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对常温绿色保鲜新技术贮存板栗贮存期间生理生化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用该技术板栗贮存期间维生素C氧化酶活力,过氧化物酶活力,多酚氧化酶活力均保持较低水平,维生素C及其它营养物质变化不大,保存较好,因而该法能保持板栗风味品质基本不变。

  • 标签: 板栗 过氧化物酶 多酚氧化酶 维生素C氧化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症手足口病的生化指标变化特点。方法对手足口病患儿1225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根据患儿的病情将其分为死亡组、重症组与普通组。结果重症组患儿的白细胞、血糖、肌酸激酶、肌酸激酶同工酶与肌钙蛋白I的含量明显高于普通组患儿,且随着患儿病情的加剧含量逐渐增加。重症组患儿的去甲肾上腺激素的水平也明显高于普通组的患儿,(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死亡组与重症组的肾上腺素水平明显高于普通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手足口病患儿的白细胞、血糖、肌酸激酶、肌酸激酶同工酶、肌钙蛋白与去甲肾上腺激素能够对重症手足口病患儿进行早期识别,特别是当患儿的肌钙蛋白与去甲肾上腺激素的水平明显升高时,表示患儿的病情较为严重,医护人员应高度重视。

  • 标签: 重症患儿 手足口病 生化指标 变化特点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大量输血患者的生化指标变化及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4月-2022年4月本院收治的80例输血患者为对象。根据输血量分为大量输血组(>2000 mL,n=40)和常规输血组(≤2000 mL,n=40)。比较两组生化指标水平。结果  大量输血组APTT、PT、TT水平高于常规输血组,FIB水平低于常规输血组(P

  • 标签: 大量输血 生化指标 凝血指标
  • 简介:研究了20℃、相对湿度80%~85%条件下丰水梨果实采后软化与褐变的生理生化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丰水梨具有呼吸和乙烯跃变期,跃变期过后果肉硬度下降幅度较小.但果实风味急剧下降。跃变前期果肉快速软化是由乙烯和淀粉酶共同参与,之后果肉软化是由PG和纤维素酶共同作用的结果。果实不同部位褐变度、酚类物质、类黄酮及丙二醛含量均为果皮〉果心〉果肉.PPO活性依次为果心〉果皮〉果肉,果皮相对电导率低于果肉和果心。影响丰水梨贮藏品质的关键因素是果肉软化和风味劣变.而不是褐变。

  • 标签: 丰水梨 采后生理 果肉软化 褐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肾脏生化指标水平的变化及分级检验法在肾脏生化检验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抽取我院于2022年1月-2023年12月收治的100例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分别予以常规检验法(对照组)和分级检验法(研究组)进行肾脏生化检验,比较两种方式的检验结果。结果:两种方式对胱抑素C的阳性检出率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研究组对尿素氮、血肌酐的阳性检出率为82.00%、78.00%,高于对照组的10.00%、8.00%(P<0.05)。研究组对尿素氮、血肌酐、胱抑素C的检验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分级检验法于肾脏生化检验中效果更为显著,有效观测肾脏生化指标水平的变化,利于诊治及预后,值得推广。

  • 标签: 分级检验法 肾脏生化检验 尿素氮 血肌酐 胱抑素C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肾脏生化指标水平的变化以及分级检验法在肾脏生化检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研究对象为肾脏疾病患者,年龄范围在30至60岁之间。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平均年龄分别为42.3 ± 5.6岁和44.0 ± 6.1岁,以确保两组之间基本特征的均衡。研究关注多个肾脏生化指标,包括尿素氮、肌酐、尿酸、尿素氮/肌酐比值、尿素酶以及肾小管重吸收功能指数,用以反映肾脏的代谢、排泄和功能情况。实验组将接受分级检验法进行肾脏生化检验,而对照组将接受传统的一般检验方法。结果:研究结果表明,在实验组中,尿素氮、尿酸、尿素氮/肌酐比值和肾小管重吸收功能指数等多个指标在统计学上与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这表明分级检验法在肾脏生化检验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能更准确地反映肾脏功能的变化。然而,肌酐和尿素酶等指标的差异并不显著,可能还需要进一步研究来探讨分级检验法在这些方面的表现。结论:本研究的结果支持了分级检验法在肾脏生化检验中的应用价值,它能更准确地评估肾脏功能的变化,为肾脏疾病的早期诊断和管理提供了有益的工具。

