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PCR检测人乳头病毒的方法及注意事项。方法对38例宫颈分泌物进行检测分析。结果38例受检宫颈分泌物检测,其中检测出HPV阳性34例,其中低危亚型10株,高危亚型24株。其中高危亚型HPV16型16例,HPV18型2例,HPV33型2例,HPV58型2例,HPV52型1例,HPV66型1例。低危亚型主要以HPV6和HPV11型为主。结论PCR技术操作简便、出结果快、灵敏度高及特异性强,已广泛用于生命科学的各个领域,在卫生检验中主要用于病原体的快速检验或不易培养的微生物的检测。

  • 标签: PCR检测 人乳头瘤病毒 注意事项
  • 简介:摘要宫颈癌属于临床上较为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所占比例仅次于乳腺癌。宫颈癌的发生以及发展属于从渐变转为突变的一个过程,宫颈癌疾病有前病突变演变成真正的宫颈癌,需要的时间将近有10年,因为宫颈癌在癌变前的病变阶段较长,所以可在早期诊断出宫颈癌,对于降低宫颈癌疾病的病发率起到一定的效果。本次研究主要是对人乳头病毒的生物特性、致病机制、与宫颈癌的关系、检测方法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人乳头瘤病毒 宫颈癌 恶性肿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鼻内窥镜下手术及鼻侧切开术在治疗鼻内翻性乳头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2例鼻内翻性乳头患者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鼻内窥镜)和对照组(鼻侧切开),对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治愈率、术后并发症等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明显优于对照组(均P<0.05),治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5个月-4年随访,结论对Ⅰ级内翻性乳头患者,单纯鼻内窥镜手术即能彻底切除,鼻内窥镜手术视野清晰、创伤小,对于病情复杂的患者需结合柯-陆氏手术,更能提高治愈率,彻底切除肿瘤,降低复发率。

  • 标签: 内窥镜检查 内翻性乳头状瘤
  • 简介:摘要人乳头病毒(HPV)感染与宫颈癌的关系已得到证实,通过对HPV病毒的研究和相关疫苗的研制,有希望预防和治愈宫颈癌。针对现有疫苗的有效性、接种条件及我国HPV疫苗的发展和推广中将要面临的问题现状进行了分析。

  • 标签: 人乳头瘤病毒(HPV) 疫苗 宫颈癌 推广
  • 简介:摘要本文针对小儿喉乳头患者气管切开手术操作过程中的护理方式加以分析探讨,主要是针对患者在术前、术中、术后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加强对患者的病情观察和监护管理,从而有效保持患者的呼吸道通畅,出院后做好延续性护理管理工作,促进小儿患者早日康复。

  • 标签: 小儿喉乳头状瘤 气管切开术 护理方式
  • 简介:胰腺实性假乳头(solidpseudopapillarytumorofpancreas,SPTP)是一种少见的低度恶性胰腺肿瘤,其组织学来源尚不明确。由于其局部切除后预后良好,因此术前的明确诊断对手术方式的选择及预后评估具有重要意义[1]。笔者回顾性分析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6例胰腺SPTP的术前螺旋CT平扫及三期增强扫描表现,并复习了相关文献,以期加深对本病的认识,进而提高术前诊断准确率。

  • 标签: 胰腺肿瘤 三期增强扫描 局部切除 预后良好 pancreas 实性成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宫颈癌的发生是一个多因素、多基因、多步骤共同作用的结果,研究表明,人乳头病毒(humanpapillomavirus,HPV)持续感染是导致宫颈癌的主要危险因素。

