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51 个结果
  • 简介:文章从字形等基础性环节入手,认为荆子鼎铭的“”实即“荆”字,“荆子”即“楚子”;通过对器物年代、铭文内容的综合分析,考证荆子鼎铭的“荆子”即见于文献的楚王“熊绎”。又在李学勤“保卣、保尊与斗子记载的,正是成岐阳会盟诸侯的史迹”说法的基础上,结合文献进一步推阐熊绎在盟会上所扮演的角色,同时也进一步证成了李说。最后,根据相关出土和传世文献所提供的信息,对岐阳盟会的时间作了具体推定。凡此可补传世文献记载之不足,对先秦历史文化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荆子鼎 熊绎 岐阳之盟
  • 简介:今年四月,江西省博物馆为充实通史陈列内容,经中共江西省委宣传部,并得到中共上饶市委宣传部支持,将该市文化馆所藏一铜(照片3)调来。该有盖,双耳,鼓腹,三牛蹄形足,双耳对称置于腹上部,今残一耳。通高34、唇径24、腹径31厘米。腹外壁饰饕餮纹及云雷纹,足上部亦饰兽首,盖上置三兔,兔下端饰鸟纹。盖如(西复)碗。盖内及腹内壁均有铭文,文字相

  • 标签: 江西省博物馆 端饰 云雷纹 饕餮纹 鼓腹 鸟纹
  • 简介:今年二月间,我会在清理仓库时,得一残破并缺二足的铜质素(照片2)。该敞口,侈唇,腹稍外鼓,圜底,双耳对称置于唇上,足呈牛蹄形,上节肥硕,中渐内收,下部向外伸,似蹄趾状。之腹上部仅有一道凸出的弦纹,耳正面有两道阴刻直线纹。高19.1、口径22.4、耳高4.6厘米。

  • 标签: 阴刻 弦纹 直线纹 圜底 外伸 牛蹄
  • 简介:一、鹰,造型优美,型态逼真,自1959年在中国历史博物馆中国通史陈列中展出后,深受观众赞赏,也引起各界学者的关注。这件珍品是1957年发现的,至今已逾40年,不少学者一直盼望有关发掘经过资料早日发表,以便进一步深入研究,但至今仍杳无音信。作为参与发...

  • 标签: 泉护村 庙底沟类型 文化遗址 生活用具 双耳瓶 历史博物馆
  • 简介:从考古发现和文献记载分析,商代已形成一定的制.、商代制孕育形成于二里岗上层时期,殷墟时期得到发展和推广。制内容涉及使用者的身份、的数量、配置组合、之功用与实等方面。商代制具有独特性,与周代用制度关系密切。

  • 标签: 商代 鼎制 数量 配置 鼎实
  • 简介:本文对科学发掘的扁足进行分析,指出其功能主要是作盛食之用,并在西周中期发展为温器。扁足是商文化青铜器组合中的重要部分,使用者一般具有较高的社会等级。商文化的这种传统因素,一直延续到西周早期,直至扁足消亡。

  • 标签: 扁足鼎 功能 文化属性 社会等级
  • 简介:本馆旧藏刻帖一种,纵26、横13.5cm。封面签题“许定于先生帖”。共十八开。第一开首题“先大中丞公家”七字,下镌“高阳氏”白文长方形、“子子孙孙保之”白文葫芦形、“五有堂”朱文方形印章各一枚。第十八开后半段刻有许之渐的跋语:“先大中丞公于崇祯辛未...

  • 标签: 许之渐 右佥都御史 山西 巡抚 崇祯 《明通鉴》
  • 简介:1981年,在山西曲沃曲村的西周墓中出土了一件商代方,其铭文与研究商末年代有重要关系,业已受到学者的注意。1984年,张颔先生为纪念于省吾先生,撰写了《宀帚孳方鼎铭文考释》一文,对该作了详细的论述①。这篇论文在《文物季刊》发表时,附有铭文摹本;在...