  • 标签: 肾脏生化指标水平 分级检验法 肾脏生化检验
  • 简介:以砀山酥梨为试材,采用人工机械损伤处理,分别置于3℃和18℃条件下贮藏,探讨不同机械损伤程度对砀山酥梨采后生理生化变化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砀山酥梨在受到机械损伤后,呼吸强度明显提高,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VC含量及果肉硬度明显下降;纤维素酶和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均呈下降趋势,并低于对照,3℃和18℃下酶活性变化差异不明显;低温贮藏可延缓砀山酥梨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VC含量及果肉硬度的下降速率。

  • 标签: 机械损伤 砀山酥梨 贮藏 生理生化
  • 简介:目的探讨新生儿换血术后血生化代谢的变化规律研究。方法选择2017年9月-2018年11月治疗的新生儿换血术患者72例作为对象,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n=36)和观察组(n=36)。对照组不进行处理,观察组则采用新型治疗,接受换血术的新生儿患者,分别观察1个月后对患者效果进行评估,对两组新生儿患者的血糖、电解质、血气的变化与新生儿患者生理机能的比较。结果新生儿患者经换血术治疗后,换血术后血清钠、血清钙与血浆渗透压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在其低钠血症、高钠血症、低钙血症、高血糖以及低钾血症的患者例术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新生儿换血术能提高新生儿患者治疗效果,是对新生儿血生化代谢变化最有效的方法,同时大大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整体上利于新生儿的健康成长,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换血术 败血症 新生儿 血生化代谢
  • 简介:目的观察急性应激状态大鼠脑边缘系统超微结构病理变化及一氧化氮(NO)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探讨急性应激时NO等自由基对脑损害作用及超微结构改变。方法建立急性应激大鼠模型。分别取边缘系统额叶,海马、下丘脑组织,电镜观察神经细胞超微结构变化。测定组织匀浆NO含量和SOD活力。结果急性应激组大鼠额叶,海马及下丘脑SOD活力均高于对照组(P<0.05),NO含量在海马,下丘脑升高明显(P<0.05),病理形态学改变,光电镜下海马,下丘脑神经细元减少,核仁碎裂胞质及细胞器减少。结论急性应激脑组织NO含量和SOD活力增高,以及对边缘系统下丘脑,海马的损害,可能为应激障碍的病理生理学基础。

  • 标签: 急性应激 大鼠 脑边缘系统 生化病理变化 研究 自由基
  • 简介:摘 要:桑葚是一种常见的水果,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研究桑葚果实发育过程中的生理生化变化,对于推动桑葚产业的发展和优化桑葚的品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探究了桑葚果实发育过程中生理生化变化的规律和机制,通过对果实成分、生理指标、活性氧和抗氧化物质等方面的研究,深入了解了桑葚果实发育过程中的变化情况,进而为果实品质控制和栽培管理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 标签: 桑葚 果实 发育 生理 生化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病毒性肝病生化检验的指标变化特点及诊断价值。方法:此次研究工作为2022年7月至2023年7月期间,试验组为我院所纳入的病毒性肝病患者,收治数量为38例,另选取38例同期健康体检志愿者,均开展生化检验,针对试验组与常规组的临床指标实施组间对照。结果:试验组病毒性肝病患者总胆红素、谷丙转氨酶、总胆汁酸较高,前白蛋白、白蛋白低于常规组患者,期间校验值显示为P值<0.05,结果充分证实组间差异存在。结论:病毒性肝病诊断中实施生化检验效果显著。

  • 标签: 病毒性肝病 生化检验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病毒性肝病患者临床检验生化指标的变化与意义。方法将2014年10月—2018年10月在我院妇科及产科治疗的80例病毒性肝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将同期8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各项生化指标水平、不同程度病毒性肝病的生化指标水平。结果观察组ALT、AST、TBiL、CHE、GLO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而ALB、A/G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ALT、AST、TBiL、CHE、GLO、ALB、A/G阳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慢性肝炎PA、LAP水平低于急性肝炎,而ADA高于急性肝炎(P<0.05)。结论ALT、AST、TBiL、CHE等常规生化指标有助于临床早期诊断病毒性肝炎,而PA、LAP和ADA有助于临床评估病情严重程度,指导临床治疗。