  • 标签: 人乳头瘤病毒 感染 宫颈癌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加味四妙汤治疗宫颈人乳头病毒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3月至2016年2月期间接诊的宫颈人乳头病毒感染的患者63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1例患者采用加味四妙汤治疗,对照组32例采用保妇康栓治疗,治疗后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患者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加味四妙汤治疗宫颈人乳头病毒感染,可以明显的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临床治疗的有效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加味四妙汤 宫颈人乳头瘤病毒感染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口咽乳头采用神品治疗的实际临床治疗方式和治疗效果。方法选取入院治疗的100例患有口咽乳头的患者,其中男性患者65例,女性患者35例,年龄分布在15岁至75岁之间,其中患有扁桃体位置肿瘤的患者35例,患有腭咽弓的患者25例,悬雍垂的患者19例,舌腭弓的患者21例。分别分析患者实际的治疗效果,记录形成记录报告。结果结果显示采用射频治疗口咽乳头治疗的100例患者中,95例患者术后恢复效果良好,治疗效果确切,符合实际的治疗有效性。结论采用射频治疗口咽乳头100例的实际疗效达到95%,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 标签: 射频 口咽乳头 治疗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胰腺实性假乳头病灶部位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以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为期,共挑选8例患者,临床确诊为胰腺实性假乳头。对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进行整理,包括症状、组织病变以及免疫表型等。结果患者中男性共2例,女性共6例,其中拥有临床症状者仅2例,7例患者病灶位于胰腺组织内,1例则位于组织外侧。所有患者病灶均呈实性囊肿,通过显微镜观察囊肿内细胞形态与常规肿瘤细胞相似度极高,总体呈假乳头状。囊肿组织内细胞部分出现透明样病变,细胞间质液黏稠,并且可观察到胆固醇样的结晶体,经过为期24个月到60个月的观察后未发现有癌细胞转移情况。结论胰腺实性假乳头的发病率较低,其中女性患者比例更大,利用组织观察和免疫检查能够准确判断病情。

  • 标签: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 囊肿 准确判断 免疫表型
  • 简介:乳头病毒16型(humanpapillomavirustype16,HPV16)是一类广泛感染人类上皮组织的小DNA病毒,能引起人体各种黏膜和皮肤的增生性疾病与肿瘤,与人宫颈癌的发生密切相关。疫苗接种是防治HPV16感染的有效途径之一,现有疫苗的种类包括死疫苗、减毒活疫苗、分子疫苗和DNA疫苗等,但存在一定的毒副作用,因此尚需研究新型HPV16疫苗。

  • 标签: 人乳头瘤病毒16型 HPV16 乳球菌 疫苗 综述
  • 简介:摘要人乳头病毒(humanpapillomavirus,HPV)是双链DNA病毒,目前已发现70多型,在生殖道上皮病灶中至少已发现13型,即HPV-6、10、11、16、18、31、33、35、39、42、43、44、45型,其中最常见的是HPV-6、11、16、18型。近10年来,女性生殖道HPV感染的发生率逐年上升,在欧美已成为最常见的性传播疾病[1],而在我国仅次于淋病[2]。妊娠期妇女HPV感染可通过母婴传播引起婴幼儿肛门及生殖器部位的先天性尖锐湿疣、青少年喉乳头(juvenilelaryngealpapillomatosis,JLP)等相关性疾病。JLP具有多发、极易复发、需反复手术、难根治的特点,对婴幼儿的健康造成极大危害。因此,关于HPV的母婴感染为越来越多的研究者所关注。但由于采用检测技术的敏感性及特异性的差异、选择的研究对象及检测HPV型别的不同,致使研究结果有较大差异,甚至有相矛盾之处。现将近年来有关母婴HPV感染的研究综述如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保妇康栓治疗宫颈高危型人乳头病毒(HPV)感染的疗效。方法2011年2月至2015年2月在陆良县人民医院确诊生殖道HPV病毒感染者,同时行宫颈液基细胞学(TCT)及阴道镜检查排除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的病例共200例,必要时做活组织检查。治疗组100例,应用保妇康栓阴道用药2个月,对照组100例,不用任何药物,只进行观察。用药后再次行宫颈分泌物HPV检查、妇科检查、TCT、白带系列、阴道镜检查评估疗效。结果治疗组用药后2、3个月高危型HPV的转阴率分别为33%及43%。结论保妇康栓能有效治疗宫颈高危型人乳头病毒(HPV)感染。

