天性震颤,已给养猪业造成严重威胁和损失。本文从圆环病毒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剖检病变、诊断及综合防治五个方面对本病进行阐述,为本病的预防控制提供参考。

  • 标签: 圆环病毒 流行病学 临床症状 防治对策
  • 简介:圆环病毒(PCV)在1982年被发现,当时被认为是PK-15细胞系的一种污染物。血清学调查证实德国(1982)、加拿大(1989)、新西兰(1991)、英国(1994)、美国(1995)都有本病毒存在,可以说它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

  • 标签: 圆环病毒病 症状 致病机制 诊断 防治
  • 简介:摘要:传染性胃肠炎是生猪养殖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类型,在一年四季均有可能出现,但是秋季末期一直到冬季时期,是胃肠道疾病发病率较高的时期,主要是由于此时温度逐渐下降,病菌的传播速度有明显加快,生猪的抵抗能力也会有所降低,如生猪养殖地区以往的胃肠道疾病发病率较高,则会出现地方性流行,如以往的发病率较低,则会出现暴发性流行情况。所有患病的生猪或者携带病毒的生猪所排泄出的呕吐物、粪便、乳汁、分泌物以及呼吸空气中均会掺杂大量病毒,极易导致其他健康只感染,不同年龄阶段的生猪均有发病,两周龄以内的猪仔是主要的发病群体。

  • 标签: 胃肠道 猪痢疾 增生性回肠炎 沙门氏菌病
  • 简介:摘要:肠道病毒(Enterovirus,EV)可引发多种常见传染病,目前感染后尚无针对性药物,接种疫苗是预防感染的最佳方法。病毒样颗粒(Virus-like particle,VLPs)疫苗作为亚单位疫苗具有无致病性,无感染性,免疫原性强等多种优势,是目前疫苗研发的热点之一。本文肠道病毒VLPs的结构、表达方式、佐剂使用、疫苗评价所需动物模型以及新型肠道病毒疫苗等方面综述了肠道病毒VLPs疫苗的研究进展。

  • 标签:
  • 简介:苏氨酸是生长所必需的氨基酸,同时也在免疫系统发挥一定的作用,我们需要重新认识苏氨酸在免疫系统的这一作用。现在人们对理想氨基酸在饲料配方中的运用和理解已经形成普遍共识,即用最佳模型来满足必需氨基酸对机体维持和生长的需要。目标动物的生长阶段不同,所需氨基酸及比例也不同,或为维持,

  • 标签: 苏氨酸 肠道健康 理想氨基酸 生长阶段 免疫系统
  • 简介:1卡耳法简介卡耳法是依据中医上以毒攻毒的治病原则,利用卡耳霜对卡耳穴的刺激作用而激发病猪免疫力(正气),使通过卡耳穴溃烂而排出体内毒素(邪气),从而达到治病防病的目的。

  • 标签: 病猪 病毒病 治疗 刺激作用 免疫力 内毒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肠道寄生虫病是严重危害和制约畜牧业发展的寄生虫病之一,凡是养殖地就有不同程度的肠道寄生虫病发生,特别是在集约化养猪场。寄生虫感染与寄生虫病是我国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被寄生虫感染的土壤是人类感染的主要来源1。对肠道寄生虫虫卵的分离提纯工作是进行寄生虫病研究分析的主要工作,也是必备工作,对进一步研究肠道寄生虫的致病性、药物效应、产生的耐药性和对肠道寄生虫的免疫性有重要意义。在结合科研实践的基础上对肠道寄生虫卵的分离纯化的操作方法进行改进,改进后提高了虫卵的回收率和虫卵的存活率,简化了工作流程。目的利用更方便有效的方法分离纯化肠道寄生虫卵。方法利用饱和食盐水和33%硫酸锌混合溶液从土壤里提纯肠道寄生虫卵。结果悬浮法成功将虫卵提纯,省去了过滤的繁琐工作,提取的虫卵密集且存活率高,提取率饱和食盐水和33%硫酸锌溶液>33%硫酸锌溶液>饱和食盐水>蒸馏水。结论肠道寄生虫卵的分离提纯用硫酸锌和饱和食盐水的混合液提纯效率高于普通的虫卵提纯,且杂质少,虫卵密集,存活率高。

  • 标签: 猪肠道寄生虫卵 分离 纯化
  • 简介:细小病毒会导致患传染性疾病,严重危害的交配和繁殖,感染细小病毒的母猪生产出的小猪生存率极低,对养猪户造成巨大的损失.本文探究细小病毒的流行和病症特点,从而提出综合全面的防治措施.

  • 标签: 猪细小病毒病 流行特点 临床症状 防治措施
  • 简介:圆环病毒病是由圆环病毒(PCV)所引起的的一种多系统功能障碍性疾病。本文从其病原特征、流行病学特点、临床症状、临床诊断和防控措施等方面进行综述。

  • 标签: 猪圆环病毒病 流行特点 症状 诊断 防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