  • 标签: 武乙 李学勤 合文 祖甲 故宫博物院 陈梦家
  • 简介:忻州缴获的三件铜李有成(忻州地区文物管理处)1994年12月13日,忻州地区文物管理处配合地区公安处侦破了一起文物走私案,缴获青铜三件,分别编号为一号、二号、三号,现简报如下:一号,无盖,口微敛,宽平沿,腹较浅,宽腹斜立耳。三蹄足,足较矮,足截...

  • 标签: 忻州地区 文化内涵 青铜器 文物 使用寿命 铜鼎
  • 简介:本文通过对司母戊繁缛纹饰分类分析,提出一些现象并推测主题纹饰寓意。意在引起专家关注,推动相关探究深入。

  • 标签: 司母戊鼎 纹饰
  • 简介:青铜文化早在商代就登上了中国历史舞台,到了春秋晚期,青铜制作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使当时的青铜器更加精美。作为春秋晚期的大型贵族墓葬——赵卿墓,它所出土的青铜器物很大一部分都能显示出当时的社会风貌。镬作为礼器中的核心,对于探讨研究春秋晚期青铜工艺的变迁有着重大意义。

  • 标签: 赵卿墓 附耳牛头螭纹蹄足镬鼎 制作工艺 纹饰
  • 简介:"己酉"天青釉式香炉,元武宗至大二年(1309),钧窑瓷器,一级文物。口径25.5厘米,高42.7厘米。双立耳,圆鼓腹,三兽足。口沿至肩部两侧饰兽形耳,腹部饰四个兽面铺首衔环纹,通体施天青色釉。颈部正面有一长方形题记,上刻"己酉年九月十五小宋自造香炉一个"楷书铭文。1970年出土于呼和浩特市白塔村,现藏于内蒙古博物院。

  • 标签: 香炉 青釉 钧窑 元代 呼和浩特市 元武宗
  • 简介:<正>1975年6月,宜昌地区文物工作队在宜昌市郊前坪发掘了一批汉墓.其中78号西汉墓中出土一件石,系用一完整的石料雕凿而成.器表打磨光滑,有光泽和透明感.口微敛,下腹内折,圜底,腹部外表一道凸弦纹,足的横断面略呈方形,上端较宽,下端细而外撇,方形耳,盖内沿有子母口,盖正中一园形钮,钮围有四片草叶纹和三道凸弦纹,口外径15.2、腹外径18.4、通高21.5厘米(见

  • 标签: 宜昌地区 文物工作 西汉墓 横断面 内折 湖北宜昌
  • 简介:上曾太子的国别及其相关问题恩田山东临朐泉头村发现两座春秋墓葬,编号:墓甲,墓乙.出土了齐、上曾等国铜器[1]。其中的上曾太子,已有的研究文章均认为“上曾”即山东境内的国笔者认为根据该的形制,铭文书体、词语等多方面考虑,上曾太子,仍应是住在鄂...

  • 标签: 太子 铜器 李学勤 文物 国别 齐桓公
  • 简介:灵宝铸原唐《轩辕黄帝铸碑》是目前发现研究黄帝文化及中华文明探源点北阳平聚落遗址群最早的碑刻资料。本文结合碑刻、拓本及文献等资料,对阌乡县志中记载的该碑碑阳内容存在空缺字、释读错误等问题,和出现后世补刊谬误以及碑阴刻石文字等情况进行了研究探讨。

  • 标签: 灵宝北阳平 轩辕黄帝 唐代 铸鼎碑
  • 简介:随仲嬭加为春秋中期一件楚王所作媵器。此体量高大、纹饰精致、铸造工艺十分考究,整体给人以极佳的视觉效果。本文通过对此的观察并对上述特征进行分析,认为这些特点反映了其背后所代表的高等级贵族身份,同时,也反映出这一时期高等级贵族对于传统礼器的看法。

  • 标签: 随仲嬭加鼎 视觉效果 工艺 高等级贵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