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的社区护理模式对于预防和控制传染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择 2020.3-2020.5 期间 厦门 某小区 70 例健康人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模式的不同将所有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 35 例)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 35 例)接受社区流程化护理,对两种护理方式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和对比。 结果 :观察组未发生新冠肺炎,对照组发生新冠肺炎的有 1 例( 2.86 %),差异显著且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结论 :在疫情下采取适当的护理措施能够有效预防和控制疾病的传播,保障社区群众的生命安全。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疫情 社区护理
  • 简介:摘要:习总书记指出:社会治理“核心是人,重心在城乡社区,关键是体制创新”。创新源于对现状的梳理,对问题的研究,对趋势的把握。本文主要梳理社区治理的现状及问题,分析问题内在成因,提出我国社区治理现代化要建强党支部科学治理,克服碎片化系统治理,细分差异化按需治理,改进公式化人性治理四个重点建设方向。

  • 标签: 社区治理 现代化治理 系统治理
  • 简介:  【摘要】 目的:研究分析脑卒中社区护理流程对脑卒中患者社区护理质量控制的影响。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 2018年 1-12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 100例脑卒中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 50例。对两组患者的病症知识知晓程度、社区护理服务满意情况及护理前后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 ADL评分)等指标进行对比。结果:经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 ADL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脑卒中患者以社区护理流程管理进行护理,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护理质量,促进患者的身心康复。该种护理模式具有可行性及有效性,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以帮助更多患者受益。  

  • 标签:    脑卒中 社区护理流程 护理质量 ADL评分 满意率  
  • 简介:  【摘要】 目的:研究分析脑卒中社区护理流程对脑卒中患者社区护理质量控制的影响。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 2019年 1-12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 100例脑卒中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 50例。两组患者均进行对症治疗,对照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按照社区护理流程进行护理。对两组患者的病症知识知晓程度、社区护理服务满意情况及护理前后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 ADL评分)等指标进行对比。结果:经护理后,观察组患者对病症知识的总了解率 8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44.0%,社区护理服务满意度 9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72.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护理前 ADL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经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 ADL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脑卒中患者以社区护理流程管理进行护理,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护理质量,促进患者的身心康复。该种护理模式具有可行性及有效性,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以帮助更多患者受益。  

  • 标签:    脑卒中 社区护理流程 护理质量 ADL评分 满意率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在社区慢性病管理中实施社区护理的应用价值。 方法 选 取 2018 年 1 月 ~2020 年 7 月期间收治的 80 例社区慢性病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采用单双数随机数字表分组法,均分成 40 例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实施社区护理,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比较两组对慢性疾病知识掌握情况。 结果 实验组合理用药、健康膳食及慢性疾病知识掌握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结 论 在社区慢性病管理中应用社区护理可有效提升对疾病掌握度,有助于治疗效果提升,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 标签: 社区护理 社区慢性病管理 意义
  • 简介:摘要: 整合资源、拓宽渠道来建设生态教育基地,实施绿色教育培养生态社区居民的创建意识;以政府主导、社区参与、典型示范的原则创建绿色家庭,构筑生态社区的重要载体;以适度消费、崇尚自然、关注循环的原则引导绿色消费形成生态社区的文明风尚;以绿色环保理念构筑生态社区的服务和监管体系;以循环经济的模式建设绿色企业,推进生态社区经济繁荣;构建和谐社会实现生态社区协调发展,将生态社区建设纳入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中,实现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社区发展与生态环境、公众参与、政府引导相互平衡,建立可持续的和谐社会。

  • 标签: 生态社区 规划 生态环境设计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构建的南京地区社区基层医疗机构护理质量控制标准体系对南京市社区基层医疗机构护理质量进行评价,使社区基层有统一的标准可依,更好地促进社区护理的发展。方法通过德尔菲法进行2轮函询构建了南京地区社区基层医疗机构护理质量标准控制体系(下称标准化质控),包含门诊和病房2个质控标准体系,2018年应用该标准体系对南京城区6个区共24家社区基层医疗机构护理质量进行评价,同时与2017年6城区同样24家社区基层医疗机构护理质量得分进行比较。结果标准化质控后,不含病房的社区基层医疗机构得分高于标准化质控前得分差值11.18~18.05分(t值13.38、12.96、10.75、15.40、14.68、22.09、13.05、19.01、13.21、21.20、14.10、10.37,均P<0.01);含病房的社区基层医疗机构得分均高于标准化质控前的得分差值8.03~19.17分(t值11.2、17.73、12.63、17.19、9.83、12.32、15.85、8.65、11.53、14.62、10.43、15.11,均P<0.01),标准化质控后患者满意度和护士满意度均高于标准化质控前(均P<0.0,5)。结论构建的社区护理质量控制标准体系能有效促进社区护理统一发展,有利于提高社区护理质量。

  • 标签: 社区基层医疗机构 护理质量标准体系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旨在探讨社区护理社区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的积极影响。方法:本院在 2018年 2月至 2019年 2月期间,在指定社区内随机抽取了 90例社区高血压患者。他们被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 45人 ;对两组都实施常规护理指导,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前提下进行社区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服药依从性。结果:从观察对比两组高血压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发现,被给予社区护理的实验组患者依从性明显高于被给予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患者服药依从性,实验数据存在差异,即具有统计学意义 (P社区高血压患者实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再进行社区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服药依从性,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值得推广。

  • 标签: 社区护理 高血压患者 服药依从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社区护理在老年人高血压社区管理中的疗效。方法:选择在本院进行治疗的老年人高血压患者,人数为 62例,按照入院顺序分组原则,各组 31例,其中 31例进行社区护理(观察组)、另一组进行常规护理(对照组),将各组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老年人高血压患者干预后收缩压( 132.02±1.36) mmHg、舒张压( 88.15±1.21) mmHg与对照组相比存在差异,( P< 0.05)。观察组老年人高血压患者生活行为方式变化均优于对照组, P<0.05。结论:社区护理在老年人高血压社区管理中具有较高应用价值,能够有效控制患者血压水平,值得研究和推广。