  • 标签: 宫颈炎康栓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 宫颈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喉乳头的护理方法及其效果并进行分析方法对1例我科多次行喉乳头切除术患儿的护理进行回顾结论通过对小儿喉乳头的护理干预,指导患儿及家属进行有效的护理等健康宣教,使其康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喉乳头状瘤 护理
  • 简介:目的:评估鼻内镜下鼻内翻性乳头(NIP)切除治疗的疗效。方法:选择100例耳鼻喉科接受手术治疗,并诊断为鼻内翻性乳头的患者,依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鼻内镜手术组(内镜组)和传统手术组(传统组),每组50例,分别进行鼻内镜手术和传统手术治疗,并对患者进行2年随访,比较两组患者复发、并发症及满意度情况。结果:术后随访2年,两组复发率比较无差异(x2=0.96,P〉0.05);传统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内镜组,两组比较有差异(x2=4.16,P〈0.05);内镜组患者手术满意度高于传统组,两组比较有差异(x2=5.02,P〈0.05)。结论:鼻内镜下鼻内翻性乳头切除比传统开放手术可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满意度,并且不会增加复发率,是治疗NIP的有效手段。

  • 标签: 鼻内镜 鼻内翻性乳头状瘤 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3种治疗儿童喉乳头的用药方案的药物经济学效果。方法将45名患儿随机分为麻疹疫苗组、α干扰素(α-IFN)组、5-氟尿嘧啶(5-Fu)等3组。运用药物经济学方法比较其成本-效果。结果3种方案药品成本分别为44.0、171.4、16.0元。总有效率分别为93.3、42.7、26.7%。在5-氟尿嘧啶方案的基础上,每再获1个单位效果,方案麻疹疫苗、α-干扰素等2组所需追加的成本分别为0.48、9.98元。结论麻疹疫苗方案为较佳的治疗方案。

  • 标签: 儿童喉乳头状瘤 用药方案 成本-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膀胱内翻性乳头(IPB)与膀胱移行细胞癌患者超声检查声像图所表现的异同点。方法将我院收治的膀胱内翻性乳头患者85例作为A组,选择同期入院治疗的膀胱移行细胞癌患者115例作为B组,比较两组患者病灶声像图的异同点。结果IPB患者年龄显著低于膀胱细胞癌,B/T值小,L/T值大,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病灶形态相对比较规则,回声较均质,边缘光整,对于IPB患者来说病灶多为高回声,乏血供,而移行细胞癌患者的病灶为中等回区,供血比较丰富。结论膀胱内翻性乳头和膀胱移行细胞癌患者的声像学表现相似度比较高,病灶部位、形态、回声和血流等指标是进行声像学鉴别诊断的特征。

  • 标签: 膀胱内翻性乳头状瘤 膀胱移行细胞癌 超声检查 声像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宫颈腺癌中人乳头病毒感染的基因分型。方法选取2014年5月到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40例宫颈腺癌患者宫颈组织标本中提取的23种人乳头病毒DNA作为研究对象,将80例正常宫颈组织标本中提取的23种人乳头病毒DNA作为对照,对比不同宫颈组织中人乳头病毒基因型状况。结果经染色显色,各膜条上共出现23种人乳头病毒基因分型。宫颈腺癌宫颈组织中人乳头病毒阳性率与正常宫颈组织相比明显较高,P<0.05。宫颈腺癌宫颈组织年龄>50岁人乳头病毒阳性率与正常宫颈组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乳头病毒与宫颈腺癌的发生紧密关联,16和18是感染中最常见的基因分型。临床可根据基因检测辅助宫颈腺癌的防治。

  • 标签: 宫颈腺癌 人乳头状瘤病毒 感染 基因分型