  • 标签: 病毒性肝病 生化指标 检验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对病毒性肝病生化检验指标变化特点与诊断价值进行临床分析。方法以我院2016年2月至2017年1月诊治的124例病毒性肝病患者设为观察组,选择同期体检全部合格的124例健康患者为对照组,采集两组患者静脉血,以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生化检验,比较两组患者的检验指标特点,分析诊断价值。结果观察组患者STB为(28.6±10.3)umol/L,AST为(136.7±24.8)umol/L,ALT为(189.8±25.3)umol/l,CHE为(5.8±1.2)kU/L,与对照组相比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STB异常阳性检出率为92.6%,AST异常阳性检出率为86.5%,ALT异常检出率为89.7%,CHE异常检出率为90.6%,与对照组相比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急慢性肝炎、肝癌患者的PA水平、LAP水平、ADA水平均高于其他病毒性肝病患者(P<0.05)。结论在病毒性肝病诊断中应用肝功能生化检验具有重要价值,STB、AST等指标可有效确诊,PA、LAP等指标则可鉴别肝病类型,从而为临床诊治提供重要信息。

  • 标签: 病毒性肝病 生化检验 指标变化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牙龈炎治疗前后临床及血生化指标变化。方法选取60例牙龈炎患者,使用龈上洁治术治疗。对比治疗前以及治疗后1个月、2个月相关临床指标、血生化指标。结果治疗后1个月、2个月菌斑指数、龈沟出血指数、附着丧失、松动度小于治疗前,治疗后2个月小于治疗后1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个月、治疗后2个月血糖、胆固醇、C-反应蛋白、低密度脂蛋白低于治疗前,治疗后2个月低于治疗后1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牙龈炎可改善患者牙周状况,减轻炎症反应,降低血糖与血脂水平。

  • 标签: 牙龈炎 血生化指标 临床指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子痫前期患者各项生化指标变化状况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择本科室2015年1月到2017年1月40例子痫前期患者(子痫前期组)及40例健康孕妇(健康组)实施研究,对所有孕妇均进行生化指标检测,对比不同孕妇的生化指标检测结果及妊娠结局状况。结果子痫前期组患者ALB、TP水平较健康组显著下降,ALT、AST、BUN、Scr水平较健康组显著升高(P<0.05)。子痫前期组产后出血、早产、胎盘早剥发生率及新生儿窒息、低体重儿发生率较健康组明显升高(P<0.05)。结论子痫前期患者生化指标将出现明显变化,且患者妊娠结局较差。

  • 标签: 子痫前期 生化指标 变化 妊娠结局
  • 简介:鸭病毒性肝炎是由鸭肝炎病毒引起雏鸭的一种高死亡率传染病。为探究该病的致病机理,本实验用患鸭病毒性肝炎死亡的鸭肝脏制成病毒组织液,并用该组织液人工感染3日龄健康雏鸭。对感染雏鸭的临床症状、发病情况进行观察,并测定了部分健康雏鸭和濒临死亡时的感染雏鸭的血糖、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等13项血液生化指标。结果表明:血液葡萄糖、血液淀粉酶、胆碱脂酶含量在病发后显著下降;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肌酐、尿酸、碱性磷酸酶的含量显著升高;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含量在病发时略微下降。上述的试验结果提示:雏鸭患鸭病毒性肝炎后肝脏受损最明显,同时胰腺、肾脏也受损严重。

  • 标签: 雏鸭 鸭肝炎病毒 鸭病毒性肝炎 血液生化指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生化检验指标在病毒性肝病诊断中的变化特点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3月至2018年3月期间收治的85例病毒性肝病患者作为研究组,选取同期体检健康的体检者80例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体检者的生化检验指标差异。结果研究组ALT、CHE、AST、TBil等指标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研究组肝功能各生化指标阳性检出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癌的PA水平低于急性肝炎和慢性肝炎,肝癌LAP水平高于急性肝炎和慢性肝炎,急性肝炎ADA水平低于慢性肝炎和肝癌水平,慢性肝炎水平低于肝癌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功能生化指标在病毒性肝病中诊断效果显著,应用价值高。

  • 标签: 病毒性肝病 生化检验指标 诊断
  • 简介:【摘要】 通过对部队官兵在军事训练考核前后的心理和血大生化测定,发现军事训练考核后的焦虑总分及血清大生化中的胆固醇( Chol)和甘油三酯( TG)水平均明显升高。焦虑程度与血清 Chol和 TG升高值呈显著正相关,艾森克个性问卷中国版( EPQ-RS)的 N分与血清 TG升高值呈正相关。调查分析体能考核应激可引起血大生化部分值的改变,而此变化又与个体情绪反应和人格特征有关。

  • 标签: 军事训练考核 应激 血大生化 血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