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本文通过分析劳伦斯·布尔的《环境想象:梭罗、自然写作与美国文学的形成》与《为濒危世界而书写》两部环境文学批评专著中核心概念的变化与发展,具体展现布尔生态批评的发展,说明两部著作在批评视野、核心伦理观与生态思想方面具有明显差异,显示出深层生态主义与人文生态主义不同的侧重点,代表美国第一、第二浪潮生态文学批评不同的立场与观点。

  • 标签: 劳伦斯·布尔 生态文学批评 环境文学批评理论 地缘性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19-05-20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09-08-07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19-11-09
  • 简介:现代语言学的产生和发展总是伴随着新的文学批评和方法的产生和发展。语言学的理论成果和文学批评的产生和发展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两者的关系至关紧密,相伴相生。篇章语言学既然是语言学研究的一个分支学科,它的研究对象和文学理论一样都是篇章(文本),那么它与文学理论应该有着天然的联系。然而比起半个世纪前语言学和文学理论的密切关系来,篇章学和文学理论研究的联系不像人们期望的那样应该互相渗透,反倒越来越少,大有分道扬镳的趋势。主要原因有二:一是在发展过程中两个领域的研究者们主观上不愿意也不屑了解对方领域的研究成果并从对方汲取研究营养;二是客观上现代早期的文学批评认为文学性在于语言的特定用法,因此可以用结构主义或形式主义语言学的方法去研究,所以早期的“篇章语法”研究可以直接为文学批评家所用。而现在意义上的篇章语言学特别强调篇章承载的社会交际功能,篇章总是和语境密不可分,而文学批评中常常涉及社会大背景。但是,文学批评理论和方法是多样的,在涉及具体文本的风格时,作者、读者或作品中的人物所可能参与的场景常常涉及微观的交际语境,因此篇章语言学的研究成果完全可以渗透到文学理论批评方法中来。

  • 标签: 篇章语言学 文学理论 篇章(文本) 结合
  • 简介:西方文学批评体系在21世纪之后逐渐式微。赛义德"理论旅行"中有关理论旅行的阶段、途径和特征的分析对探究当下西方文学批评所面临的困境及未来走势提供了新的视角,同时也为其他领域的研究提供了范式。

  • 标签: 赛义德 理论旅行 文学批评理论
  • 简介:<正>一、弗洛伊德思想对全球文学批评的意义文学创作与文艺心理学紧密相关,精神分析学是文学批评的重要分析方法之一。弗洛伊德创立精神分析学伊始,就希望它能够广泛涉猎人文社会学科,而不仅局限于临床医学上的运用,从文学理论批评的角度看,这也属

  • 标签: 文学批评理论 精神分析学 文艺心理学 文学创作 精神分析法 隐意识
  • 简介:审美现代性理论的传入使京派批评成为20世纪30年代各批评流派中最具审美意义的批评,作为京派批评的代表人物,李健吾的印象式批评最能体现审美现代性理论对中国传统批评的改造和影响。李健吾文学批评资源的多元整合表现在,一方面受到了西方现代理论中有代表性的唯美主义、表现主义和实证主义理论的影响,另一方面,又闪耀着中国传统美学的光芒。

  • 标签: 李健吾 理论资源 多元整合
  • 简介: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学理论文学批评引人注目。其中,尤以开古代文学批评之风气的汉末魏初首屈一指的批评家曹丕与代表当时文学理论文学批评新成就的南朝著名文学批评家刘勰最为突出。他们的批评与实践,对古代文学批评的建立和发展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如果说刘勰的《文心雕龙》是当时文学理论成就集大成之丰碑,那么曹丕的《典论论文》就是古代文学批评荒原中“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开山之斧。《文心雕龙》之所以被认为“五十篇之内,百代精华备矣”,之所以能成为我国古代文论史上体大思精的理论名著并对后世产生巨大的影响,除了我国悠久的文学历史所提供的大量色彩绚丽的艺术花果可供研究之外,还得力于敢于开辟批评界之荆棘的曹丕所探索出来

  • 标签: 曹丕 文学批评理论 中国文学批评史 古代文学 文论史 文学历史
  • 简介:<正>中国社科院外国文学所王逢振同志利用他访美(1986年9月—1987年6月)之便,走访了一些活跃在西方文坛上的当代著名文论家、评批家,如希·米勒、弗·詹姆逊、斯·费什、爱·赛义德、莫·克里格、沃·伊瑟、海·怀特等等.刚刚问世的《今日西方文学批评》一书,就是他此次西行获得的学术果实之一.这本书的一个显著的特点是透过作者与被访问者的对谈,给我们带来了西方文论的一些新信息,因而增加了我们对大洋彼岸文学批评现状的了解.弗·詹姆逊和他的“第三世界文化”1988年的最后一个月,我们和四川大学几个单位在成都召开了首届西方马克思主义

  • 标签: 西方文学批评 新历史主义 詹姆逊 西方文论 第三世界文化 新信息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19-06-25
  • 简介:      二、黑人美学与文化民族主义话语  始于1964年的黑人文艺运动是美国黑人历史上一次新的文艺复兴,黑人美学批评家坚持认为任何文学批评都反映了一种特定的文化标准,  黑人美学针对黑人文化的素质、种族语境和黑人文化的群体身份