  • 标签: 社区护理 老年人高血压 社区管理 疗效
  • 简介:摘要: 在我国进入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 21 世纪, 来世界各地均致力于病人安全的推动及医疗品质提升,手部卫生已是落实医疗机构感染控制策略之一,本文针对社区护理人员对于手部卫生执行护理服务进行研究。

  • 标签: 社区护理 手部卫生 医疗品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社区高血压患者进行护理干预过程中循证护理的有效应用。方法选择2018年8月~2019年8月间到本院接受治疗的108例社区高血压患者。使用计算机随机分组,分为观察组(54例,循证护理干预)与对照组(54例,普通护理干预)。比较两组高血压控制情况。结果观察组、对照组高血压控制总有效率分别是85.19%、68.52%,观察组控制效果更好,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循证护理干预有利于增强社区高血压患者高血压控制效果,改善患者焦虑、抑郁等情绪,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循证护理 社区高血压患者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社区护理的效果。方法 本研究共选取 140例社区高血压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未接受社区护理,研究组在社区管理中接受社区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情况。结果 研究组患者用药依从性高于对照组,且研究组血压水平优于对照组, p< 0.05。结论 老年高血压患者在社区管理时可对其进行社区护理,有利于提高患者治疗配合度。

  • 标签: 社区护理 高血压 社区管理 老年患者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社区护理服务开展对管理社区慢性病康复的影响 。 方法: 对 124 例社区慢性病患者进行社区护理服务追踪随访记录,时间为: 2018 年 4 月 -2019 年 8 月,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社区管理)与观察组(社区护理服务),各 62 例。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健康检测结果及护理质量评分。 结果: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 P<0.05 ),健康检测结果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护理质量总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结论: 给予慢性病患者有效的社区护理服务干预,可有效控制患者疾病,促使护理质量显著提升,对患者的身体健康恢复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开展 社区护理服务 管理 社区慢性病 康复影响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社区护理干预在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随机抽取于2018年9月至2020年9月期间在社区建档的老年高血压患者90例,以奇偶分组法将患者分为实验组以及参照组两组患者各为45例。参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进行社区护理干预,对比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以及护理满意程度。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明显好于参照组患者,统计学具备差异性(P

  • 标签: 社区护理干预 社区老年高血压 血压控制 护理满意程度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社区护理干预在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M社区在2018年12月至2020年6月之间接收的188名老年高血压患者,对其基本状况及资料进行收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选取92人,使用常规护理干预方式;观察组选取96人,使用社区护理干预方式。对两组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及生活方式改善情况进行对比观察。结果 对照组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及生活方式改善情况较低于观察组患者,且组间对比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结论 社区护理干预方式能够大大改善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病情,不仅能够有效控制患者的血压,还能够帮助患者改善生活中的不良习惯,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社区护理干预 老年人 高血压患者 应用价值
  • 简介:[ 摘要 ]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社区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武汉市黄陂区 横店街道中心卫生院 2019 年 1月 -- 2020 年 5 月诊治的 患者 24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 12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服务,观察组患者给予优质护理服务,即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干预措施,然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健康教育覆盖率和知晓率。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总满意度为 98.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87.50%,且相应的健康教育覆盖率、知晓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P< 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对内科成年患者进行优质护理措施,能够在提高护理满意度的同时,提高患者健康教育覆盖率、知晓率,值得推广。

  • 标签: [ ] 优质护理服务 社区内科护理 回顾性护理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社区护理干预在冠心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纳入对象为本院收治的74例冠心病患者,时间为2019年1月~2020年3月。入院时采用数字随机法,将74例患者分为对照组(37例)、实验组(37例)。对照组护理措施为常规护理,实验组护理措施为社区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疗效情况。结果:实验组疗效率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冠心病护理中采取社区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症状,提高疗效,促进疾病康复。

  • 标签: 社区护理干预 冠心病 疗效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 全科护理社区护理中的应用效 果。 方法: 选择 本社区 201 8 年 8 月 -2019 年 8 月的 慢性疾病 患者 240 例 作为研究对象 , 并 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 120 例,采用 常规护理 ),观察组( 120 例,采用 全科护理 ),收集分析两组患者 的护理满意度 。 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 ,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 P < 0.05 ) 。 结论: 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临床护理工作中,采用全科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提高护理质量,临床上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 标签: 社区护理 全科护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社区康复护理在高血压患者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共选取我院在2020年1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100例高血压患者,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行常规健康指导,观察组增加社区康复护理,比较护理效果。结果 护理后两组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小于护理前,且观察组护理后的血压值小于对照组,差异显著;观察组的康复依从性较对照组高,差异显著。结论 对高血压患者实施社区康复护理更有利于平稳降压,同时可提高患者的康复依从性,故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高血压 社区康复护理 临床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分析社区产后访视及护理服务措施分析。方法:将2019年3月~2020年1月纳入研究的224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将224例患者分为社区产后访视组与常规对照组,均为112例,针对常规对照组,应用常规的护理干预方式,包括心理变化观察、运动指导等,针对社区产后访视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推行社区产后访视的方式,对比两组各项指标变化。结果:从护理结果来看,社区产后访视组在自我管理知识掌握情况、新生儿护理知识掌握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评分上,均优于常规对照组,上述数据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产妇应用社区产后访视的干预措施,对于产妇身心康复、婴儿健康成长均有重要意义,这一举措值得在产妇产后进行大力推广和应用。

  • 标签: 社区产后访视 护理服务 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