  • 标签: 文学文学批评 文学批评理论 美国黑人论文集
  • 简介:李健吾是我国现代文学批评史上的批评大家之一,他的文学批评独具一格,极具魅力,形成了一套“李健吾式”的文学批评。在他看来,文学批评是一门说出见解并不忘批评使命的创造性艺术。文学批评要本着公正、自由和同情的原则,以“自我存在”、人性扣以往杰作为标准,达到走进杰作、发现优劣的建设性目的。

  • 标签: 李健吾 文学批评理论 创造性艺术 自我存在 走进杰作
  • 简介:王弼以哲学家的致思在经书注解中建构了自己的文学批评体系,这种隐匿在哲学玄学本体论下的文学批评范式,对当时乃至后世的文学批评具有思维指向的功效。然而,王弼的文论史地位几乎是缺失的,其文学批评范式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甚至于被遗忘。因此,对王弼文学批评范式的研究在当前仍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 标签: 王弼 文学 批评理论范式 文论史
  • 简介:本文以鲁迅研究领域中权威工具书、高校教材、学术专著等大量事实为依据,做出“鲁迅文学批评研究是一个‘盲区'”的论断,概括分析了“盲区”的存在模式、延续时间、存在层次、范围和形成原因.呼吁重视对鲁迅文学批评的研究。

  • 标签: 鲁迅研究 批评理论研究 盲区
  • 简介:在中国当代文学批评界,不少文学批评家寄生于当代历史碎片中,拒绝从理论上把握整个历史运动,完全丧失了理论感,以至于出现一些文学批评家所概括的现象即“无论是好评,还是酷评,都是不科学的”。但是,有的文学批评家却认为匡正这种中国当代文学批评的时弊,解决这种中国当代文学批评的乱象,“恐怕还是要靠文学批评学。”这是治标不治本的。一些文学批评之所以是不科学的,并不是因为一些文学批评家缺少严格的文学批评学训练,而是因为他们缺乏理论感。因而,增强文学批评理论自觉是中国当代文学批评界发展科学的文学批评的当务之急。

  • 标签: 当代文学批评 自觉 文学批评家 文学批评学 当代历史 历史运动
  • 简介:以年代来命名作家和批评家,是文学界的惯常做法,也是我们凝聚和言说一个时代作家和批评家的有效手段。确实,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特点,一代人也有一代人的时代烙印,同样,一代批评家也有属于他们那一代批评家的鲜明色彩。

  • 标签: 文学批评 自觉 批评家 时代烙印 名作家
  • 简介:在"逆流的日子"里,胡风实现了批评的建构。《A.P.契诃夫断片》、《罗曼.罗兰断片》等外国作家作品的阅读笔记,深化了左翼文学批评理论内涵,《置身在为民主的斗争里面》则在对中外作家创作过程的认识中,实现了理论层面的提炼、升华和概括,揭示了体现"主观战斗精神"的文艺创作生命形态与精神世界的特殊表现。同时,为研究者重视的"潜在写作"文本,也丰富了胡风批评的内涵。

  • 标签: 胡风 《逆流的日子》 批评理论 建构
  • 简介: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国家重点科研项目《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批评研究》课题组和山东师范大学外语系、《山东外语教学》编辑部共同发起的“当代西方文学批评”学术讨论会,于5月20日至5月24日在济南举行。来自北京、上海、江苏、河南、山东等地高校及外国文学研究所的30余名中青年学者、教师、博士研究生以及来华讲学的美国学者希利斯·米勒教授、在山东大学工作的美国专家库克、在山东师大执教的美国教

  • 标签: 学术讨论会 西方文学批评 中青年学者 山东外语教学 外国文学研究 批评理论
  • 简介:救救文学批评——让文学批评回到文学○路文彬回首百年中国文学的现代化进程,浮映于我们眼前的总是“传世”与“济世”那么两种话语在同文学本体孜孜不倦地纠缠无休,而且也总是后者会取得暂时的大获全胜。文学要履行自身的启蒙使命,必须面对来自传统以及时代的强大障碍...

  • 标签: 文学批评 文化批评 “新历史主义” 文学作品 文学批评家 文学研究
  • 简介:一有文学就有批评,自古亦然。文学与其批评是内在地联系在一起的,批评文学事业的必然的组成部分,借助于批评,文学在社会中伸展开来。建安时曹丕是诗人,同时又是文论家,他的文论史上划时代的《典论论文》就是“建安风骨”的张扬;西晋诗人陆机的《文赋》更是建安以后诗歌抒情化方向的深入拓展。唐代大诗人李白与杜甫也没有忘记批评,李白的“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成为评介“清真”诗风的千古绝唱。然而到现在,却有这么一种情况:似乎不会也无能于文学创作的人才会去“批评文学;批评家象“看守”,文学则是其监视对象,偶有赞誉,也常令文

  • 标签: 大诗人李白 建安风骨 文论史 文论家 典论论文 曹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